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之光:刀尖上的女人

张东生

引言:

著名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有这样一句话:“战争让女人走开!”然而,战争真的能让女人走开吗?对于中共女情报员来说,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但她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特工战士”。一旦祖国需要,她们就将义无反顾地走向“无声”的战场,在刀尖上喋血!

1949年11月底,几乎就在同时,有两位大陆女情报员被派去台湾执行任务。一位是中共华东局派出的女交通员朱枫,另一位是由第三野战军派出的女情报员王芸仙(笔者岳母)。朱枫的任务是与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联系、转接情报。王芸仙的任务是掩护丈夫马克勤在台湾军港潜伏,以获取国民党军的海空情报。双方互不相识,没有横向关系。

王芸仙、马克勤1950年8月从台湾撤往香港 (右图)照片后为马克勤留字说明

前记:

1949年5月底,上海刚解放,国民党中央党部“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总干事、“国防部青年救国团”中校秘书马克勤(笔者岳父,二野情报员)奉二野李达参谋长命令,与新婚妻子王芸仙分别后,和赴台“特别小组”从上海秘密乘海轮到达香港,经国民党中央党部“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秘书处”副秘书长(常务)、蒋介石侍从秘书徐复观(徐佛观,时在香港)介绍,收到经高雄市长刘翔批准的“入台证”后,从九龙乘船到达台湾基隆,接着乘火车到达了南部军港高雄。

刘翔安排马克勤担任了高雄市政府行政股长,二叔马克余等三人担任市政府保警队警察,“特别小组”负责人袁之平则接手市府电台,一切似很顺利。但在1949年10月10日,马克勤忽然收到香港的加急电报:“你父病重,速返。”袁之平、马克勤分析后认为可能是入台计划出了问题,其意是立即撤退。经过商讨,马克勤向刘翔作了汇报,办理请假手续。说明处理好家事后即重返高雄。经刘翔批准后,袁、马从高雄坐火车到台北,而后乘飞机至香港,马克余等三人由高雄乘船回香港。1949年11月初五人回到南京,在台北的一人未动。

马克勤回到南京时,二野已去大西南,但留了一封信,要求接信后与三野联络部陈同生部长联系。

一、女情报员王芸仙奉命去台

王芸仙的身份是南京地下情报人员,1949年2月进入“华北军区情报处南京站”。南京解放后,“华北军区情报处南京站”任务完成,袁之平、马克勤、鲁晋归建二野情报处。

根据马克勤的情况,三野代司令员、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粟裕经和二野首长协商,决定马克勤留在三野情报处继续执行赴台任务,袁之平、鲁晋返回二野去西南。陈同生将粟裕的决定转告了马克勤,并与王芸仙商量,由王芸仙执行掩护任务,协同马克勤再去台湾,出发时间定在11月底。

为什么要在此时派王芸仙、马克勤去台呢?据称,在1949年前后,中共向台湾陆续派遣了千余名人员,任务是组织地下武装和情报收集。仅个别人承担与台湾中共高层的秘密联络和策反等工作。其中,女情报员承担了重要角色,如大家所熟知的朱枫(朱谌之)。

文载,1949年11月1日,华北军大台湾队(后称第三野战军台湾队)在长辛店举行毕业典礼。朱德总司令看望了学员,讲道:“台湾队的同学毕业后,要打回台湾去。我们一定要解放中国所有的领土,包括台湾在内”。11月14日,《大公报》对此公开进行了报道,标题是:《向台湾进军!华北军大台湾队毕业,朱总司令、谢雪红讲话勉励》。

“华北军政大学台湾队”中一部分人员为原驻台国军“整编70师”,该师1947年1月9日在山东“巨金鱼战役”中被全歼,被俘台湾籍士兵选入华北军政大学台湾队。1949年5月20日起,台湾宣布全省戒严。《大公报》的报道“台湾队毕业,向台湾进军”,必然会引起台方警觉,台湾队人员虽然是台湾籍,但他们还能进入台湾吗?

另外,1949年10月25日,三野实施了攻台的前哨战“金门战役”,双方激战了56个小时。10月27日,登岛部队因后援不济、粮尽弹绝而失败。11月3日到6日,三野再次发起“登步岛战役”,但又未能成功。这两次失利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报不准确。

兵马未动,情报先行。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在解放台湾问题上,更显重要!孙子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打金门尙且如此,解放台湾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获取台湾情报,尤其是海军的情报成了当务之急!

袁之平对王芸仙的情况十分了解,王芸仙和马克勤结婚就是经他批准的。马克勤再去台湾,目标就是高雄要塞和左营海军的部署,这是解放台湾的最大威胁之一。此次去台危险性极大,因此“安全”是第一位的,马克勤一人去,谁能帮他呢? 经过慎重考虑,袁之平向陈同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马克勤夫人王芸仙在南京,如不去台,会引起敌人的怀疑。”

当时,国民党对去台的高级官员有要求,家眷必须随行。马克勤在国民党中级别并不高,但长期担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徐复观的副官,并在国民党中央党政军核心部门工作多年,身份非常敏感。因此袁之平的建议有一定道理。当然,这也不是家眷想去就能去的。当时,新中国刚建立,大陆仍有许多地区未获解放,包括重庆、川黔滇等西南广大地区,蒋介石当时还在重庆坐阵指挥。各地的国民党特务活动依然猖狂,台湾对大陆去台人员家眷的审查毫不放松。

王芸仙祖籍河北任邱,家庭条件尚可。曾就读于任邱两级女子小学和县立师范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后,参加了县抗敌后援会救护训练队的学习,而后到国民革命军第53军后方医院、军政部第147后方医院做义务救护。1943年3月,在重庆考入国立中央高级产校,1945年12月毕业,因学习优秀留校。抗战胜利,学校重回南京,王芸仙在国立中央产校附设产院(南京市立产科医院)工作,并在国民党中央医院带学生等。这段历史很清楚,经得起审查。

1946年国立中央高级产校校友合影(前排左二:王芸仙)

王芸仙校籍档案

女性从事情报工作,不易引人注意,也不太有威胁性。女性胆子可能不大,但做事更细腻,且对事物的敏感性更高,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王芸仙有较高的学历,做过地下工作,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若以伴侣同行,相互掩护,安全度更高,同时也增大了获取情报的成功率。当然,如非紧急,一般不会派女性前往台湾。

一开始,王芸仙并无准备,去还是不去,心理确有矛盾。她认为去台工作要“隐姓埋名”,还是在部队“光明磊落”。另外,二野情报处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做了妥善安排。在中央产校附设产院工作稳定,待遇好。此去台湾,面临的那就是生命危险! 现在看到马克勤的战友都回到了原部队,离开他们心里确有不舍。再看看,新中国已成立,谁不想过幸福安定的生活呢?

王芸仙(右)在南京市立产科医院,1948年4月25日

其实,无论何人,面对此事就是“生死较量”!说通俗一点,就是“掉脑袋”的事。岳母并非胆小之人,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伸头是一刀,缩头还是一刀。”她在南京做地下工作,帮助袁之平、马克勤等从事军事情报的传递,家就是联络站,何曾没有风险?

军令如山!岳母自然想的通,那个年代的革命者,有谁个人不服从组织?为了台湾解放和国家统一、为了掩护亲人,既没有讲什么条件,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作为一介女子,却又如此勇敢,令人感泣不已!

豫剧《花木兰》中有一句唱词:“谁说女子不如男”,此话不正是那些英勇赴台、舍身忘死的女情报员的真实写照吗?

二、王芸仙伉俪滞留香港三个月,原是台湾局势剧变

1949年11月底,王芸仙、马克勤秘密离开南京,与马克勤上次去港不同,这一次没有从上海走,而是乘火车到达天津,从天津乘海轮约一周时间到达香港九龙。与徐复观联系后,随写信于高雄刘翔,然后在港等待“入台证”。未料,等了很长时间也无音讯。直到1950年春节(2月17日)前后才接到“入台证”,到台湾的时间已是3月初了。 因离职日期较长,马克勤改任高雄市服务站副站长。

到台后发现,台湾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特别是在高雄,特务军警经常抓人。虽有所传闻,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并不十分清楚。一直到了6月中旬,当看到国民党的报纸和宣传,才了解事情的原尾。

原来,在从香港到台湾的这段时间,台湾发生了几件大事,台湾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台湾当局对台岛的进出实行了严控,特别是对到高雄的人员审查极严,王芸仙和马克勤在港滞留显然与此有关。

高雄市政府旧址

1、中共高雄工委书记陈泽民、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先后被捕

由于“光明报事件”,中共基隆工委书记钟浩东被捕(1949年8月14日)。保密局侦防组长谷正文顺藤摸瓜,在高雄抓了中共台工委二号人物、台工委副书记、高雄工委书记陈泽民(1949年10月31日)。保密局在陈泽民随身的笔记簿里,发现了“老郑”两字。最后,陈泽民被迫供出了“老郑”落脚处的地址。1949年12月29日,台工委委员兼武装部长张志忠和夫人季沄被捕。

1950年1月29日,“老郑”在住处被抓,当时,抓他的谷正文并不知“老郑”就是中共台工委书记、台湾地下党一号人物蔡孝乾。蔡在陪同“保密局”情治人员追捕其他“匪徒”时脱逃。4月,蔡孝乾在嘉义再次被抓。

2中共华东局交通员朱枫、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先后被捕

1949年11月25日,中共华东局女情报员朱枫从香港乘船,27日抵达台湾基隆。在台期间,朱枫与蔡孝乾接上头,随后与吴石联系并会晤多次。根据陈泽民口供,国民党保密局在1950年1月29日逮捕蔡孝乾,蔡供出吴石提供重要国防情报给中共,交待了朱枫(陈太太)的联系电话。在敌特威逼下蔡孝乾打通了朱枫的联系电话,电话那头称“陈太太”已去定海了。

此前,蔡孝乾得知高雄工委书记陈泽民被捕,随即隐蔽起来,并在1950年1月22日留密信给“陈太太”,要朱枫火速撤离。朱特地去吴公馆将此事告之了吴石。国民党保密局寻迹追踪,终于发现蔡孝乾、朱枫、吴石之间的相互联系。2月18日(大年初二),朱枫被国民党军警从舟山定海抓回台湾。3月1日(元宵节前二天),台湾当局下令以“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的罪名逮捕吴石,被捕的还有陈宝仓、聂曦等人。

蔡孝乾二次被捕,供出台工委全部领导成员。台湾地下党遭受灭顶之灾,台工委4名领导人均被逮捕。1950年5月14日台湾《中央日报》刊出了蔡孝乾、陈泽明、洪幼樵、张志忠《联名告全省中共党员书》,要求全省中共党员立刻“自首”。这使很多人感到震惊迷茫,且真假莫辨。

(注:季沄于1950年11月18日在马场町牺牲,张志忠1954年3月在台北牺牲。1998年,张志忠、季沄夫妇被中共追认为革命烈士)

洪幼樵、蔡孝乾、陈泽民

1950年6月11日台湾《中央日报》

1950年6月10日,国民党台湾当局以“从事间谍活动”罪名判处吴石、朱枫(朱谌之)、陈宝仓、聂曦四人死刑。随后,台湾、香港的报纸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张志忠                   季沄

二、刘翔因“通共嫌疑”被撤职,王芸仙伉俪撤往香港、返回南京

看到报纸新闻,王芸仙和马克勤极为震惊。原本到台湾来是为获取解放军急需的情报,从而使福建前线解放军和台湾地下党里应外合,一举解放台湾。没想到才几个月,台湾地下党就“全军覆灭”了。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7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军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将台湾划入了美国的战略保护圈。舰队介入的同时,美国发表所谓“台湾中立化政策”声明,表示既阻止大陆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随后,美国军事顾问团进驻高雄左营海军基地。由于美国的干涉,解放台湾的行动暂时搁置下来。

为了进一步强化台湾的治安,台湾情报系统开始在全岛进行大搜捕,对内部有“亲共通共”的嫌疑人员进行大清洗。

1950年8月,刘翔因“家庭纠纷”,被密告有“包庇共党”嫌疑撤职。市府中凡因刘的关系在市府工作的人一律被清洗,马克勤失去了职务和工作。不仅如此,由于美军进驻高雄,海军军港的戒备骤然升级。由于失去了刘翔的“支持”,马克勤、王芸仙在高雄已很难继续工作,还要面临审查,风险明显增大。为此,马克勤向中共香港站作了书面(密写)报告,得到香港站负责人黄某的指示:“撤回香港”。

马克勤回忆:“当时离台必须有足够证明才行,因此建议香港站请在港的“上海轮船公司”负责人吴某某协助,由该公司寄了张聘我为会计的证书(该公司在解放前的上海就和我们有关系),我们终于在1950年8月间到了香港九龙。当时徐复观正在港办刊物,同时担任‘国民党港澳支部’的工作。”

“我和王芸仙到港后住在徐复观家,过了段时间,又出事了。在徐复观家暂住期间,被原济南宪兵队长、山东新泰同乡和我父亲的学生单长平告密,说我是共产党“卧底”。事情发生后,我及时向香港站作了紧急通报,香港站认为情况严重,设法安全离港。”

后记:

1950年12月,在香港站的协助下,王芸仙和马克勤终于安全地返回广州,于年底到达南京三野情报处,夫妇二人不仅带回了脑记情报,还带回了在香港出生的儿子“港生”。

回想一下,岳母怀着身孕,冒着危险,走南闯北,奔走于台湾和香港之间,那种艰辛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呢?

港生满月(马克勤、王芸仙1950年12月4日在广州)

国家没有忘记隐蔽战线的英雄!1987年,国家安全部专函重申了马克勤对党对人民作出的历史贡献,这荣光的背后也包含了女情报员王芸仙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

70多年过去了,往事已渐渐地离我们越来越远。笔者在想,这些事也许会“消失”,但“沉默之光”一定会永远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2025年10月18日凌晨于南京

(浏览 134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