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川省文联近年来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文艺惠民和创作采风活动,着力打造了《红缘》《红旗漫卷西风》《万山红遍》等多部红军题材影视佳作。在理县开展帮扶工作的过程中,红军三母女——杨金莲、姜秀英、姜萍的革命事迹,使文艺工作者们深受感染。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在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来临之际,重温她们的红色故事,将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奉献一页鲜活史料,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再添一篇生动教案!
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作为四川省理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杂谷脑河畔的红军墓园已正式建成。当年长征队伍中最年长的女红军——杨金莲(1875-1977),与她的两位女儿——姜秀英(1913-1997)、姜萍(1921-2014),就长眠于此。青山碧水间,巾帼先烈们的红色故事还在娓娓讲述,革命薪火中的红色基因仍将代代传承!
1935年春,8000多名红军女战士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踏上长征路。其中只有四五十名女战士是从鄂豫皖苏区随部队入川的,余者皆为四川籍女红军。
众多的川籍女红军中,藏族女性杨金莲年纪最大,她们一家五口人一起从四川理县参加红军队伍。她与女儿姜秀英、姜萍也就此踏上一条巾帼长征路,在革命事业的恢弘长卷中书写下属于女性的一页壮丽篇章。
杨金莲,原名板登卓,1875年出生在靖化县(今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一个贫苦的农奴家庭,从小饱经磨难。
板登卓的第一任丈夫是一位来自成都的姜姓汉族男子,在靖化县行医为生。他向当地土司买下板登卓,做自己的二房,一起生育了大女儿姜秀英、大儿子姜德成、小女儿姜萍,以及一个小儿子。
小儿子出生不久,板登卓的丈夫意外离世,生活逐渐陷入困顿。当时年纪最大的大女儿姜秀英也才刚过十岁。板登卓只得再嫁汉族男子唐洪山。一家人逃难到理番县(今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的朴头村,替人做工以维持生计。板登卓为小儿子取名唐志泉。
当时,丈夫唐洪山四处行医,居无定所。板登卓带着小儿子唐志泉在朴头村大户人家帮工为生。大女儿姜秀英被卖给杂谷脑(今理县县城)的一户人家做童养媳,饱受奴役和欺凌。大儿子姜德成在离家甚远的牧场放牛。小女儿姜萍从7岁起,就被卖到当地千总家做家奴。板登卓一家四散飘零、挣扎度日的生活景象,正是旧社会众多贫苦人家悲惨命运的缩影。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西进岷江上游,创建了松理茂苏区。最初,因为反动武装的恶意宣传,理县百姓对红军的认识相当匮乏。板登卓夫妇将两个儿子和小女儿聚拢起来,在忐忑中度日。但红军很快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们的拥护。板登卓一家也迎来了翻身解放的新生活。
但好景不长,板登卓一家再遭巨变。丈夫唐洪山在村里被推选为苏维埃筹粮委员会委员,在为红军工作队带路的途中遭遇反动武装袭击而不幸牺牲。由于情况紧急,唐洪山与其他牺牲同志被就地掩埋,至今不知葬在何处。
可令人惊叹的是,已是两度丧夫的板登卓没有就此消沉,反而在花甲之年更加坚定地追随红军,与儿女们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她从自己60年的坎坷遭遇中,已然看透了旧社会的黑暗腐败,也从红军切实的革命行动中,真正看到了各民族穷苦人翻身的希望。
板登卓一家中,最早参加红军的是大女儿姜秀英。1935年初,在杂谷脑做童养媳的姜秀英不堪欺压而出逃,幸得红军解救。当时22岁的姜秀英随即参加红军,被分配到理番县苏维埃保卫局担任通司,即藏语翻译,从事筹粮、宣传、沟通等工作。
参加红军后的姜秀英迅速成长起来。她意识到红军在当地的革命斗争,需要更多当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她回到娘家,动员家人们一起给红军做引路的通司。一家五口就此举家投身革命事业。小女儿姜萍当时还只有14岁。
板登卓一家被分配到不同部队作翻译。至1935年7月底,除姜秀英早就参加红军之外,板登卓、姜德成、姜萍、唐志泉也先后正式参加红军,成为真正的“红军家庭”。
三母女中,大女儿姜秀英的革命征程最为惊险坎坷。她曾经配合著名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作战。
早在1933年3月,中共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就决定组建正规妇女武装,在通江县城成立妇女独立营,共400余人,直属红四方面军总部领导,成为红军中唯一一支具有独立建制的女兵部队。1934年3月起,又先后组建了两个妇女独立团。1935年2月,整编为妇女独立师共,2000余人。
1935年6月,隐匿在杂谷脑喇嘛寺的国民党反动军官发动暴乱,袭击革命机关。姜秀英奉命配合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一部包围寺院,参加战斗。她在阵前用藏语喊话宣传,劝导不明真相的僧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瓦解敌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35年10月,姜秀英从理番县苏维埃保卫局调至大金省(今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苏维埃保卫局担任通司,后又调至当地政府粮食科工作。有一次,她与另外两名留守的红军女战士突遭敌人包围。她临危不惧,首先紧闭寨门,然后爬上寨房,用石头猛砸敌人,一直坚持到援军赶来。因为表现突出,姜秀英在长征途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长征路上,姜秀英在翻越雪山时被冻坏脚趾,在躲避敌机突袭时,又因碰撞而致脚趾骨折。当时医疗条件极差,无法及时医治。她忍痛将脚趾砍掉,用柴灰涂敷伤口,在简单包扎后坚持行军,依靠坚韧的革命意志,走出了草地。
小女儿姜萍因为年纪小,在红军队伍中很受同志们喜爱,同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藏区筹粮艰难时,这位小红军与大哥姜德成、小弟唐志泉一起,一户一户地敲开藏民家门,挨家挨户地用藏语做工作。藏民们了解真相后,主动将粮食送给红军。不少藏民还在他们的宣传下积极参军。
可惜的是,大儿子姜德成翻过雪山后,因严重冻伤,只得返回家乡,直至全国解放后,才与家人们取得联系,并重新确认了红军身份。小儿子唐志泉一直下落不明。后来证实,他参加红西路军后,在临安口战斗中牺牲。
板登卓在红一方面军随军家属队担任通司,在做好翻译、讲解工作的同时,还在沿途发动藏族群众,为部队筹措粮食及生活必需品。一路上,红军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妈妈”。这位花甲老人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克服重重艰难,走完了长征路。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板登卓被分配在红军总供给部工作。在延安,她终于和两位女儿重逢。但三母女随后又迅速回到各自的革命岗位上,参与到根据地的建设中。
板登卓住在杨家岭中直机关。姜秀英和姜萍则参加了卫生队、被服厂的筹建工作。姜萍后来还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荣获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在当时的延安,首长们都知道板登卓老人的革命事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都曾到她的窑洞来探望。李富春的夫人蔡畅同志还特意给她取了汉名——杨金莲。这个名字伴随板登卓老人走过余生。此后,她随中央机关转战各地,直至进驻北京。此时,已是74岁高龄的杨金莲被组织安排在中直机关休养,于1977年11月病故,享年102岁。
大女儿姜秀英后来一直在中直机关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定居北京,于1997年去世,享年84岁。
小女儿姜萍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吉林军区供给被服工厂指导员、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一师供给部指导员。新中国成立后,姜萍与丈夫傅家佑在武汉军区后勤部工作,定居武汉,于1961年离休。
姜萍在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1987年,经上级批准,享受正师职待遇。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4年9月15日,姜萍老人在武汉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4岁。
姜萍的子女们遵从遗愿,将杨金莲、姜秀英、姜萍的骨灰迁回理县安葬,在朴头镇修建五座红军墓。曾有挽联赞道:“翻雪山过草地出生入死巾帼不朽;系民众思国家磊落襟怀战士留名。”
这些革命先辈们的鲜活事迹,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其间所传承的红色基因,是四川革命文化的宝贵资源,将使后辈们在治蜀兴川的新征程上永葆生机活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编撰: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 四川省影协理事于 宁、四川省理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岳云刚)
来源:人民数字联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