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 ? ? ??2020年5月26日,山西青年报八版专题报道了由共青团山西省委网络传媒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巩飞撰写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高宇峰的红色收藏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文章从1980年20岁的高宇峰把第一件古兵器带回家,由此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漫漫40年艰辛收藏之路谈起,从2014年创办吕梁市第一座民办博物馆——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也是吕梁市唯一的古兵器博物馆。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到2016年创办吕梁首家红色革命题材非国有博物馆——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在吕梁大地掀起了一场吕梁红色文物收藏与参观热潮。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文章介绍了他先后热情参与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等布展提升工作,并无偿捐赠红色文物338件的光荣事迹。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而且不惜笔墨详细介绍了他重点打造的影响更为广泛“以物说史”红色讲坛、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省城太原举办的“红色记忆V计划”优秀作品颁奖大会。

分享文物故事,抒发红色情怀……文章铺陈有序、精彩非常。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文章共分“人生磨难中的精神升华”、“贺龙元帅大刀引发的红色收藏情结”、“让红色藏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三个章节,现予全文转发,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高宇峰这位“潜心于晋绥革命历史研究与传承的红色收藏家”,真正认识这位吕梁山哺育的红色后代,经历生死劫难,却依然顽强挺立笑对人生的钢铁硬汉,讲好吕梁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共建美好新吕梁。

?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高宇峰的红色收藏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高宇峰,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教过书,当过知青插过队,当过普通工人,曾任吕梁市建筑安装总公司总经理、吕梁市物资产业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离石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吕梁市第三届政协委员,获得过吕梁地区劳动模范、吕梁市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山西省优秀青年管理专家等荣誉称号,现为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吕梁分校书记,从事文物收藏近40年,系吕梁首家非国有博物馆——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创办人,吕梁首家红色革命题材非国有博物馆——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创办人。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早在1980 年,年仅 20 岁的高宇峰把第一件古兵器带回家,由此开始了他一发不可收拾的收藏之路。2014 年他创办了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是吕梁市创办的第一座民办博物馆,也是吕梁市唯一的古兵器博物馆,并且免费对外开放,当年参观者逾万人。2016 年他又创办了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在吕梁大地掀起了一场吕梁红色文物收藏与参观热潮。2017 年他先后参与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的布展、提升工作,并无偿为这三个革命纪念馆捐赠红色文物 338 件,得到了吕梁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市委书记李正印、市长王立伟亲自为他颁奖。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2018年,又打造推出了影响更为广泛的“以物说史”红色讲坛。2018年12月21日,高宇峰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在省城太原举行的“红色记忆V计划”优秀作品颁奖大会,还走上舞台,与现场观众分享了革命文物故事,抒发了难以割舍的红色情怀。他对革命历史与红色文物的满腔热情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感染激励了许多人,省内外各大媒体称之为“潜心于晋绥革命历史研究与传承的红色收藏家”。

人生磨难中的精神升华

已经花甲之年的高宇峰,自幼酷爱武术,先后师从于著名武术大师巩天骄和著名学者、古兵器鉴定专家李德仁。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 ?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了风靡离石的凤山武术馆,2000 年创办了全国驰名的吕梁北武当文武学校,学员在2001 年全国形意拳邀请赛上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高宇峰被国家体育总局核定为“中华武术六段”。缘于对武术的热爱,高宇峰在几十年的武术生涯中,接触到许多古兵器械,也收集了许多古兵器械。不知不觉中,他收集的古兵器已达数千件。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宇峰对武术的爱好,发生了由练到悟的升华,对古兵器的爱好更日益浓厚起来。特别是近十余年来他对古兵器的研究已到了痴迷的地步,衬衣、鞋袜穿烂了舍不得买,购买古兵器却是毫不吝啬,丰富的藏品加上细细的把玩研究,使他很快成为国内古兵器收藏大家。

2006年,是高宇峰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的双腿被炸成粉碎性骨折,也彻底打破了他的侠士梦。在广州治伤时,因为肌肉萎缩,高宇峰左腿的膝关节弯不回来。上了手术台,打麻药的针头根本扎不进去。高宇峰跟医生说:“给我块毛巾吧。”他把毛巾咬在嘴里,忍着剧痛做完了手术。再后来,植皮、打钢针、去腐肉的治疗中,他都没有用过麻药,没有喊过一声。为了剥离与肌肉粘在一起的神经,高宇峰做过热蜡疗,冷冰疗,经历了人生无法言说的痛楚,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疼。高宇峰挺过来了,他成了医院里的钢铁硬汉、励志榜样。有人说他长得像周润发,医生常对其他患者讲:想想山西的‘发哥’,那么大的痛都撑过去了。”

练武造就了高宇峰刚毅的性格,他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曾有专家诊断,高宇峰是要在轮椅上过一辈子的人。他却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站起来,不仅要丢掉双拐,还要丢掉单拐。”他最终站起来了!后来,他行动自如,只是左腿膝盖不能弯曲,仍坚持天天练功。他自信地说,即便腿有残疾,用半条腿支撑,一般人肯定推不动我。

由于身体条件不允许练武,他便把对武术的敬意,转变到对兵器的研究上,了解得越多就越喜欢。为了收藏古兵器,高宇峰花尽全部积蓄,变卖了房产。往往为了得到一把刀,他不惜一掷千金。

这次变故,高宇峰看淡了生死,更看重了做人的价值。疗伤期间,高宇峰的领导、同事、社会各界的朋友都去看望他,病房里堆满了鲜花,一天要换好几次。他得到莫大的支持和鼓励,社会没有抛弃他,高宇峰很受感动,决定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与人们分享。他说:“有钱不算富有,磨难才是财富。

2014 年,高宇峰创办了他的第一座博物馆——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展馆面积 670 平方米,内设5 个展厅。陈列着从新石器时期到春秋汉唐,再到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 3000 余件兵器。稍有闲暇,他还会亲自为前来参观的人员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兵器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如今,这座个人创办的非国有博物馆已被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被吕梁市相关部门命名为吕梁市直机关文明单位、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吕梁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吕梁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吕梁市国防教育基地,吕梁各大中小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纷纷组织团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吕梁学院、吕梁卫校、吕梁技工学校等大中专院校还聘请高宇峰到校园开办讲座,受到广大师生欢迎。2016 年,高宇峰创办了吕梁古兵器博物馆碛口分馆,将古兵器文化与国家著名风景区相结合,得到了省市文物旅游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开馆当天,参观人数达到3000余人次。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元帅大刀引发的红色收藏情结

在高宇峰的博物馆珍藏着一把贺龙元帅使用过的大刀,被视为该馆的镇馆之宝,高宇峰的红色收藏情结,正是由这把大刀引发的。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抗战时期,贺龙元帅率领 120 师辗转晋察冀、晋绥一带与日军展开英勇战斗,这把大刀是贺龙元帅的心爱之物。其时,跟随贺龙元帅多年的的警卫员田仁明因工作调动,要离开贺老总,临别之际,贺老总将此刀赠予田仁明以作纪念。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解放战争时期,田仁明担任120 师营长、团长期间,临县籍战士刘子芳担任他的贴身警卫员,在解放太原及临汾的战役中,两次奋不顾身挽救了首长田仁明的生命,二人在战火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后刘子芳因病转业回到了家乡。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建国后,已是铁道兵第一指挥部副司令员的田仁明,打探到刘子芳的消息后,特地寄与书信和往返路费,邀刘子芳到沈阳一聚,临别时,将珍藏多年的贺龙元帅大刀,转赠给了刘子芳。2013 年,刘子芳得知女婿高宇峰要创办博物馆,便郑重地将贺龙元帅的大刀,转赠给了高宇峰。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在收藏古兵器过程中,博物馆也收集到了很多晋绥时期吕梁军民抗战的文物和史料。特别是贺龙元帅的大刀经电视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吕梁革命英维的后代纷纷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父辈抗战期间留下的革命文物捐到博物馆,交由博物馆保存、展出。其中晋绥特等民兵战斗英雄郭炳旺、原离石四区武工队长高有瑞、原离石游击队长王云祥、军需功臣刘恩明的革命文物展出后,更激发了社会各界对那段烽火岁月和悲壮历史的追怀,许多研究晋绥历史的专家、学者在参观后评价该博物馆是展现晋绥红色革命历史活的教科书。

2015 年开始,高宇峰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对西北军工在吕梁期间的历史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将其遗留的军工制造工具等实物全部征集回来,西北军工在吕梁的红色印记经博物馆宣传报道后,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媒体称“此举揭开了西北军工在晋绥老区峰火年代的神秘面纱”。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原西北军工四厂厂长冯直的女儿冯琍、女婿秦次森参观了博物馆后感悟很深,后又专程致信提供相关相片资料供博物馆参考和研究。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专家学者的鼓励,晋绥后代的期盼,让高宇峰对革命老区吕梁的红色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吕梁人,自己和身边的许多人一样,对吕梁的红色革命历史了解得很少,对吕梁红色革命历史的研究、挖掘和宣传很不够,于是在2016年5月,高宇峰创办了他的第二个博物馆——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为了红色收藏与红色博物馆建设,高宇峰可谓倾囊而出、不惜血本。1995年至2001年间,他曾下海经商做工程,所挣的钱全部用于文物征集。他创办的北武当文武学校因种种原因停办后,他把校舍的出租费全部用于博物馆的正常运行。两个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员的工资和日常费用一年需大几十万元,而他对所有参观者一律免费。这些年来,他与家人放弃了种种高回报的投资机会,放弃了原本富裕的生活,放弃了诸多世俗的享受,资金紧张时甚至要节衣缩食、四处筹借,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真正懂得他的人才能理解和体会。

博物馆是要用实物来说话的,征集文物是创建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乎,十几个人,三部车,整天在吕梁的沟沟壑壑里打转转。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多年来,高宇峰走遍了吕梁的每一寸土地。靠着一份执着,捧着一颗初心,一张张破旧的桌椅、一盏盏黯淡的煤油灯、一件件布满补丁的军大衣、一双双寄托深情的“千层底”、一枚枚笨拙可爱的地雷、一幅幅老旧发黄的照片、一把把不再铮亮但依旧威武的大刀……跟随着高宇峰的步伐,走进了吕梁山革命博物馆,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挂在墙壁上,裱在相框里,向世人诉说着吕梁这片红色热土曾经的烽火岁月。馆内所有的藏品都是高宇峰多年来的心血,他爱它们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说起红色文物征集的艰辛与乐趣,习仲勋同志在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使用过的书桌就很有代表性。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2016年5月,高宇峰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南圪垛村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收集文物过程中,见到了85 岁高龄的刘长庆老人,在老人家门口的院子里放着一张废旧不用的旧桌子,上面堆满了杂物,风吹雨淋,桌子已经残损不堪。问起这张桌子的由来,老人说这张桌子原来是后院他本家叔叔的东西,习仲勋住的就是他叔叔的地方,习仲勋和部队首长在院子里开会时,就会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平常则当书桌使用。当时后院一共有两张这样的桌子,另一张已经不知丢到哪里了,这张桌子在西北局搬离他们村后,一直在他叔权家,直到上世纪60 年代,老人的大儿子刘宝宝因孩子写作业没书桌,便花钱从本家叔叔手里买了回来。现在孩子们的孩子都已经长大了,桌子也旧得不再使用了,就这样随手弃置在院子里。听完刘长庆老人的讲述后,高宇峰当即提出征集购买这张书桌,老人笑着答应了,还兴致勃钧地领着高宇峰来到后院,详细地告诉他这张桌子原来在哪个家里,开会时在哪里放着。当晚,因为随行的车辆放不下征集到手的书桌,便和老人说好第二天换辆车来拉。第二天当高宇峰换好车准备再次到刘长庆老人家时,老人的儿子打电话说桌子不卖了。之后的两个月中,高宇峰多次与刘长庆老人联系,都称这桌子不卖了。就这样三个月过去了,这张习仲勋使用过的书桌仍在刘长庆老人的院子里,这张桌子一直成为高字峰的一块心病。当年7月底的一天,高宇峰一大早又来到刘长庆老人家,经过大半天的攀谈,终于被他的诚意打动,老人和他的大儿子及孙子商量后,将书桌卖给他。这一次高宇峰不敢有稍许停留,将书桌捆绑结实后,立即启程返回,虽然腹中饥肠辘辘,但他的脸上却笑开了花。习仲勋同志率中央西北局驻扎南圪垛时期使用过的书桌,就这样几经周折,最终被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征集回来,成为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一件珍品。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前后共有上万件来自吕梁本土的红色革命文物被高宇峰征集回来,其中,有革命先驱张叔平生前遗存的珍贵文物21 件,有中央后委在吕梁期间毛泽东、贺龙、任粥时、林伯渠、习仲勋、杨尚昆、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使用过的红色文物,有西北军工在吕梁期间所留下的红色印迹,有晋绥革命根据地遗存下来的各类文献史料等等。现在的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无论藏品数量质量、展馆面积,还是社会影响,都是吕梁非国有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

比起文物的征集来,给博物馆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就显得更难,单是一个博物馆的名称,高宇峰和团队人员就费了很多的心思,最终,他们将博物馆定名为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以突出吕梁山在新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地位及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围绕这个主题,高宇峰的红色收藏之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立足吕梁本土,征集吕梁红色文物,探寻吕梁革命历史,传承吕梁革命精神,助力吕梁山文化建设发展。他力图用征集到的红色文物,告诉每一个参观人员,吕梁山在新中国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可与井冈山的翠竹争艳,可与太行山的群峰并雄,可与大别山相映,可与宝塔山同辉。现在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已被中共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晋绥革命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基地”,同时和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一起被吕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让红色藏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吕梁两家博物馆的创办者、吕梁非国有博物馆事业的的带头人,高宇峰非常注重对博物馆建设发展规律的学习、研究与探寻。2015年8月,他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培训班”,聆听了多位仰慕已久的专家、老师、领导的讲课,与全国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与切磋,深受教益与启迪。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2016年3月,他又赴浙江省长兴县参加了全国非国有博物馆馆长研讨会,并在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专家、同仁的一致好评。他撰写的学术论文《挖掘吕梁人文,走博物馆创新之路》被收入《博物耕耘录–中国非国有博物馆馆长论文选》一书,并名列首篇。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随着对吕梁红色革命文物的研究不断深入,高宇峰对文物收藏也有了新的认识。吕梁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是晋绥边区政府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又是贺昌、张叔平、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家乡,积淀着丰厚的红色基因与遗存。

如何能将收藏家的个人收藏转化为公众共享的大众收藏,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并激励下一代,使收藏的价值与意义得到充分体现,是高宇峰长期思考与实践的一大课题。

2017年5月,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这个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晋绥边区党政军民革命斗争史的综合性革命纪念馆重新装修布展,高宇峰受吕梁市委的安排,参与了这次布展工作,如期高标准地完成了布展任务,并将自己珍藏的 120 件晋绥时期珍贵红色文物无偿捐献给该馆。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5月26日,吕梁市委常委会在兴县蔡家崖村举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专题学习会议。会上,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市长王立伟为红色文物收藏家高宇峰先生颁奖,以表彰他收藏并捐献红色文物的成绩。2017 年6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时,亲眼目睹了高宇峰捐赠的革命文物。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在 1947 年解放战争期间,是中共中央西北局所在地,贺龙、习仲勋、林伯渠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2017 年7月1日,在临县南圪垛村,美丽乡村暨红色文化旅游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高宇峰再次向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纪念馆捐献了100件珍贵的红色革命文物。为此,临县县委、县政府向高宇峰颁发了“传承红色文化、助力家乡建设、文物捐赠楷模”的荣誉证书和奖品。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2017年8月15日,离石区林迈克、李效黎纪念馆建成开馆前夕,高宇峰第三次将自己珍藏的相关珍贵红色文物118件捐献给该馆。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面对各级政府给予的荣誉和许多人的不理解,高宇峰说:“这三次捐赠的 338 件红色革命文物,全部征集于吕梁本土,对于研究吕梁革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这些珍贵的红色文物放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纪念馆和林迈克、李效黎纪念馆,让更多的人参观了解吕梁辉煌的革命历史,传播吕梁辉煌的革命历史,是这些文物最好的归宿,也是作为一名红色文物收藏者的最大心愿。

学习与传承精神不只体现在认真接待参观人员上,也不只是无偿捐赠展品方面,这两年高宇峰带领他的团队,还重点打造了“以物说史”讲堂,用革命文物讲好吕梁故事,积极走出去,扩大学习和传承范围。20194月25日,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以物说史”讲堂走进吕梁市直单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图文并茂娓娓道来“革命先驱张叔平”“离石游击队长王云祥”“晋级民兵特等战斗英雄地雷大王郭炳旺”“无名英雄刘志宏”的英雄事迹。那些凶狠残忍的日本鬼子,坚贞不屈的革命烈士,残酷激烈感人肺腑的场面,深深地刻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为366名市直单位入党积极份子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深刻而又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以物说史”讲堂,还走进了吕梁学院、吕梁卫校,上过黄河电视台、吕梁电视台,甚至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 EMBA培训班,都收到了良好反响。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为了更好地讲述吕梁故事,传承红色精神,高宇峰多次呼吁并向吕梁市政协提议案、给相关部门打报告,建议由政府出面采取公办或民办公助联合办馆的形式,筹办一个高档次、高品位的能够代表吕梁革命历史的博物馆,以解决目前吕梁红色文化景点分散、勾连统合不够的问题。同时他郑重表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自己创办的两个博物馆可以无偿提供红色革命文物。

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指出:“对我们共产党员来说,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革命先辈的英雄形象更加清晰地从历史记忆中走到人们眼前,让先辈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信仰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巨大力量源泉,让吕梁精神这一红色基因传承到新山西、新吕梁建设的时代洪流之中,这,正是高宇峰多年来执着追求的理想。为此,这位吕梁山哺育的红色后代,这位经历生死劫难依然顽强挺立笑对人生的钢铁硬汉,这位以一己之力创办两座公益博物馆的红色收藏家,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矢志不渝、奋然前行!他相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一点绵薄之力。我们深信,红色收藏与红色博物馆建设这两株吕梁热土上的山丹丹花,也一定会盛开得更加热烈,更加美丽,更加娇艳!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高宇峰的红色收藏 与博物馆建设之路”

(浏览 2,531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