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记忆:贵州解放75周年专题
仁怀的解放接管及剿匪斗争(一)
仁怀,位于贵州省北部偏西的赤水河上游,毗连四川古蔺县,是举世闻名的茅酒之乡,是川黔交通要道。1935年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长征北上,四渡赤水,几经仁怀县,前后进出达42天,播下了革命火种。党和红军的影响,给仁怀各族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进军接管仁怀
我军取得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之后,冲破长江天险,直捣南京,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以长江为界分而治之的美梦。
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下,在刘、邓首长的指挥下进军大西南,全国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949年11月27日上午8点多钟,我三兵团十军二十八师解放了仁怀县。
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1949年9月20日,我们从江西上饶出发,随五兵团浩浩荡荡地向贵州进军。奉命解放接管遵义地区的是西进支队二大队。这支队伍,主要是南下的华北同志(属原冀鲁豫二地委、五地委和三地委的干部),以及从江西参加革命的进步青年和学生。我们编为二大队七中队,基本属于原在江西广丰县工作的干部班子,共100多人,经湘潭短期休整后,于11月10日进入贵州境内,11月15日到达黄平县。
行军途中,新组建的中共遵义地委18日在黄平旧州开会,研究接管遵义和组建各县班子事宜。决定由杨用信(之前任广丰县委书记)带一部分同志负责接管仁怀,梁子庠(之前任广丰县长)带一部分同志负责接管正安,还调整给遵义县、绥阳县一批干部。另从别的县调进了一些同志,包括华北和江西的同志,干部战士一共79人,作为接管仁怀县的基本队伍。
地委组织部海燕部长说:“仁怀有30多万人口,是比较大的县,产茅台酒。”社会部长李公俭还风趣地对杨用信说:“老杨,要给茅酒喝。”杨说:“不成问题。”
根据地委指示,接管仁怀县的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杨用信任县委书记,潘广乾任县委委员、县长,耿唤民任县委委员、组织部长。
接管仁怀的队伍虽然只有70多人,但政治素质很好,士气高昂,团结心齐,守纪律,能吃苦,对革命无限忠诚。从华北来的同志中有不少曾担任过基层领导工作,经受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严格锻炼,搞过土改,打过游击,比较富有斗争经验,是我们这支队伍的主要骨干。
接管队伍于11月20日从黄平旧州出发,经余庆、龙溪,渡过回龙场乌江渡口(当年红军渡江的渡口之一),又经湄潭、虾子场,于24日进入黔北重镇——遵义。这时解放贵州的主力部队已入川作战,剩下的基本是留在地方工作的同志。为了适应当时军事斗争的需要,地委和军分区指示我们,对外名称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遵义军分区独立大队”,任命潘广乾任大队长,杨用信任政委,耿唤民任政治部主任,原地下党武装“川黔边区纵队”二支队负责人张健夫为独立大队副大队长。从黄平带来的70多人编为第一连(实际只是一个组织架子);遵义县保安团起义的一个中队(140多人)改编为第二连。部队待令行动。
1949年11月30日,独立大队奉命进驻靠近仁怀边境遵义县轄的鸭溪、枫香坝、马蹄寺、泮水、西安寨等一带地方,一面宣传全国革命形势,宣讲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约法八章》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面协助鸭溪、枫香、泮水等区工作,同时密切注意仁怀县的情况变化。在此期间,渴望我早日进入仁怀的人民群众及当地进步人士不断来联系,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到仁怀县的情况。
12月19日,遵照地委的指示,独立大队从驻地分四批向仁怀进发,杨用信率先头部队,经3天步行,于21日下午4时左右第一批进入仁怀县城中枢镇。随后潘广乾、张健夫、耿唤民等同志分别率领的第二、三、四批部队,于次日陆续进入县城。
部队进城后,受到了由三兵团十军二十八师指导和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仁怀县临时人民办事处(其成员有我地下党员、地方进步人士和民主人士)和各界人士、群众1000多人的热烈欢迎。人民群众兴高采烈,举着旗子和横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少数民族同胞跳着芦笙舞,他们载歌载舞,纵情高呼: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从此,仁怀县各族人民获得了解放。
二、全面铺开工作
接管仁怀的工作是在顺利的情况下进行的,究竟能不能坚持得住,对我们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仁怀的封建反动势力盘相错节,反革命武装活动猖獗。加之地处边沿,在我大军向西南挺进的疾风暴雨中,敌人从四面八方向这一地带和四川接合部流窜,形成更加复杂的社会敌情。当时的情况是,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已经入川,我们加上县临时人民办事处一共也不过200来支枪。
在解放遵义期间,大军压境,敌人虽然四处溃逃,但并没有解除武装。他们由中心地带转到边沿角落地带暂时隐蔽,等待时机,匪风一起,很快就形成对我四面包围之势。
东北角:有国民党遵义第五行政区保安副司令赵兴鉴和保安十三团团长张代龙率领的1000多人,还有国民党县长李繁均的警卫营和随行人员300多人。他们都是在我独立大队进入仁怀的头一天退出县城,驻扎在离城2、30公里的喜头、学孔一带;
西北角:在靠近与四川接壤地带的紫云、二合,有国民党八十九军第六旅旅长罗再启率领的400多人,装备精良;
南面:在靠近金沙的鲁班、茅坝、小湾、九仓一带,盘踞着李文犹纠集国民党政权人员组织的“反共预备团”和国民党第六旅十六团团长周天福、十八团团长周富业的残部;
在北面的三合、桑木一带,有“川黔边区反共救国军”总司令、国民党遵义专署专员卢杰的四个纵队和一个直属大队及县参议长、“青年军”司令蔡维新部,还有国大代表、沿河县县长曾毓权、贵州省党部执行委员周天一、敌师长赵翔龙以及各种各样的反动地主武装等。
面对着十几倍于我的反动武装力量的威胁,不仅需要大无畏的革命胆略,而且还需要巧妙灵活的斗争策略和方法。我们除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对新区的工作方针、政策以外,还一方面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地方进步人士和民主人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合作,收缴敌伪武器,另一方面,大力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和主张,宣传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胜利,稳定局热,依靠人民群众,因势利导,铺开工作。
第一,独立大队进驻县城后,立即着手抓了四件事:
(一)听取县临时人民办事处领导对仁怀县当前情况的汇报,对他们在艰难环境下的有效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临办为仁怀的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将县临时人民办事处改建为“仁怀县人民办事处”,仍推选地方进步人士曾荣章为主任,地下党员周礼明为副主任。办事处下设民政、财经、文教三个委员会,处理日常工作。
(三)把临办包括各区乡镇的武装,整编为独立大队的第三连。
(四)以人民办事处名义,向全县各区乡镇发布安民告示,宣布仁怀县解放,人民政权即将成立,原有区乡镇保甲旧政权人员必须接受人民办事处的指挥,望全县各族人民各安其业。
第二,通过县人民办事处和地方进步人士,抓紧争取敌伪军政人员投诚起义的工作,变不利为有利,减轻压力,壮大自己。由于我军解放大西南的强大威力和党的政策感召,迫使许多有头脑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出路问题。加之,地委、军分区出面做工作,迅速争取了象陈铁、吴剑平、陈德明等这样一些有影响的国民党将领起义,与我合作共事。这对于瓦解、促进那些犹豫、动摇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向我靠拢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面对着仁怀当时的情况,我们与县人民办事处的领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认为争取赵兴鉴、张代龙、李繁均和罗再启的起义投诚可能性较大。决定通过地方进步人士周梦生、陈佛中等人做争取工作,结果都比较顺利。
遵义军分区曾派保卫科长杜芳义同志作赵兴鉴、张代龙、李繁均的工作,地委陈璞如书记、李苏波专员均写了亲笔信,通过周梦生交与赵、张、李争取他们向人民靠拢。周梦生与赵、张、李在国民党政界、军界共事多年,又是张代龙早期的同学,关系比较密切。经过谈判,赵兴鉴、张代龙、李繁均表示愿意率部投诚,给杨用信和潘大队长写了一封信,要求把所属部队带到遵义军分区投诚整编,国民党仁怀县政府的移交问题,由县府秘书肖宽代为办理;并要求我们解决其赴遵义前部队的给养问题。我们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回了信。
12月26日,赵、张、李率保十三团官兵和随行人员,从学孔出发,经三盆、松林到遵义,向军分区投诚,接受整编。同时,肖宽带了国民党仁怀县政府的钢印、部分文件和一部无线电台,到县城同独立大队和人民办事处投诚移交,电台台长周祥发也随同到县城投诚。
对罗再启,我们主要通过陈佛中去联络。陈原籍仁怀,系黄埔军校十期毕业生,曾任国民党军队少校参谋和昆明警备司令部上校人事科长。遵义解放,罗曾私下托陈到遵义找我领导机关联系起义事宜,陈带回了遵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任涛写给罗的信。独立大队进驻仁怀后,杨用信和潘大队长均给罗再启写了亲笔信,带去人民解放军的布告《约法八章》四项忠告等文件。在商谈过程中,罗的亲兄罗次启(现任贵州省人民代表、仁怀县人大常委副主任)也参加了,他思想比较进步,起了积极作用。12月25日下午,罗再启召集所属及驻茅台附近的官兵开会,宣布无条件起义。经过各方面准备之后,29日由旅长罗再启、副旅长傅洙率部官兵一百五十余人,赴县城携械起义,计有六零炮2门,重机枪4挺,轻机枪12挺,冲锋枪1支,卡宾枪1支,日造小掷弹筒12个,捷克式步枪169支,手枪数10支,手榴弹50枚,各种炮弹、枪弹30000多发。随同罗再启起义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军政部长何应钦之家属卫士一个班。在争取上述人员起义中,县人民办事处周礼明、刘盛疆、彭孝义等均作了积极的努力。
第三,建立人民办事处四个分处,在全县范围内展开工作。罗再启率部起义,赵、张、李向我军分区投诚,不仅消除了部分隐患,而且用良好武器装备了我们自己,极大地鼓舞了全县广大军民的士气。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迅速开辟新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使接管乡镇政权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元月2日,独立大队召开了全县26个乡镇的国民党乡、镇长会议,并邀请了进步人士、民主人士以及县人民办事处的主要成员参加,除少数人外,多数应邀到了会。杨用信和潘广乾大队长就当前全国形势,我党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政策发表了讲话。并指出,只要不与人民为敌,愿意为人民服务,原来当乡长的还可以继续留任。希望他们靠拢政府,接受独立大队和人民办事处的指挥,坚守岗位,维持地方治安。会议当天结束。
元月4日,经县委研究明确宣布建立人民办事处四个分处(即区),以及对各分处所轄的乡、镇配备了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武装力量。1月7日至11日相继出发奔赴工作地点。
一分处:轄中枢、茅台镇、水塘、喜头、坛厂、长岗等六个乡镇,指导员李全法,主任赖忱,副主任李洪涛。武装力量是独立大队二中队13人。
二分处;轄冠英、鲁班、五马、茅坝、小湾、九仓六个乡,指导员王以亮,主任彭孝义,副主任庞耀增。武装力量是独立大队四中队共20多人。
三分处:轄大坝、坪营、学孔、二合、合马、三合、火石七个乡。指导员王卿臣,主任刘疆,副主任黄觉民。武装力量是独立大队一中队的一个班,约10多人。
四分处:轄马桑、回龙、周家、二郎、桑木、永安、兴隆七个乡。指导员李自珍,主任蔡仁敌,副主任朱广运。武装力量是独立大队三中队,约30多人。
各分处到达指定地点后,都分别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我党政策,开展工作。
第四,成立县人民政府。从独立大队进驻仁怀至各分处派出这一段,各方面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同时考虑到县人民办事处是一种临时过渡形式,县委研究报经地委批准,经过一段准备工作之后,于1950年1月18日至20日,召开了第一次县人民代表会。参加会议的有独立大队部分干部、进步人士及教育界、工商界、少数民族和妇女等各界代表,共200多人。会议按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经过充分酝酿,民主选举潘广乾为县长,周礼明为副县长,正式宣告仁怀县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同时也宣告结束了仁怀县人民办事处的历史使命。
紧接着建立了有关科局,任命了科局长;公安局局长张建华,民政科科长陈绍敏,财政科科长马士臣、副科长刘光荣,建设科科长刘肇疆,教育科副科长李龙江,税务局局长陈圣信;民运科科长彭孝义,银行行长田善岭,贸易公司经理刘升堂。
三、反动武装叛乱
正当我们接管工作全面铺开,着手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时候,隐藏在全县各阴暗角落的一切反动势力,包括地主恶霸、国民党反动政客、散兵游勇、特务惯匪,他们勾结在一起,乘我大军进川,地方武装力量薄弱之时,纷纷出动,策划武装叛乱,疯狂反扑,袭击我区乡人民政府,残杀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封锁、破坏交通,抢劫国家财产。在短期内,匪风迅速蔓延,形成全县性的匪患,局势一天一天恶化。1950年2、3月份,匪焰达到高峰,眼看刚建立的新政权就有被扼杀的危险。
一切反动派不甘心他们的失败,要作垂死的挣扎,这一点我们早已估计到了。但是,对敌人来势这样迅猛、猖獗,斗争这样艰苦,是我们当时认识不到的。其实,早在我军渡江之前,特务头子、国民党贵州省主席谷正伦、保安副司令韩文焕,便按蒋介石密令,在贵州着手建立“最后根据地”,层层部署“应变计划”。遵义解放初期,国民党专员卢杰就逃窜到仁怀,组织了遵义、仁怀、桐梓、赤水、金沙、古蔺六县联合办事处,成立反共总指挥部,妄图孤注一掷。
城南以贵州省党部执行委员周天一、反共预备团团长李文犹为首;城西以国民党茅台镇镇长、“游击纵队”司令黄文英为首;城北以国民党仁怀县参议长、大地主蔡维新为首。他们勾结周围邻县匪首,拼凑形成三大匪系和大大小小15个匪司令部,公开武装叛乱。密如蛛网似的“反共委员会”到处皆是。
独立大队进驻仁怀后,对国民党乡、镇政权原封未动包下来,武装未及时收缴,只是形式上编为独立大队的第三连,实际上枪杆子不在我们手里,以致后来绝大部分被策反叛乱。全县26个国民党乡、镇长,就有22个公开叛乱为匪,占百分之85以上。在匪焰高峰期,全县匪众竟达万余(其中绝大部分是被胁迫的农民群众),各种枪枝4、5千支,他们依靠国民党残余反动武装为骨干,装备好,弹药足,有恃无恐,气焰十分嚣张。
1950年1月12日,城南大匪首周天一、柯玉寿,组织300多匪众,攻打我驻茅坝的人民办事处第二分处,向我打了第一枪。20日在冠英乡下场口,我办事处指导员王以亮同志陷在烂田里被匪击中牺牲,通讯员龚在发同志被俘惨遭杀害。该分处所辖的六个乡先后被匪攻占陷落。城北,国民党大坝乡乡长杨碧华部相继叛乱。
24日,我三分处公安特派员高学仁同志奉命撤回县城,途中遭匪伏击壮烈牺牲。我派往三分处区队工作的西进干部饶庆同志也被叛匪杀害。蔡维新率匪攻占了距县城15公里的水塘乡,控制北面通道。长岗、坛厂一带,以“中国人民反共救国军”黔北司令罗湘培、副司令胥杰,惯匪陈美之、冯仲衡等为首,组织匪众2000余人,截断了遵义至仁怀的交通要道。
1月27日,周天一和黄文英匪部勾结,占领茅台,抢劫国家盐仓,并妄图攻打县城。邻近的古蔺、习水等县也均被土匪占领,增加了对我县的压力。当时我县交通断绝,四面受敌,形势十分危急。我们曾急电遵义地委、军分区,请求派部队解围,复电已无援兵。
1月21日至2月14日,我派驻各地的人民办事处四个分处,先后被迫撤回县城。至此,除县城所在地中枢镇和附近村寨以外,其余乡镇均被匪占领。
面对着敌众我寡,又无援兵的情况,县委领导进行了冷静的分析。鉴于我已无撤退的可能,就只好横下一条心,决心动员所有干部战士集中全力,坚守县城。
在县公安局,我们召开了全体党员秘密动员大会,杨用信和潘广乾分别讲了当前的处境,我们决心号召共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战斗在前,决不后退,誓死守住县城,人在县城在,从思想上作充分准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具体分工。那时,我们的士气很旺,全副武装,衣不解甲,枪枝弹药都很足,利用高大坚固的古城墙作屏障,另修筑了必要的工事,昼夜巡逻,做好歼灭来犯之敌的一切准备。
与此同时,组织上决定由周庆祥、郭声扬同志负责,在城内外附近,物色和培养了第一批苦大仇深、觉悟高的贫民积极分子陈天福、董炳清、秦思祥、李长云等为我秘密交通员。斗争的新形势逼着我们不得不把过去在华北打游击的那一套又使用起来。如董炳清他以补锅手艺作掩护,带一个徒弟,走乡串寨,负责我与地委的秘密联系,递送情报。他们以后成为仁怀秘密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
—— 未完待续 ——
杨用信同志简历
杨用信 1918年5月生,山东曹县人,1939年3月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
入党前在家乡组织领导农民进行抗日活动;
1939年6月任中共菏泽县委宣传部部长;
1942年2月任中共定陶县委副书记;
1945年8月任齐宾县县长;
1947年5月任中共齐宾县委书记;
1949年3月参加南下支队随军南下后任中共河口市委书记,中共广丰县委书记;
1949年9月参加西进支队,11月进军至贵州;
1949年11月至55年10月任中共仁怀县委书记,中共遵义地委秘书长,中共遵义地委社会部部长兼遵义专署公安处处长,遵义专署专员;
1955年10月至66年6月任中共贵州省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下放“五七”干校劳动;
1973年3月至83年10月任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1983年离休,1987年去世。
2024.12.04.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雲見長鋒):仁怀的解放接管及剿匪斗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