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世事沧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团队,一个郡县,一方水土,一个单一的人,总会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过往。回顾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过往,总结经验也好,汲取教训也罢,总会使你有所得,有所失。得到的是精华,失去的是浮尘。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早就告诫人们:
这不是说一定要你去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而是应该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
【文乐极境】
□ 文 | 田新法
红色中国的火红年代,曾经有过一段火红的记忆——“大跃进”。其高潮是公元1958—1961年。那时的我已上小学,初步懂事却未黯世事,卷入洪流却只能随波逐流。至今,已过去一个甲子,但许多情景仍历历在目。回忆起那一段岁月,心中波涛起伏,有幸福、有痛苦、有欣慰、有遗憾,总归觉得有一种把它客观记录下来的责任感。
大跃进运动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是吃食堂。吃食堂通俗地说就是取消各家各户的小锅灶,好几百人聚合在一起吃大锅饭。大点的生产队一队一个食堂,小点的生产队两三个队一个食堂。那时讲究“一大二公”,公共食堂办得越大越能体现出“共产主义”特性。记得我所在的公共食堂,原来两个生产队,后来扩展为五个生产队,食堂灶台有四口大锅,大小饭口应当近千。
各地吃食堂有先有后,我家乡大约起始于1958年上半年。那时候,中央召开八大二次会议,全党全国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并迅速掀起了大跃进高潮。伴随大跃进取得阶段性成果,适应“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需要,公共食堂成了人民公社之下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标配。
1958年之前的两三年,可以说是新中国难得遇到过的安定团结、风调雨顺之年,各地经济发展很快,老百姓有了不少积累。1958年又是一个特大丰收年,记忆中,麦子长得满地金黄,玉米穗子长得如同大棒槌,红薯有的长得像南瓜一样大。
到庄稼收割时,许多人都马马虎虎地收个大料,尤其是刨红薯,一镢头下去完事,大的捡起来,小的就撂地里不管了。粮食多了,许多人脑子就发热了,甚至还有高层领导提出能不能一天吃四顿饭的问题。公共食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办起来的。
新办起来的食堂真的很“阔”,阔到粮食多得无处存放。这些粮食,有的是当年年景好从地里收来的,更多的却是从各家各户收交而来的。成食堂前后,宣传工作非常到位,公社、大队干部四处叫喊、反复动员,让社员群众交出家中的粮食。在收交粮食那些天里,党员干部人人带头,社员群众争先恐后,收来的粮食不过秤、不付费。当然,谁家私藏粮食,那是要责令搬家或者挨“批斗”的。我父亲出于对共产党的信任,很快就掀掉土炕,给公共食堂上交了藏在炕底的两大缸麦子,至今我都记得父亲蹲在缸边恋恋不舍,不停地扒拉缸里麦子的样子。当然,主动上交粮食会得到表扬,对我父亲的表扬是一张大字报和一段四句的锣鼓顺口溜。
有了粮食,那就吃,放开肚皮吃吧。公共食堂开办初期,生活真的很好,每天都有馒头、小米干饭和面条等主食,而且能管饱,还有时令蔬菜和粉条大烩菜,偶尔还能吃上肉和鸡蛋。自古以来省吃俭用的家乡百姓们,哪里这样吃喝享用过?每到饭点,公共食堂里到处都充满了欢笑。朋友,别看不起这样的生活水准,那时候的太行山区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庄稼人一年到头辛勤劳作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还能让人天天米面、肉蛋侍候?人们真的认为马上就要实现衣食无忧、“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了。
乐极生悲,饱食终日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走下坡路;到1958年冬季,公共食堂就开始“王小二过年”了。馒头越来越小、越来越黑(掺合了杂面),炒菜缺了油,少滋没味,面条汤和玉米糁稀饭越来越稀,食堂也开始按人头限量,再也不能放开肚皮吃了。
时间进入到1959年,老天爷露开了它不近人情的一面,天下大旱,并且一旱就是全国各地,一旱就是整整三年。这三年,粮食连年歉收,太行山一带的薄地甚至颗粒不收,老百姓不得不节衣缩食、忍饥挨饿。再加上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限期还债,使新中国真正地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考验,经济状况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每况愈下。
1959年春天,公共食堂实行限量后,社员们就开始吃不饱饭了。头年秋季马马虎虎收秋,玉米杆子上留下来的秕玉米和红薯地里撂下的小红薯等,反而成了老百姓的救命粮,大家都争着到地里去刨、去捡。这还不济事,地里的红薯叶、红薯秧子、红薯笼头(根)等,都成了争抢对象。需要说明的是,食堂是有一套严格规定的,所有人除非有病或加班,都必须在食堂吃饭;并且,由于大办钢铁需要,各家各户的铁锅都砸碎扔进了炼铁炉里,所以从地里捡回来的东西大部分还是交到了食堂,当然,也还有门子高点的家庭偷偷留着锅在自个家煮饭。
在食堂吃饭,餐具是自备的。那时铁锅砸了,铝锅还没有时兴,各家各户用的打饭锅大都是柳条编成的像桶一样的家什,家乡人叫“壳捞”,或是桐木板子合成的木桶,也还有人用陶锅或瓷锅。食堂打饭要排队,按人头分股打饭。成人为一股,上学的和不能干活的老人为半股,而小孩多是四分之一股。一股饭大约可以打两个糠饼或窝头、一马勺稀饭或面汤,半股和四分之一股往下类推。肚子里没了油水,这些东西哪里够吃呀?尤其是在地里劳作的成年人,辛苦一天回来也只能凑合着吃这些限量的劣质食品。饭不够吃怎么办?往稀饭桶里加水,用水顶替饭食来填饱肚子。渐渐地,人们的肚子越撑越大,有的后来还因为肚子老撑着或老饿着落下来毛病。老家当时流行一句顺口溜“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还有一句俗话“稀汤灌大肚”,应当是当时食堂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是这样的生活,公共食堂也渐渐维持不下去了。1960年前后,人们就开始像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样,吃起了树皮草根。食堂里打的饭吃不饱,就自己到山上采来树叶野菜偷偷煮着吃。在我的记忆里,吃过的树叶中,相对好吃的有榆树叶、桑树叶、槐树叶、桐树叶、楮桃树叶等,不好吃的有杨树叶、柳树叶、杨桃叶等,最为难吃的是椿树叶,又苦又臭,要泡上一个星期后才能捞出来吃,有的人吃得脸都肿了。可怜的榆树、桑树,它们的皮也能吃,不久就被剥了皮,露出白森森的“骨头”来。吃过的草就更多了,有鬼针苗、扫帚榆、灰灰菜、蒲公英、根根葱、车前草等。这么说吧,大凡牲畜和兔子能吃的草,人都可以吃。
可是,天下大旱,庄稼长不起来,树叶、杂草同样也不好好长。况且,大家都在找树叶和草根充饥,不久,就连这些东西也吃不上了。当时的各级领导也在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社员群众的吃饭问题。记得上面经过努力,不知从哪个国家弄来许多燕麦给老百姓当口粮。现在的人说燕麦是营养品,可那时进口的燕麦是人家的牲口饲料,在饥不择食的年代,有人愿意卖给你牲畜饲料做口粮就很不错了。
食堂里的伙食越来越差,馍头、小米饭已经是奢望,主食一律地杂面窝窝头或糠饼子,里面掺着一大半的红薯叶、红薯秧(轧碎),以及野菜。杂面里掺和的东西多了捏不成坨,便摊在蒸笼上,美其名曰发糕,蒸熟后用刀划成块分给大家吃。当时曾流行过一种说法,据说是上级的号召:
小球藻在缺水的地方根本种不出来,瓜菜代当然是好,可惜大旱年瓜菜也长不出来;所谓淀粉,食堂真的尝试吃过,是用玉米杆子来熬制的,熬出来的东西又酸又臭,连牲口都不吃。听说有些地方的生活比我们家乡还苦,竟然吃上了观音土;这种土在历史上重大的灾荒年有老百姓吃过,吃后拉不下来,有的会活活憋死。
连年的灾害、连年的饥荒,终于,有的地方饿死人了,并且,饿死人的地方越来越多、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听说,河南信阳地区饿死人最多,有几十万;林县县委还曾动员本县同样饿着肚子的社员群众多挖野菜,晒干之后支援外地。当年,家乡同样死了不少人,但是不是饿死的不敢断言。吃食堂的后期,男人许多“掉叠肚”,正确病名叫脱肛;女人许多得“气蛋”,就是子宫脱垂。男女通得的病是“浮肿病”,应当是肾脏病或肝脏病引起的;还有在太行山区一带流行的“隔食病”,即食管癌,三年灾害时尤甚。现在的人们把这些病称作“穷病”,当年这几种病泛滥,应当与吃食堂带来的饥饿和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终于,吃食堂吃得国家愈发穷困、百姓全面遭殃,惊动了中央。伟人多次为百姓的遭罪掉下眼泪,并派出工作组下到各地调查研究。调研结果反馈后,1961年夏季,中央下了决心,发文指示公共食堂逐步解散。至此,冰山崩开,遍布全国的公共食堂很快就全部宣告解散。持续三年,影响到几亿人口的公共食堂梦魇,终于烟消云散了。
– 作 者 简 介–
田新法 男,古稀老汉。大学文化。籍贯河南林州。从戎23年,铁路工作近20年。出版文学作品集《春天过后不是秋》《文乐极境》等。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大跃进”记忆(1)】吃食堂和大饥荒 | 田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