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本期文库收录解放军报八一评论版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系列言论,共7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①
■张洪灿
解放军报2020年8月24日06版
02
——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②
■刘海涛
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这在抗日战场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面对异常凶悍的日军,八路军、新四军极少同其打硬仗,多采取游击战、持久战的方式,力求“避免一切被动的呆板的战法”,把战争从壕沟里解放出来,创造性地解决一切战略战术问题。游击战由此上升为战略打法,持久战成了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正如当年的《到敌人后方去》所唱的那样:“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包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
打仗不能总走“一”字,要敢于走“之”字,让敌人摸不着头脑。灵活是战略战术的灵魂。在游击战的战略指导下,我军创造了一整套让日军不适应、难应对的打法。抗日根据地开展的麻雀战,是时任129师师长刘伯承命名的,意思是我抗日分队像麻雀啄食那样,三五成群,忽来忽去,忽散忽聚,东一枪、西一枪,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除了麻雀战,我军还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车轮战、推磨战、蜂窝战等,积小胜为大胜。这种打法,使日军不断遭受伤亡又找不到可以还击的对手。日军因此哀叹,“皇军大大的去,八路小小的有;皇军小小的去,八路大大的有”。
毛泽东多次讲过,任何时候都不要和龙王比宝。宝是比不过的,只能靠自己灵活的战略战术去弥补。我军指挥员深领其义,不打“堂堂之阵”,善于出奇制胜。抗日战争反扫荡中,罗荣桓根据战争形势灵活运用游击战思想,提出“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并作为军事原则得到广泛应用,为扩大抗日根据地、赢得反扫荡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陈赓选择神头岭打伏击战时,地形并不理想,但他实地考察,巧妙布置兵力,给敌造成错觉,歼敌1500多人。还有刘伯承两次设伏七亘村,反兵法不复之常,达到了“用兵之妙,存乎一心”之境。
与强敌作战,贵在有一套自己的打法。否则,只能受制于人。抗战时期的许多国民党军政要员,曾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迷信对手的战术技术,自己没有创见,处处被动挨打。抗日名将傅作义同日军交锋,一个最深的感受即是,所属部队几乎每一个反应都在日军的估算之内,因其过去所学的军事操典全都来自日本。战术完全照抄日军,自然难以打胜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战胜日军,除了我军官兵忠诚坚定的政治觉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战略战术水平高于对手,创造出一套敌人不适应的打法,真正做到了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今天,我军进入一个转轨转型、求新求变的新时代,进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万变不离其宗”,作战模式在变,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争指导原则不会变;作战对手在变,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胜战招法不会变;用兵方式在变,但“兵以诈立,战以奇胜”的战争规则不会变。对我军来说,紧盯强大对手,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必须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创造一套对手不熟悉、不适应的战法训法,真正做到一旦有事,能上得去、扛得住、打得赢。
制胜招法是作战之魂。好的打法能以少胜多,能抵千军万马。近年来,我军深入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独创了一些适应技术发展、适应现代战争、具有我军特色的战法。然而,也有少数指挥员既不善于继承传统,也不善于创新创造,缺少实在管用的新打法。有的存在思维定势,一搞对抗,就是标图作业、迂回包抄、猛打猛冲;有的缺乏联合素养,对新型作战力量不会运用,习惯于“单打独斗”;有的搞教条主义,把外军的那一套生搬过来,陷入“战争范式”;还有的不加思考,盲目跟风,别人讲目标战他也讲目标战,别人搞斩首战他也搞斩首战。
应当承认,在现代战争经验上,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外军,但须努力做到“师其意而不泥其迹”,达到活学活用、为我所用之境。一旦用别人的昨天装扮自己的明天,抑或是照别人的葫芦画自己的瓢,就可能被对手牵着鼻子走。
战争“是一场美妙的智力竞赛”,打法创新绝非易事。未来打什么仗、对手是什么样,我们就要创新什么战法,切实让敌人摸不准“脉搏”。现代战争,信息优势成为制胜的主导因素,整体联动成为制胜的基本形式,精确释能成为制胜的基本方式,体系破袭成为制胜的基本途径。战法创新只有循理而设、因敌而动、依战而行,实现信息力和火力的一体融合,才不会偏离方向,真正赢得主动、发挥效力。
一位外军将领说:“不怕中国人跟着研究隐形战机,就怕他们走了一条与我们不一样的路。”在与敌人的较量交锋中,继承我军传统,发挥我军特色,独创我军战法,保持我军优势,这应当成为抗战历史留给后辈军人的胜战启示。
解放军报2020年8月26日06版
03
——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③
■苏新波
解放军报2020年8月31日06版
04
——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④
■黄学爵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作出了这一重要论断。
全国抗战开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只有5万余人,在不被敌人和盟友看好,条件极端艰苦、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逐渐成长为抗战的主力军,与其他人民武装一起在敌后战场歼灭日军52.7万余人、伪军118.6万余人,在抗战结束时发展成为一支超过百万之众的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武装力量,靠的是什么?当然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理念、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决心,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式方法。
人才培养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抗日战争是艰苦的长期的。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就要增加抗日力量。办学校,办抗大,是增加抗日力量的一个办法。”1936年6月,抗日红军大学成立,1937年1月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抗大正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创建和发展的,是具有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的。毛泽东和党中央十分重视抗大教学建设,把最知名的学者请来当教员,把最优秀的学员留下来当教员,把高级将领动员来当兼职教员。毛泽东长期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更是数十次为学员授课。
正是靠着这支卓越的为战育人力量,一人学战,教成十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抗大抗大,越抗越大。从1936年到1945年,不到十年时间,抗大围绕打仗这个中心,先后为人民军队培养了10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在当时的人民军队阵营里,每12人就有一人毕业于抗大。在抗大的方阵里,先后走出了18位中国当代卓越的军事家。在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大多有过抗大经历或者出自抗大之门。这一批批抗战人才是战胜日寇、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是民族之魂、国家脊梁。
邦之兴,由得人;人才蔚,国运兴。培养高素质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都是永恒的话题。习主席反复强调,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军事对抗的战略优势,谁就掌握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命脉。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最基础、最关键的是人才;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最迫切、最需要的也是人才。
军队院校是培养打仗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军校培养的学员,是未来的举旗人、接班人、带兵人,从军校学员的身上,可以看到一支军队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明天、一个民族的希望。部队是拳头,军校是源头。源头不活、拳头难硬。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战争的冲锋号,最先在军校的课堂吹响。实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必须让课堂连着战场、让教学对接战位,使军校始终成为汇聚热血儿女、吸引有志青年的磁场,始终成为光大优良传统、引领时代风尚的高地,始终成为青年人淬火提纯、百炼成钢的熔炉,始终成为放飞强军梦想、施展青春抱负的舞台,始终成为锻造雄师劲旅、培育帅才猛将的基地。
战争总是不期而至。我们不能让人才培养经过几个来回,等完全有作战能力再打仗,而应让毕业学员走出军校就能上战场。翻开抗大的历史,抗大办学自始至终与作战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课堂办到战场、办到阵地、办到前线,既是学校,又是战斗队。许多著名战役战斗,都有抗大的参与。学员直接参与和指挥作战的,不仅有首胜日军的平型关大捷、闻名中外的响堂铺伏击战,也有重创日军机场的阳明堡大捷和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黄土岭之战。纵观当下,我军有的院校建设仍然缺少战争学院的味道。有的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紧迫感不强,立校为战、执教为战、求知为战的办学思路还不够清晰,为战抓教、为战育人的训练模式还不够成熟,思战谋战、研战教战的师资队伍还不够过硬。由此可见,在院校领域把为战育人这个标准牢固立起来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80多年前的这首抗大校歌,至今听来,仍然让人心潮澎湃;在国家民族的危难时刻,无数优秀青年携笔从戎、报考军校,边学习、边战斗,用热血、激情和敏锐,“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至今回想,仍然让人热血沸腾。鉴往知来,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把人才建设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当下,世界在变、时代在变、军队在变、战场在变,尤其是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作战样式深刻变化,智力将超越火力、信息力和机动力,逐步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这些千变万化,最终都将聚焦到“人”。军队院校只有燃旺为战育人的“炉火”,切实打造好“战争大脑”、锻造出“军中脊梁”,把我军建设成为汇聚优秀人才的高地,才能牢牢占据制胜未来战场的战略制高点。
解放军报2020年9月2日06版
05
——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⑤
■范建立
维克多·雨果说过:“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
“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9月3日,习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对战争的清醒认识、对和平的倍加珍惜。
战争的苦难惨绝人寰,战争的记忆刻骨铭心,战争的教训痛彻心扉。庆祝抗战胜利的伟大日子,我们郑重记取历史、坚定守望历史,正是为了让历史警示未来、让历史告诉未来——和平来之不易,能战方能止战,“想要和平,那就去准备战争”。
75年前,日本既降,举国欢庆,“人们舞火炬,扭秧歌,喊口号。人们只是叫,只是跳,只是笑”。同时,《解放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写道:“我们今天胜利了!但是决不能忘记,赢得来的胜利是艰难;而保有这胜利的果实——不为豺狼所吞食,更需要无限的坚决和勇敢!”
“决不能忘记”,这是一种清醒和警醒、一种忧患和忧思。因为,那时的胜利,是用血泪换来的。十四载抗倭,血战乾坤赤。从“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的平型关大捷,到“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的百团大战;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京保卫战,到“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中国军民以3500多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为民族争取独立,为世界守卫和平。
历史既能激发情感的力量,也能赋予理性的启迪。在枪炮与和平之间,最能考量一个国家的智慧和能力。有人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曾问道:战争怎么会在这儿爆发?这儿是中国和日本的分界线吗?卢沟桥并非边关塞外、疆界海防,而全面抗战确实在这里打响。这就是战争辩证法的铁面无情:和平是枪炮的归宿,枪炮是和平的基础,越是不能打,越可能被动挨打。国民党军队不备战、不能战、不敢战,最终导致战争尚未打响,日军就已经抄到京城以南,死死地扼住了我们的咽喉。
硝烟早已散尽,那些曾被炮火烧焦的土壤,几度春雨之后,已经孵出新绿。时间的风雨洗刷着昨天的记忆,岁月的皱纹正在掩盖历史的刀痕。现在,大多数人对战争创伤的理解和感受,即使再阅读几十本战争书籍,观看上百部战争影片,也很难超过生活在叙利亚的孩童。枪炮声和哭喊声中,那一双双清澈的双眸里映出的恐惧和悲伤,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反思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和平格局是否坚实?未来的道路上又潜伏着哪些风险与挑战?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应对战争的威胁?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今天从来就是安放在昨天的基座之上,如若遗忘了历史的伤痛,和平也不过是流沙上的大厦,随时可能倾覆。和平与发展虽是时代主题,但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阴霾从未真正散去。“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能战方能言和,有备始能无患。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高悬头顶,我们必须时刻铭记用鲜血和耻辱写就的战争法则: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无备而战,强化忘战必危的忧患,砥砺以战止战的刀锋,二者缺一不可。
“和平会带来阵痛,是的。和平需要牺牲,是的。但这都比战争所带来的伤亡要好得多。”曾记否,1839年,当英国政府得知中国禁止鸦片贸易,英国外相巴麦尊勃然大怒,声称对付中国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做解释”。时过境迁,国家积弱积贫、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中国军队,实力早已今非昔比。自古知兵非好战,厉兵秣马为和平。人民军队从来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筑牢保卫和平的屏障。
“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消灭战争,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来反对战争。如何让昨天的悲剧“永不重演”,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聆听和平钟声,敲响催征战鼓。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前所未有的军事嬗变、艰巨繁重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深刻汲取抗战的教训和警示,以战争即将到来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扎扎实实做好一切战争准备,真正把下一场战争变成一切挑衅者的噩梦。
解放军报2020年9月4日07版
06
——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⑥
■郑堰坡
理论,从而指导和推动强军事业不断迈上新高度。
毛泽东说过:“两军敌对的一切问题依靠战争去解决,中国的存亡系于战争的胜负。因此,研究军事的理论,研究战略和战术,研究理论之光穿越古今,理论之力克敌制胜。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科学理论都是获胜的有力武器、前行的指路明灯、发展的科学指南。
没有创新理论的正确指导,就战胜不了法西斯强敌。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对科学理论,尤其是军事理论的创新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在毛泽东同志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创立了统一战线理论,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创立了持久战理论,批驳唯武器论,提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理论成为抗战的民族战略;创立了游击战理论,让游击战“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解除了人们在游击战问题上的思想束缚,使游击战摆脱了正规作战的从属地位,从而具有了主体地位和广阔发展前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思想,全面论述了中国革命和抗战前途的全部见解与主张,为“中国向何处去”给出科学答案。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科学理论,照耀着抗日战争的胜战之路。美国记者斯特朗说,共产党人“已经检验了他们的全部理论并使之适用于原始的中国农村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了”。就拿游击战理论来说,在这一全面、系统、充满创意的理论指导下,中国亿万民众积极投身到抗日游击战争中,创造出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丰富多彩的“草根战法”,演绎出“村自为战、人自为战、无处不战、无时不战”的人民战争恢宏画卷,盘活了中国抗战的“棋局”,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最雄厚的民众基础。
科学理论尤其是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军事理论的创新史。继抗日战争游击战等军事理论之后,我军又创造了十大军事原则、“零敲牛皮糖”、坑道战、积极防御战等一整套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理论,成为夺取胜利的成功法宝。
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打赢未来战争,不能没有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纵观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从科索沃战争的“远程空袭作战”,到阿富汗战争的“特种作战”;从伊拉克战争的“震慑与快速决定性作战”,再到叙利亚战争的“混合作战”……每一场战争都有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同时一场战争也淘汰一种理论。抗日战争和现代战争都告诉我们,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面对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制胜机理正在发生深刻演变的趋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进行军事理论创新。
军事理论创新重在继承我军传统,体现我军特色,决不可盲目照搬、食洋不化。抗日战争期间,我军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以劣胜优,关键就在于我们有深接“中国地气”的游击战、持久战理论。今天的军事理论创新,可以借鉴外军的先进军事理论,但决不能人云亦云、一味模仿,甚至奉为圭臬。殊不知,别人的理论指导不了我们明天的胜战,唯有“把创新的果实长在自己的土壤上”,才能制胜于战场、决胜于未来。近年来,我军一些部队和专家提出的结构破坏战、体系瘫痪战、节点战、超限战等,都是很有意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军事理论创新,不是漫无目的的创新,而是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指引下的创新。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郑重写入党章。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新的时代和实际结合起来,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指引新时代强军事业踏上新征程、取得新胜利。只有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从中汲取丰厚营养和钙质,才能创造出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军事变革、确保能战能胜的军事理论。
科技是理论创新的翅膀。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理论创新,是着眼我军的技术特点发展而成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科技已经成为核心战斗力,要求军事理论创新必须与时俱进。特别是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军事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为我们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要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就要紧跟时代步伐,立足现代军事技术发展,创新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富含现代制胜机理的军事军队政治工作,不可或缓。”只要我们不断从抗日战争等我军的历次战争中汲取打赢智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开阔视野又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既开动脑筋又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就一定能构建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为强军兴军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解放军报2020年9月7日06版
07
——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⑦
■张连国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八一评论):【文库】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打赢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