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献余热 当好桥梁和纽带——记阜石路军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范晔

江和平

2011年,从军37年的范晔光荣退休,成为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军休所的军休干部。他如同夕阳般将光辉洒向军休事业,在退休生活中继续为部队、为社会发光发热。

为军休事业献计献策

范晔在部队一直从事政治工作,他关心国家大事,拥护中国共产党,参与部队发展。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精神,他被海淀区推选为北京市军休咨询委员会委员。在这个岗位上,他尽职尽责,成为军休干部与退役军人事务局之间的桥梁。

范晔在当选军休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两年中,先后提交了两份高质量的报告。为确保报告符合实际,他多次走访军休干部听取意见,收集相关信息数据,汇总撰写成数千字的提案,上交咨询委员会。他的报告不仅指出问题、还细致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方法。他撰写的《关于在北京地区优先建设军休人员公墓的调研报告》,于2024年度咨询报告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他2025年上报《从部分获刑和受党纪处分人员的深刻教训中,反思军休人员如何保持晚节、永葆我党我军政治本色》咨询报告,得到领导和委员们的一致赞誉。

当好支部排头兵

阜石路军休所的老干部们既是昔日同一部队的亲密战友,又是如今朝夕相处的左邻右舍,大家像在部队一样,共处和谐的大家庭。2019年12月,经支部党员大会无记名投票选举,党龄近50年的范晔当选为党支部书记。上任后,范书记带领支委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经常在军休所组织的活动中担任服务人员,并按照上级要求挨家挨户统计报表、通知信息,圆满地完成军休所交给的各项任务。2021年范晔被评为海淀军休“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所在的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范书记时刻把独居老战友放在心上。他和支委们按照军休所要求,逐一调查军休干部的情况,将每位军休干部的住址、电话、家庭成员状况、子女联系方式等信息登记在册,特别与独居军休干部的外地家人建立紧急联系方式。84岁的任阿姨独自居住,不肯请保姆和住养老院,唯一的女儿又移居海外。军休所和范书记关心她的安危,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方案,每天轮流打电话问候,并不时登门探望。有一天任阿姨在家不慎摔倒、动弹不得,幸好电话在旁边,急忙联系范书记。军休所所长和范书记迅速赶到她家门外,联系开锁公司开门,并叫急救车送她到医院。后来任阿姨住进了养老院,她女儿从国外辗转回国后特意赠送锦旗致谢。

“文化养老”笃翰墨

范晔出身于墨香世家,自幼秉承家训,笃好翰墨,长期以来心摹手追、笔耕不辍、学有所得。他擅长楷书、行书、草书。他的书法作品浑厚苍劲、简约大气、古朴自然。现任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名人书画艺术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京津冀书画研究院书法研究员等职。

范晔的书法作品被中国邮政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专题纪念活动中出版发行,他本人被授予“国礼艺术名家”的美誉。他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无偿奉献书法作品,为八路军研究会“太行英雄网”的红色传承挥毫泼墨。他与时俱进,自学人工智能技术装裱书法作品,为作品锦上添花。

生活中的范晔,还是一位顾家典范。他的爱人患有严重疾病,他长期尽心尽力地照顾。一家三世同堂、父慈子孝,赢得邻里的称赞。他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和艺术才华,温暖着身边的人们。

此文刊登在2025年9月《同心刊》

(浏览 14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