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就在河北的涉县,那里有一个响当当的西戌镇,是全国有名的红色新闻文化小镇,天路上,窑洞里,淀水旁,至今仍在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红色新闻文化故事,这些故事永不褪色,历久弥新,常常令人难以忘怀!
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北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在沙河村记者岭上
涉县西戌通往偏城的圣寺驼有一条全国闻名的圣福天路,而地处天路一带的“新闻湖”更是闻名遐迩。
那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后期,西戌大队为了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打算在圣福天路一侧的路旁修一座中型水库,以容纳符山铁矿采矿的废水,使现有的老旱地变为水浇地,彻底解决社员们靠“望天收”吃饭的问题。
可是要修这样一座水库又谈何容易,不少社员便在这个节骨眼上想到了廖承志,解放战争时期他是中宣部副部长、新华总社社长,担负着新华总社、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太行版)等部门的领导工作,与当地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又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要是廖社长能给说上一句话,那该多好啊!
书记、队长再三合计,还请本大队能掐会算的二摸黑给瞧了一个好日子,他们就和廖社长当年在西戌的房东一起出发了。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村头槐树上的老野雀一直喳喳地叫个不停,预示着这一次出行的顺利。果然,他们在北京很快就见到了廖社长,他身体虽然有些不太好,但还是那样的幽默和热情。
老房东李用忠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廖社长在西戌时曾经好多次讲解新闻宣传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人曾问他,你的手里只是拿着一只短短的钢笔,怎么就可以打倒蒋介石呢?廖社长却笑着说,我虽然打不倒蒋介石,却可以用这支钢笔去捅他的屁股眼儿呀,直到捅的他跪地求饶,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那天中午,他们在廖社长家里吃饭,在饭桌上你推我让,仿佛又出现了几十年前在西戌时的情景。到最后,问的问了,笑的笑了,廖社长问房东和大队干部这次来找他有什么事儿,可这些平时直来直去的山里汉子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连连说着,没事儿,没事儿,只是有些想念廖社长了,才到家里来看看。
其实,廖社长的心里像镜儿似的明亮,他和妻子经普椿商量后,先让秘书陪着他们在北京转了几天,等返回时又让他们带去了北京出产的饼干等营养品。
让人感动的是,李用忠的儿子李天怀直到现在还存放着那些饼干盒子,又把它捐到了太行红色新闻文化陈列馆里。
后来,廖社长通过地方上的同志了解到西戌大队修水库的困难后,又与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和铁三局联系,协调了拖拉机等一批大型机械给予帮助。另外,他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寄到了西戌大队。
就这样,西戌人民在廖承志的鼓励和支持下,在公社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和国营符山铁矿的支援下,战天斗地,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980年以前建成了全县较大的宋家沟水库,全村净增水浇地两千多亩,年产小麦二十多万斤,实现了他们在当时条件下提出的“储十万,卖十万,平均每天半斤面”的宏伟目标。
因此,当地的干部群众又把这座水库称为了“新闻湖”、“承志湖”、“新华湖”。
现在,南来北往的游客们只要踏上涉县境内那海拔一千多米的圣福天路,就能看到这座“新闻湖”,在那耀眼的阳光下,湖水清澈,波澜不惊,仿佛还能照射出廖社长当年鼓励当地的干部群众战胜困难促进生产改善生活的动人情景。
2006年夏天,当年新华临时总社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负责人之一安岗、刘江、吴象等老太行访问西戌,他们在当年老房东的土炕上拉长叙短,激动不已。1960年低指标时,东戌村的干部为了群众的吃饭问题曾到北京找老安,也就是人民日报社的副总编辑安岗,安岗与张晋德一起写了“东戌村群众的心里话”一稿,安岗后来却被打为了右派,但他永远都不后悔。当又谈到代号为302的廖承志社长时,吴象老人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七老八十回太行,青春再焕意气扬。冒雨入村东西戌,心情舒畅语声欢。老汉犹忆廖承志,大娘握手认安岗。延安空城迎‘贵宾’,新华广播捉迷藏。”
2019年,新华总社的何平总编一行又从北京来到了西戌,他们走进当年新华社驻扎过的土窑洞、土坯房,与村里的乡亲们亲切交谈,回忆廖社长等人当年在西戌时的工作生活情景,畅想通过乡村振兴的途径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
西戌镇里新华社工作人员的孩子和他们的奶父母们
现在,不少西戌的年轻人提到窑洞,提到窑洞里的“列宁饼干”都免不了有些生疏,可在那时都不是什么特别的秘密。
当年,新华总社和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晋冀鲁豫记协驻扎西戌村,新华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太行文联驻扎东戌村,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室设在了沙河村,其中东西戌只有一路之隔,而沙河村与东西戌相隔四五里地。
据当时的老同志回忆,这三个村里都有窑洞,仅仅一个小小的沙河村就有窑洞二百多孔,其中播音室设在南头巷的土崖下,一排连着十几孔窑洞,有些窑洞还是窑洞套窑洞,大洞连小洞,简直就成了窑洞的王国!
涉县沙河村保存完好的土窑洞
这些窑洞都不讲究,使用掺了麦糠的黄泥抹墙后再用白灰抹一遍,就是那几孔播音的窑洞也很简陋,与其他窑洞相比,只是里面的墙上顶上多钉了几张毡子,地上多铺了几张毯子,窑口也没有什么门板,只是挂了几张老羊皮。有时候它的隔音效果也不是那么好,在她们进行播音时连羊叫的声音都可以传进来。可她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播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五一口号》《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雄文巨著,传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美好新中国的最强音!
让人感到十分高兴的是,西戌的人们至今还在守护着那些带着战争硝烟味道的窑洞,特别是在沙河村西北角的砖窑一带,那里曾经是新华社和晋冀鲁豫军区通讯处的培训学校旧址,那清晰可见的中华全国地图,那依旧活力四射的标语口号,那种宣传性极强的挑战书、应战书,还有批评栏、表扬栏……
当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编辑部设在西戌村,所有编好需要播出的稿件由新华社的领导签字后再让人送到沙河,大多时候是步行,后来也骑马去。
西戌离沙河只有几里地,但路窄难行,其间不时有恶狼当道,所以每位小通讯员的手里都会拿上一根木头棍子。
不少时候,新华社的领导为了照顾那些女播音员,还特意让小通讯员们带上一些锅巴给她们送去,那是在吃小米饭时让炊事员们特意留下来的,这些东西脆脆的、干干的,嚼到嘴里特别香,也特别抗饿,所以播音员们就给这些锅巴起了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列宁饼干”!
每次播音的时候,特别是任务紧急时,这些“列宁饼干”就能派上用场。
据曾经受到毛主席表扬的播音员钱家楣老人后来回忆,她们有时也把那些攒下来的“列宁饼干”与当地的老百姓换东西吃,比如柿子、红薯等,吃起来是那样的香甜。
后来,男播音员们也会来尝上一下这种特殊情况下的饼干!
再后来,随着条件的不断好转,经廖承志社长提议,为了保护好这些比宝贝还要宝贝的播音员们,就干脆每天都给播音员们再加上一个鸡蛋!
再再后来,这种待遇也推广到了每位编辑、每位作家的身上。
啊,难忘的窑洞,难忘的含有真理味道的“列宁饼干”,难忘的每一个特别温馨的鸡蛋,在每个播音员、每个编辑、每个作家的心里都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追问沙河村的名字,原有三条河流汇合而成,当地土语叫仨河,后来慢慢的就叫成了沙河村。
沙河村虽然有三条淀水河组成,村民们依次散落在高低不同曲曲弯弯的淀水河畔,至少明朝初年就有人在这里居住,但却是个自古缺水的村庄!
新华电台来到沙河村后,首先解决的是群众的吃水问题。他们一方面勘查新的水井地址,一方面在现有水井的基础上进行深挖,就这样不同程度地陆续挖有上百眼的水井,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沙河村因此也被称为“百眼村”。那些水井也被称为了“电台井”,见证了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
如今沙河村已成为西戌乃至整个太行地区红色新闻文化事业的标志性所在地,直至现在那些当年打下的水井里挑出的井水还是那样甘甜,让全国各地来这里参观的人赞不绝口!
另一方面,新华电台中大多是女同志,她们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由于奶水不够,孩子们常常被饿得哇哇大哭。这个时候,吃上了电台井水的村上干部群众就主动把她们的孩子抱到自己的家里,让自己或让自己的家人来喂养,有的还抱到了外村的亲戚家里喂养,解除了电台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啊,那些甘甜的井水与香甜的乳汁交织在了一起,传下了军民一家的动人佳话!
1947年的中秋节就要到了,播音员又向国内外播出了人民军队的胜利消息,台上决定与村上的干部群众代表一起会餐,新华总社和人民日报的人也从东西戌等地赶了过来,那些老民兵老代表们一个个的都被请到了窑洞前面的院子里,大家一起吃饭,还一起联欢。沙河村一个叫牛青山的年轻人也拿出了自己的节目,他用有些生硬的当地口语演唱了当地群众所创作的新民歌:新华电台本事大呀,毛主席讲话传天下。主席给咱指方向,革命起来干劲大!新华电台本事大呀,党中央声音传天下,热血男儿去当兵,誓为穷人打天下!另外还有刘伯承、邓小平,南进千里有榆林,华中地,陕甘宁,现在开始大反攻,……
不知什么时候,夕阳西下,晚风徐徐,一轮明月已经悄悄地悬挂在了窑洞的头顶上,可在新华电台的院子里依旧洋溢着热烈的气氛!
作者:王矿清 李秀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邯报书画院):永不褪色的红色新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