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第一九一师的前身,是张云逸、邓小平在1929年广西百色起义创建的红七军,转战到达江西后编入红三军团。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被誉为美军的“伤心岭”,而马良山则为英军的“伤心岭”。马良山之战,为促进朝鲜战争的和平谈判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本文作者介绍,下面这张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经典照片中的部队,正是一九一师。
罗立斌,广东东莞人。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安东北军学生队队员、军官差遣队政治教员、抗日先锋队教导员、编辑,八路军120师宣传部干事,八路军挺进军司令部秘书(萧克秘书)、宣传部副部长、部长,晋察冀北方分局党校学员,晋察冀平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平西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晋察冀军区二十六团政委、四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随营学校政委、十二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六十四军192师副政委、191师政委,志愿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二十兵团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学员,国务院对外文委一司司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农村政治部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委生产工交计划小组副组长、生产政工组副组长,自治区革委文教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父亲罗立斌参与指挥的三八线上的马良山之战
——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作者:罗海鹏
父亲罗立斌1951年至1958年参加抗美援朝。1961年到广西工作,曾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1954年底、1955年初,我刚满8岁,寒假期间,父亲让警卫员带我和我姐姐,到朝鲜他那里去。火车进入朝鲜后,在一个车站停了很久。铁路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弹坑,一个个圆圆的,里面结满了冰。我想让我下火车去玩就好了,我可以从一个弹坑的冰面跳到另一个弹坑的冰面,一点儿土都不沾,就可以一直这样跳下去。
天黑才到,有吉普车到车站来接我们。朝鲜可真冷,警卫员把很多棉大衣堆在我们身上,可还是很冷。父亲住的是一个地坑,屋顶在地面上,整个屋子全部在地下。旁边就是大山,人工挖的山洞里住着许多志愿军,我经常去那山洞里玩,山洞很深很深,我没有一次能够走到尽头。
那里有很大的大礼堂,可以开大会和文艺演出;有很大的展览馆,里面有很多沙盘模型;有很大的歺厅。这些大建筑都是工棚式建筑,我现在估计这地方是志愿军总部,父亲当时任志愿军文化部长。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当地老乡卖苹果,人民币100元即1分钱可以买两个大苹果,非常好吃。
我是到自己退休后,和父亲聊天,看他的回忆文章,逐渐知道了他在朝鲜的战斗经历。下面主要讲他参与指挥的三八线上的马良山之战。
?
1、入朝准备
?
1951年初春六十四军在山东兖州休整,武器全部换成苏式装备,准备入朝参战。父亲当时是六十四军一九一师政委,他利用工作空隙,驱车200公里到济南看望老战友谷牧和韩克,1936年在张学良东北军学兵队做党的地下工作时,他们曾在一起,谷牧对父亲的工作能力有很高的评价。
老战友见面,分外高兴。当时谷牧任济南市委书记,韩克任济南市委秘书长。回想当年在学兵队时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转眼15年过去了,真是让人感慨万千。谷牧同志对父亲说,中国今后最重要的事情是经济、是建设,他建议父亲打胜仗回来后可以考虑转到经济战线上来,和他一起为建设一个繁荣、強大的新中国贡献力量。
左起:韩克(时任济南市委秘书长)、谷牧(时任济南市委书记,后任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与罗立斌(时任一九一师政委)(1951年春)
?
2、一九一师接受任务
?
1952年10月末的一天,天黑后志愿军六十四军召开紧急会议,一九一师参加会议的是父亲和从医院回来不久的谢正荣师长。军长曾思玉、政委王昭分析了三八线全线敌我态势,介绍了停战谈判近况,也谈了上级对我军的作战要求,然后让我们各师自报自己的作战设想。经过认真讨论,父亲等人提出的攻占马良山的方案被选上了,并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一九一师来执行。
马良山有5座山头,它们屹立在临津江西岸,整整压在三八线上,目前被英联邦二十八旅占据着,严重地威胁着三八线以北我军占据的大片地区。我军占领马良山,则可威胁南方从涟川至铁原一线敌军的侧翼,控制涟川至市边里、抱川至九化里、高浪浦里至朔宁等3条主要交通线。马良山是当时西线战场敌我双方争夺的一个焦点。
一九一师面对的敌人是老对手英联邦二十八旅、二十九旅。他们是英国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一个旅的兵力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师。马良山原是英二十九旅把守着,它在联合国军发动的“秋季攻势”与我一九一师的对抗中,被歼近3000人,不能再打下去,退到后面休整,换上来英二十八旅,防守马良山一线的是它的苏格兰皇家边防团。
?
3、攻占马良山
?
父亲和师长谢正荣、副师长王子卿、政治部主任郭玉峰等多次研究作战的具体方案。师常委分工父亲在党委扩大会上作一个中心发言。回到住室点起蜡烛,父亲连夜起草发言提纲。执行这样一个多兵种协同的阵地攻坚任务,对我们部队来说,还是头一次。新情况、新任务,没有先例,缺乏经验……阵地攻击和阵地防御、歼灭敌人和前推阵地、不怕牺牲和讲求战术、一举成功和连续苦战、统一协同和积极机动……父亲想到了许多问题。提纲写好了,才发觉已是第二天的上午了。
经过周密地部署、充分地战前动员后,用了几天的时间,一九一师各部在冲锋出发地附近,在严密的伪装下,以突击的姿态,构筑了若干屯兵的隐蔽部和逼近敌阵的交通壕。11月3日黄昏后,我师各突击部队提前进入尽量靠近前沿的冲锋出发地,午夜前集结隐蔽完毕。11月4日下午15时,我军60门大炮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较精准地轰击,其中包括30门第一次在朝鲜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坦克及步兵及时跟进,许多战士紧紧跟着我大炮刚刚炸出的向前延伸的炮弹坑跃进着;半个小时后停轰几分钟,然后又轰击半个小时。16时零5分,步兵按计划发起冲锋,6分钟后,马良山280高地以西的无名高地首先升起了胜利占领的信号。
大批的美国飞机来了,企图援助地面上的英军,但我军密集的高射炮火使敌机不敢降低飞行高度,而我军已和英军犬牙交错地拼杀在一起,它们的空中优势已无法阻挡我军勇猛前进的步伐了。我连长曹东方,在进攻到敌铁丝网和地堡之间时负了重伤,他一面自己包扎住伤口,一面继续指挥部队,他的勇敢和镇静,鼓舞了全连奋勇杀敌,全歼了敌人一个加强连。该连五班在赵在柱班长的率领下,连续突破了敌人4道铁丝网,7个人负了或轻或重的伤,但是没有一个人后退或停止前进。一位新战士,第一次上战场,始终冲在最前面,活捉了3个俘虏。在我军英勇的冲击下,216.8高地以及在它北面的无名高地、280高地先后被我攻克。
我军进攻部队指向了马良山的主峰——317高地,从北面、西面多路向它进攻。战斗异常残酷激烈,英军不象美军那样不经打,近距离也敢于和我们拼杀,有些工事要反复几次才能最终夺下来。但我军战士敢打敢拼的英雄气概,最终还是完全把英军士兵的气势给压住了。班长林全,两次负伤仍在第一线战斗,担架来抬他时,他正押着6个俘虏并看守着两挺缴获的机枪。有一个副班长,鞋跑掉了,赤足往返冲杀,一个人兼爆破手、射击手、投弹手,负伤后又担负起押送战俘下火线的任务。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争夺,我全歼守军苏格兰皇家边防团2500余人。19时正,马良山主峰终于升起了被我军占领的信号。
?
4、打退敌人反扑
?
而后的3天,英军二十八旅另一个团对我顽强地反扑,企图重占马良山。他们大规模地空袭、轰炸我军阵地。我某部有线通讯线路两拐电线长,在敌人猛烈炮火的轰击下,接了断,断了接,最后竟用了3拐线来修补,断头共有130余处,完整的最长不及2米。战士姚国尤一个人在阻击时就打了好几箱手榴弹,打得又远又准;战士廖有福负了伤,让他撤下去,他就给各个掩体送弹药,并沿着交通沟投弹打击进犯的敌人;战士程德云的防炮工事被打塌了好几次,但他仍然坚守着岗位,大量杀伤着敌人。经过3天的战斗,毙伤敌人1300多人,英二十八旅整个被我打垮,退到二线,敌人又换上来新二十九旅。新的英二十九旅由英伦三岛抽调的诺法克斯团和维尔曲团再加上从香港抽调的莱斯特团组成。
?
5、构筑地下长城
?
从攻占马良山的当夜开始,我军便使用了整个守备的部队和配属的工兵,逐步地修筑起各种坑道式的工事——隧道、避弹室、弹药库、带掩盖的交通沟等。白天抗击敌人的反攻,晚上勇士们就用自己的双手和简陋的工具,经过许多个异常艰苦的日夜,硬是把一个偌大的马良山一分为二:地面上的和地底下的。从外表上看来,它似乎只是什么也不存在的几座秃山头,然而,千军万马却在它底下神出鬼没。依托这座“地下长城”,我们能大量地杀伤敌人,长期地坚守阵地,能攻能防,可以训练也可以休息。它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增加了我们坚持持久作战、争取最后胜利的条件和信心。
敌人不断地组织反攻,但都被我们一一坚决地击退了。经过半个月的攻防战,马良山的主峰317高地已经被炮弹、炸弹削低了2、3米,面对敌人的无数次的进攻,我军依靠地下坑道工事,避开了敌人的狂轰滥炸,不时地冒出来给敌人致命的打击。守备280以西高地的某部九连,半个月来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大量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在一次大规模的敌方炮击空袭中,阵地落炮弹3万余发,重磅炸弹80余枚,轻型炸弹难以计数,但我全连无一伤亡。在敌人疯狂的进攻面前,我马良山阵地岿然不动。
?
6、和英军俘虏座谈
?
一天下午,父亲带上英文翻译去“战俘临时训练队”,随便点了几个战俘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一个俘虏说:“炮火刚停,我一抬头,你们的士兵已经端着刺刀对准我。我们一组3个人,谁也没有来得及放枪就当了俘虏。”一个年龄稍大的下士,带着感慨的口气对父亲说:“你们的炮打得妙,军官指挥得好,士兵个个英勇无比,我们是非吃败仗不可的。那一天,在第一次猛烈的炮火停顿之后,接着听到机枪和步枪的射击声,我以为步兵快上来了;不料刚刚探头出来,第二次更厉害的炮火就打过来,不少的人吃了亏。等到你们的步兵真正冲上阵地的时候,我们还在抱着脑袋躲炮弹,连举手缴枪都来不及。”另一个人从旁补充说:“你们炮火的猛烈程度是出乎意料的,更想不到中国军队会在白天进攻。”父亲问俘虏:“听说过朝鲜战场上有座伤心岭(上甘岭)吗?”他们争着回答:“听说过,听说过,那是东线战场美军伤亡很多的地方。不过,对我们英军来说,西线战场也有一座伤心岭,那就是马良山。”父亲又说:“听说开城谈判,今天早上美国代表还一口咬定马良山在你们手里。”一个俘虏很干脆地回答:“那么,就让该死的乔埃(参加停战谈判的敌方首席代表)自己来看看吧!”
父亲安排师文工队给他们演出了两场,希望在不打不骂、不搜腰包、言论自由政策感召下,他们回国后也许还能起到一点我们的义务宣传员的作用。
?
7、签订停战协议
?
马良山等战役的胜利,特别是后来的金城大捷,对促进和平谈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英联军意识到,向北打我们是打不动的,而我们随时都可以继续向南进击。整个朝鲜现在的战场形势与美方代表说“让飞机、大炮来说话吧”时相比,战线又向南推进了332平方公里。终于,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议正式签字,停战线以当前双方实际对持线为准。
?
8、任二十兵团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
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父亲罗立斌担任二十兵团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朱德总司令给《兵团战术概则》一书题词
?
9、周总理访问朝鲜
?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他主持召开了志愿军主要领导座谈会,征求对志愿军撤军回国的意见。父亲参加了会议,向周总理汇报了20兵团部队的部署和防务情况。周总理说,我们打垮了蒋介石,美国是不甘心的,总要和我们再较量一下,你想躲也躲不开。这一仗可能是在东南沿海、东北或西南打,从地理位置、时间和其他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在朝鲜打这一仗对我们相对比较有利。打垮蒋介石,我们在中国大陆仍未完全站稳脚跟,和美、英等联合国军在朝鲜打胜了这一仗,才真正解决了问题。
正面左起:罗立斌、欧阳家祥、杨勇、粟裕、周恩来,陈毅,张闻天、王平
谷牧简介
谷牧,山东省荣成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山东省立第七(文登)乡村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
1934年,北平左翼作家联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1936年,受组织委派到东北军工作,任东北军第112师中共工作委员会书记。历任八路军第115师参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主任秘书、统战部部长,八路军第115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统战部部长,中共滨海区第二地委书记兼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直属滨海地委书记兼滨海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新海连特委书记兼新海连警备区政治委员,鲁中南区党委副书记兼鲁中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市长,济南警备区政治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第二副书记、上海市工业生产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业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委员、党组副书记,中央工业交通政治部主任,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计划委员会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兼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郭玉峰简介
郭玉峰,河北省海兴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三分区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定唐支队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三支队七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四纵队十旅三十团、二十八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二十九团政治委员,六十四军炮兵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六十四军一九一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军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师代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业务组组长,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部队前身
1945年11月,晋察冀军区部队整编,所属冀晋军区部队编成由陈正湘和赵尔陆指挥的两个纵队,分属晋察冀军区第1、第2野战军建制。1946年3月,两纵队分别改编为第10、第11旅,并合编为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陈正湘任司令员,胡耀邦任政治委员,唐子安任参谋长,李昌任政治部主任。6月,编入晋察冀野战军序列。6~9月,参加晋北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保卫战。11月,第11旅调归察哈尔军区建制,张家口卫戍司令部教导旅(即军区教导旅)调归第4纵队,改称第11旅。12月,第4纵队归晋察冀军区指挥,参加易满战役。1947年1月,参加保南战役。冀晋军区独立第2旅调归第4纵队建制,改称第12旅。2~5月,第4纵队参加保定以北地区作战和正太战役。6月,第4纵队再次划归晋察冀野战军建制。曾思玉任司令员,王昭任政治委员。6~7月初,参加青沧、保北战役。1947年10月~1948年3月,参加清风店、石家庄、大清河北、察南等战役。1948年3月,王宗槐任副政治委员。5月,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后,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归华北军区第2兵团建制。6~7月,转战冀东,攻克丰润、昌黎、香河、武清、三河县城。1948年11月~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会同兄弟部队在新保安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35军。
部队列编
1949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北军区第4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隶属第19兵团(由华北军区第2兵团改称)。曾思玉任军长,王昭任政治委员,唐子安任参谋长,袁佩爵任政治部主任。第10、第11、第12旅依次改称第190、第191、第192师。4月,参加会攻太原。6月,随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执行解放大西北的作战任务。同月,唐子安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傅崇碧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7~8月,参加扶眉战役、陇东追击战和兰州战役。9月,参加宁夏战役,争取国民党军第81军军长马惇靖率部起义。1950年1月,马卫华任参谋长,部队参加修筑天水至宝鸡铁路。11月,第64军奉命开往山东省泰安地区整训。1951年2月,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斗中涌现出张灿、杨明忠、杜占山、李根葆、黄丑和、刘继和等许多战斗英雄和英雄集体。1953年8月,第64军从朝鲜回国?。
1953年7月27日,64军部及直属部队驻防凤城县内。1954年10月,从凤城县移防安东市山上街。1955年2月调大连。第190师1955年改为第1机械化师,归军委装甲兵司令部,后复为第190师。
1970年军部及190师调本溪。
部队撤编
1998年第64军撤销。190师改归第39集团军。第191师,1998年缩编为旅,改归辽宁省军区。第192师,1998年改为辽宁省陆军预备192师 ?。
部队历史
该军是晋察冀军区的老部队,抗日战争大反攻中一举攻克张家口(当时是伪蒙疆自治政府首府)。这是我军在大反攻中在关内收复的唯一的省会。抗战胜利后编为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曾思玉(建国后任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司令)任司令。在解放战争中,转战华北和西北,在清风店战役和解放石家庄的战役中立下战功。参加了平津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第一阶段担任主要突击任务因经验不足而失利。在阵地战阶段,该军在马良山地区给英联邦第一师以沉重打击。回国后参加了辽东大演习。该军第191师的前身是张云逸,在1929年广西左右江起义创建的红7军,转战到达江西后编入红三军团。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该军第190师建国后被改装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机械化师。
主要战绩
该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创建井冈山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长征和陕北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邓小平、罗荣桓、张云逸、陈赓、彭雪枫、张爱萍、张宗逊、韦拔群、李明瑞、李天佑、莫文骅、苏振华、江华等许多同志曾在此工作过。1933年9月入闽作战,红十三团曾以“一个团歼敌一个团”的战绩被授予“英雄模范团”称号。
抗日战争时期,在柏兰镇战斗和雁宿崖-黄土岭歼灭战中,分别毙敌清水喜濑少将和“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百团大战,首战告捷;神仙山保卫战,掩护了晋察冀军区后方机关的安全;反扫荡、反蚕食直至出击敌后,保卫和开辟了根据地。涌现出“神团”、“岳烟三勇士”和“攻必克、守必成”团和“模范青年连”“常胜之队”等大批先进单位与个人。白求恩同志就在这里工作过并在黄土岭战斗中染病不幸牺牲的。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绥远、大同、集宁、张家口、保定南北、正太、清风店围歼、石家庄攻坚、出击察南、转进冀东、主攻新保安、助攻太原等解放华北诸战役。后随19兵团编入一野建制,进军西北, 经扶眉、陇东追歼、陇青战役,和平解放银川,迎来开国大典。在此时期内,共参加重大战役29次,歼敌15万余,其中毙俘敌将级军官18名。有34个单位、13位个人被授予荣誉称号,2252个单位和19032人立功。被华北人民称为”华北雄师”。
1950年1月,奉命修筑宝(鸡)天(水)铁路,被誉为建设大西北的“开路先锋”。彭德怀、习仲勋勒石赞曰“第六十四军”“功在西北,永志不忘”。
1951年2月,随19兵团入朝,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先后参加第五次战役和保卫马良山积极防御战。共歼敌2.39万、击落击伤敌机422架。涌现出“道峰山营”、“二级英雄连”、“二级英雄班”等17个单位和黄丑和、张豪等“二级战斗英雄”或“二级模范”14人,有688个单位、14192名个人立功。1953年7月奉命回国。
领导题词
1、彭德怀、习仲勋
1952年在宝鸡市《修建西北铁路宝天段纪念碑》上的题词:
彭德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历时22年,战争方罢即进行工业、农业、交通等各项伟大建设。我西北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于1950年即从事修筑工程艰巨的宝天铁路,竟于是年秋基本完成。当严冬寒风凛冽之际又进军朝鲜,参与抗美援朝战争,这些伟大而光荣的事业,中国人民将永志不忘。
习仲勋:功在西北,永志不忘。
2、江泽民一九九〇年十月廿六日题词:扬百色雄风 ,立卫国新功。
3、刘华清一九九七年五月十四日题词:十四集团军存念, 面对现实, 着眼未来?。
?
马良山战斗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第191师奉命担负临津江以西马良山、高旺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
经过
1951年10月3日开始,英联邦第1师及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一部,在6个炮兵营、120余辆坦克及大量飞机支援下,每天以1~2个团的兵力,向第191师防御阵地实施逐点、多梯队的轮番攻击。第191师先后加强15个炮兵连、3个高射炮兵营、2个坦克连,依托掩蔽部和野战工事,控制前沿阵地,扼守纵深要点,抗击英、美军的进攻。各要点均经反复争夺,阵地多次易手。
5日,英、美军把进攻重点指向马良山主峰及其西南216.8高地,坚守主峰的志愿军2个连击退英、美军10余次冲击,毙伤100余人;坚守216.8高地的第571团1个连,从5日至7日,依托简易坑道式掩蔽部,顽强抗击3昼夜,击退英军2个营的21次冲击,毙伤700余名,自身仅伤亡26人。
战至8日,第191师主动撤至黄鸡山、基谷里、白石洞一线,继续进行防御。英联邦第1师以伤亡2600余人的代价,前进3千米,占领了马良山。英军占领马良山后,以第28旅1个营防守,并形成了支撑点式环形坚固防御阵地体系。
11月4日,第191师以3个步兵营,在57门火炮、10辆坦克支援下,向马良山实施反击作战。15时开始炮火准备,摧毁英军大部工事。15时40分炮火假转移,将英军人员诱出工事,然后突然实施炮火覆盖,予以大量杀伤。坦克在炮火掩护下,隐蔽占领直瞄射击阵地,摧毁英军前沿残存工事。高射火器则配置在炮兵和坦克阵地附近,担负对空防御作战任务。16时05分,志愿军炮火向纵深延伸,步兵开始发起冲击,以正面牵制、翼侧攻击、分割包围、断敌退路的战法,不到3个小时,全歼英军1个营,夺回英军坚固防守的马良山阵地。随后,又在5~7日击退英军4个营的多次反扑,巩固了占领阵地。
结果
第191师在马良山防御和反击作战中,各兵种密切协同,共毙伤俘英、美军4400余人,击落飞机14架,击毁坦克6辆。两次作战中,第191师共伤亡1600余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四野子弟):【抗美援朝】父亲罗立斌参与指挥的三八线上的马良山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