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二战时期,日本一共有444面军旗,但直到战败,也没有一面被盟军缴获。二战结束后,军旗都被统一烧毁,但靖国神社里还保存着唯一的一面,是陆军321联队军旗。
1944年7月,盘踞在松山的1300名日军,在我远征军的重兵攻击下,伤亡惨重,只剩下300余人,这时真锅大尉收到了113联队长的电报:“尽快将军旗烧掉,将旗冠深埋地下 !”真锅放下电文,沉默不语,他知道,这是救援无望,他的“玉碎”时刻到了。
但就在这样的时刻,上级念念不忘的,还是要烧掉军旗,不能落到敌军手里。
可见军旗对日本军人来说,非同寻常。日本的军旗又叫旭日旗,中间是膏药红,四周向外辐射出16道红光。军旗,是由天皇亲自授予联队的,只此一面,旗在联队在,失落了军旗,联队也就取消番号了。
在向新联队授予军旗时,奉命接受军旗的联队长必须身穿华丽的大礼服,赶往皇宫拜见天皇。天皇在授予军旗前会对联队长发表“敕语”,而后联队长会依照仪式进行“奉答”。这套仪式要表达的是,这支部队得到了天皇的认可,军旗随队出征就等于天皇御驾亲征一样。每一个日军士兵在看到军旗后,都必须像晋见天皇一样,向军旗行礼。在天皇授予军旗的这一天,还会被联队视为建军日,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军旗祭”。
为了保护好军旗,有专门的精锐组成护旗分队保卫军旗。
每到出征的时刻,军旗必须随同联队本部一起行动。当联队面临被敌方全歼而无力脱困时,必须先将军旗烧毁,然后再向敌人发起决死冲锋,以防军旗被敌人缴获。
由于日军军旗质地为丝绸,在长时间高强度作战中,军旗旗面出现损坏在所难免。很多成立较早的联队,军旗破损到只剩下外面那圈流苏,但只要还能继续悬挂,日军都会一直使用
1877年,在镇压西乡隆盛反叛的战争中,日本军神乃木希典率军向熊本增援,在中途被敌击溃,大部被歼,联队军旗都被叛军夺走。乃木希典羞愧难当,要剖腹自杀来殉旗,明治天皇知道后,发布特赦他才没死。
说起这个乃木希典,这人写诗水平倒是不低。启功先生曾经在旅顺口见到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一首诗,这首诗就是乃木希典创作的。日俄战争中乃木希典六个师团全都战死,有感而发:山川草木转荒凉,十里腥风新战场。征马不前人不语,金州城外立斜阳。
战争过后,他又要自杀谢罪,明治又阻止了他,说:我死之前你不要死。过了几年,明治真的死了,乃木希典立刻和老婆一起剖腹自杀了。
一面军旗不要小瞧,这是日本精神的象征。中间的太阳代表日本,而那向外辐射的16道红光,很让人想到日本向外侵略扩张的行为。一面军旗,见证了日本的崛起,也浸透了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人民的斑斑血泪。
二战后,德国的纳粹旗子没人敢打了,但日本的军旗却还在,并且在各种场合公然出现。日本口头上宣称自己是和平的国家,再也不要战争,但另一方面却依然视当年的战犯为英雄,在靖国神社里朝拜,爱好和平是这么热爱的吗?
旗在魂就在,强大的时候,就用军刀百人斩虐杀外族,弱小的时候就斯文鞠躬九十度,真担心有一天情势有变,那个军旗上的魔鬼又跳将出来,挥舞着东洋刀砍杀过来!
来源:微薄@每日军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