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

哈军工建院伊始,科研就与教学比翼齐飞,成为全军的科研中心。在十余年间,百余项”共和国第一”和”全军第一”的国防科研重大成果几乎涵盖了从轻武器到”两弹一星一艇”,从战机、舰艇、计算机到火炮、坦克、工程机械等所有军兵种的国防科研领域。哈军工当之无愧地成为新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奠基石和人才库。

1958年,在”大跃进”的高潮中,装甲兵工程系和机械工艺教授会合作研制成功”松花江 8号”拖拉机,这是刘居英在大操场上驾驶样机的情况。不久,他把大家的干劲引导到为部队研制新装备上。



视察哈军工,在刘居英(右一)陪同下参观海军工程系的电子计算机,听取柳克俊(左一)讲师的汇报。.jpg)
1959 年 11 月,陈赓院长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发展,提出哈军工分建和再建的战略思想:”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双方兼顾,照顾尖端”。在哈军工的母体上,分建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四所院校。刘居英受命承担起这次全军院校大调整中的主要任务。之后,哈军工又先后建立起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导弹工程系、原子工程系以及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系。

和张子明(左三)李懋之(右一)赵本源(左四)等院系领导检查海军工程系计算机课题组的科研工作。.jpg)

1961 年 3 月 16 日,陈赓院长因病在上海逝世。全院同志悲痛万分,洒泪悼念老院长。作为陈赓治丧委员会的成员,刘居英急赴北京,参与组织陈赓治丧吊唁的各项活动。
和徐立行(右)代表哈军工全院师生员工参加陈赓院长的公祭活动。.jpg)
同陈锡联夫妇(右二、右三)前往灵境胡同看望陈赓夫人傅涯(左三)和孩子们。.jpg)
。.jpg)
1961年7月24日,刘居英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1964 年 11 月,刘居英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林彪鼓吹”突出政治”、全党全军”左风劲吹”的大环境下,哈军工被列为全军”不突出政治”的落后典型,在长达近一年的整风运动中,刘居英承受巨大的心灵煎熬,为了哈军工的大局和保护广大干部教员,他不得不违心作检查。在文革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局下,刘居英一直坚守在哈军工这块国防教育阵地上。

在哈军工的 12 年,刘居英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他坚持深入实际,善于总结经验,为哈军工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办学思想,为中国军校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哈军工自创办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前,短短的十余年间便声名鹊起,跻身全国著名高校的前列,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军事工程师的摇篮、中国科技强军的发祥地。






同蹲点联系的-60-112-班全体学员合影。.jpg)



对于哈军工的建设和发展,党和国家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自 1953 年夏彭德怀首先来学院视察起,亲临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络绎不绝,除了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几乎都到过哈军工。彭德怀、贺龙视察过三次,周恩来、朱德、粟裕、罗瑞卿视察过两次,朱德、彭德怀、陈毅曾给全院师生员工讲话、作报告,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罗荣桓、黄克诚等都曾对学院的工作做过具体指示。一所大学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厚爱,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次视察哈军工,在实习工厂与学员们亲切交谈。.jpg)

、李富春(前左一)了解该系的科研情况。.jpg)

视察学员宿舍,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图中左二刘亚楼上将,左一刘居英。.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