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河顺文艺·第695期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近期文章预告

*散文 红旗渠和马家山村的故事–崔杰印
*村名考释 马家坟村–赵长生
*村名考释  河湾村–赵长生
*诗歌 婚礼的感叹–闫仓法
*随笔 雪–观海听涛
*随笔 诗情无限意 芳梦几多狂–太行春秋
*方言岛 林县话儿·动物植物–田新法
说明:发表先后以当天发布为准。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冬访黄花水
口王占禹

隆冬时节的太行山,白雪皑皑,山舞银蛇,把一切都覆盖在洁白之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早间拜读原省农业厅副厅长、文友刘德宝先生所著《壶关村村咏》一书,书中写到的壶关县石坡乡西黄花水村,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有了一个探访的愿望,今日终于成行,如愿以偿。
车子驶入太行山大峡谷的边沿,拐了个弯,下了道坡,惊动起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一座彩虹桥出现在眼前,西黄花水村到了。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壶关县石坡乡竟然有这样一个美丽村庄,弧形小院,瓦房砖窑,纵横交错,麟次栉比。迎面是座寨垴山,左右两坡松柏林,仿佛耸立在向阳坡上一只大鹏鸟,俯视前方,展翅待飞。
前些天下的一场大雪还未消融,四周森林里覆盖的白雪散发着寒气,但是进村后暖意扑面,温馨可人。院里院外是一排排用不绣钢丝织成的玉茭囤子,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屋檐下挂的干豆角、红辣椒、北瓜条、萝卜片五颜六色;窗台上摞的大南瓜尤为喜人,与窗户上的剪纸窗花儿交相辉映。老头儿、老太太三五一伙,坐在向阳门前拉话儿,嘻嘻哈哈的笑声不时荡漾。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村里人都是王姓,邻里和睦,家家红火,青壮年外出打工,妇女老人守家种地,既有打拼挣钱的,又有扑闹吃粮的,虽然庄户人家,日子过得熨贴。
在村中的坡上,我们见到了王贵江。这是一位风风火火的中年汉子,说起话来却轻声静气。听到我说老人们夸奖他,谦虚地连连摇头。他说,西黄花水村能有今天,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县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靠的是勤劳淳朴的老百姓。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提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贵江,村里的百姓如数家珍:他带领大家把昔日的羊肠小道全部修成了水泥路,结束了村民行路难的历史;他多方筹资带领大家把村里年久失修、残垣断瓦的庙宇修缮一新,如今沐浴在清晨阳光下的古朴寺庙,静谧而庄重。这座历经百年的建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世间的轮回。沿着石板路走进去,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他带领大家把清澈的淅河水引进了村里,家家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村里“吃水贵如油”的历史。他还克服重重困难,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延伸到了离村较远的池后山凹里,方便了村里养猪,目前猪的存栏已达到800头,鸡上千只。他倡导并主持了建立赡养金制度,对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让其子女捐款赡养老人,近5年共为老人发放赡养金近百万元,全村孝亲敬老蔚然成风,83岁的孤寡老人李风荣动情地说:“村里办了件大好事,俺们今后衣食无忧了!”。他响应县乡全域旅游的决策,因地制宜建起了彩虹桥、丰收园、大风车、黄金屋等景点,像一道美丽的风景镶嵌在村中,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提高了村里的知名度,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为今后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红公益厅官雷郭堂曾携带萨克斯,数次到村里的小景点演奏,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振兴乡村的号召,配合上级派来的扶贫单位市体育局和第一书记,圆满完成了扶贫攻坚任务,受到了县乡的表彰奖励,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六好红旗村”。提起一桩桩、一件件实事,乡亲们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西黄花水村“两委"从根上抓教育,村民们念起家乡的好,谋划出家乡有“十宝”:一是荒山是个宝,建设森林公园少不了;二是沟沟岔岔是个宝,发展旅游前景好;三是石头是个宝,筑坝盖楼根基牢;四是山货是个宝,采在篮里赚票票;五是石屋石窑是个宝,打造农家乐有味道;六是石碾石磨是个宝,碾谷磨面景一道;七是农具家具是个宝,博物馆展示可露俏;八是老树巨石是个宝,彰显古村古地貌;九是森林围村是个宝,低头动物抬头鸟;十是老翁老太是个宝,讲起乡愁有说道。
村委门前,一位中年妇女见到赵局长问好,感谢他给安装了村街电灯,老人儿童夜晚出门安全了。赵局长叫赵保忠,曾担任过壶关县农业局长,这天开车和我一块来的。我赞扬他退休了,还有老乡认他,他说农民憨厚淳朴,干部给他们办了事不会忘记,像西黄花水这道沟里的老乡,都给过他工作上的支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过努力。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西黄花水人还有耕读传家的好传统,对儿女上学受教育舍得投资,这几年考出了8个博士生,11个研究生,22个大学生,在全县成了亮点。
从贵江口里,我还知道了村里的王鵬鹏,是承揽建筑工程的强手,带出了20多个后生一块闯市场。被村民誉为“土专家”的村民王国明,利用冬闲时间在自家院里发明了玉米播种机,既方便了来年农民播种玉米农具的紧张状况,自已也增加了经济收入,在发展农村庭院经济中展示了才华。村里还有个建筑能工巧匠王建明,带领村里因农活出不了远门的十多名劳力,在邻近村庄修房盖屋,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增加了家庭收入,成为村里经济新的增长点。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一阵寒风吹来,路上要结冰了,我们只得依依惜别。站在寨垴山旁的公路上回望,红瓦,白墙,雪山,翠松,树上的鸟窝摞鸟窝,几只喜鹊又叽叽喳喳地鸣唱,仿佛在欢送我们。不,是在奏响春天到来的乐曲,欢呼身边的大鹏扶摇翱翔。
西黄花水村,我们为你点赞!

2024年1月4日于安秀书屋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 作 者 简 介

【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王占禹 笔名绛水。山西省屯留人。曾任长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治日报社社长、长治市记协主席,高级编辑。第5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著作有论文集《读者为天》《山老区经济浅议》,新闻专集《走百村访百户》,长篇报告文学《见证共和国/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合著),散文集《走近一座高山》等。河顺文艺【安秀书屋】专栏作者。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散文】冬访黄花水 | 绛 水

(浏览 15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