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论述
为进一步做好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弘扬伟人精神,我馆推出“每月一珍”微展览,让观众近距离、多角度观赏馆藏精品文物;同时,我们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相遇30天”系列推文,深入挖掘每一件展品背后的精彩故事。
中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培育的,已深深根植于两国人民心中。在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式如何变化,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中国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
——2023年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朝鲜国庆75周年向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致贺电时的讲话
1949年10月6日中国与朝鲜正式建交,朝鲜成为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口号,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宋庆龄坚决支持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的抗美援朝战略决策,在朝鲜战争期间,她多次发表声明,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声援朝鲜人民的正义斗争。1951年7月,她在上海寓所会见来访的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时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中朝两国人民不但并肩作战,而且将并肩赢得胜利与和平。”[1]。1952年9月,宋庆龄著作《为新中国奋斗》由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同时出版。她在扉页上题词:“献给朝鲜人民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民事业的英勇保卫者”,并在序言里写道:“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正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他们是最后一次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的先锋队。为了这个缘故,我谨以此书献给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与和平建设的人民英雄。”[2]宋庆龄将《为新中国奋斗》一书的稿费人民币五亿元全部捐赠给前线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3]。1953年7月,《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订,抗美援朝胜利结束。9月12日,宋庆龄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与会委员们一同听取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所作的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4]10月19日,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会儿童剧团与中国少年儿童剧团共同组团,到达朝鲜为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5]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作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主席台上右起:张澜副主席、宋庆龄副主席、毛泽东主席、彭德怀司令员、刘少奇副主席、李济深副主席、高冈副主席、林伯渠秘书长。(图源:《人民日报》1953年9月13日第1版)
中朝两国党和领导人经常往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生前数十次访华,宋庆龄多次参与了接待[6]。1958年12月5日,宋庆龄在上海寓所设宴欢迎金日成和代表团,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和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作陪。席间,宾主畅谈了中朝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临别时,双方互相赠送了礼物。[7]直到今天,宋庆龄宴请金日成的菜单仍保留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1958年12月5日宋庆龄在上海寓所宴请金日成
1958年12月5日宋庆龄宴请金日成的菜单
1961年7月10日至16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首相应邀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在机场迎接,五十万首都人民夹道欢迎[8]。7月1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签字仪式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分别代表双方在条约上签字[9]。访华期间,金日成率领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向中国领导人赠送了珍贵的礼物,其中送给副主席宋庆龄的是一件嵌螺钿漆盒。
1961年7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在《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上签字(图源:《人民日报》1961年7月12日第1版)
1961年7月11日,金日成和朝鲜党政代表团在刘少奇、周恩来等陪同下向欢迎群众招手致意。
这件嵌螺钿漆盒由秦川漆制成,呈长方形,底边略大,矮脚,盒面中心稍鼓,底漆为红色,用螺钿嵌成木槿花图案,花姿绰约。四周底漆为黑色,以螺钿嵌成菱形格纹和回纹,光亮润泽。秦川漆是朝鲜自古以来制造家具、装饰品及各种工艺品所用的天然树脂之一,久负盛名,以其制成的工艺品,使用越久越光亮、润滑,且有耐热、耐湿、耐酸碱和防腐功能。
宋庆龄为中朝友谊的奠基和巩固作出重要贡献。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精心培育的中朝传统友谊根深蒂固、历久弥坚,为我们留下了共同的宝贵财富[10]。
[1] 盛永华主编:《宋庆龄年谱》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6页。
[2]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页。
[3]《人民日报》1952年9月28日,第1版
[4] 《人民日报》1953年9月13日,第1版
[5] 杜淑贞主编:《中国福利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6] 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404/sbgx_676408/
[7] 《人民日报》1958年12月6日,第1版
[8] 《人民日报》1961年7月11日,第1版
[9] 《人民日报》1961年7月12日,第1版
[10] 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404/1209_676414/202404/t20240412_11281105.shtml
金日成(Kim II-sung,1912-1994)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创建者和首任最高领导人。出生于朝鲜平安南大道同郡的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代,金日成在中国东北组织抗日武装,后成为朝鲜人民军的领导者。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金日成担任内阁首相。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担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战争结束后,于1972年成为国家主席,掌握朝鲜党政军最高权力。金日成强调自主、自立、自卫,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在任期间多次访华。
《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Treaty of Friendship, Cooperation,and Mutual Assistance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中朝于1961年7月11日在北京签订的双边条约,为两国的友好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主要内容包括:1)双方致力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2)若一方遭受武装进攻,另一方将提供军事及其他援助;3)双方不参与任何反对对方的同盟与行动;4)双方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协商;5)双方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相互提供援助,发展经济、文化和科技合作;6)朝鲜统一必须在和平民主基础上实现,符合朝鲜民族利益和远东和平;7)条约长期有效,除非双方同意修改或终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相遇30天|朝鲜嵌螺钿木槿花纹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