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毛主席 我叫毛泽东”
?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摄影师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下了他无数的精彩瞬间。
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或意义非凡,或感人有趣。其中有一张《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的照片更是令人过目不忘,因为定格在镜头中的是毛泽东平易近人、与八路军小战士亲密无间的动人形象。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中国著名摄影家石少华。1964年,毛泽东在家中设宴招待石少华,在谈到他的摄影作品时,毛泽东说:“你为我拍的照片都很好。”他又特意指着《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这张照片和另外一张《毛泽东在杨家岭与农民亲切谈话》的照片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两幅。”
△毛泽东在杨家岭与农民亲切谈话
△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在交谈(1939年摄)
这张《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的照片拍摄于1939年4月24日上午。
这一天,毛泽东乘车到位于延安南门外的抗大校部。上午8点左右,当毛泽东乘坐的汽车快到抗大校部门前时,有两个小八路兴冲冲地从南河边沙滩上跑过来,想看看毛泽东。
车子停下来,毛泽东从车上走了下来,望着两个呆呆看着他的小鬼,微笑着停下脚步,俯下高大的身躯,和蔼地问道:“小同志,你们多大了?”
个子稍矮的小八路抢答:“我十四、他十五。”
毛泽东又问:“你们这么小,为什么参加革命啊?”
两个小八路同声回答:“为了打日本,解放全中国!”
听着两个小八路的豪言壮语,毛泽东笑了。毛泽东点了点头,左右端详了他们一下,又问:“你们跑来看我,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您是毛主席!”两位小八路异口同声地答道。
毛泽东说:“不对!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
接着,他问:“你们读过书没有?”
两个小八路摇摇头。
毛主席伸出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做笔,在左手的掌心里一笔一画地把“毛泽东”几个字写了一遍,耐心地边写边教两个小八路“毛”字怎么写,“泽”字怎么写,“东”字怎么写,并问:“记住了吗?”
两位小八路回答:“记住了。”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好好学习,以后工作有的是你们做的。”
就在毛泽东在手心比画教字的瞬间,石少华轻轻摁动了相机快门,摄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这一领袖与一高一矮两个小战士亲如一家的感人场面,被永远定格。
这张照片中个子稍高的小八路名叫安定保,当时是抗大东北干部队队长张学思的通讯员。
1944年,他跟随“东干队”的同志潜往东北敌占区,路过当时的热河省会承德附近时,被日军包围了。战斗中,“东干队”的同志有60人牺牲了,安定保从此也没有了消息。
张学思后来回忆说,由于当时日军尚未投降,形势恶劣,“东干队”的同志是分批潜回东北的。而他随身带的只有马夫,安定保是与其他同志结伴同行的,至今下落不明,结果一定是凶多吉少。
照片中矮个子的小八路名叫刘长贵,1945年随“抗大”转战到了东北,在解放本溪、抚顺、沈阳等战斗中流过血、负过伤,后又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部队精简整编,刘长贵转业到海城市交通局当科长,后又调到海城丝绸厂任监察委员、设备动力科长、基建科长等。
刘长贵的一位战友在军事博物馆为他复制了一幅《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的照片,刘长贵也精心制作了相框,悬挂在居室中央。
当年的小八路已经年过花甲,他最想知道的还是当年拍摄这张让他终生难忘的照片的摄影记者是谁?他现在在哪里?
时间到了1986年的4月中旬,时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石少华来到辽宁丹东。有人告诉他,有了那位矮个子小八路的下落。
而此时的刘长贵也接到通知说,当年拍摄那张《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照片的记者来到了丹东。
石少华很是担心,因为,很多年来,已经有很多个“小八路”来认照片,但都不是真的。
负责接待刘长贵的同志和他聊起了当年的情景。刘长贵说,当年他很小,只记得为他们拍摄照片的人个子高高的,有高高的鼻梁,旁边还站着扛摄影机的外国人。
刘长贵说的这个细节让石少华激动不已,他心里说:是他,一定是他!
在丹东的锦江宾馆,两位老人相见了。
刘长贵说:“你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变,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模样,就是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你。”
石少华也说:“你这个小八路,让我找得好苦呀!”
刘长贵对当年的事情还记忆犹新:“当年我这个穷小子还不知道什么叫照相机呢!”
石少华说:“就在我给你们拍照后,我还听到毛主席对你们说,要好好学习,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全国解放后,有的是工作等着你们去干哩。”
“对!对!”刘长贵激动地说,眼睛里闪动着泪花,满怀深情地说:“这张照片成了我的传家宝。我一看见它,就想起延安,想起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
石少华激动地告诉刘长贵:“毛主席生前讲过,他最喜欢我给他拍的两幅照片,一幅就是毛泽东和小八路在一起,一幅就是毛主席和陕北农民谈话。”
两位阔别了47年的老人,欢声笑语,喜庆相逢。
这张珍贵的照片今天看来都让人倍加感动,它反映的是领袖的平易近人,是领袖与八路军小战士的亲密无间。
延安时期是一个奋发的年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是一个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创造英雄史诗的年代。
那个年代,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打成一片。这些屡屡见诸党的文献的论述,毛泽东既是首倡者,又是模范的实践者。
党爱人民,人民爱党,陕北高原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高唱着《东方红》《绣金匾》,高唱着“共产党毛主席天心顺,普天下的老百姓都随了红军”。
也正因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使中国共产党在小小的山沟里成就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
(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主席晚年《七绝·屈原》的背后是什么?
文章来源:?
又是一年逢端午,小编在缅怀楚国诗人屈原的同时,又不禁怀念中国历史上另一位更伟大的楚国人——毛泽东!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开国领袖毛泽东是湖南人。湖南是战国时楚国旧地,也是屈原流浪过的地方,呕歌过的地方,殉难的地方。也许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缘”情结吧,毛泽东对屈原可谓情有独钟,终生挚爱。
在众多毛主席对屈原和屈原作品的评价中,最能反映毛泽东对屈原的综合评价的,大概要算他晚年写的《七绝·屈原》了。
毛泽东为古人写的诗仅有4首,其中就有作于1961年秋的《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写下缅怀、歌赞屈原的这首诗,既是他毕生研究屈原其人其诗的深刻而独特感受的结晶,也是在当时国内外斗争形势下的有感而发。
《七绝·屈原》是毛泽东赞颂屈原诗品和人品的诗化评论。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是说屈原的《离骚》等光辉诗篇,是他手中紧握的足以致敌于死命的利剑。这是赞屈原作品的战斗威力。
毛泽东曾把屈原的思想概括为“批判君恶”,指出骚体有民主色彩,是“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诗中“杀人刀”的比喻,是对屈原作品的真理性和批判威力的形象化表述。毛泽东这两句诗对屈原作品的评论,一扫千百年来咏屈原诗作中的忧愁幽思、悲愤同情的气氛,出语惊人而深刻地指出: 屈原的诗歌是指向腐朽势力的战斗檄文,读之使人感奋! 这是前无古人的独创之论。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是说由于社会的黑暗,奸佞小人太多而贤德之士太少,屈原感到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奋身跃入汩罗江以死报国,歌颂屈原伟大的人格。一“跃”一“冲”两个动词的运用,“万里涛”对汩罗江的夸张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屈原自沉汩罗江的凛然正气和悲壮气氛。
从表面上看,屈原是被反动势力迫害死了;但从本质上看,屈原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千古流芳。正如毛泽东所说: “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
就像“怒而触不周之山”的共工,屈原没有死,他是胜利的英雄。这就是毛泽东在此诗中对屈原人格精神前无古人的评价。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毛泽东作诗咏屈原,当然不会是发思古之幽情。联系到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就不难体会到毛泽东歌颂屈原与现实斗争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国际风云动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如同中流砥柱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毛泽东曾把斯大林和列宁比做无产阶级专政的“刀子”。他把屈原的“楚辞”比作“杀人刀”,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在毛泽东看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手里掌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是当时反对他所痛恨的“现代修正主义”的锐利武器。
正如屈原由于“艾萧太盛椒兰少”,才有“一跃冲向万里涛”的悲壮之举一样,在60年代初期,面对苏联集团和国际反动势力大反华,国际上多数共产党放弃了马列主义原则,走上背离革命和人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不也同样面对着“艾萧太盛椒兰少”的困难局面吗?
“一跃冲向万里涛”所塑造的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屈子形象,集中地表现出毛泽东的道德评价,也是对在反修斗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战斗到底的心灵召唤。由此可以看到,毛泽东正是在斗争最困难的时候想到了屈原,他从屈原精神中吸取了力量。
毛泽东与屈原虽然相隔千载,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总之,屈原和毛泽东,都是楚湘大地山川奇气所钟的伟大人物,是中国古代和现代两位伟大政治家和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和人格精神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毛泽东一生研读屈原诗歌,崇敬屈原人格,对屈原作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评论,在诗词创作中发扬屈原的人格精神,吸收屈原作品的艺术营养,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诗风,从而使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成就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军旅警营):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毛主席晚年《七绝·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