张薇

游客在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参观。本报记者 栾 铖摄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破袭战

联防战

铁道游击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军民发挥无穷智慧,创造出多种克敌制胜的战法,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战斗中,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
地雷战,令敌魂飞胆破。根据地军民将土制地雷埋于交通要道、村落巷口。1943年5月反“扫荡”时,太行山区“遍地地雷响,村村打敌人”。据不完全统计,日军触发地雷1900多个,死伤超2000人。
地道战,掘出地下长城。冀中平原户户相连、村村相通的地道网络绵延千里,成为藏兵歼敌的地下迷宫和坚固堡垒。1943年,冀中军民创造性地将地道战和地上斗争结合起来,并配合以地雷战、冷枪战歼灭敌人,发挥了巨大威力。
麻雀战,化身无形利刃。民兵三五成群、忽聚忽散,如麻雀般灵活袭扰敌军。打冷枪、扰据点,“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令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铁道游击战,破坏交通线路。1938年成立的保定铁路工人游击队(后改编为晋察冀边区铁路工人游击队),持续破袭日军命脉平汉铁路。1940年,鲁南铁道队在津浦线神出鬼没,截军列、炸桥梁,缴获大批物资,成为令日军胆寒的“飞虎队”。
水上游击战,苇塘奇兵出击。1939年秋,河北白洋淀“雁翎队”用土造武器伏击日军汽船,几乎全歼敌军。这支被毛泽东同志称为“荷叶军”的队伍,作战70余次,牺牲8人,毙俘敌近千人,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队。
这些战法,绝非孤立之术,而是融汇人民战争思想的制敌之道。军民一体,布下天罗地网,终令侵略者陷入灭顶之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提供
(浏览 7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