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特别推出文献纪录片《上甘岭》以为纪念。纪录片分为三集,每集约50分钟,全面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该片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哔哩哔哩联合出品,将于2024年1月2日起每周二晚22:00在东方卫视播出,并在百视通IPTV/互联网电视/有线电视大屏、哔哩哔哩同步播出。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极弱战胜极强的经典之战。历年来也有一些反映上甘岭战役的影视作品为国人熟知,但是上甘岭战役留下的真实历史影像非常稀少。2023年,纪录片《上甘岭》导演组在全球的档案机构搜寻,终于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查找到一份胶片档案记录,上面标注为1952年10月14日即上甘岭战役爆发当天,美军步兵第7师在朝鲜某地的影像。通过胶片数字化转制后,导演们惊喜地发现在这条时长10分钟的原始胶片中不仅拍摄了上甘岭开战当天美军炮击上甘岭地区的镜头,还记录了美军战地医疗站的伤兵和美军堆积如山的炮弹壳,由此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
纪录片《上甘岭》采用了不少来自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反映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斗和生活的珍贵历史影像。同时,在上海音像资料馆的协助下,导演组还从海外采购了当时美联社“三角山战斗”新闻(注:美方称上甘岭战役为三角山战斗)和当时南朝鲜军攻打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新闻,这些新发现的上甘岭战役不同阶段的真实影像均在纪录片《上甘岭》中首次呈现。
除国内拍摄采访外,纪录片《上甘岭》摄制组还远赴韩国、俄罗斯、美国寻找故事线索和档案资料。导演组通过在美国的老兵后代和军史专家获得了一批上甘岭战役相关的珍贵档案资料和战地照片,补充了许多生动细节。为了讲述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非常经典的炮战,摄制组除了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拍摄当年志愿军使用过的各种型号火炮外,还特别前往莫斯科的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拍摄BM-13火箭炮,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并采访了俄罗斯的专家讲述背后的故事。由于现在上甘岭地区仍属军事禁区,2023年夏天摄制组还跟随志愿军烈士后人和志愿者专家团队到朝韩边境祭奠,记录下感人的瞬间。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介绍说:“纪录片《上甘岭》是对上甘岭战役的一次全面呈现。既有宏观的叙事,也有细节的描述,既有武器装备的介绍,也有精神层面的展现。而且,除了中方的史料和采访外,也适当加入了国外的档案资料和采访,体现了纪录片的国际化视角。”
上甘岭战役的主战场是只有3.7平方公里的两个小高地,海拔不到600米。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当时的地形和战斗细节,纪录片《上甘岭》邀请了曾经参与电影《长津湖》特效制作的团队制作了三维立体沙盘和部分战斗场景的实景三维再现。导演组还联合特效团队把目前游戏制作中常用的虚拟动作捕捉技术运用到纪录片中,邀请专业的军事动作演员再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老兵发明的创新战术“包饺子”和“打空炸”。
在声音制作方面,纪录片《上甘岭》邀请了专门为军事电影制作音效的团队,为纪录片中出现的各种武器和战斗场景打造电影级的声音效果。同时,纪录片以老电影《上甘岭》中脍炙人口的插曲《我的祖国》为创作灵感,运用不同的配器演奏作为纪录片的主题音乐,唤起几代人心中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记忆和情感。
纪录片《上甘岭》导演组均为80、90后,在此次创作中导演们也寻访拍摄了不少年轻人和“上甘岭”的故事,他们各尽所长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了纪录片的创作中。例如制作微缩模型来还原上甘岭经典的坑道战;通过三维模拟和虚拟动作捕捉技术还原志愿军的战术;用射击游戏重现志愿军神枪手的风采;用漫画创作再现英雄人物的故事等。
80后姑娘孙嘉怿是“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项目发起人,近年来她曾带领志愿者团队为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王万成、朱有光烈士寻找亲属,纪录片摄制组也跟随他们到烈士家乡记录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党总支副书记、纪录片《上甘岭》总制片人朱宏说:“当年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很多烈士都正值青春年华,纪录片《上甘岭》也加入了当代年轻人的视角,以青春致敬青春,告诉大家70多年后的年轻人并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忘记英雄。”
1952年10月14日凌晨,在“联合国军”疯狂的炮火中,上甘岭战役拉开序幕,美军步兵7师31团和南朝鲜2师各一个营,在火炮的掩护下,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志愿军阵地冲锋。从1952年10月14日至20日,这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志愿军第15军坚守的阵地,进行了顽强的反击。战斗形成了昼间敌人进攻,占领表面阵地,夜间志愿军组织反击夺回表面阵地的状态。10月20日,几乎所有阵地上的志愿军都是弹尽粮绝,15军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彪炳史册的“坑道战”。
本集聚焦上甘岭战役的准备阶段和战役的第一阶段,通过 “联合国军”将领克拉克、范佛里特与中国志愿军将领邓华、秦基伟、崔建功等人的日记与回忆录,以及大量老兵的采访,讲述这场战役为何打响,以及这场战役的重要与残酷。
1952年10月21日至11月25日,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10月20日,几乎所有阵地上的志愿军都是弹尽粮绝,15军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彪炳史册的“坑道战”。为了决定性大反攻的胜利,12军和炮兵部队星夜赶赴战场支援。志愿军创新发明的小兵群战术、步炮协同等充分展现了战士们不畏强敌,不避艰险,以勇敢、智慧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敌人的“上甘岭精神”。
本集从“武器战术”的角度解读上甘岭的决胜之道,从档案与历史细节入手,梳理我军如何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把劣势装备的效能发挥到了极致,还原这场“以弱胜强”载入史册的经典战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是永远令人仰望的丰碑。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志愿军将士以其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以劣势装备一举击败武装到牙齿的骄狂之敌。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彻底打掉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正面战线取得胜利的信心。在武器装备、后期补给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挥了最大的能动性,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国的钢铁还要硬。
本集追寻黄继光、胡修道等战斗英雄的故事,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也跟随志愿者的脚步,探访王万成、朱有光烈士的家属。英雄故事的背后是强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支撑。通过寻访先辈们的足迹,追忆英雄的荣光,循着新一代年轻人的脚步,以青春致敬青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纪实人文频道):回首峥嵘 致敬先烈——纪录片《上甘岭》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