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第一位女空降兵,14岁参军,85岁捐光100万,如今含泪归乡

来源:寄史言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其《回乡偶书》中留下这样的诗句,让人不忍淬读。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我们国家的国防建设事业。从14岁参加革命,时隔71年之后才回到自己久别的故土。当回到家乡的那一刻这位老人哭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都在梦想着这一刻,心中的无限思念最终在这一刻化作无限的感伤。

可是人心大,国也大。为了中国国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马旭,她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空降女兵。

少年立志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那时候的黑龙江正值日本军国主义的统治之下。1933的年的春天,在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村落里面。一个女婴娃娃坠地。那个时候的黑龙江已经完全被日本占领,那里的人们艰难度日。



小时候,马旭的父亲早早的就离开了一家老小,全家的重担都在母亲的肩上担着。在哥哥的保护下,小马旭日子虽然艰苦但是也算是能够勉强求生。那个时候的马旭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母亲给他讲述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敌的英雄故事,还有就是缠着自己的哥哥讲述抗联是怎样与日军英勇作战的。

就这样,年幼的马旭便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梦。她知道,有国才有家。只有投身革命才是中国千万贫苦百姓的最终出路。1947年,年仅14岁的马旭怀着属于自己的梦想背上了行囊,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开始了漫长的从军生涯。

军旅生涯

离开家乡的马旭来到了当时的东北军政大学,半年的学习之后马旭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医务兵。一直梦想着驰骋疆场的马旭对于成为一名医务兵好像并不是特别满意。但是依然认真的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马旭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对待每一次的学习、每一次的战斗都异常的认真。那个时候的医务兵除了在军政大学里面学到的知识以外,更多的时候是一边在战场上工作,一边学习。



为了方便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可以学习好专业知识,每一个医务兵都会分到一副骨架作为学习的教具,平时这个医学用的骨架就放在自己的床下。

有一日夜里,心怀忐忑的马旭在夜里面听到床下有什么响动,当即被吓傻的马旭立即跳下床来便向外跑。后来指导员来了,问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马旭才意识到自己的胆小,然后缄口不言。

再次回到营房的马旭便暗自发誓,将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论多么害怕都一定要咬牙坚持下来。

1961年,因为优秀的专业技能,马旭被分配到了空降兵部队。当时的中国空降兵部队才刚刚组建,对于空降部队的作训大纲很多都还是在摸索的阶段,这个时候的马旭心中萌发了想要成为一名空降女兵的想法。

可是由于当时的作训环境十分恶劣,作为女性是不允许成为空降作战人员的。但是马旭心想,作为连队的医务人员自己也必须掌握娴熟的空降技能,只有这样在将来的战场上自己才有可能对前线空降作战的战士们给予医疗援助。



部队不允许,马旭就自己悄悄的的练习。于是马旭悄悄的在自己的营房外面挖了一个三尺深的坑,在每次作训完成之后便一个人悄悄的在营房外面练习跳伞动作的技术要领。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来来回回,每天马旭都要做500次上的练习。

半年后,在马旭的再三请求之下,营长实在拗不过这个小姑娘,于是就给了马旭一次机会。并说:“如果达不到技术要求,那么以后参加空降作训的事就再也不要提了。”

可是当马旭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动作都十分标准的完成以后,营长却感叹到:“谁说女子不如男,真实中华儿女多奇志啊。”

是啊“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马旭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空降女兵。70年后当回忆起当日的情景之时,马旭依然骄傲的说“在无尽的天空里,我觉得我好英雄啊。”

转业后与丈夫投身于国防科研

后来渐渐年长的马旭不在适合空降部队的作训要求,于是离开了空降兵的作训部队。但是马旭的心却依然在思考着中国国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根据自身多年的跳伞实践经验,八十年代的时候本已经达到退休标准的马旭却和自己的丈夫转到了部队的科研单位。开始从事研究工作。

在部队上样样事情都要争做第一的马旭来到了科研单位一样是兢兢业业。对于当年在部队上困扰自己的难题,这时候的马旭励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将其攻克。

在部队作训的时候,马旭就意识到由于长期的空降训练在落地时候对于作战人员的腰部和踝关键都会产生严重的损伤,这两个位置的伤痛一直是困扰部队官兵的一个极大的难题。因为这两处的伤损导致了很多优秀的解放军战士因为伤病提前退役,这对于部队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在查阅了相关的医学资料以后,马旭便一头扎进了对于这个难题的攻克之中。最终在无数次的实验之后,马旭夫妇终于发明出了充气护踝。解决了困扰坠官兵作训多年的难题。

这一次的成功之后,马旭与自己的丈夫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一个又一个的专利在夫妇两人的手中诞生。夫妇两人发明的“单兵高原供氧背心”更是帮助中国的空降兵在作训中创造了世界空降史上的记录。



往后的多年,夫妇二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在科研领域,为了怕影响工作,夫妻二人选择不生育子女,一心就想把全部的人生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之后的几十年里面,夫妻二人发表了上百篇的学术论文,在关于空降部队的医疗和卫生保健上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就这样马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直到2018年,这时已经退休多年的马旭被一则新闻刷爆了全网。当天老人来到银行欲将自己的300万元存款转账到黑龙江木兰县的一个账户中,担心老人受骗的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报警并和老人做了深入的交谈。

最后发现原来马旭老人是想将自己和丈夫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奖励总共1000万元的资产捐给自己的家乡。先转300万,然后在将剩余的700万转出。膝下无子的马旭夫妇为自己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最终在得知老人的意图后,记者对于马旭夫妇做了深入的报道。报道一出,两位老人便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在得知我们国家存在有这样两位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伟大老人之时无不发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后来,马旭夫妇在将自己的全部存款捐出之后,然后选着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当马旭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之后,那一刻老人终于流下了泪水。木兰县,这个老人梦里回望过无数次的家园。



如今的马旭夫妇回到了木兰县,二位老人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唯一不变的就是夫妇二人依然在不断的学习,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愿两位伟大的老人能够身体康健,中国人民谢谢你们。

(浏览 79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