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小岗
那一年, 己未羊年;那一仗,此生难忘。悠悠46载!


红河,混浊、湍急、荒凉的中越界河。宽160—210米,水深3—5米,流速每秒1.5 米左右,不能徒涉。
“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共临东海我们友谊像朝阳。同饮一江水,早相见、晚向往,清晨同听雄鸡高唱。”当初那首脍炙人口的歌中景象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越军似乎不准备与我在红河防线上纠缠,只部署了少量兵力扼守对岸高地。2月17日凌晨4时,红河对岸230高地方向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和沉闷的炮弹爆炸声,一道道流星似的曳光弹划破夜空,师先头部队111团与敌交火,双方在红河南岸230高地激战。

4时50分,我团尖刀连4连从北山渡场乘9艘冲锋舟,分两个波次偷渡红河。冲锋舟靠岸时,遇到越军在岸边布设的密集而锋利的竹尖桩,当年美国大兵没少吃它的亏。战士们小心翼翼地从竹签的缝隙中穿过,由于下舟时动作过猛,3排长江建军和另一名战士手被扎伤。至7点30分,二营主力尾随4连全部渡 河,随即向纵深推进。

团主力到达之前,师工兵营已经抢架好了浮桥,团指挥所在河边渡口一座小土丘边开设。此时一营部队尚未渡河,团直、机关应在一营之后跟进,于是指挥所人员就地卧倒隐蔽。平视前方,对岸就是越南,低低的丘陵地种了许多菠萝,河边坡地上长满高茅草,一眼望去不见一个人影,但机枪却不停地吼叫着,原来111团尚未肃清230高地残敌,有几个隐蔽火力点还在威胁我渡河部队的安全。
我团组织火力支援,依仗我方河岸高于对方的优势,用机枪、85加农炮压制越军火力点。部队初战,难免有些慌乱, 连冯团长也没搞清楚那“哐哐”的炮声来自哪里,一边大叫着“隐蔽!”一边往旁边扑倒。 我正好站在他旁边,这一扑就伏在了我身上。师前指刘副师长站在河边一个土坑内, 露出大半个身子用望远镜观察,指挥部队进 攻。我与这老头熟——他儿子刘建忠在我团特务连当侦察排长——就偷偷跑过去,想了解点情况,顺便照张像,却被老头一句“来这儿干啥?危险!”给喝退了。

千军万马涌上红河浮桥。战前准备的人手一个漂浮器材如今用不上了,扔在桥边,顿时堆起了几座小山!敌远纵深射来的流弹落在河里,激起一个个浑黄的水柱,枪声阵阵……部队、机关、支前民工拥挤在浮桥 上,前进速度十分缓慢。战争年代入伍的于副团长在桥中振臂疾呼:“同志们,不要挤,前后跟进,抓紧过河,上岸就安全了!”9时40分,1营、团直(指)、3营渡河完毕。10时40分全团渡河完毕。12时30分,骡马渡河完毕。就这样,踏上了越南的土地。第一脚站稳后,我和身边的人都忍不住说了声:“老子终于过来了”。在此之前, 谁也不信这会是真的。前面很快传来口令:路两边有地雷,不要离开道路。大队人马立刻没了声音,有人小便都站路中间尿,不敢朝路边走半步,仿佛地雷分分钟就要爆炸。

上岸不久,就看见路边山坡的一棵树上倒吊着一个人,头部中弹,血与脑浆的混合物已经凝固成一条线,挂在伤口处,走进细看,是我们的战士!眼前景象说明战斗从一开始就迅速进入激烈与残酷。团侦察排两个班在侦察参谋孔健带领下先期渡河渗透侦察时,悄悄跟踪一队越军,突然被最后一名敌军发现,子弹瓢泼而至,战士董特科头部中弹牺牲,这是全团牺牲的第一人(董特科烈士,战后追记三等功)。班长韩银华中弹5发,均打在双腿,他毫无感觉地爬起来,端起冲锋枪向敌猛扫,战士们同时开火,将打伤他的敌兵击毙,韩银华左手掌又中一弹,但他依然顽强地活着!还是这帮侦察兵,在外展河边与敌遭遇,两挺机枪轮番扫射,将他们压制在一片低洼地里,欲进不能,还击不利。
此时,团指挥所还没有过红河。下团指挥的师副参谋长陈世俊在电台里与孔健通话,命令他“不要慌,搞清你所在的位置,向我方撤出。”战士薛光辉刚一探身,胸部被一排子弹扫过,幸好右胯部的手枪挡住一发子弹,胸前的冲锋枪弹匣上端被另一发子弹射穿,弹头威力减弱,没打进肉里,30发子弹却被弹匣弹簧顶着飞得精光,把下巴上蹭掉一块皮!第三发子弹穿过左腰,未中要害。此时,忽听见背后山上有人用四川话喊:“下面有敌人 ,快点把机枪抬来!”。孔健急了,忙用特别信号联络,但这些兵平时没注意记信号,不理这一套,眼看架好枪就要打过来,千钧一发之际,孔健只得用四川话大吼一声:“自己人,你打个锤子呀!”这下比信号管用,误会消除,孔健急呼炮火支援,迅速撤出了洼地。当我过河后见到迎面走来一瘸一拐的薛光辉,第一句话想说的就是“你小子福大命大造化大啊”,而身边民工们都赞不绝口地说:“解放军真是硬骨头!”

就在我一线部队刚与敌交上火不久,后勤指挥所就接到前指电报,立即向1、2营前运各类枪弹0.5个基数,手榴弹1.0个基数。此时后指还未过河,刚搭好的浮桥拥不堪,等待过河的部队尚滞留在红河两岸,弹 药车无法使用,紧急关头,后指迅速组织战士、民工人挑肩扛,如数将补充弹药送至红 河南岸纵深500米无名高地反斜面凹地。
中午至下午,我带八一电影制片厂两位摄影师跟三营开进,在通过刚刚攻克的230高地东北侧无名高地时遭越军炮火拦击。“空 ——哐!”炮弹出膛和落地两声几乎连在一起,说明敌炮的位置离得很近。带着致命尖啸的弹丸在部队前后左右炸开,掀起的土块不时砸在人的身上、头上。满山的高茅草,人在里面啥也看不见,脚下只有一条小路, 部队无法散开,只能就地卧倒隐蔽。“这炮,没个准头,瞎打呗。”八一厂的老杨躺在草丛里悠闲地抽着烟对我说:“老子中印边界、援越抗美、珍宝岛都见识过了,听天由命吧”。话音刚落,一发炮弹落在百米开 外,3营炮连一名战士的左胳膊被弹片削掉,7连一名战士也受了伤。一名支前民工,肚子被弹片炸伤,疼得嗷嗷叫。就这样,我们整整趴了两个小时,才过了这一关。翻过山去,见对面山凹里就是敌人的一 个刚被我拿下的85加农炮连阵地,离部队刚才的隐蔽地点直线距离也就三四百米!“85 加”基本就是直射过来的。

攻占230高地的战斗冲锋中
话说前卫4连渡河登岸后,迅速越过141高地,徒涉外展河,经过一片甘蔗林,9时许进至果沙。这是一个有十来间草房的小村落,呈东西走向的谷(柳)坝(洒)公路从村中通过,公路南侧是221高地。连长杨德书令机枪分别控制果沙东西两侧公路,令尖刀班4班前出侦察,2排随时准备投入战斗。4班刚接近村落中央,突遭隐藏在房屋内敌人机枪猛烈射击,战士李华宝臀部被击中负伤。2排长马贵军立即指全排展开村落战。4班长李树文迅速接近草房,将敌机枪射手击毙,随即转身,打倒了逃往附近甘蔗林的另一名女冲锋队员,然后纵身跃入房内。敌人藏在屋子里的一个地洞内,李树文对准土洞打了一个点射,又投入一枚手榴弹,消灭了洞内的敌人。战士何云山发现另一间草房后一个洞口伸出枪管,立即朝洞内连掷两颗手榴弹,炸死两名敌人。6班长张启山和排长马贵军看见3个越军扛着一门82无后坐力炮从211高地向果沙增援,便隐蔽待机,在敌进至60米开外突然开火,将敌击毙。激战半小时,2排全歼果沙村之敌,毙敌20名,缴获82无后坐力炮1门,炸毁机枪1挺、冲锋枪3支。

9时30分,4连3排迅速穿过公路向221高地发起攻击,1排跟进,2排肃清果沙残敌后转为连预备队并保障连后侧安全。3排首先占领221西侧山梁,尔后沿山梁向主峰展开攻击。连长杨德书率突击组登上山梁,发现约有十四、五名越军沿221高地西南侧山梁 正向主峰增援,当即令火力组射击,毙敌8名,其余向后逃窜。此时3排遭主峰之敌火力压制,连长组织火力支援,3排各班交替掩护向221高地主峰攻击。主峰的敌人见援兵未到,便放弃堑壕,躲进了草丛。8班副班长张文军刚突入第一道堑壕,就被主峰之敌扔下的手榴弹炸中头部牺牲(张文军烈士,战后追记二等功)。8班战士黄良富发现前方有个敌人,当即将其击伤,正当他冲上去缴枪俘敌时,在他后面四五米远的草丛中一个敌人突然用冲锋枪向他射击,黄良富身中数弹当场牺牲(黄良富烈士,战后追记 二等功),机枪手赵强华一个点射击毙该敌,同时迅速扑过去压住被黄良富击伤倒地的那个敌人,正要将其捆绑时,突然发现正在前进的3排长江建军身边草丛里有一个敌人正举枪对准他,便大喊一声“排长,敌 人!”江建军迅即转身飞起一脚踢开敌人的枪,与此同时,一梭子弹从他腋下穿过,江建军随即一枪击毙了该敌。被赵强华压住的敌人不甘被俘负隅顽抗,赵强华拔出匕首将其刺死。3排在连火力支援和1排协同下继续攻击主峰。1排2班主动出击,从东北侧迂回,配合3排突入221高地主峰敌堑壕,2班长施成信与3名战士在堑壕内抓获 3名越军俘虏。连长杨德书率火力组紧随3排冲上主峰西侧,发现50米外一名越军正向南侧凹部逃窜,当即开火将其击毙。至10时30分,3排占领221高地,毙敌11名,伤敌1名,俘敌3名(战后,4连3排荣立集体一等功,排长江建军荣立一等功)。

10时45分,营令4连向177高地方向继续攻击前进。4连在221高地南坡中段凹部树林发现防守221高地越军一个排曾住过的简易营房,缴获6箱56式步机子弹。各排拉开距离沿公路两侧隐蔽迅速向177高地方向运 动。在接敌运动中,60炮班战士赵坚志中弹牺牲(赵坚志烈士,战后追记三等功)。当1排进至144高地时,发现右前方315高地东侧有敌约一个排的兵力在活动,连长即令炮班长张永建指60迫击炮射击,准确压制杀伤了该敌。15时,1排进至177高地东侧,突遭210高地方向敌机枪射击,配属1排的2营机枪连副连长袁学章及两名战士负伤。1排搜索177高地未发现有敌人,继续向315高地东侧搜索也未发现敌情即回撤至177高地。19时,营长令4连就地转入防御,严防敌特工偷袭。
渡河首日,经果沙、221两战,4连以亡2人、伤4人的极低代价取得毙、伤、俘敌35名的战果,打出尖刀连的锋芒。
4连攻占221高地之后,2营营长、教导员 和副营长跳到一个可能是越军避弹所的方坑里研究战况。随2营行动的副团长张兆祥立即跑过来大声喝道:“赶快滚出来!你们不想活了!”三人马上跑了出来,刚离开不到百米,越军炮弹就落在坑里爆炸了,然后顺着战壕兜着他们屁股打。张副团长是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兵,一句话救了一个营指班子,姜还是老的辣。
与此同时,2营各连分别向既定目标攻击前进6连以一部兵力协同4连歼灭221高地之敌,主力攻占212高地后向177高地发展进攻,歼敌两个班。
18时50分,2营攻占了177、315高地一线。
1营渡河后,一举攻占211、205、210高地。前卫1连在230高地东侧果沙村附近准备搭乘坦克实施穿插,坦克久等不来,原来是15号夜工程兵构筑坦克上浮桥通道时已被越军发现,在对岸埋了反坦克地雷。16号夜间坦克一上岸就被炸毁6辆,不能前进,随后待工兵来排雷耽误了很长时间。于是1连只好冒着敌人严密的火力封锁,沿山脊线徒步穿插。19时,1连进至团进攻当面最前端的264高地东北侧山脊,守敌与我接火后即后撤,明显有引我入瓮的企图。此时,1连周围高地均为敌占据,当面敌人说话的声音都清晰可闻。为防止孤军深入,团令1连停止前进等待命令。部队已一整天没喝上水,口干舌燥,连长曹克明一面组织全连就地构筑工事,一面派副连长李康带了几个战士到山下小溪里打了十几壶水为战友们解渴。
3连在1连后跟进,遭受两翼高地上敌人火力拦阻,进攻一度受阻。连党支部紧急开会磋商,决心另辟进攻路线,甩开当面之敌,在兄弟连队与一线敌人鏖战之际,直插上级赋予的第二阶段攻击目标——264高地。这时,一阵机枪声从对面草丛里传来,急促的弹雨击伤了两名战士。随队行动的副营长吴光华冷静观察地形,发现周围全是茂密的高茅草,无路可行,只有山顶有一条小道。吴副营长与连长陈大坤商量后决定,必须冲过去!他俩一前一后,率领全连鱼贯而上。敌人的炮弹一排排落下,6班长雷德才牺牲,几名战士负伤(雷德才烈士,战后追记三等功)。危急时刻,指导员晏少华大声说:“同志们,祖国人民在看着我们,咱们的父母亲也在看着我们,我们能让他们丢脸吗?”指导员的鼓动换来了战士们斩钉截铁般的回应“绝不丢脸!向前插!”就这样,凭着手中一张60年代绘制的军用地图,3连按方位角开进,逢沟越沟,遇崖攀崖,在午夜时分悄悄抵近了264高地。
傍晚时分,前指电示后指:上午前运至1、2营原阵地上的弹药,由于两个营追歼逃敌,未顾得上领取,要想办法抓紧处置。后指首长看了地图,发现弹药遗留地目前距后指机关所在地最近,遂当机立断,由后指机关所属人员每人携带一件前行,待后续车辆分队上来后再转交。每人一箱弹药,加上自身的背囊、手枪、干粮袋、水壶、防毒面具,其负荷应在80斤左右。罗元富副团长与几位领导和大家一样每人都扛了一件,喘着粗气,十分艰难地行进在山间小路上,直至第二天上午,才与军需运输分队会合。
团基指(基本指挥所)当晚摸黑前行,途经白天4连打下的221高地。221,系红河南岸230高地外越军另一处点设防的高地。山上一圈一圈挖的都是一米多宽深不见底的大沟,上铺木板供人通行,沟底插满尖 桩,沟壁上有洞,可通向另一条沟。轻火力配备其间,密不透风。而这一切,都被密实的高茅草掩盖着,一不小心人就可能落入深壕消失不见!
藏在丛林中的越军炮兵阵地。(网图,越军拍摄)
这就是越军从多年战乱中学到的山岳丛林设防要诀,攻打之艰难可想而知。眼睛近视的胡福生拉着我的手枪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稍不注意,我走远了,他就在后面压低声音叫我。24时,团基指进至205高地。我团第一天的进攻纵深达6公里,为全师最前位置。
至此,越军红河防线被我突破。
(未完待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军魂永恒):《己未46年祭》(四):突破红河丨张小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