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刻写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

一封刻写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

珍贵文物故事

一封刻写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

一封刻写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
一封刻写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这是1938年1月20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在汉口万国医院去世时留下的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川军领袖刘湘的这句遗嘱,在前线川军官兵每天升旗时都同声诵读一遍。这句铮铮誓言鼓舞了无数出川抗战的将士奋勇杀敌,血洒疆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还保存着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傅常将军一封特别的“遗书”。遗书雕刻在一个褐色的灯柜(床头柜)上,灯柜高80厘米,顶面46厘米见方。灯柜顶面的四角各刻有“福”字,顶面中部虽已开裂,然而上面刻写的字迹却历历在目,“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落款是“民国二十六年岁属丁丑八月 傅常”,旁边还刻有“傅常”印章。灯柜门的左上和左下角也各刻有“福”字,居中刻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落款为“傅常”,并刻有“傅常”印章。

这是川军参谋长傅常将军出征前写给妻子的家书,亦是预立的遗书。今天能够看到灯柜上傅常将军的遗书,归功于一位坚韧顽强的女性——傅常将军的妻子!将军出征后,妻子找来工匠,将这封丈夫出征前写的家书按照丈夫笔体原样雕刻在灯柜上,一是教育后人报效国家,二是为能长久地保存这封家书。把丈夫留下的书信固定在灯柜上,让家书随灯柜陪伴自己,陪伴儿女,流传下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刘湘通电请缨,吁请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力主抗战。他表示:“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8月20日,刘湘任第二预备军司令长官,邓锡侯为副司令长官。8月25日,刘湘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9月1日,第二预备军第一纵队先头部队出川抗战。9月5日,四川省抗敌后援会在成都市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举行约万人参加的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演:“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他还说:“我们是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的,后方的人民,要勇敢地踏着我们的血迹而来。前赴后继,一定能战胜敌人!”

邓锡侯的一番激情壮语,使在场的将士热血沸腾,人人振奋。许多出川抗战的官兵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川军参谋长傅常也挥笔给自己的妻儿留下家信一封,权当遗书。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他毫不犹豫接受命令,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10月26日,刘湘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傅常任第七战区长官部中将参谋长、负责督师抗战。1938年刘湘病死,傅常调任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辕参谋长。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川军将士用自己对民族的忠诚、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御外侮的铮铮铁骨。川军先后参加了包括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除川军领袖刘湘病死前线,多位川军高级将领以身殉国:1937年广德之战,第二十一军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自戕殉国;1938年徐州会战,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滕县阵亡;1943年常德会战,第四十四军一五〇师师长许国璋以身殉职;1944年豫中会战,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壮烈捐躯……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中记载:抗战八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一还强。

如今,傅常将军夫妇均已谢世,这封家书的原件也已湮没无寻,然而刻有家书的灯柜历经磨难仍然保存了下来。2010年9月15日,傅常之孙傅尧将此灯柜捐赠给抗战馆,后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它是中国人民抵抗侵略、奔赴国难的历史见证,必将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本文摘自《中国纪念馆珍贵文物故事》

作者:陈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一封刻写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封刻写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

(浏览 8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