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葱遐思

宋志坚

记得在农村插队时,最好的活就是夏秋之际看地(俗称看青)的活,有菜地,瓜地,还有葱地,都是集体的自留地。有一段时间队里把看葱地的活留给集体户,至今也没搞明白天上怎么掉下来个馅饼。估计我们是最可信任的人,往年村里人看地常发生监守自盜,而我们接手后一根葱也没人敢偷了,大家十分滿意。

记得户长遂遥,铁甲和我都看过葱。往地上一躺,尽情舒展开有点透支了的疲惫的筋骨,看着天上的变幻万千的白云和宝石般清澈的蓝天,四周高梁玉米叶染绿山川大地一望无际,躺平了就挣钱,感觉舒服极了。

远处队里的水库的水像一面镜子似的闪闪发光,水库边的芦苇泛着金色的阳光。隐隐约约地看到一条小船在水面滑行,船后的水花泛起的涟漪成扇面向后一波一波地延伸和荡漾开来。

管水库的在那儿不知忙着什么,队里在水库里养着鱼,还养着珍珠蚌。在库区和葱地之间,有大片的深綠色的稻田。队员们光着脚Y腰弯得深深地在忙碌着。水田区上空飞翔着像海鸥样的白色水鸟,人到哪儿它们就跟到哪儿,吃人们从泥里翻弄出来的小魚小虾,还有拉拉蛄什么的活物。

我们的生产队有120多垧地,合1200亩。水田旱田都有,全队二三十户,主要一等劳力20多人,加上我们户,增加到30多人,属于比较富裕的队,一天工分滿分收入两元左右!68年是俩元叁角。但劳动强度相当大,什么叫一条垅一天铲不到头,什么叫水田靴一穿就破,稻田水剌骨扎凉,”凉到肾”,我们那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水旱田都有让人两头忙那真叫个累到家。

累是累,但钱挣到手了,在那个特殊年代,凭自己的双手不但能养活自己了还能存两个钱到年底分了红回城孝敬老人,大家都挺知足,谁也不喊累。

再往西边看,隔着河谷又有一个屯子,听人家说,去年他们队每个工分才勾三~四分钱,一天滿分是十分,勾三~四角钱。也就是说一年干滿能挣回口粮钱就不错了。真同情他们。

那里也有附中的知青点,老发小马中苏就是那个户的。记得一次他路过我们东山屯偶然相遇了,他脸庞晒得爆了皮,变成古铜色,清瘦而棱角分明,有点深陷的眼睛显得比以前大。本来他的皮肤是白白净淨胖胖的。经过一番磨炼,也快成劳动模范了。难得一见,他还是乐乐呵呵的,有点穷棒子精神了。最显眼的是腰里扎一草绳,记得说是去大队还是公社干活去,一身赶脚的行头。没多说,怱怱就走了。

几十年过去了,很多回忆都碎片化了,唯独这段看葱的碎片记忆还算完整,像一首歌,令人难以忘怀。这些碎片闪闪发光,让你泪湿。

(浏览 13 次, 今日访问 1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