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今年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日,谨以本文致敬“两弹”元勋,怀念核武父辈,激励今人薪火相传,共赴祖国美好明天。

接续上期:《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二:万事俱备只等好天气
(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第一颗原子弹的形状是一个圆球体,这个圆球体由外层两个大的半球和内层一个小的内球组成,内小球的形状像是一个篮球,于是参试人员就把内小球投放进两个半球的过程比喻为“投篮”。
负责“投篮”的是702分队的内球组,神奇做梦预知“零时”的杨春章是这个组的组长。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这张照片由刘敏老师(后排左一)提供,拍摄于1960年11月,是这年夏天分配到九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场劳动锻炼返回时的合影,后排右二是杨春章,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张杨春章的照片。

当时,九院到核试验场区来的第九作业队共有七个分队,其中有五个分队担负的是运输、测试、控制、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只有701分队和702分队承担的是最前沿的塔下和塔上的操作工作,程序是:
先由702分队在塔下工号里把596-1“产品”(原子弹)组装好,然后移交给701分队;701分队把“产品”吊升到塔顶并在塔顶安装和插雷管。这两个分队完成任务并撤离之后,剩下的就是静等“零时”的起爆了。
702分队在铁塔下的装配工号,距离铁塔有100多米远,是一个大约40平方米的半地下房子,地下部分约有五米深,地上部分约有一米高。
在高出地面的部分开了一个供人员进出的门,这个门很小,不到一米高,人需要弯腰才能进入,进去后马上是一架梯子,顺着梯子下到底又是一道门,这是一扇大铁门,进入这扇大铁门就进入到了工号的操作间里。
在房间内的一角,开有一个天窗式的竖井,这是用于吊进吊出“产品”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里有个镜头,演的是“产品”完成组装后从地面上的大铁门里推出来,这个镜头是不符合实情的,这件事后边还要说到。
平时,702装配工号的人员进出管理得非常严格,工号门口有部队站岗。等到596-1“产品”到了以后,还增加了第九作业队的保卫干部,把整个工号四周全都围了起来,只有702分队队员和作业队的领导可以进出。在比较重要的位置,都有保卫干部值班盯守,出入口的门钥匙则实行双人控制管理,702分队和保卫干部各拿一把钥匙,两人同时开门或者锁门。第九作业队保卫保密组负责人是赵泽民,掌管702装配工号钥匙的是保卫干部马瑜。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第九作业队

保卫保密组负责人

赵泽民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第九作业队

保卫保密组干部

马瑜

运送两枚“产品”(原子弹)的火车是在1964年9月28日从青海221厂启程的,其中一枚596-1是正式试验用的,另一枚596-2是备用的。到达乌鲁木齐后,596-1转运送到试验场区,596-2则留在乌鲁木齐待命(后又转场至内蒙东风基地隐蔽)。
596-1的各个元件,是分散包装在几十个大箱子里运送过来的。10月4日,这些包装箱由一架直升飞机分多次运抵到铁塔下(此前铁塔下已经修建了一个停机坪),然后通过竖井吊进702分队的装配工号。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1964年10月4日,装载“产品”(596-1)部件的包装箱由一架直升飞机分多次运抵到铁塔下。
不过,还有两个596-1的部件却是单独运来的,这两个部件一个是核裂变部件,一个是中子源小球,因为这两个部件太贵重了,也太娇气了,所以要单独运送,将这两个贵重部件单独从青海221厂送往新疆核试验场的是221厂实验部副主任胡仁宇
行程分为两段,第一段从221厂出来到西宁,这一段乘的是火车,由221厂副厂长田子钦押送。从西宁到试验场区,乘的是飞机,221厂保卫干部张世昌随机护送。

胡仁宇后来于1986年继邓稼先之后担任九院院长。这段视频是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讲述单独把两个核心核部件从221厂运送至罗布泊核试验场区的过程。

由于是飞机运来的,这两个部件10月2日就进入了702分队的装配工号,比其他元部件早到两天。
596-1其他元部件到达之后,10月12日中央批准同意把试爆日期放在10月15日~20日之间,当天晚上8点半首次核试验常委会作出13日起场内各参试单位进入“实战状态”的决定。
702分队接到进入“实战状态”的命令后,立即投入到组装596-1“产品”(原子弹)的操作工作中。

这段视频取自于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再现了702分队在装配工号里组装596-1“产品”的情形,不过队员的着装与实情不符,应该是灰色工作服戴灰色工作帽子而不是白大褂。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第九作业队
702分队副队长
吴文明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第九作业队
702分队元件组组长
吕思保
 

第一道工序由元件组负责,组长是吕思保。由于在10月4日“产品”到达之后,他们已经将所有元件都组装好了,这时又进行了一遍精度测试和复查,就结束了。

第二道工序就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为紧张的“投篮”环节,承担这项任务的是内球组组长杨春章(就是那个做梦者)和该组的一名八级工李文星,其中李文星师傅是直接操作者,也就是投篮者。
“投篮”的流程是:先把一个半球放在工具上,然后把中子源铀235小球装进去,再把另一个半球盖上合拢。
这个工序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一个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作业,在现场的胡仁宇回忆说: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第九作业队

608分队队长

胡仁宇

“因为两个半球高浓缩铀部件合拢成整体时,已经到次临界状态,距离越缩短,计算器的嗒嗒声就越密集,快要合拢时已经连成一片尖叫声。次临界状态再往前一步,一超临界,就会产生核反应,也就意味着毁灭。”
“‘投篮’程序主操作手李文星和杨春章配合实施,两个人相当紧张。”
因为存在着高度危险性,操作者特别紧张。主操作手李文星事后说,他最紧张的时刻,是在手持高浓缩铀部件那几个操作步骤的时候,双手捧起高浓缩铀的部件,脚下打滑,衣袖被挂,额头直冒汗,手都有些哆嗦了。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影视片的这个镜头再现了铀球“投篮”的情景。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这是现在矗立在绵阳科学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现名)广场上的“春雷”雕塑,用艺术形式再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裂变情形,其中间的中子源内小球清晰可见。

第三道工序是总装配,组长是李崇修,这个组的任务是把其他所有的部件全部组装到一起。
第四道也是最后一道工序是检验,组长是潘长春,
对于这个环节,正在现场的第九作业队技术委员会委员吴永文回忆说: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第九作业队

技术委员会委员

吴永文

“装中子源小球,我们叫‘投篮’,‘投篮’以后用百分表检测好几个方向,十几个点,从不同角度检测,每测一步都有人报数,有人监测。总的来说,装配还是比较顺利的。

这道工序完成后,用吊车把这颗组装好的596-1“产品”吊进了保温里。保温筒事先经过24小时的预热,保证“产品”在筒内8小时环境温度不低于20度。
10月13日,首次核试验委员会用暗语给中央电话报告:
“老邱昨天(12日)22点30分穿好衣服,住下房。
这句话里的“老邱”指的是595-1原子弹,因为这颗原子弹是圆球形,取“球”的谐音“邱”为保密用语。
“12日22点30分穿好衣服”,说的是“老邱”(原子弹)的元件已经组装好了。
“住下房”指的是“老邱”(原子弹)还在铁塔下面702分队的那个半地下的装配工号里。
问题来了,而且还是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大家都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是596,这时怎么又冒出来一个“老邱”的名称呢?
再一个问题是:目前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有个代号叫“邱小姐”。究竟是“邱小姐”对呢,还是“老邱”对呢,还是二者都对呢?
敬请关注下期:《10月16日纪实之四:徐徐走远的四个背影》。

往期回看: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一:梦想成真的“零日”“零时”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二:万事俱备只等好天气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时下,有关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无论官媒还是自媒体都不断在推出大量不同形式的作品,这充分表达了广大民众对祖国强大的歌颂和对核武先辈的讴歌。

然而我们也看到,媒体作品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作品因为考究不够而包含有误传信息,有些作品因为理解不够而生出一些臆造情节,还有很多非原创作品因为抄袭文案而以讹传讹,对此读者们往往也是真假难辨,甚至信以为真。笔者作为一名核二代出身的历史学者,藉此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年之际,特创作了本文,希冀能达到正本清源,正确宣传“两弹”史实的目的。

广大读者别是核二代们读后能广泛转发传播,一起携手来实现这一目标。

谢谢大家!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或
回到文章顶部点击“曙光初照902”关注
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曙光初照902):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铀球“投篮”手都哆嗦了

(浏览 49 次, 今日访问 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