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庆
2015年,基于对抗日战争军史中夜袭阳明堡等史实的研究,我向李和平同志提出了相关建议。李和平同志随后向军委阅兵办公室提交了报告,阐述了独到见解。阅兵办公室高度重视,在2015年8月31日的复信中,确定了全军部队遴选战旗的宣传口径,即战旗所属具体单位不予披露,而是着重介绍荣誉获得的历史背景及作战部队当时番号,以凸显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武装、东北抗联等英雄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和平同志为抗战阅兵战旗相关工作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




抗战胜利70周年和80周年纪念大阅兵中,战旗均选自全军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部队。每一面战旗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承载着抗日英雄们的热血与牺牲,镌刻着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是那段烽火岁月最生动的见证。







根据解放军报2025年9月6日“你可知80面受阅战旗背后的铁血与荣光?”一文披露,原红四方面军红四军10师、11师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769团(后为原12军36师106团),该团有4面战旗,分别是三营十连(权威史书上记载是二营五连)的夜袭阳明堡、一营三连模范党支部、二营六连围困蟠龙英雄连、四营(后为107团)左权独立营。此外,还有朱德警卫团、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后为108团)。原红25军75师225团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688团(后为原12军34师100团),该团有两面战旗,分别是七七事变前北上抗日先锋8连以及七七事变后的8连。这些战旗均可纳入原12军前身部队的统计范畴。
这一判定可类比为:原八路军129师769团、115师688团、八路军总部朱德警卫团如同几棵大树,其麾下部队无论后续编制如何调整、分兵归属如何变化,就像大树上的叶片无论飘落至何处,追根溯源,始终是这些棵“大树”衍生而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原12军前身部队计有八面战旗在天安门广场9·3大阅兵中迎风飘扬。
一个重要史实也得以印证: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曾多次在老部队讲话时提到,36师106团(许世友原话:你们团是解放军的老祖宗部队即该团前身原红四方面主力红四军、八路军769团)是解放军的重要源头之一。这一观点不仅有阅兵办的复信作为有力佐证,更纠正了以往一些不准确宣传所造成的误解,让人们对原12军历史有了更准确、更清晰的认识。


实际上,从历史底蕴和辉煌战绩来看,由原红四方面军主力发展而来的原12军,在全军之中也是功勋卓著、名列前茅的部队。然而,由于历史上原红四方面军曾受张国焘路线影响,原12军的红军老干部长期秉持谨慎、低调的作风,不事张扬,默默传承着英雄部队的精神。但他们的卓越功绩不应被岁月尘封,我将全力以赴,还原真实并树立正确的军事历史观,深入挖掘相关史实,让原12军这支英雄部队的辉煌历史,为更多人所熟知,让英雄们的事迹永载史册,熠熠生辉。(赵国庆)
编辑创作/原12军,军部宣传干事赵国庆!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右一作者赵国庆 原12军军宣传处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