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 | 杨子江、汪卫东
2月12日上午,东部战区总医院礼堂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向黎介寿院士学习致敬”十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98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开讲 “东总讲堂”第一课:战创伤救治。
?
东部战区总医院打造的“东总讲堂”,通过邀请医疗、管理、人文、社科等大师名家登台授课,以“大师讲道、名家讲学、才俊讲课”的方式,大力发展先进军事医学文化,内化官兵价值追求,外化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无形的文化软实力,催生医院发展的“生命力”。
?
9时40分,身着军装、佩戴党员徽章的黎介寿院士来到医院礼堂。医院何院长、王政委和黎介寿的众弟子们立即迎了上去。弟子王新波趁黎介寿上课前间隙,拿出一位退役老兵的病例,请他针对复杂的病情给出建议,黎介寿详细了解病情后提出了诊疗意见。
?
9时50分,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满头白发的黎介寿走上讲台,他微笑着向大家致意,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
黎介寿围绕《创(战)伤救治的进展》,结合自己70年从医生涯,参加过渡江战役、抗美援朝、边境自卫还击战等伤员救治经验,将自己毕生对战伤救治的研究积累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
?
?
讲台上的黎介寿,脸上虽已布满皱纹,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从战创伤学科的发展思路、内在规律、前沿理念到阶段任务……一个个真实案例,一段段感悟分享,饱含了他的殷殷期盼、拳拳深情。讲到早期伤病员因为战创伤设施设备不健全而耽误黄金救治时间时,他几度哽咽,落下眼泪。他告诉台下的学生们:“迅速保护伤员运离现场是第一守则 。”
“医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治病救人。治病的目的是什么?是给病人解决痛苦,为人民服务。”为了能够和弟子们面对面交流,黎介寿拒绝了视频连线远程授课的建议;为了这一课,他亲自备课,亲自制作课件。他思维敏捷、语言流畅,“生命”“时间”“救治”……都是他授课中的关键词。
原计划45分钟的课,他讲了整整100分钟。他对战场救治的最新思考和研究深深吸引着台下的专家教授和年轻医学专业学生。
?
今年98岁的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是东部战区总医院前身——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我国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先后荣膺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表彰为全军培养人才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2014年4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192178号小行星为“黎介寿星”。他与哥哥黎鳌、弟弟黎磊石,被世界医学界誉为“兄弟三院士。”
?
?
离休不褪色,风范永留存。离休后的黎介寿院士,依然心系医院建设发展,刚开始,他坚持参加科室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带着年轻医生一起到病房巡视。后来,他在家看书学习的同时,也关注国家大事和学科前沿动态,帮助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无私给学生提出宝贵意见。去年,他还写下一封长达4页的建言信递交给了医院新一届党委班子:突出对“战”的要求,加强战创伤救治。
“在黎老身上,我们学到了党员的忠诚、军人的情怀、医者的执着!”听了黎介寿院士的授课,官兵们发出这样的感叹。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东部战区):致敬!98岁院士黎介寿登台开讲战创伤救治,原计划45分钟的课讲了1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