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得知吴石被害,写下五言绝句

近现代史前沿

这是毛主席赞“密使一号”的诗文。“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是“密使一号”奔赴刑场时吟诵的一首诗。

“密使一号”是谁?

他叫吴石,是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1950年6月10日,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台北马场町。

当时对国共两党来说,“吴石案”是一桩震惊最高层的特大事件,除有限的知情人外,双方都秘而不宣。直到1973年,国务院才公开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吴石,字虞薰,1895年生于福建闽侯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吴石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学生军。此后,他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和张治中、白崇禧为校友。1929年,吴石以保定军校“状元”的身份,东渡日本留学。留日归来后,他在陆军大学任教多年,是军界公认的“日本通”。

解放战争期间,吴石因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开始倾向革命。当时,他担任国民党军政部长办公室中将主任。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指示地下党员吴仲禧,设法通过与吴石的老乡关系,在国防部谋取一个职务。经吴石帮忙,吴仲禧很快被委任为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

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吴仲禧要到徐州前线去“视察”。吴石对他说:“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的参谋长李树正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去找他。”几天后,吴仲禧来到徐州,李树正亲自接待了吴仲禧,还带他到机要室看作战地图。吴仲禧见地图上详细标明了敌我双方部队的驻地、番号、兵种,当即用脑子默记,并说:“今天不早了,等有空还想看看,以便回国防部好汇报。”李树正满口答应。第二天,李树正派参谋带吴仲禧再去机要室,吴仲禧趁机把主要的部署用笔记了下来。

到南京后,吴仲禧并未回国防部,而是直奔上海,把情报向潘汉年作了汇报。

1949年5月,吴石调任福州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在上任之前,他专程到香港和中共地下党联系工作。吴仲禧代表组织告诉他,已经介绍谢筱迩同志与他联系,有什么重要材料都可交给他。吴石回福州后,与谢筱迩秘密见面。谢向吴石转达了周恩来的问候。此后,谢便不断从吴石那里得到各种重要情报。有一次,毛主席来电询问,请吴石再核实一个国民党军队的番号和所在地。吴石知道他送的情报引起毛主席的重视,很是高兴。

1949年7月,吴石经广州辗转到香港,最后一次和吴仲禧见面,告诉对方,他即将调任台湾当局“国防部”参谋次长。

“虞薰兄,这太危险了!你不去不行吗?”吴仲禧担忧地说。

“我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得了什么?”吴石说,“组织上给我的联络代号是‘密使一号’。为了避免蒋介石嫌疑,除了大儿子韶成、大女儿兰成留在大陆外,夫人王璧奎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女都随我一同去台。”

1949年12月初的一天,吴石穿着整齐的中将军服,在台北寓所的书房里接待一位穿着漂亮旗袍的中年女人。对方从身上取出一封信交给吴石。吴石看后,说:“哦,朱枫女士!”他再看落款“刘栋平”的署名时,心中顿时明白,她就是组织上派来的交通员。

“哎,朱小姐,你是什么时候来台的,现住在什么地方?”

“好几天了。”朱枫说,“不久前,我女儿女婿写信要我来玩,现住在我女婿王昌诚家。”

朱枫,原名朱贻荫,后改名朱湛之。

来台湾前,她在上海接受秘密使命,布置任务的是舒同、刘栋平。舒同是内定的“台湾省委书记”,刘栋平是一位老练的地下党员,与吴石有联系。

舒同说:“现在中央对解放台湾的工作抓得很紧,只有通过我们的‘密使一号’吴石,才能获得准确的情报。这就要有人赴台亲取,我们认为只有朱枫同志最合适。”

“关于和‘密使一号’联系的问题,吴石赴台前,我们在香港见过面。我给他写一封信,你带给他。”刘栋平递给朱枫一张小纸条。

“你到台湾后,还要和台湾地下工作委员会取得联系。”舒同说,“台湾工委的负责人是蔡孝干,代号‘老郑’。你与‘老郑’和‘密使一号’只能分别单独见面。”

听朱枫简单介绍了她此行的目的,吴石从小保险箱中取出一只圆铁盒,放到朱枫手里:“盒里装的微缩胶卷全是绝密军事情报,望你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大陆。”

朱枫慎重藏好情报,三天后,在基隆港码头,她把第一批重要情报交到华东局情报部特别交通员——定期往返香港、基隆的“安福”号海轮的张大副手中。这批情报,很快从香港送到华东局,再由舒同亲自送到北京,直接交到毛泽东手中。

朱枫随后又约见“老郑”蔡孝干。

在此后的40多天中,她分别和吴石、蔡孝干多次见面,又获得几批情报,都交张大副安全带走。

恰在这时,情况突变!

台工委委员陈泽民被捕叛变,供出了蔡孝干。1950年1月29日,蔡孝干也被捕叛变。

吴石派交际科长聂羲紧急约见朱枫,说:“‘老郑’被捕叛变,情况万分紧急,你必须立即转移!”他冒险为朱枫签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朱枫便以探病为名,于2月4日傍晚搭乘军用运输机飞往舟山。

敌人从蔡孝干的笔记本上发现了“吴石”的名字,立即扑向吴石寓所,很快从吴宅中搜出他签发给朱枫前往舟山的“特别通行证”。蒋介石当即下令:立即逮捕吴石、朱枫!

吴石、朱枫、王璧奎相继被捕,被牵连的还有吴石的老战友、“联勤总部”中将总监陈宝仓等国民党高级军官。

1950年6月10日,吴石、陈宝仓、聂羲、朱枫被台湾当局“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接着,他镇定自若地写下绝笔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
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事业总成空。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

45岁的共产党员朱谌之穿着旗袍,与身穿灰色西装的中将兵站司令陈宝仓和唯一穿着国军军服的聂曦上校在一旁看着。之后,他们分别被五花大绑,押上卡车。

在一阵阵撕心裂肺的警笛声中,卡车驶进了警卫森严的马场町刑场。

卡车上全副武装的宪兵纷纷跳下车,两人为一组,生拉硬拽地将犯人从车厢里拉下来,四名人犯被强令一字排开跪下。

下午四点半,宪兵队长一声令下,枪声齐响,四个人同时向前扑倒,四名执行宪兵上前各自补了一枪,吴石倒在血泊中。

之后,台湾记者龚选舞来到行刑地,开始拍照,很快,这组照片就放在了蒋介石的办公桌上。这是蒋介石的命令:死要见尸。

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听说吴石将军等人在台北遇害后,心情沉重,夜不能寐,披衣而起,挥毫写下了一首无题的五言绝句,借此缅怀为国为民族而英勇牺牲的英烈:

这种情况不多,可见吴石等人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与正面战场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斗争方式相比,隐蔽战线的斗争是静默和隐忍的。他们顽强斗争、甘洒热血的光荣事迹隐入历史,却在岁月深处熠熠生辉。毛泽东同志1950年曾写下一首赞叹吴石的五言绝句。周恩来同志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更留下深情嘱托:“不要忘记吴石他们……”翻阅史料,也不难发现,数十年来,这些英烈的事迹一直慢慢被挖掘、被讲述、被歌颂。2013年10月,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落成,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的全身雕像立于碑前。经各方努力,截至目前,已有846位烈士的英名镌刻在广场墙壁上。

为了祖国统一、国家振兴而一往无前——热血依

(浏览 9 次, 今日访问 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