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国民党军队对贺龙所在的永顺县展开攻击,贺龙以退为进,带领二、六团主动退出永顺县,在城北吊井岩埋伏,等待国军落网。也许是国军察觉到了贺龙的策略,进入永顺县后就停下了行军步伐,转为原地休整。为了让这出戏看起来更逼真,贺龙下令部队再次后退60里,埋伏龙家寨,国军追到吊井岩又停住了脚步,双方陷入了僵持。贺龙站在指挥室,叫来了王震,问王震有何对策。王震回答:“虚晃一枪,假装败退,趁敌人不备杀他个回马枪!”但是指挥室里的其他人都说不能再退了,再退士气就没了。
贺龙稍加思索,又问王震埋伏在哪?王震回答:“颗沙、塔卧一带。”贺龙见王震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埋伏点,于是下令按照王震的想法进行。王震带着部队来到了颗沙一线,绕着周围转了一圈,发现十万坪的地形更好,山丘地形又长满了茶树,便于隐蔽,开战之后也更有主动权,于是王震擅自决定埋伏在十万坪。
贺龙知道以后大骂王震:“不是说好颗沙、塔卧嘛?”王震咧着嘴赔笑道:“勘察的时候发现这里更好!”贺龙拿着望远镜看了一圈之后,点头同意了王震的部署。这一战打得相当过瘾,在保证己方伤亡最小的情况下,歼灭敌军1000多人,俘虏敌军2000多人,还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等物资。这一年,王震才26岁。
军中的士兵都喜欢跟着王震打仗,不仅打得痛快,还能打胜仗,以最小的代价给敌人带来重创,这样会打仗的将军在战场上是极其稀少的存在。王震不仅会打仗,还有一身好武艺,对待士兵极好,不仅和战士们打成一片,还站在战士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也让王震在军中的威望极高。王震一生极其传奇,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更成为了毛主席强大的后盾。
一、自幼习武,10招撂倒许世友
1908年4月11日,王震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的一个佃户家庭,虽然家贫,但是王震的家人中不乏凤雏卧龙,就比如王震的外公和姑父,就习得一身好武艺。王震6岁被爷爷送去了私塾,虽然脑子机灵聪明,但是顽劣异常,被私塾退了学之后的王震就跟着姑父学习武艺了。文不成,武也可,王震的姑父是武术家,姑父将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王震。自幼习武的王震身材虽然精瘦,但是力大无穷,武功也相当不错,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王震最起码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
10岁那年,王震跟着叔叔去了长沙,后来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本以为王震的人生就会这样顺风顺水地走下去,但是一次特殊的命令彻底改变了王震的人生。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15岁的王震胆识过人,当上了纠察队队长,在罢工运动中,王震接触到了很多新思想。此时,王震接受到了命令,护送一位“长发书生”去长沙给工人演讲,这个书生其实就是年少时期的毛泽东。在护送途中,王震和毛泽东一路交谈,接触到了不少的革命新思想,在毛泽东的感化下,王震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运动,成为了早起工人运动的领袖。
1927年,19岁的王震回到老家组织了一支革命队伍,后来还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当时王震所在的红军在当地招兵买马,被当地的土匪得知,误以为红军也是土匪,来抢人马的。按照江湖上的规矩,土匪来势汹汹的到红军队伍中找人单挑,王震自幼习武,根本没把这些半路出家的“野狐禅”放在眼里,面对满脸横肉、凶神恶煞的土匪头子,王震三下五除二就将对方撂倒在地。
后来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许世友的耳朵里,许世友外号“和尚将军”,也是一身好武艺。听到消息后,许世友一直想和王震切磋一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许世友将军的武功在军中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练过童子功的许世友下盘极稳,拳拳到肉,没想到遇到王震,10招就被撂倒了。对于王震的武艺,许世友也是心服口服,经常在军中宣传王震的武艺。
二、长征途中舍己为人,被毛主席盛赞
说到新中国的成立,除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先破而后立,没有这一次破釜沉舟、艰苦卓绝的长征,整体的胜利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1936年,红二、六团渡过了金沙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为了解决沿途的供给问题,组织决定分两个纵队北上,贺龙、任弼时带领2军团从左路出发,萧克、王震带领6军团从右路北上。
王震带领的6军团途径哈巴雪山,海拔越来越高。战士们背着重重的枪支弹药和生活物资,走在平地上都非常的艰难,在这样严寒的气候和高海拔下更是举步维艰。到了海拔4000米,哈巴雪山的积雪已经没到了战士们的大腿位置,氧气也越来越少,不少战士都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走在王震前面的一位战士突然倒下,王震上前查看他还有呼吸,就把自己的棉袄给他穿,后来爬到哈巴雪山5000米的时候,不少人都出现了头晕、恶心的情况,许多战士身体难以适应,甚至导致了猝死。王震自己的状态也越来越差,高寒的气候让人困意袭来,但是在这里睡去就永远醒不来了,王震振奋精神鼓励战士们:“不要走,不要停,坚持就是胜利!”最终红6军团走出了大雪山,但是这仅仅是闯过了第一关。过草地的时候,值得担心的问题不仅仅是沼泽,还有粮食。行军队伍长,前面的野菜、树叶都被战士们吃完了,后面的战士们就只能挖草根、树皮吃,连日奔波的劳累和辘辘饥肠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
有一名连长被饿得晕倒,王震将组织发的牛肉给了连长吃,警卫员舍不得,紧紧地拿在手里:“这是最后一块了!”王震怒吼:“人命关天,现在救人要紧!”连长吃完牛肉,王震又让他坐自己的马,连长和战士们都不同意。按理说,王震要指挥,指挥官没有体力怎么行。王震却固执地将连长扶上马,自己拄着棍子,走出了草地,最终成功在甘肃和红2军团会师。
长征路上,王震舍己为人,节省自己的口粮给战士们,还把自己的棉衣给了体力不支的战士的事迹在军中传开,令人感动。毛主席听后也对王震盛赞不已:“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息小人,王震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
1938年,王震接到命令死守汾河,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王震发誓不完成任务不刮胡子,还效仿自己的同乡前辈左宗棠,搞来一口棺材,立在身旁。在战前动员时,王震振臂高呼:“我将带头冲锋,如果我牺牲了,就将我装进这口棺材!”王震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了战士们,这一战打得极其艰难,血战一天一夜,不仅人员伤亡巨大,王震也被炮弹炸伤后脑勺,但是汾河,守住了!
三、南征北战鲜有败绩,坐镇新疆绝地反击
王震是一员猛将,有勇更有谋,抗日战争中王震作为在指挥官总是带头冲锋,但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担心王震牺牲的贺龙下了死命令:“以后不管打什么仗,王震都不许打头阵!”还给王震增加了几个警卫员,就是为了看着他,防止他一冲动又“带头冲锋”。王震一生南征北战,鲜有败绩,无论是前线还是后勤,都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
1944年10月,王震担任359旅司令员,组织命令他南下作战,开辟新根据地。这一次南下作战,途径8个省,跨越半个中国,全部行程加起来两万余里,不仅多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更歼敌无数,成功从敌人层层包围的封锁圈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但就在3月份的时候,中国还有一些偏远地区没有被解放,新疆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钦点王震率部进疆,对于毛主席的这一决定,大家都表示赞同,到新疆,就必须要王震这样能打硬仗的虎将。
1949年,41岁的王震出发,沿路解放了咸阳、武功等地,为了陕西地区的长治久安,成立了关中第一支野战军。王震亲自担任司令员,之后他率部穿越黄河大峡谷,解放西宁后,接着北上祁连山。翻越祁连山也是历史上一场极其惨烈的“小长征”,海拔四千多米的祁连山常年白雪皑皑、寒风呼啸,罕有人迹。
因为物资不足等原因,解放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军装穿越祁连山,甚至还有人打着赤脚,抵达甘肃北部后,许多战士被冻伤,沿途还冻死不少人。眼看王震大军兵临城下,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主张和平解放,毛主席下达命令,为了防止生灵涂炭,派出张治中和新疆方面和谈。10月5日,陶峙岳找到了王震和彭德怀,三人都是湖南人,初次会面就一见如故,王震拍着陶峙岳肩膀说要将新疆变成第二个南泥湾。
然而,新疆问题积攒多年,各种势力鱼龙混杂,分裂成多股势力,虽然拿下了陶峙岳,但是还有伊犁的阿不都拉大毛拉、乌斯满势力和穆罕默德·伊敏的分裂势力。毛主席一方面让王震迅速进疆稳定局势,王震首先就是任用了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分子,直接入党为己所用,一步一步收复民心。
新疆民族军军长列斯肯(前俄罗斯人)一直从中作梗,在双方会谈中,王震拍案而起,用坚决不让步的国家主权原则问题和强硬的态度斥责列斯肯。常年征战的王震可以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领,气场非常强大,列斯肯当即就被王震的军人气场震慑到,王震大获全胜。
在解放新疆的过程中,王震一直都是采取非常坚定的霹雳原则,这才稳定了新疆的局势,毛主席得知后盛赞:“新疆的完整要感谢两个湖南人,一个是左宗棠,另一个就是王震!”
?
首战甘河子、围歼红柳峡、追击北塔山等战役中王震次次亲临前线指挥,大大小小数百次战役都为士兵起到了表率作用。为了让士兵们彻底安下心在保卫新疆,王震特意从湖北招了一批女兵进疆,不少战士们都在新疆安了家。这就是著名的“八千湘女上天山”!
一生征战无数的王震,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荣获三个一级勋章。为新中国的解放与成立贡献了一生的王震在和平年代也没有闲下来,为祖国的事业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将自己的遗体捐献了出去,用作医学研究。
1993年3月12日,王震在广州因病去世,享年85岁。死后王震的骨灰被撒在了新疆天山上,王震在这里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心血,死后忠魂也在天山上守卫着祖国的和平与安定!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政策最前沿):毛主席:新疆完整要感谢两个湖南人,一个是左宗棠,另一个是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