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3个方面军、10个军团和35个军番号、70个军的情况细述

红军时期,3个方面军、10个军团和35个军番号、70个军的情况细述
按革命阶段划分,从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开始至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为土地革命时期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亦称红军时期,这个时期由于革命需要,红军队伍不断壮大,整个红军时期10年间,红军共编建有3个方面军、10个军团和35个军番号、70个军,下面分别予以介绍,请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谢谢。
一、三个方面军

(一)红一方面军

 

1.基本情况。红一方面军是红军的核心基干部队,也是长征时中央红军的主要部队,该方面军成立于1930年8月23日,辖红1军团和红3军团,约有3万人,1932年3月,红5军团又划归红一方面军建制,1933年2月再将红11、12、21、22军编入红一方面军,此时期该方面军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统辖3个军团、4个军,部队员额达8万人。1933年10月,根据反“围剿”作战需要,又组建了红7和红9军团,并也归于红一方面军序列。1934年1月至长征初期,红军总部与红一方面军合二为一,统辖中央红军的红1、红3、红5、红7、红9军团等。1935年11月再次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管辖红1和红15两个军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南红军红74师等部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

 

红军时期,3个方面军、10个军团和35个军番号、70个军的情况细述

 

2.红一方面军的主要领导。

 

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

 

(1):1930年8月23日,红一方面军创军时: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兼前委书记毛泽东,副司令彭德怀,副政委滕代远,参谋长朱云卿,政治部主任杨岳彬。

 

(2):1932年6月,红一方面军复编时,总司令朱德,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政委未编。

(3):1932年8月到10月,红一方面军进行了整编,整编后,朱德仍任总司令,政委先后由毛泽东周恩来担任,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4):1933年5月,红军总部成立并与红一方面军合并后,朱德兼任司令员,周恩来兼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张云逸任副参谋长,王稼祥兼任政治部主任,不久,杨尚昆接任王稼祥政治部主之职,袁国平被任命担任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

 

(5):1934年1月,红军总部兼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合并于中革军委,方面军所属部队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红一方面军称中央红军,其领导成员是:朱德任中革军委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任副主席,刘伯承任总参谋长,叶剑英、张云逸任副总参谋长,王稼祥兼总政治部主任,不久顾作霖、李富春先后继任,贺昌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35年8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再次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周恩来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周昆任参谋长,李富春任政治部主任,不久李富春去职,朱瑞接任。

 

(6):1935年9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

 

(7):1935年11月上旬,再次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不久王稼祥去职,杨尚昆接任。

 

(8):1937年8月,与陕南红军红74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

 

(二)红二方面军
1.基本情况。红二方面军的基础部队是红2军团和红6军团,虽早在1932年2月就建立了两个军团的统一领导机构,军事分会和红二、六军团指挥部,但方面军还是在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始才成立,创军时方面军下辖3个军,红2军即红2军团,红6军即红6军团,红32军,员额共1.3万余人。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北上途中与红一方面军在将台堡即今宁夏西吉会师后,对部队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并调整了方面军领导班子。抗战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红二方面军与红27、红28军等部队,在陕西省富平被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
2、红二方面军的主要领导。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
红二方面军政委任弼时
(1):1936年7月5日红二方面军创军时,方面军总指挥为贺龙,政委为任弼时,副总指挥为萧克,副政委是关向应李达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
(2):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并整编后,方面军领导为:军团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朱瑞。1937年8月,红二方面军与红27、红28军等部队在陕西富平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政训处副主任甘泗淇
(三)红四方面军
1.基本情况。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黄安七里坪,下辖红4军和红25军,总员额为4.5万人。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转战至川陕革命根据地后,对部队进行了整备整编,此时方面军统辖了红4、红9、红30、红31、红33军等5个军。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四川会师后,两军进行了交流或交换,红一方面军安排部分干部充实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则将部分部队划归红一方面军建制。1935年8月中央红军北上时,由于张国焘错误思想影响,以红四方面军部队为主组成的左路军,没有执行党中央决议北上,对红四方面军造成巨大损失。1936年4月,多次往返草地和雪山的红四方面军再次进行了整编,此时属下有:由红5军与红33军合编的红5军和红4、红9、红30、红32军等5个军,以及由许世友任首任师长的骑兵师、四川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金川军区和刘伯承任校长、何畏任政委的红军大学等。1936年10月下旬,因宁夏战役需要,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红30军、红9军和红5军西渡黄河执行中央军委部署,为加强河西部队即西路军的领导,还成立了以陈昌浩为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西路军在4个多月的艰难征战中,虽歼灭了敌人2.5万人,但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西路军遭受到了严重损失,西征失败。与此同时,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时,为支援西路军行动,留在黄河以东的红四方面军其他部队,红4军红31军的1.1万余人,还组建了由刘伯承任司令、张浩任政委的援西军,在1937年2月参加了支援西路军行动,部队行至半途,得知西路军已失败,遂停止西进,返回陕北根据地。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所属红4军、红31军和陕北红军的红29军、红30军等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
2、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
 红四方面军最高领导人张国焘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
众所周知,从1931年张国焘回国赴鄂豫皖根据地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的张国焘就一直是红四方面军的最高领导人,除此之外,红四方面军在不同阶段的其他领导有:
(1):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时,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政委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刘士奇,不久刘士奇去职,吴焕先继任。
(2):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进至川陕地区时,除将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改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并由张国焘继续担任主席外,又微调了方面军领导班子,徐向前仍任总指挥,陈昌浩继续担任政委,曾中生倪志亮先后担任了参谋长,张琴秋任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
(3):1933年7月上旬,川陕革命根据地巩固后,根据部队情况,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对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整训和扩编并再次调整了领导班子,仍任命徐向前陈昌浩分任方面军总指挥和政委,新任命王树声担任副总指挥,陈昌浩兼任政治部主任,傅钟曾传六周纯全等先后担任了副主任。
(4):1936年4月,由于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央北上决定,将红四方面军多次置于危险和艰苦环境中,致使损失惨重,于是又对方面军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徐向前仍任总指挥,陈昌浩仍任政委,李特新任参谋长,周纯全升任政治部主任,李卓然调任政治部副主任。
(5):1936年11月,由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红30军、红9军和红5军组成的西路军成立时,陈昌浩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委员有: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总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熊国炳、红5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红30军政委李先念、红9军政委陈海松、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传六等。
(6):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所属的红4、红31军和陕北红军红29、红30军等,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
二、10个红军军团。
红军时期,我军共成立过10个军团,其番号是:
1、红1军团。
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
红1军团成立于1930年6月,是成立最早的军团,属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序列。在红1军团担任过领导的有,首任:朱德总指挥、毛泽东政委、朱云卿参谋长和杨岳彬政治部主任。次任:林彪军团长、聂荣臻政委、陈奇涵参谋长、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第三任:林彪军团长、聂荣臻政委、左权参谋长、朱瑞政治部主任。第四任:陈光代理军团长、聂荣臻政委、孙毅参谋长、邓小平政治部主任。
2、红2军团。
红二军团总指挥贺龙

红二军团政委周逸群

红2军团由战斗在湘鄂西的红2军和红6军组成,是贺龙领导的部队,成立时间是1930年7月7日。红二方面军为红军主力部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首任军团领导为:贺龙总指挥、周逸群政委、孙德清参谋长,柳克明即柳直荀政治部主任。次任:贺龙担任总指挥,邓中夏特委书记兼军团前委书记、政委,汤慕禹任参谋长,郑炽昌任政治部主任。第三任:贺龙军团长、任弼时政委、关向应副政委、李达参谋长和张子意政治部主任。1936年7月,红2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及红二方面军成立后,红2军团改称红2军,只保留番号,故再无新的任职。

3、红3军团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

红三军团政委滕代远

红3军团是平江起义的底子,彭德怀领导的部队,是1930年6月由红5军、红8军组建而成的,属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序列。首任军团领导是: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滕代远、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次任: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贺昌。第三任: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刘少奇。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3军团改编为红3军,1936年9月陕甘支队成立后,又改编为陕甘支队第2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李富春任政委。长征结束后,第2纵队编为红1军团红4师,红4师最后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6团。

4、红5军团

红五军团军团长季振同

红五军团政委肖劲光

红5军团是红军的主力部队,原为冯玉祥的西北军,后归化中央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因不堪被排挤, 于1931年12月发动宁都起义投奔革命队伍,旋即以此为主体组建了红5军团,初建时军团下辖3个军,人数约1.7万人,很长时间都属红一方面军序列,但在1935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编入红四方面军序列,后加入了西路军。首任军团领导为:总指挥季振同、副总指挥董振堂,政委肖劲光、政治部主任刘伯坚。次任:军团总指挥董振堂、副总指挥赵博生、参谋长周子昆。第三任: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朱瑞、参谋长周子昆,赵博生牺牲。第四任: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刘伯承兼任参谋长、曾日三任政治部主任。1935年7月,红5军团改编为红5军,董振堂任军长、黄超任政委。1937年1月被编入西路军的董振堂军长牺牲。

5、红6军团。

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

红六军团政委王震

红6军团是长期活跃在湘赣和湘鄂赣苏区的革命武装,根据中央指示,于1933年6月中旬组建成立,初建时下辖红17师和红18师2个师,1936年7月与红2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1937年8月,红6军团随红二方面军与红28、红27军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红6军团主体部队编入359旅第717团。初建时军团领导为: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委员萧克、王震。1934年11月军团正式成立时军团领导为: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第三任军团领导:萧克、王震仍分任军团长、政委,谭家述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第四任: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军团长为陈伯钧、政委王震。

6、红7军团

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

红七军团政委肖劲光

红7军团是1933年10月由活跃在赣东北地区的红11军为主体部队改编的,初建时下辖红19师、红20师、红34师3个师和1个独立团。主要在闽西北地区开展游击战,参加了建宁保卫战等。1934年改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1月4日与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军团创军领导为:寻淮洲任军团长,萧劲光任政委,郭如岳任参谋长,邓乾元任政治部主任。第二任:转战闽西后,寻淮洲仍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委,粟裕任参谋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

7、红8军团。

红八军团军团长周昆

红八军团政委黄㽒

红8军团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关键时刻,于1933年9月将红21师和有原中央警卫师改称的红23师组建而成,兵员约有万人,但枪有限,三分之二的战士没有枪, 长征开始后该军团担负后卫掩护部队,部队有所减员,尤其湘江战役中损失巨大,战后约有战斗人员600人,所以,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决定取消红8军团建制和番号,部队并入红5军团。红8军团领导有:军团长周昆,政委黄甦,参谋长为唐濬后为张云逸,政治部主任为罗荣桓。

8、红9军团

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

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

红9军团成军于1933年10月28日,军团下辖红3和红14师2个师,员额万余人。红军长征开始后,该军团担负左翼掩护任务,作战任务重,伤亡较大,尤其是湘江战役后,减员严重,到1935年2月,红3和红14师的番号都已撤销,军团只剩下了3个团和1个教导营的建制,1935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9军团番号撤销,部队改编红32军。红9军团领导为: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何长工,参谋长张翼、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湘舲即李涛、蔡书彬、黄火青等。

9、红9军团。

红九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

红九军团军团长刘畴西

红10军团是1934年10月红7军团北上抗日途经闽浙赣苏区与红10军汇合后整编而成的,成军后在方志敏以及刘畴西、乐少华等领导下,继续执行抗日先遣队任务,1935年8月部队转战至浙江南部怀玉山地区时,被国民党军队包围,指战员大部牺牲,方志敏、刘畴西被俘后英勇就义,只有不足千人被粟裕和刘英带领突围幸存下来。红10军团领导有: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

10、红15军团。

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

红十五军团政委程子华

红15军团是10个军团中成立最晚的1个军团,她是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川与陕北苏区的红26军、红27军会师后,于1935年9月16日成立的,成军后军团将红25、红26、红27军分别改编为红75、红78、红81师,人数7千人左右。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15军团划归红一方面军序列。抗战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红15军团被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红15军团领导有: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参谋长刘志丹、周士第、蓝国清,政治部主任高岗、郭述申、王首道等。

 

三、35个红军军番号和70个军级建制部队。

1、红1军,军史上红1军有2支。一支是鄂豫皖的红1军,1930年3月成立,1931年1月与红15军编为红4军。该军军长许继慎,政委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参谋主任朱亚伦,政治部主任熊受暄。另一支红1军是中央苏区的红1军,该军是1935年7月21日由红一方面军红1军团改称的,北上时编入右路军并改编为陕甘支队第1纵队。军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

2、红2军。红2军是活跃在湘鄂西苏区的红军部队,肇建于1930年7月,基础部队由湘西红4军和鄂西红6军合编组成,1931年7月红2军团改称红3军时,红2军番号撤销。红2军军首长为:军长贺龙,政委朱勉之,参谋处长张应南,辖1个师1个团,兵员约有2千人,师长王炳南。

3、红3军,历史上同期有3支红3军。一支是黄公略、陈毅为军长政委的赣西南红3军,二支是贺龙为统帅的湘鄂西红3军,三支是彭老总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的红3军。赣西南红3军成立于1930年7月,属红1军团序列,先辖3个纵队后辖3个师,全军5千余人,1933年6月,与红22军合编为红1军团红1师,番号撤销。曾任军首长为:军长黄公略,政委陈毅,参谋长周子昆。开国上将陈伯钧、朱良才曾任该军所辖师师长、政委,红10军团军团长刘畴西也曾是该军师长。湘鄂西红3军成军于1931年3月,由红2军团降格改编而成,1934年10月在贵州又复称红2军团。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2军团又改称红2军,1937年8月随红方面军编入八路军第120师。创军领导有:军长贺龙,政委邓中夏,参谋长陈德清,政治部主任柳直荀。第三支红3军是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的红3军,该军是1935年7月21日由红三军团改称的,北上后编入右路军,9月下旬又改编为陕甘支队第2纵队。曾任该军领导有:彭德怀军长,杨尚昆政委,萧劲光参谋长。

4、红4军,红军历史上有3支红4军。第1支是中央苏区朱毛领导的红4军;第2支是贺龙领导的湘鄂西红4军;第3支是鄂豫皖的红4军。中央苏区井冈山红4军是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秋收起义部队的革命武装组成的部队,军辖红10师和红11师2个师,红10师是毛部,红11属朱部,毛部工人赤卫队和农民义勇军居多,朱部旧军人多。1930年6月中旬红4军编入红1军团。后又随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2年底,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的建制,红4军番号撤销,其部队编入红1军团红2师。该军军领导有:朱德军长,毛泽东党代表,王尔琢参谋长,陈毅政治部主任。第2支湘鄂西红4军是1928年7月成立的,下辖1个师约为1500人,1930年7月,红4军与鄂西红6军合编为红2军,该红4军番号撤销。该军曾任军领导有:军长贺龙,政委恽代英,参谋长黄鳌。第3支红4军——鄂豫皖红4军,该军1931年1月中旬成军,1931年11月与红25军共同组成红四方面军后。1933年7月上旬扩红,红4军所辖的红10、红11、红12师等3个师军扩编为军,其中红10师扩编为红4军,红11师扩编为红9军,红12师扩编为红31军。由红10师扩编而成的红4军,在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于1936年10月22日脱离红四方面军序列,归前敌指挥部指挥,所以,未加入西路军,该军1937年随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该红4军军领导有两任,第1任:军长旷继勋,政委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骏。第2任:军长陈再道,政委王宏坤,参谋长耿飚。

5、红5军,红5军历史上也有2支。一支是彭德怀领导的湘鄂赣边红5军;另一支是红5军团改编的红一方面军序列的红5军。湘鄂赣边红5军是1928年7月平江起义后成军的,该军下辖1个师,2000人左右。1930年6月,该军编入红3军团,1933年6月与红8军合编为红3军团红4师,红5军番号撤销。曾任军领导有: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另一支红5军是红一方面军的红5军,该军是1935年7月21日奉命由红5军团改称的,改称后即编入西路军西征,部队损失严重。军领导有: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曾日三,代参谋长曹里怀。

6、红6军,红军历史上出现过4支红6军。她们是:第1支鄂西长阳红6军;第2支是赣西南红6军;第3支是鄂西红6军;第4支是洪湖新红6军。第1支红6军,鄂西长阳红6军是1929年7月成立的,成立时有3000人左右,但该军成军刚1个月,就遭遇敌人伏击,军长李勋牺牲,部队溃散。该军领导有:军长李勋,副军长陈寿山,参谋长李子俊。第2支红6军——赣西南红6军。该军成立于1930年1月,下辖3个旅,人数2600人左右,1930年7月,该红6军改为红3军并编入红1军团。曾任该军军领导的是:军长黄公略,政委刘士奇,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毛泽覃。第3支红6军——鄂西红6军。该军创立于1930年2月5日,下辖2个纵队,员额有8000人,1930年7月与红2军组成红2军团。曾任该军军领导:军长孙德清,政委周逸群。许光达大将曾担任该军下属纵队司令。第4支红6军——洪湖新红6军。该军1931年1月建立,因人数实在太少,不久改编为独立团。段德昌曾担任创军军长,改称独立团后,段军长又任团长。

7、红7军。该军是百色起义的武装力量,于1929年12月11日成立,规模约2800人,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参谋长龚楚,政治部主任陈豪人。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整编后,红7军与红21军缩编为红3军团红5师。

8、红8军,红8军番号部队有3支。第1支红8军是广西龙州红8军,曾任军领导俞作豫军长和邓小平政委;第2支红8军为鄂东南红8军,曾任军领导为军长何长工,政委邓乾元,政治部主任柯庆施等;第3支红8军为湘赣红8军,曾任该军领导有李天柱和冯达飞代军长,王震代政委。

9、红9军,红9军也有3支。第1支红9军为鄂北地区的红9军,军领导为:总指挥张木阡,政委马三光,参谋长韦克铎;第2支红9军为闽西红9军,军领导为:军长邓毅刚,政委高静山;第3支红9军是红四方面军的红9军,军领导为:军长何畏,政委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

10、红10军,红10军有2支。第1支红10军是赣东北红10军,军领导为:军长周建屏,代政委胡庭铨;第2支红10军为闽浙赣红10军,军领导为:王如痴任军长兼政委。

11、红11军,该番号军有3支。第1支红11军为鄂豫边的红11军,军领导为军长吴光浩,党代表戴克敏,参谋长曹学楷;第2支红11军是广东东江的红11军,军领导为:军长古大存,政委吴秉泰;第3支红11军为红一方面军的红11军,军领导为:军长周建屏,政委员萧劲光。

12、红12军,该番号军也有3支。第1支红12军为鄂东南的红12军,军领导为:谢振亚军长;第2支红12军为闽西的红12军,军领导为:军长邓毅刚,政委邓子恢;第3支红12军为闽西新红12军,军领导为:代军长贺沉洋,政委施简,政治部主任李力一。

13、红13军,史上红13军有2支。第1支红13军为浙南红13军,军领导为: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第2支为红5军团的红13军,军领导为:董振堂兼军长,何长工政委。

14、红14军2支。一支红14军是苏南红14军,军领导为:军长何昆,政委李超时,参谋长薛衡竞,政治部主任余乃诚;另一支红14军为红5军团的红14军,军领导为:赵博生兼任军长,黄火青任政委,朱冠甫任参谋长。

15、红15军3支。第1支为徐海蚌地区的红15军,军领导为:军长陈资平;第2支为鄂东南地区的红15军,军领导为:军长蔡申熙,政委陈奇,政治部主任周吉可;第3支为红5军团的红15军,军领导为:军长黄中岳,政委左权,参谋长肖世俊。

16、红16军。1930年7月湘鄂赣边成立,1933年后编入红6军团红16师。军领导为:军长胡一鸣,政委李楚屏,副军长孔荷宠。

17、红17军。该军于1933年3月在湘鄂赣苏区创军,1934年2月缩编为团。军领导为:军长张涛,政委方步。

18、红18军。1933年初在浏阳成立,军领导为:军长严图阁,政委徐洪。

19、红19军3支。第1支红29军为冀中红19军,军长葛占农;第2支红9军为冀东红19军;第3支红9军为闽西红19军,军长叶剑英兼任,政委为杨尚昆。

20、红20军3支。第1支为闽西红20军,军领导为:胡少海军长,邓子恢政委;第2支为赣西南红20军,军领导为:军长曾炳春,政委陈东日;第3支为冀南红20军,成立不久就失败溃散。

21、红21军3支。第1支为闽西红21军,军领导为:军长胡少海,政委李任予;第2支为赣南红21军,军领导为:军长刘畴西,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宋时轮;第3支为冀南红21军,成军不久就溃败。

22、红22军2支。一支为赣南红22军,军领导为:军长陈毅,政委邱达三;另一支为赣南新红22军,军领导为:军长萧克,政委梁锡祜。

23、红23军。该军成立于1933年3月在会昌成立,刘雄武任军长,李宗白任政委,辖4个团,1933年6月缩编为红22师。

24、红24军。1931年7月在平定地区成立,军长郝光,政委谷雄一,参谋长刘德铭。下辖两个团,共1100余人。1931年9月红24军余部加入陕北红军。

25、红25军。该军闻名天下,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具体介绍。该军于1931年10月在鄂豫皖成立,曾任军领导有:旷继勋、王平章、吴焕先,戴季英、程子华和徐海东。

26、红26军2支。一支为冀南红26军,成军不久就失败;另一支为陕甘红26军,该军成立于1932年12月,成军之初未设军部,只任命了师团长,高岗任过师长。27、红27军2支。一支为鄂豫皖红27军,军领导为:军长刘士奇,政委郭述申,副军长吴宝才;另一支为陕北红27军,军领导为:军长贺晋年,政委李宗贵。

28、红28军2支。一支为皖西红28军,军长廖荣坤,政委王平章;另一支为陕北红28军,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参谋长唐延杰。

29、红29军2支。一支为川陕边红29军,军长陈浅伦,政委李艮;另一支为陕北红29军,萧劲光任军长,朱理治任政委。30、红30军2支。一支是红四方面军的红30军,军长余天云,政委李先念;另一支是红一方面军的红30军,军长阎红彦,政委蔡树藩。

31、红31军。该军1933年7月成立,创军军长王树声,政委张广才,西渡黄河后,萧克任军长,周纯全任政委。

32、红32军2支。一支为东北地区红32军,负责人为李红光和孟洁民;另一支为红一方面军的红32军,军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黄火青。

33、红33军。该军于1933年10月在川东宣汉地区成立,先是军长王维舟,政委杨克明。编为左路军时,罗南辉任军长,杨克明政委。1936年1月,红33军与红5军团合编为新红5军。

34、红34军。该军1933年由川陕军区的几个独立师组建而成,因部队未集中起来,番号撤销。

35、红35军。1930年夏,该军在赣南成立,成立之初军长为邓毅刚,罗贵波任政委,副军长为曾毅生,参谋长鄢一心,政治部主任谢嘉禧。

自此红军时期共计使用了35个军的番号。

70个军级单位编制。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老兵读史》精彩内容
红军时期,3个方面军、10个军团和35个军番号、70个军的情况细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老兵读史):红军时期,3个方面军、10个军团和35个军番号、70个军的情况细述

(浏览 16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