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尤子吟文;编辑 |?公子;校对?| 阿星;法律顾问 |?陈凤
出品?|?尤子吟视界 原创发布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向毛泽东主席索要墨宝,一代伟人的文韬武略,令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折服己久。毛主席也不“吝啬”,提笔写了12个字赠送。
尴尬来了:尼克松反复研究仍不解其意,匪夷所思。毛主席拊掌而笑:尼克松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毛泽东挥斥方遒写下的12个字是:“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连专门研究毛泽东生平、著有《毛泽东传》的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都无法解读这12个字的深刻内涵。
而这,恰恰是这幅题字的博大精深、妙不可言之处。因为毛主席一直未作释意,有可能成为永远的迷团。
当时针指向2021年,中美关系从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再经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走到今天,中美两国高层在美国阿拉斯加开展战略对话、演绎人类外交史上的风雷激荡时,我们忽然感到,毛主席当年这12个字,仿佛赋予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其说是送给尼克松的,不如说是送给美国的;与其说是送给当时的美国,不如说是送给今天和今后的美国,因为这12个字太有历史的穿透感和现实的针砭意义了。
如果把这三句话当作一副对联来解读,我们就会豁然开朗一一
上联:老叟坐凳。意指美国已老态龙钟正在走向衰落。在毛泽东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代表资本主义的升级版一一美帝国主义。
而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但美帝国主义灭亡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呈现出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就像老叟坐凳一样,接受别人的磕头、祭拜。殊不知已经日薄西山、垂垂老矣。
美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积弊日深,新冠疫情检测出任性的自由代价,“黑命贵”运动见证了美国式民主的虚伪,国会山沦陷彻底洞穿西方抱残守缺的价值观。
普世价值失去价值,自由灯塔黯淡无光,特别是在应对疫情突发灾难时,美国的制度性溃败沦为全世界的笑柄。
正如杨洁篪所说,“美国动辄动用武力,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美国国内在人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美国应当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形象,管好自己的事,而不应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好,向世界转嫁矛盾、转移视线”。
一个人到了对自己都无能为力的时候,一定是大限将至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恐怕离崩溃也不远吧。
下联:嫦娥奔月。意指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一日千里。嫦娥奔月是东方神话,寄托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毛主席以此比喻中国人民正以无穷干劲投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洪流中,无数的理想都将实现,无数的神话都将成真,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未来无限光明。毛主席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跃然纸上。
今日之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华为5G独领风骚,三峡大坝、粤港澳大桥横空出世,嫦娥奔月、火星探测飞向星辰大海……
“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中国代表团传递给美方的最强音,是对中国日新月异发展最精彩的注释。
横批:走马观花。到底是说尼克松访华行程短暂,如同走马观花呢?还是要表达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如走马观花、需边走边看呢?从语境和当时的外交风云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尼克松访华是美方主动抛来橄榄枝,主动想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东方一代伟人对全球大势的高瞻远瞩,是远远超出那个时代的。
因此,对未来中美关系何去何从,老人家并未作出结论,用“走马观花”表达可谓意味深长,给尼克松无限的想象空间。
而此次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同样是应美国之约,地点选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对话的结果如何?今后的中美关系向何处去仍然需要走马观花。
美国老态龙钟,中国欣欣向荣,中美关系的发展边走边看,这就是三句话12个字之间的内在逻辑。
未来的世界一定属于中国,这是毛主席当年的英明判断,也是他老人家写下这12个字要表达的天才思想。
曾经的尼克松不知所云,今日之川普、拜登们,你们读懂了吗?
亲爱的朋友,你有什么高见,欢迎在文后发表,让我们“疑题相与析,奇文共欣赏”。
(因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改变,请阅读后随手给文章点个“在看”和“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尤子吟视界):毛主席送给尼克松的12个字,谁解其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