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航校十大优良传统丨“酒精代替航油、直上九九高教”的智慧胆识

空军航空大学

在当时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模仿国外、按部就班办航校是不可能的。面对“能否办下去”的严峻考验,老航校人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完美结合,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缺少初、中级教练机就直上高教,航油短缺就自制酒精代替,没有双座教练机就在单座战斗机上改装,飞机上没有无线电就晃动机翼进行空中联络等等,以惊人的勇气和超高的智慧闯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基于原理、遵循规律的科学创新,既是智慧也是胆识,更是航大人改革探索、锐意进取、开拓新路的重要依据。

在人民空军的初创岁月里,老航校人面对特殊的环境条件,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将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完美结合,打破常规、大胆创新,用“酒精代替航油”“直上九九高教”的创举,展现了老航校前辈的智慧胆识。

1946年7月,飞行训练全面展开,面对初、中级教练机严重短缺的困境,航校领导提出“直上九九高教”。这一设想挑战了航空训练循序渐进的传统原则,因风险极大,质疑声不绝于耳。然而学员们态度异常坚定,他们表示为了学好飞行,不怕困难也不怕牺牲。

航校领导大胆决策,小心求证,以科学态度分析可行性:“九九”高教机虽然速度更快、操纵复杂,但性能稳定可靠,只要加强地面准备、增加带飞时间、严格考核标准,完全可以克服困难。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教员细致检查飞机,学员积极参与保障。7月下旬,随着学员吴元任成功单飞,更加坚定了教学员直上九九高教机的信心。随后所有学员陆续单飞,老航校人实现了“一步登天”的梦想,创造了航空训练史上的奇迹。

随着训练规模不断扩大,航油供应严重不足。航校技术人员从历史经验中寻找启示,毅然开展“酒精代替航油”的攻关。技术团队经过上百次试验,连续突破三大难关:将酒精纯度提升至96%、把汽化器喷嘴扩大至2.5毫米、加装副油箱,实现汽油启动与酒精飞行的双系统配合。1946年9月,随着加注酒精的飞机腾空而起,在完成各项飞行动作后安全着陆,老航校人实现了航空训练保障史上的重大创新。

缺少初、中级教练机就直上高教,航油短缺就自制酒精代替,没有双座教练机就在单座战斗机上改装,飞机上没有无线电就晃动机翼进行空中联络。正是老航校人基于原理、遵循规律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以惊人的勇气和超高的智慧,闯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这不仅是对技术极限的挑战,更是航大人改革探索、锐意进取、开拓新路的重要依据。

摄制| 孙婷 朱晨奇 任柏君

(浏览 6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