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个大喜讯。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面对刷屏的消息,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我国下这么大力气,去发射55颗卫星建立一个导航系统,有什么战略意义?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吗?
用GPS不香吗?
其实,我们编辑部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
我们的答案是,战略意义重大,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用自家产的北斗更香。
一切还得从当年的“银河号事件”说起。
17个“窝囊”
1993年7月7日,隶属于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的“银河号”集装箱轮船作为从事正常国际商业航运的远洋集装箱班轮,从天津新港起航,先后挂靠上海、香港、新加坡、雅加达,载着782个集装箱驶往迪拜、达曼和科威特。
这是一次普通的、正常的商业航运。船上满载着运往中东地区的文具、小五金、机械零件和染料等货物。航程为期45天。
然而到了7月23日,美国突然声称握有确凿证据,指责“银河号”货轮7月15日从大连港出发时,装载有可以制造化学武器的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准备运往伊朗的阿巴斯港。
美国要求中国立即采取措施制止这一行为,否则就按国内法对中国制裁,同时向“银河号”所在的国际公海,派出了2艘军舰和5架直升机,进行24小时监视,并切断了银河号的GPS信号,强行要求上船检查。
在持续被骚扰了很多天后,迫于各种压力,银河轮在霍尔木兹海峡东口深海上被迫停船抛锚。
此间,美方曾放言如果银河轮驶向伊朗,他们将采取一切军事手段击沉银河号。
“银河号”在霍尔木兹海峡外抛锚10多天后,经过政府间交涉,又向西南方向移了38海里,停泊在阿联酋东北部富查伊拉港外约50海里处的阿曼海公海上。
然而在经过两次检查后,美方并没有检查出任何所谓的“可以制造化学武器的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气的当时负责处理此事的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沙祖康对美方人员说:“你们的情报都是一块钱买的吗?”
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起银河号事件,沙祖康也是一连用了17个“窝囊”来表达当时的感受。
事后,我们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不但要加快推进海军的建设,还要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两者对于国防安全都十分重要。
而现在应用最广的GPS系统,是由美国政府于1970年代开始进行研制,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由24颗卫星组成(至2018年增加为31颗)。
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时虽然GPS还没有完全建成,但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我们熟悉的战斧巡航导弹,从上千公里外发射,自己就能规划航线,最后直接钻进伊拉克的防空指挥大楼精确打击,而这一切全靠GPS提供的精确制导。
▲1991年,美军“威斯康星号”战舰向伊拉克目标发射“战斧”导弹。
就是因为GPS服务是由美国政府提供的,它可以有选择地拒绝对系统的访问,或随时降低服务质量,就像1999年卡吉尔战争期间对印度军队做的那样。
当时美国觉得不能让印度太得瑟,就直接关闭了印巴战区的所有GPS服务,导致印度的武器和士兵瞬间“失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让我们明白,受制于人,你永远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给你“穿小鞋”。
因此,1994年,我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
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也就是同一年,欧盟主动“邀请”中方加入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方欣然受之。
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计划于1999年2月由欧洲委员会公布,欧洲委员会和欧空局共同负责。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
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
中欧在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实质上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也相当于废弃了针对中国这样特定国家的欧美武器贸易条例(ITAR),为最终从法律层面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撕开了一个口子。
然而,进入2005年,欧洲政治开始转向,亲美政治人物纷纷上台,欧洲航天局与美国“修好”。欧盟开始排挤中国。投入巨额资金,却得不到与之相称的对待,中国不但进不到“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甚至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航天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
2004年北斗二号工程批准了以后,我国考虑的还是国际合作,想引进欧盟的星载原子钟技术。谈判的过程中进展还算顺利,但是在最后签协议的时候,欧盟突然反悔,不给提供了。
原子钟是北斗系统的核心。怎么办?只能自己干。
自主建设
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把注意力全面转移到建设我们自己的“北斗系统”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在一档节目中说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造出了原子弹,现在北斗人一定要造出原子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
最终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国自主研制成功星载原子钟。原子钟的精度的最低标准是十万年差一秒,而我国的原子钟达到了三百万年差一秒的精度。
从那以后,北斗的关键器部件,全部做到了百分百的国产化,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不求于人。
但自主研发的道路哪有那么通畅。
卫星发射之前,必须要获得国际电联规定的频率资源和轨道位置,得不到这些,发射上去的卫星是不合法的。
中国在2000年4月18日,向国际电联申报了这个位置,获得了批准,按照国际电联的规则,在获得批准后,必须在7年以内,发射卫星上去,然后把所需的频率信号发下来,才算真正占有了这个频率资源。也就意味着这个空间的国土才能拿到。
所以北斗人必须在2007年4月18日之前发射卫星。
4月初,就在卫星发射之前,进行第三次总检查的时候,发现应答机出现了异常。修理吧,怕时间来不及,不修理吧,卫星发射上去可能传不下来信号,等于白发射。
因此必须修理。但修理也面临两大难点。第一,要在六七十米高的发射塔架上面把火箭的整流罩、卫星的舱板打开,然后把应答机拿出来,稍有闪失,就可能造成整个任务的失败。
第二,应答机拿下来以后,要重新归零,把问题找出来,然后解决。整个过程要进行大量的试验,而这些试验在发射现场不能完成,需要回到位于上海的研制单位,但整个归零工作只给了3天时间,往返西昌和上海是不可能的。
经过协调,发射单位在成都找了一家研究所进行相关工作。工作人员抱着应答机,坐汽车颠簸了五个小时,从西昌赶到成都,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终于把问题解决。
此时已经到了4月14日。而这一天也是临近最后期限,最好的发射时间。最终,我国第一颗北斗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经过三天的调试后,2007年4月17日,十多家参与研制的厂家,在一个大操场上面,把接收机摆成一线,等待着一个信号。
晚上八点钟,第一组信号传来,十几个用户接收机同时接到了这样一个信号,顿时整个操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互相拥抱,来庆祝这个胜利。
杨长风也激动地向上级汇报:我们成功了,我们胜利了,我们的频率保住了,我们北斗二号持续发展的合法权益保住了。
在临近最后期限的4个小时前,我们拿到了北斗卫星合法的权益。
而到了今天,我们终于完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图片来源:今日北斗
与你我密切相关
“两弹一星”元勋、我国航天事业的卫星之父孙家栋院士,为了北斗呕心沥血。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建设北斗,关键还是在“用”。只有用得更加普及,更加深入,这才是赢家。
军事方面来说,所有应用到卫星导航系统的武器,我们完全能够自主了,不用再担心战争中被人家干扰或关掉GPS服务了。我相信这是广大军迷最关心的。
不仅如此,美军U-2侦察机已将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备用系统,供飞机在GPS失灵时使用。U-2飞行员佩戴的手表也内置了多个导航系统,除GPS外,也能连接北斗、格洛纳斯(俄罗斯)和伽利略系统。
但不能忽略的是,北斗与你我的日常生活也密切相关。因为民用也是北斗的重中之重。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按照专业的说法,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各种专业词汇是不是让你云里雾里?举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你就理解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所有电力设备、通讯设备都瘫痪了,里面的信息传不出来,外面的信息也传不进去,救援队伍带着北斗终端,用短报文功能把当时灾区的情况实时报告给指挥中心。
短报文类似于短信,既能定位,又能传播信息,是北斗的一大特色,而其他所有定位系统只接收太空信号,不与通信卫星进行任何交流。该技术将被用于紧急救援、野外作业、海上作业系统。
渔民也用到了北斗,在远海作业时,可以给家人报平安,因此在渔民中流传着渔民说“一拜妈祖,二拜北斗”的说法。
交通部门利用北斗形成了一个车辆监管系统,对一些危险品的运输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进行实时监管,事故率和伤亡率大大下降。
驾照考试系统也应用了北斗系统。比如倒库倒得不准确,马上就会在屏幕上显示不合格。
现在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就用到了北斗,通过北斗的地基增强的高精度服务,你可以被准确地告知停在什么地方,以及停在规定区域。
?
可以说,北斗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北斗能超过GPS吗?
虽然目前的全球市场上,GPS仍是主流,但北斗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
北斗的三轨三频和短报文技术更加先进,北斗的芯片也具备价格优势,物美价廉,目前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用上了北斗。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规模也已经突破了5亿。
中国的北斗,正在成为全球的北斗。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杨长风骄傲地宣布:我想今年我们的全球系统建成以后,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们的北斗都会向你提供满意的服务。中国北斗,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小时候被教会,当你找不到路的时候,就抬头看看天上的北斗七星,那就是北方。这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经验传承。印象里最深的也是北斗七星的勺子形状。
但现在,虽然你看不到天上的北斗卫星,但再找不到路时,你就可以随时使用手机上的北斗导航服务。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记住今天,这将是中国国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
银河号事件20周年:孤悬22天 美军登船屈辱证清白,南方日报
面对面:“中国派”沙祖康
开讲啦20170924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3.0版)
覆盖全球的中国北斗意味着什么,人民日报
兼容共用,北斗与世界携手,北斗网
活久见:美军侦察机都用上北斗导航系统了丨环球时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军武次位面):不能受制于人!下大力气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背后,是一段辛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