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变者郭潜造成的损失不亚于皖南事变

1984年8月4日,郭潜去世
图为郭潜晚年的(前排右)家庭合影
原载:《世纪》2017年第4期
作者:吴基民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30年代,原任中共中央保卫部门负责人的顾顺章是中共历史上危险最大、危害最烈的叛徒。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晓,在40年代初叶,中共还有一个叛徒叫郭潜。作为当时担任中共南方工委组织部长的郭潜,被捕叛变,指认出卖,造成了当时南方工委所领导的赣、闽、粤北、粤南、广西、潮海、琼崖、湘南等地的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没顶之灾,大批领导干部被捕,大批党员与进步群众被枪杀,这些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几乎瘫痪。周恩来在向中央的一个报告中称:此次损失不亚于1941年发生的“皖南事变”。以致中共南方局被迫作出决定“南委(指南方工委——笔者注)领导取消,工作停止。”除沦陷区、敌占区外,“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一律停止活动,党员实行隐蔽埋伏,上下级不发生组织关系,不发指示,不开会,支部也暂时不开会,不收党费……”一直到1944年以后(江西到1948年),各地党组织才陆续恢复活动。
本文就想告诉读者:郭潜是怎样一个人?大破坏是怎么开始的?他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
光鲜的履历不等于就进了保险箱
1909年,郭潜(原名郭乾辉,参加革命后改名郭潜)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殷实开明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读书努力,文章写得很好,口才也不错,在同伴中颇有人缘。广东是中国第一次大革命的策源地,受形势裹挟,郭潜也投身革命,加入了共青团。1926年被保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莫斯科中山大学内,中国学生派别很多,郭潜读书很好,也很活跃,但他善于察言观色,各派都有朋友,哪派也不沾边。以后一些中大的学生写回忆录,都称他是个不错的人。30年代初,他被派遣回国,上海地下党中央经过谈话将他安排到江西中央苏区工作。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江西。1932年初,郭潜作为苏区中央局代表团的成员前往湘鄂赣苏区“反右倾”。郭潜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但善于夸夸其谈,颇受博古等人的赏识,很快就参与了湘鄂赣省委的工作,并被任命为少共临时省委的书记,并在这一年9月召开的少共湘鄂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正式书记。不久就被调回到中央苏区,担任共青团中央局宣传部长,与胡耀邦一起工作。
1934年10月,郭潜随中央红军长征,唯一遇到的战斗是在娄山关遭遇到了敌机轰炸。郭潜、胡耀邦都被弹片擦伤。不久,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会师,郭潜被派到四方面军工作。文才不错的郭潜很受张国焘的赏识,担任了张国焘把持的中央机关刊物《干部必读》的总编。长征结束以后,郭潜被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同时兼任抗大的政治教员,讲授中国革命运动史。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红军长征以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成新四军。当时中央急需在南方恢复和发展党的秘密组织,于是决定抽调100位曾经在南方工作过的干部随张云逸前往南昌,郭潜自然是一位最佳的人选。1938年1月,中央成立了项英为首的东南分局,郭潜担任了秘书长。不久,项英率新四军军部与东南分局撤离南昌,前往皖南,中央再三考虑将郭潜留了下来,担任了新成立的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浏览 2,070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