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思想之眼的红二代摄影家 一一“万老大”笔下的“杨小二”

人物简介
“杨小二”,大名杨绍明,本文主人公,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新华社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其父杨尚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万老大”,大名万伯翱,本文作者。毕业于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曾任中国体肓杂志社总编、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主席。其父万里,曾任全国人大委员长。

被誉为“思想之眼的红二代摄影家 一一“万老大”笔下的“杨小二”

领袖们

他家长期住在中南海,不少人都知道杨小二这个昵称小名。他的大名叫杨绍明,在海内外摄影界可谓著名摄影艺术家了。他曾被选任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高级特邀记者;在国际上获得荣誉颇多:西班牙皇家摄影学会名誉勋章,美国、英国和马来西亚摄影艺术协会荣誉博学学会会员。尤其在1995年他拜见了世界著名摄影大师法国人布 卡松,并成为了他的弟子,奉信大师的教义:决定性瞬间的独特理念。
当然绍明兄父母显赫,他是个典型的幼年生长在延安的孩子,天生的红二代呢。他的父亲杨尚昆是开国元老、中共老中办主任,198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母亲李伯钊是长征过的延安时期老文艺工作者,新中国第一批党的文艺领导干部,中央戏剧学院首任副院长。这样的家庭肯定也方便他成就为共和国培养成长的一代出色的摄影艺术家。
我见到杨家珍藏下来的、七十五年前我国现实主义摄影大师吴印咸拍摄的这幅方寸的小品,竟奇迹般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十年动乱保存了下来,成了“一瞬间到永远”的历史文物了。战争年代解放区没有彩色胶卷,就又请吴印咸大师亲自只用红绿二色,调成了这幅杨家竟保存70多年的传世 小照作品。他拍摄的白求恩在破庙手术板上为我八路军战士做外科手术的瞬间,也已永远定格在了中国人民的脑海里。
?

被誉为“思想之眼的红二代摄影家 一一“万老大”笔下的“杨小二”

毛泽东同杨绍明握手

小二当然是个聪明能干出色的红二代,他改变 了红一代前辈绝大多数不能上高中和大学、文化知识水平低的历史状况。小二靠他自己的刻苦学习, 竟然以每门平均85的高分,硬是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为他的摄影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他果敢机灵地利用和抓住伟人历史瞬间的珍贵机会,拍摄了以毛主席为首的开国元勋们的照片。毛主席在中南海石桥冰雪中,主席在波涛滚滚的北戴河奇遇的彩虹下,等等一系列工作和生活照,这许多难得的照片早就发表在当年的《中国青年》等报刊上了,都被他在数秒中抓拍成为了历史的定格。1962年冬天,漫天大雪后旭日东升,在这清冷洁白银色世界中,朱德元帅和康夫人心情不错,忙请小二到家抓紧拍摄。这样毛、朱等伟人的魅力和风采不断被小二的镜头永远地摄入了历史。
1965年春节,毛主席允许杨主任带小二到北京饭店吃个团圆饭。带着照相机的小二刚进宴会厅,毛主席竟从沙发上微微起身欢迎他:“小二来了!”这个亲切无比的珍贵镜头被比他还手疾眼明的摄影高手、他的老师侯波阿姨摄入了历史瞬间呢!
1978年后,小二也多次拍摄第二代中共核心领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无论是展现浩繁的工作场景,还是退下后的生活情趣,他的作品都较过去更加精湛、生动、流畅且感人至深。

被誉为“思想之眼的红二代摄影家 一一“万老大”笔下的“杨小二”

1980年,76岁的邓小平同志在峨眉山崎岖的 山路上扶杖行走,途中与乡亲交谈

1980年7月5日,是这位摄影家难忘的一天。艺高胆大、消息灵通的他早早持机等候在峨眉山的要冲小道上,当然警卫局和中央新闻记者都认识他,因为“没想到临时发生情况”对记者是常事,他们必须时刻在“一级备战中”,犹如战士离不开枪。邓小平不喜欢任何时候摆好架子拍照,也从不装腔作势吓唬人。无论过去登黄山,还是这次登家乡的峨眉山,都绝不允许“清山”。这次羊肠小道上不期而遇上了山上的老大娘,她静静地坐在石头上,只见邓老拄杖慢慢爬上山来。这位老人家开始时认不出邓,她不起立也不慌张,邓也是一步步缓缓而上,走近她时平静地问:“老大娘,离万年寺还有多远?”“就在前面不远啦!”两个乡音,此时邓不用别人大声咬耳朵就听懂了。老大娘静静观察到后面来人越来越多,摄影的长枪短炮也都跟上来拍个不停,她反应过来这位同乡“是位大人物”,猛然省悟,喊到:“邓老爷子!”急忙追上,还要下跪叩头,邓右手执杖拄地只微微笑了一下并阻止:“我不需要你拜啥子菩萨嘛!”此时此景展示了小平同志人民公仆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形象。这张照片引起了中外称赞。

被誉为“思想之眼的红二代摄影家 一一“万老大”笔下的“杨小二”

从中央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邓小平同志同普通百姓一样,戴着花镜在家看《参考消息》

小平伯伯卧室的软包脚凳前放着拖鞋和布鞋, 退下来的他没有了任何工作和礼仪上的压力,他背靠沙发,轻松舒服的双腿翘放在长座凳上,专心地看着当天的报纸。夫人卓琳也一心哄着孙子玩。整个画面就是一位退休下来的老前辈安逸地含饴弄孙的生活场景,怪不得此生动的新闻生活照立刻在国内外打响,并获得1988年第三十一届新闻摄影大赛世界新闻三等奖。小二对邓充满了敬爱,称之为“永远的邓小平”呢!1988年4月29日,这样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受到了布列松大师的点头认可赞许,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亲切地接见了这位晚辈后起之秀的中国摄影家,两位同行老少摄影家畅聊了两个半小时呢。

被誉为“思想之眼的红二代摄影家 一一“万老大”笔下的“杨小二”

杨尚昆(右)与万里

小二当然不仅眼睛向上敬仰领袖名人们,作为摄影家的镜头也时时地往下看。
拍摄外国阿拉伯妇女就是一大难事,有时她们远远躲着你,根本接触不上。2005年春,小二来到 古老的埃及尼罗河畔,岸边楼上闪现出穿着艳丽漂亮民族服装的年轻女子。她打开窗户,一脸梨花带雨绽开,但她知道小二的手中紧握照相机,羞涩地关窗又开窗,但高手快手小二“紧扣扳机”,只是用长枪争分夺秒,就把四张妙龄女郎的心灵、开合窗户的不同神情抓拍到手了呢!

被誉为“思想之眼的红二代摄影家 一一“万老大”笔下的“杨小二”

1961年冬,邓小平腿伤康复期间到海南岛视察工作,在兴隆农场采摘咖啡豆,杨绍明拍摄了这张照片并取名《喜摘咖啡豆》

还有一张《未来英雄》的照片,也是小二寻找基层求贤若渴的精彩作品。
在英雄辈出的国度法国,被邀请的小二本想拍 摄法国主席台或凯旋门前的大英雄好汉们,但他在苦等中不失时机地抢下这一镜头:一排排威武雄壮的军人,总统和将士们或致敬,或举旗。突然,在虎背熊腰的军人行列中,一个小不点从他们膝下钻出。这是头戴贝雷帽、身着小礼服、胸前挂着先人勋章的小顽童,但此时他的神情庄严神圣,那仰头直立仰望法兰西天空的瞬间,又被小二的智慧之眼记下,载入了历史瞬间!
成百上千的优秀杰作,使绍明兄被列入了红色子弟骄傲的成功行列中,也是因为他的“思想之眼”,为共和国厚重的丹青史留下了难忘的精彩定格画面呢……
?
二〇二〇春花盛开时于北京苹花书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军事书庐):被誉为“思想之眼的红二代摄影家 一一“万老大”笔下的“杨小二”

(浏览 2,888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