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文|邓龙

??

3月13日,3536三线军工文创园迎来了两位曾经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他们虽然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但只要一提起“816工程”,他们的眼神里饱含坚定和深情,满怀激情地讲起了当年部队奉命秘密进入白涛镇,钻山洞、挖坑道的艰苦岁月。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1964年8月,为应对国际局势的风云突变,党中央、毛主席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同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1966年,二机部(核工业部)提出在西南地区建设一个地下核工厂,经过多方选址,最终确定位于川东涪陵地区的白涛镇作为地下核工厂基地,为了保密,从此白涛镇的地名也随之从中国地图上消失。

1966年夏,经周总理批准“816工程”正式上马,设计建造拥有2001根燃料棒的水冷式反应堆的”816″工程破土动工。

1967年,中央军委命令8342部队(对内番号工程兵第54师)齐装满员2万余官兵秘密进入白涛镇,开挖山洞,修建地下核工厂。高峰时期参加这项绝密工程的有二机部的3个建筑公司、各路精英共六万多人。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这些工程兵为了国防建设,舍小家为大家,一起随着”816工程”消失在大山深处,这一干就是8年。1984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决定816核工程停建,此时,816核工程洞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816工程”就这样被封闭了起来,与世隔离了18年的军人们终于能够回到亲人身边了。然而,国家要求他们即使回到家乡,也不能透露有关工程的任何信息。

当年凡是参与这项工程的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严守国家机密。这项绝密工程,直到2003年,国防科工委下达了对”816工程”的解密令,从此”潜伏”地下50多年的”816核工程”的神秘面纱才被逐步揭开。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到“816工程”参观,一定要去一个叫“一碗水”的地方。在白涛镇的外边,有一条水泥路蜿蜒数公里,穿越大山,通往崇山峻岭深处一个小地名叫“一碗水”的地方。这里有座烈士陵园,静静矗立着76块墓碑,安葬着建设过程中牺牲的76名烈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年纪最小的年仅17岁。这些烈士中,很多毕业于清华、北大、哈军工、上海交大核物理和化工专业,他们听从祖国召唤,不计个人得失,带着对祖国忠诚的信念,用青春与热血,浇筑了中国核工业史的一座丰碑。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图为陈怀文、郭武军与桂雪梅董事长合影

两位老兵中的郭武军老人,1978年从部队退役后,先后从事过教师、村干部、企业家等多种职业,但情系军营的革命初心不改。他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创业致富后,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关爱老兵、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2021年7月,郭老个人出资多方收集军用品、老照片、书籍、书信等,在伊川县江左镇建立“原工程兵54师”光辉历程展览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三线精神,吸引附近学生、群众2000余人次参观学习。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郭武军老人先后荣获河南省伊川县拥军优属模范人物、洛阳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816工程”虽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是一段共和国的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芳华。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三线记忆):当年参加过“816工程”建设的老兵走进3536文创园

(浏览 1,23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