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还沉沁在春节和藏历年喜庆的氛围之中,准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这两个伟大的节日,3月2日下午,突然从成都传来郄晋武将军不幸逝世的噩耗,感到十分震惊,十分悲痛。也感到十分意外和遗憾。
昌都战役首立战功
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本来希望通过友好协商的办法,和平解放西藏,把向西藏的进军,变成一次和平的、友好的、实现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一次进军,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片土地,为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空前未有的大统一、大团结、大繁荣开辟道路。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的,中央制定了一整套和平解放、和平进军的方针和政策,并做了一系列真诚的努力。但是,以达扎为首的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中的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顽固地拒绝中央政府的伟大号召,并陈兵金沙江畔,堵塞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大门。在这种情况下,我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不得不实施昌都战役。
我军实施昌都战役到现在,已经整整70年了。单就军事层面来讲,战斗规模并不大,但在政治上,却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这样,刘少奇副主席把昌都战役称作是进军西藏过程中的“淮海战役”。
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1950年8月26日,西南军区下达《关于昌都战役基本命令》。
9月13日,18军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签发《解放昌都战役政治命令》。
9月30日,在庆祝新中国诞生一周年前夕,刚刚在甘孜组建的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简称西藏工委)发布《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关于解放昌都战役工作指示》,并决定18军分南北两路,分别从德格的岗托渡口和巴塘的竹巴龙渡口强渡金沙江,向西藏东部重镇昌都发起进攻。
10月2日,也就是庆祝国庆一周年之后的第二天,18军党委再次向参战部队发出补充指示:“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要求各部队必须完成战役和战斗的迂回包围任务。尤其是154团和157团,务必切实注意堵截敌人自恩达、八宿、邦达逃跑的退路,以神速勇猛的行动,干脆彻底地歼灭敌人。”
图1 郄晋武将军
郄晋武同志当时就是154团团长。他和政委杨军率领154团全体指战员,以能够吃大苦、耐大劳、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与157团紧密配合,强渡金沙江,跨越澜沧江,克服高寒缺氧的困难,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快速前进,“以神速勇猛的行动”,胜利完成了迂回包围任务,没有让一个敌军溃逃,为胜利完成昌都战役做出了重要贡献。
10月16日发起昌都战役。10月19日20时,156团解放昌都,俘敌200余人。青海骑兵支队继续向昌都西南区急进。10月20日,157团进抵左贡。154团抵达恩达,以一部连夜与青海骑兵支队会合。
10月21日,昌都总督、噶伦阿沛·阿旺晋美撤离昌都,到达昌都西南竹阁寺,下令总督署及所率藏军2700余人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10月23日,西南局、西南军区电令嘉奖昌都战役参战部队。电令称:
“庆祝你们解放昌都,类乌齐、恩达、宁静、盐井、碧土等要地,歼敌4千余人,争取藏军第九代本起义的伟大胜利。尚望继续努力,团结藏族同胞,争取更大的胜利。”
10月24日,察雅民兵500余人向我投诚,至此,整个昌都战役胜利结束,西藏东部重镇昌都宣告解放。
对昌都战役的胜利,党中央、中央军委给予高度评价。刘少奇副主席指出:“昌都战役就像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西藏的基础。西藏的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继续,是两个阶级搏斗的必然结果。”
能战方能言和。昌都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也为和平谈判铺平了道路。
牢记初衷,不辱使命
当西南军区把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务交给18军之后,1950年3月7日,在张国华军长、谭冠三政委的率领下,18军在乐山举行庄严隆重的宣誓仪式。郄晋武、杨军率领154团全体指战员参加了誓师大会。在雄伟的军乐声中,张国华军长走向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中央,庄重地说: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解放苦难中的藏族人民,我们一定要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吃大苦,耐大劳,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决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光荣任务,誓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
誓词的关键词是:誓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
这就是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全体将士永恒的初衷,神圣的使命!
郄晋武以他一生的奋斗精神,践行了庄严的誓词:牢记初衷,不辱使命。郄晋武的战友、夫人郭蕴中同志紧随其后,踏上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伟大征程。
1951年5月23日,在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亲切关怀下,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遵照协议精神,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分四路向世界屋脊进行伟大的进军。长征时担任红军总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元帅,把进军西藏,称作“我军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1951年11月, 154团这支英雄的部队,在郄晋武团长率领下,分批向后藏重镇江孜、日喀则开进。
1952年7月17日,该团进驻边境重镇亚东。
至此,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胜利完成了多路向心进军、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完成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片土地的神圣使命。
这不是在理念上、象征意义上、用文学语言描述“把五星红旗插在喜马拉雅山上”,而是实实在在地把庄严美丽的五星红旗插在中印边界的喜马拉雅山上,并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在4000多公里漫长的国境线上建立了第一批边防哨所,铸成了保卫西南国防的钢铁长城,从此永远结束了在中印边界“有边无防”的历史。
图2 郄晋武团长与扬军政委
这是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与西藏人民亲密团结,紧密配合,共同努力,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侵略,保卫西南国防做出的一个重要的、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贡献!
这一年,神州大地,祖国各地,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景象。新中国成立不久,大业初就,百业兴旺,人心振奋,国运昌隆。所有这一切生动地证明:我国各族人民的命运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遵照张国华军长、谭冠三政委的指示,直接指挥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军事行动的是西藏军区第二参谋长李觉将军。到了耄耋之年,李觉将军回顾这一壮举时,依然激情似火,豪情满怀,不负韶华,不负此生。他告诉年轻的同志们:你们知道吗?执行这一任务的部队是52师154团。团长是郄晋武。那时他还年轻,是我们十八军的一个战将。
同样,郄晋武将军在回顾当年执行这一任务的情形时,同样心潮激荡,热血沸腾,能为完成这一神圣使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查果拉山上战旗红
在十八军中高级将领里,郄晋武是最早到西藏的指挥员之一。1950年10月16日夜,他和杨军政委率领154团,与156团并肩作战,从德格县的岗托渡口强渡金沙江,第一次踏上西藏这片祖国的热土。从此郄晋武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决心响应党的号召,为保卫这片土地,建设这片土地,造福西藏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
郄晋武又是最后一个离开西藏的老十八军领导人。由于年龄因素,不得不离开西藏,但是,他人离心不离。心心念念、梦牵魂绕、时时刻刻牵挂的还是西藏,是西藏的人民。郄晋武的夫人郭蕴中也是一位老西藏。郄晋武和郭蕴中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的一个典型,一位光荣的代表。
图3 郄晋武与夫人郭蕴中
郄晋武在西藏期间,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农村牧区,边防哨所。而他走得最多的是漫长的边防线和边防哨所。郄晋武和他领导的英雄部队在风雪弥漫的喜马拉雅山口建立了查果拉边防哨所。查果拉战略地位最重要,海拔最高,有5318米高。这个哨所至今仍然是全军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边防哨所。
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我们的边防战士,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意志,坚守着祖国的神圣领土。边防战士们自豪地说:“我们苦一点,累一点没有关系,祖国把这样光荣而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一定不辜负祖国人民的重托,坚决保卫祖国边疆,连一只苍蝇也不让它从查果拉哨所飞过去。”
由于查果拉边防哨所的突出贡献,多次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受到西藏人民的称赞和爱护。
图4 查果拉哨所
郄晋武后来担任西藏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但是,无论职位有什么变化,郄晋武始终惦记着这个边防哨所。他多次到查果拉山视察,关心守卫哨所的边防战士,关心边防建设。
郄晋武司令员的这种精神,使十八军老战士、著名诗人杨星火深受感动。早在20多年前,1994年前后,星火同志正在撰写《陈明义传》,我刚写完《雪山名将谭冠三》,有人鼓励我继续写《王其梅传》和《李觉传》。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切磋,交换意见,交换资料。她说:十八军的几位首长,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1号(当时部队首长都有代号,1号是张国华)的传记,赵慎应写了,你写了2号(谭冠三政委),再写4号(王其梅副政委)和6号(第二参谋长李觉),这样2、4、6号首长都让你包圆了。我写了5号(第一参谋长陈明义),就要写郄司令员。
图5 高原文艺战士杨星火
星火同志自己对查果拉哨所也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一个女同志,不顾身体孱弱,八次登上查果拉哨所,看望和采访边防战士,先后撰写了《查果拉的故事》等作品,同时撰写了大量诗歌、散文和通讯报道。迄今为止,杨星火同志不但是西藏作家,就是全国作家和诗人中,到查果拉哨所考察和采访最多的,没有之一。星火同志是高原文艺战士的一个典范。在星火同志身上,也生动地体现了“老西藏精神”。星火同志是在用“老西藏精神”满腔热情地讴歌“老西藏精神”!
让我感到遗憾,甚至痛心的是:星火没有完成她的心愿,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永远的怀念
西藏人民把那些背着背包参加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伟大斗争的人民解放军、地方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科考人员亲切地称为“老西藏”;把他们那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称为“老西藏精神”。
毛泽东主席生前一再教育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老西藏”们就有这种精神。他们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与藏族人民亲密团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卫了祖国西南边疆。让庄严美丽的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喜马拉雅山上。人民解放军与西藏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守望相助,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彻底埋葬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使西藏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
郄晋武将军就是这种“老西藏精神”的一个优秀代表。
高原文艺战士杨星火也是这样一位“老西藏精神”的优秀代表。
他们这一代人,有着高尚的情操和宝贵的品德,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只有付出,不求报酬;志在创造,不图享受。
图6 查果拉哨所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人不一定能够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的确,不是每一位“老西藏”同志都能做出伟大的成绩,创造辉煌的成就。但是,他们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范,正如藏族人民所称颂的那样: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纯洁的心。他们在走向世界屋脊,与藏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同时,也在不断攀登人格的高度。
岁月流逝,70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率部进藏的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天宝、陈明义、李觉、范明、慕生忠、王其梅、刘振国、牙含章、吴忠、金绍山、苗丕一、陈子植、杨东生、乐宇泓(阿乐)、夏川、张忠、洪流、惠毅然、平措汪杰、陈静波、张钧等首长们已经故去,许多老同志因健康原因离开了西藏。还有更多的同志长眠在风雪高原的深山峡谷之中,与他们生前为之奋斗、流过汗水、洒过热血的祖国这片壮丽而神圣的土地永远永远地融化在一起。
“老西藏精神”是被藏族人民亲切地称作“金珠玛米”的千千万万进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地方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科考人员、筑路民工,以及被藏族同胞赞誉为“毛主席的门巴”的医务人员共同铸造的,是热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
西藏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他们!
现在,郄晋武将军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多年以前,身患重病的郄晋武将军曾经满怀深情地表示:2021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我要与医务人员和家属好好配合,以顽强的毅力,争取活到2021年,参加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的伟大节日,以表达我这个老西藏战士和老共产党员的一片心意。我们十分理解郄司令员的这种心情,衷心为他祈祷,为他祝福。我们大家也与老将军一样,以热切的心情期盼这一天。让人们十分遗憾,十分痛心的是:距离和平解放西藏70周年仅有82天;距离建党100周年也只有3个月另29天,百岁老将军就离开了我们!
但是,郄晋武将军和“老西藏”们的这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会消失,不会眠灭,更不会失去光彩,而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发扬光大。
愿郄晋武将军一路走好。在另一个清净的土地上,与当年一起进军西藏、解放西藏、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保卫祖国西南国防的首长们和指战员们在一起,与相敬相爱,患难相依,相濡以沫,并肩战斗,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战友和同志郭蕴中在一起,俯瞰着西藏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的人民,俯瞰着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锦绣山河!
作为一个十八军战士,我会永远怀念你们!你们永远活在西藏人民的心中!
2021年3月4日于北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雪山的故事):他是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的英雄团团长——深切悼念郄晋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