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开国将军经验总结汇集第十一集–中将刘忠的:《对战斗作风和战术运用的一些体会》

北京瞧办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刘忠(1906年-2002年),曾用名刘永灿。福建省上杭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于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上杭县赤卫军军需长,红军学校排长,红四军第三纵队十九大队政委,红一军团第12师36团政委,第11师33团政委,第二师五团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大队长,第六分校校长,晋豫联防军司令员兼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政委,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386旅旅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及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10旅旅长,第四纵队参谋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员,第18兵团62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物质保障部部长、副教育长、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2002年8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著有《从闽西到京西》、《院校工作回忆》等

对战斗作風和战术运用的一些体会

中將 刘忠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我軍的光荣傳統。它是在長期的革命战爭中,在毛主席的亲手培育下树立起来的。在过去历次革命战爭中,我們部队战斗作風的英勇頑強和战术运用的灵活机动,概括起来我認为主要表现在“攻、頂、隐、快、硬”五个字上。正因为我們的部队在战斗作風和战术运用上做到了这五个字,所以在过去每次战役战斗中,在上級整个意圖下,能坚决完成战斗任务,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在现代条件下的战争,軍队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大为增強,特别是原子、化学、火箭、导彈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在战术范圍内的运用,战場情况变化剧烈,战斗任务紧張連續、頻繁艰苦,在这种情况下,我軍的战斗作風和战术运用就更需要抓住这五个字,以發揚我軍的光荣傳統,来取得战爭的胜利。

“攻”

“攻”是攻得下。不管敌人武器多么精良,工事多么坚固,能无攻不克,无坚不摧。进攻是消灭敌人的主要手段。在历次革命战爭中,进攻的主要形式是运动战,結合陣地战和游击战。在战役或战斗中,采取外綫的速决战。为此,必須坚决貫徹毛主席的軍事思想,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形成我之局部絶对优势,选擇敌之弱点,在运动中有把握地各个歼灭敌人;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必打歼灭战,不打击潰战,始終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方面的經驗我軍指揮員是很丰富的,这里我只說解放战爭时期对陣地攻坚战的一些体会。

一、攻坚,首先要攻得下。但必須明确,攻坚不仅要夺取敌人的陣地,而且更要歼灭敌人,运用迂迴包圍分割的战术手段,切实貫徹打歼灭战的战术思想。只有歼灭了敌人,才能巩固已夺取的陣地。(太原战役556团攻占石咀子陣地时,該团就没有貫徹这种思想。如一連不仅攻下了陣地,而且运用了包圍迂迴的战术,截断了敌之退路,堵击了敌之增援,全歼了敌人,但沒有評为战斗的典型。二連只集中了兵力火力,以很小的代价夺占了敌之陣地,但因包圍得不好,結果仅歼灭部分敌人,可是被評为最好。)

二、攻坚战斗决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打有把握之仗必須做好偵察准备工作。这就是:(1)首先要侦察清敌情,弄清敌人各点的工事、兵力、火力配备、地形道路及其縱深和后方陣地、交通等情况。(2)选擇好突破点与突击的道路。(3)确定主攻与助攻的兵力,明确各分队的任务及梯队与梯队的間隔距离和指定各部队的攻击准备位置。(4)加強火力組織和彈藥器材的准备,规定各种火器进入陣地的时間和火力与运动配合的任务。(5)規定各种通信联絡信号及通信联絡的方法和后方运送工作。(6)充分發揚軍事民主,發动群众根据战斗任务,研究具体的战斗行动。(7)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員,使部队有旺盛的战斗士气和高度的胜利信心。

三、攻坚兵力的使用和突破点的选擇。主要兵力应集中于主攻方向,助攻方向一般为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兵力,主攻的突击方向一般应事先选擇两个方案,但重点是一个,同时輔以几个助攻方向,以迷惑和牵制敌人。突破点要选擇在敌之接合部、凸出部、暴露的翼側幷对我有利的地形方面,最好是选擇在敌之側后。……………..

-21-

防御有时比进攻更艰苦、更困难。过去战爭中,每当我堵截了敌人后路、包圍了敌人时,敌人总是尽其全力作垂死掙扎,向我堵击部队猛攻。如在解放战争后期,攻打太原、临汾时,我夺占敌每一外圍重要陣地,敌必趁我立足未稳之际組織几次甚至十几次瘋狂反扑。特別我們預想到未来战爭,敌人进攻必然大量使用新兵器,我前沿防御的部队必将在十分困难艰苦复杂的条件下进行抗击,这就必須能頂住。我們的部队,要旣能攻又能守,要防止願攻不願守的思想。对重要陣地必須选調最頑強的部队去防守,去頂住敌人的进攻。

防御,能否頂得住,頂得久(“久”就是完成預期任务,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战役或战斗有时起决定性的作用。(如上党战役中,我二十团一个团在土落村截住增援逃跑之間匪83軍、23軍时,該敌尽其全力向二十团猛攻一整天。但該团坚守住了陣地,赢得了时間,傍晚大部队赶到,一举全歼敌两万余人)。特别是未来衛国战争中,我担任第一綫防御的部队能夠把进攻之敌頂得住,并且頂得久,这对整个战局将起重大的作用。

怎样頂得住呢?根据太原战役的一些經驗,除了炮火支援外,主要手段是: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坚固工事,以短促有力的火力和猛烈坚决的反冲击,来打垮敌人的进攻,給敌以大量杀伤。防御的組織与部署是:第一的兵力应少而疏散,主力应隐蔽于側后。兵力要縱深梯次配备,連、营、团都要控制有第二梯队。随时备有反冲击的充足力量。要严密組織火力,不間断地組織严密观察,做好充分反冲击的战斗准备。要很好利用地形地物,构筑和改造工事,当敌炮火襲击时,要善于保存自己的力量,减少伤亡;待敌到达陣地前,适时以短促有力的火力和猛烈坚决的反冲击将敌歼灭之。如敌連續进攻,則以連續的反冲击坚决消灭之。幷要不断充实第一綫的力量,注意节省彈藥,以坚持到底,切实頂…………..

-24-

向敌前进要快。要不分白天黑夜,迅速地前进,要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間內,能突然抓住敌人。慢了,敌人就会跑掉。特别在运动战中,要迅速前进,迅速后退,出敌不意地出現在敌人之前或插到敌人之后,以爭取和創造战机,各个歼灭敌人。

战斗准备要快。进攻时,勘察地形,选突破口、构筑工事、部署兵力、布署火力和彈藥准备等,都要搞得紧張,搞得快。防御时,特別是剛一夺占敌陣地后的防御,修改和构筑工事、部署兵力火力、准备彈藥等更要求快。在解放战爭中,控制敌人要害的阻击战和夺占敌陣地后的防御,有时只有几个小时的准备,敌立即就向我进攻,慢了就要吃亏。

各种炮火發射要快,飞机、坦克出动要快。炮火發射旣要准又要快,飞机、坦克出动是几秒鐘的問题,在现代条件下的战爭,稍慢一点,就会打不上敌人。

一切战斗动作都要求快。进攻中的接敌运动,特別接近敌前沿时,要象老鹰抓鷄一样,猛扑过去,使敌人措手不及。在防御中,当敌接近前沿时,要快打猛打,打它一个下馬威。

扩張战果要快。进攻时,打开突破口后,要迅速向胜利的方向發展,扩張战果,使敌人不能重整抵抗,达到乘胜全歼敌人的目的。

追歼逃敌要快。无論是被打垮后潰退或放弃陣地逃跑的敌人,都要急追、猛追、紧追;乘胜追击,分秒必爭,追上敌人,就是胜利。(例如,長征时,第二次遵义战斗,在林总亲自指揮下,我一軍团一、二师击退敌薛岳縱队后,連夜猛追,一直追到烏江边,徹底打垮和歼灭了敌人。再如,上党战役中,歼灭彭毓斌集团两万余人后,敌十九軍軍長史澤波,弃長治城向浮山逃跑,我旅奉命追击。当时我距敌一天路程,敌又早跑一天;同时我旅剛打完土落村阻击战,部队十分疲劳。但我們克服了飢餓、疲劳的困难,急追三天三夜,終于在桃川、馬壁附近将敌指揮員智勇頑強地指揮。

-27-

英勇頑強,不怕牺牲是我軍的革命傳統和优良的战斗作風,是人民軍队本質和部队高度政治觉悟的表現,也是考驗平时政治訓練和技术、战术訓練的尺度。进攻时,要猛打猛冲,不怕伤亡,前仆后繼,連續攻击,不因敌人火力猛而停止,不讓敌人有喘息之机。进攻,有伤亡是必然的,只有不怕伤亡,迅速夺取障地,乘胜扩張战果,坚决歼灭守敌,才能减少伤亡。防御时,要頑強抗击,不管敌人火力多么猛烈、兵力多么強大、攻击多么頻繁連續,都要咬住牙,吃住勁,过得硬,要杀得敌人尸骸遍野,血流成河,一定要能坚守到最后五分鐘。(如晉中战役的董村阻击战,敌人九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鉄甲車的掩护下,向我董村守軍550团輪番連續猛攻。整个村子都被打平了。正面的一个营干部只剩下一个教导員和两个排長,第三次指定的代理干部也打光了。該团在优势敌人的連續猛攻下,整整坚守了四畫夜,杀伤敌一千余人,完成了阻击任务,赢得了时間,保証了兵团完成对敌合圍的部署,取得了歼敌十万人的輝煌胜利。)

光有勇敢还不夠。勇敢要加技术。要熟練几手在战場上切实解决問題的技术本領。在解放战爭时期,主要是熟練射击、投彈、爆破、刺杀四大技术。我們部队就靠这几手解决了問题。部队只有熟練地掌握几手技术本領,有眞正的硬功夫,才能在战場上經得起考驗。

进攻能否攻得下,防御能否頂得住,在極端困难危急时能否过得硬,除了部队勇敢和技术外,关键还在于指揮員頑強的决心和明智的指揮,特別是营、連、排小分队指揮員的指揮。指揮員不單要有勇,而更要有智,要灵活机动。特別是最后五分鐘,最困难最危急时,指揮員要能坚持,要切实过得硬,要始終保持头脑清醒,沉着指揮。有时就是最后五分鐘解决問题。如太原战役攻打淖馬主陣地,551团打了一夜,被阻在最后一層削壁下,制高点还没拿下来,天快亮了,部队会全部暴露在敌火力下,情况十分紧急。这时如果指揮員的决心稍一动搖,就会前功尽弃。但我們坚持了最后五分鐘,終于取得了胜利。

以上就是我个人根据以往的作战經驗,对战斗作風和战术运用的一些零星的、不成熟的体会,写出来供参考。

(浏览 6 次, 今日访问 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