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期评说九兵团在第二次战役的得失,主要说的是将领人选问题。本期讲最核心的作战指挥问题。
一、长津湖之战的部署评价
在西线取得重大胜利并大量歼敌的情况下,东线本来也应有同样的结果。纵使兵力不如西线,至少也应杀伤多于损失。
三野部队是好的,战术执行问题不大,问题出在战役部署上。
宋陶的总体部署要点大致如下:
1.以二十军、二十七军共八个师投入战斗。以二十六军为兵团总预备队。
2.进攻安排,分别进攻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的美军第7师和陆战1师等部。
3.打法,仍以国内战场快速阻断、侧后迂回、分割包围歼灭战术为主。
4.作战意图,围歼美军陆战1师主力(因其最靠北,最突出)。
5.敌我兵力对比,我15万,敌9万,其中美军7万多,我略有优势。
6.我军优势,先敌行动,易达成战术突然性。敌军劣势,分散行动,易被各个歼灭。
(实际作战命令当然不是这样,为便于阅读,故提炼如此)。
如果照纸面这个要点简单地去理解,我军应当有很大胜算。
但是很不幸,九兵团指挥层有点想当然。
首先是预备队的问题。从军事原则上看,持重求稳是对的,控制充足有力的预备队不是坏事。辽沈战役那个著名的片段,塔山阻击战出现重大伤亡,快要顶不住时,101仍然决定总预备队一纵不能动。留二十六军作为全兵团预备队,稳是够稳,合适吗?
预备队力量与投入作战兵力比例有些大,占全兵团三分之一。预备队是保底的,要么在战事胶着、无法解决敌人时,作为最后之生力,一举击溃敌军。要么当全军败局已定时,预备队用来稳住局面,不使崩溃。无论古今中外,大致的原则都是如此。
长津湖之战九兵团总兵力不过15万人,其中除去兵团、军属炮兵以及庞大机关,每个军投入战斗的兵力并不是5万左右,据统计二十七军仅有3.76万人投入作战。而当面联合国军总数约10.3万人。大家都把机关和后勤保障人员去掉,战兵大致相当。
试想,这样的部署怎能实现以多打少、分割围歼呢?
其次是战役目的和打法。九兵团比较激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战役目标太大,没有集中足够优势的兵力。
第二,对美军打法并不熟悉的情况下,贸然采取我军惯常的手段,没有设置多种手段以适应战场可能发生的变化。
第三,对美军的情况也不太熟悉,对战场态势也不太熟悉,哪里敌人力量最集中、哪里战场条件较好、战场交通条件是否限制我军机动能力,几乎两眼一抹黑。
在国内战场期间,华野也犯过类似错误,南麻临朐战役的失利,七月分兵后的失利,土山集的失利,基本都有想当然、不知己知彼的因素。
作为兵团指挥层面,宋时轮和陶勇都是这些战斗的亲历者,本应好好汲取教训,却在急于建功立业打响出国头一炮的心态下乱了方寸,实属不该。
二、画虎不成反类犬
快速机动、侧后迂回、分割包围,只要这一套组合拳使出来,在粟裕手上一旦施展出来,就如格斗游戏中的绝命连招一样,敌人往往不死也残。
宋时轮将军对粟裕的打法是很认同很尊重也很愿意这样用的,陶勇就更不用说了,粟裕手把手教出来猛将,徐帅早年对陶勇军事思想影响和痕迹都被硬生生抹掉了,可见粟裕式打法的魅力之强、作用之强。
宋陶基本把粟裕的打法照搬过来了,为什么不行呢?
有人说,上文也说了,总兵力对比不行。我军15万,敌军10.3万。我们达不到三到五倍兵力优势打不掉美军。这个理自然没有错,但它是一般道理。
只根据总实力来论胜败显然不科学,苏中七战、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这几场辉煌的胜仗,都是在敌我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达成的。靠得是什么?粟裕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临场指挥调度,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局部战场,实现我对敌数倍的力量优势。
15万人这么大的兵力规模,以及长津湖区广阔而复杂的战场地理条件,足够九兵团创造各种分割包围的战机,以及造成局部数倍兵力优势。
以攻歼北极熊团为例剖析之。
我们是事后诸葛亮,站在上帝视角,自然知道这一处位于新兴里的敌人,是最易达成全歼的。柳潭里是美军陆战1师的主力,兵力较多,不太好打。下碣隅里更靠南,也不好打。
但当时条件下,要在很短时间内判明打哪里、怎么打,太难了。
对比一下粟裕指挥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发起最初目标是邱清泉第五军,但打着打着,由于进行了充分而复杂的战场调动,国军方面出现了几个力量聚集点,邱清泉一个,区寿年兵团一个,开封城一个,黄百韬一个。
论其力量布局之复杂程度,其实比长津湖复杂多了。各股力量互为救援和配合关系,并不很容易摘出来打。
粟裕敢于放弃给中央原定的军令状,把邱清泉扔到一旁,转而捡弱敌区寿年兵团打,体现了非常广阔的格局和精准的战役眼光。
打北极熊团与此类似。
宋、陶运用粟裕的老打法,分割、包围、歼灭,件件好像都在路子上,但执行起来不一样了。
有的人理解粟裕的打法,对分割、包围、歼灭、穿插、迂回这些战术动作没有细致的区分,好像这几件事都是一回事,其实彼此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分割与包围。
未完待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有历史):画虎不成终遗恨:宋时轮照搬粟裕打法包围美军,却暴露一致命破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