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自卫反击战:没有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点将刘伯承,决胜千里

狄飞惊

1962年10月17日,印度军队在东、西两线同时向我人民解放军发起进攻。

下午13点30分,中南海颐年堂。

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对印自卫反击战。


中印边界问题示意图
中印边界问题示意图

印度挑衅中国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两三年的事了,焦点是领土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瓜分全球殖民地时,人为制造了很多领土争端,英国在1913年侵占了我国藏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领土,还炮制出所谓“麦克马洪线”,对外宣称是北洋政府许可,妄图浑水摸鱼,混淆视听。

实际上,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中国政府从来没承认过所谓“麦克马洪线”。但二战之后,印度独立,却妄图借助这段公案,独占争议领土。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次会谈时,明确指出不承认麦克马洪线,周总理说:“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造成的,这条线中国政府不能承认,但是目前维持现状,双方都不要越过这条线。”

当时,中印关系还不错,尼赫鲁表示以后有机会,双方协商调整,但到1959年时,尼赫鲁却向我国提出领土要求,被我国严词拒绝,只是考虑到维护两国良好关系,一直采取克制容忍态度,没有采取过激手段让矛盾升级。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一起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一起

但这种克制反而助长了印度的嚣张气焰,印度边防军不断在双方国境线上挑衅,搞得两国关系十分紧张,印度方面也越搞越大胆,妄图瞒天过海,一点点蚕食我国领土。

对印度的狼子野心,刘伯承元帅早有警觉,他曾向解放军总后勤部提出建议说:“看印度最近的反华态势,后勤工作要有充分准备。在西藏有康藏、青藏、新藏三条路,康藏路和青藏路战略意义重大。”

在刘伯承看来,印度野心不小,中印很有可能发生局部战争,一旦发生战争,西藏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入藏公路作为补给生命线,必须高度重视。

形势果然如刘伯承所料,印度不断挑衅,试探我国的底线。1962年秋,印度悍然派兵越过麦克马洪线,直接侵入我国境内,设立了大小50多个军事据点,多次制造武装冲突。

对印度的步步进逼,毛主席一直在克制,在隐忍。

毛主席的隐忍不是蒋介石对日本的隐忍,而是等待机会,他要等待印军再大胆一些,再深入一些,给我们充足的开战理由,然后重拳出击,一下子把对方打趴下。


刘伯承元帅与陈毅元帅在一起
刘伯承元帅与陈毅元帅在一起

印度显然会错了意,把我们的隐忍理解成了软弱,准备再接再厉,蹬鼻子上脸。

刘伯承一直在观察中印形势,他明白中印迟早会有一战,在给国防部的意见中,刘伯承说:“中印边境的冲突势必发展成为一场相当规模的边境战争……这个仗非打胜不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使我们及早从这个方向腾出手来,对付主要敌人(美苏)”。

该来的总会来,1962年10月12日,尼赫鲁公然对印度军队下令,要求把解放军从印度准备占领的领土上清除掉,他还扬言中国军队不敢跟印度打仗,甚至不会反击。

在尼赫鲁的纵容下,印度政府和军队上下都极其嚣张,防长梅农更是信心爆棚,公然叫嚣:“我们将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一定要把中国人赶出去。”

印度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他们没有和中国交过手。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又是亚洲国土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国土接壤,比邻而居,历史上却从未直接交手,主要是因为两国隔着青藏高原,各有各的势力范围,没有利益冲突。

相反,近代以来,中国和印度有着类似的命运,堪称同病相怜。

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后期,中国也逐渐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先后走上沦落之路。



相似的命运往往会让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产生共鸣,但印度却不一样。

英国统治印度期间,将印度视为在东方最重要的领地,在印度建立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用于维持在当地的殖民统治,还组建了一支印度军团,作为大英帝国军队的组成部分,参加大英帝国与其他国家的战争,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时,就有印度部队。

由于配备了先进的武器,加上英军的训练,印度军团战斗力还是不错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军团为英国东征西讨,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可以说,印度军队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部队,经历过很多大场面,不乏与欧洲强国交手的记录,而中国军队从清末以来都在国内活动,在与欧美列强的外战中“逢洋必败”。对比之下,印度小瞧中国,看不起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在情理之中。

但印度人似乎忽略了一点,我们在1950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中,可是击败了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而印度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地位,也让尼赫鲁开始膨胀,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等待的机会到了。

1962年10月17日,毛主席召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贺龙、聂荣臻、罗瑞卿等领导人开会,决定对印度实施自卫反击。


毛泽东主席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
毛泽东主席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

决定达成后,最重要的是总指挥人选。

在很多人看来,对付印度,最好的总指挥人选当然是彭德怀。

1950年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经过三年奋战,击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迫使对方签订停战协定,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士气,震撼了全世界。

能挫败世界第一强国,对付一个印度,自然不在话下。

遗憾的是,彭德怀元帅早在1959年便经历政治风波,远离指挥中枢,根本没有机会指挥这场对印自卫反击战。如果他能挂帅,对印度方面必将是巨大的震慑。

接下来的人选,很多人认为是林彪。

1950年9月,中央讨论抗美援朝出兵事宜时,其实林彪就是重要人选,但因为林彪身体不好,最终毛主席还是点了彭德怀的将,林彪还在10月赴苏联疗养。

经过一段时间疗养,林彪的身体有了好转,开始活跃起来,还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出任国防部长,随后又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刘伯承元帅与林彪元帅
刘伯承元帅与林彪元帅

身兼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毫无疑问是对印自卫反击战总指挥的最佳人选。

当然,以林彪的地位职务,一个自卫反击战,用不着劳他大驾,必须到前线直接指挥,只要在北京听听汇报,看看地图,发号施令就行。

遗憾的是,林彪又错过了这次自卫反击战,原因还是身体不好。

1962年3月,中央军委在广州召开会议。这次会议后不久,林彪身体再次出现问题,向毛主席称病在家休养,军委常委会议也不参加,军委日常工作由贺龙和聂荣臻共同主持。

林彪不在,很多人又想到粟裕。

粟裕的军事才能,完全可以媲美彭德怀、林彪。在确定志愿军司令人选时,毛主席第一考虑是林彪,第二考虑就是粟裕,但粟裕当时身体也不好,头疼眼晕,难以坚持工作。

为了不耽搁大事,粟裕亲自写信给毛主席,说明自己的病情,毛主席很理解粟裕,让他放宽心休养,最终才将抗美援朝的重任交给彭德怀。


1948年,刘伯承与陈毅、粟裕、邓小平等指挥淮海战役
1948年,刘伯承与陈毅、粟裕、邓小平等指挥淮海战役

到了1962年,粟裕的身体不成问题,可他和彭德怀一样,甚至比彭德怀还早一年,在1958年就遭遇政治风波,远离了军事指挥中枢,即便有心挂帅,也无力出马了。

彭德怀、林彪、粟裕,我军最能打的四大将帅中,已有三名无法挂帅,剩下的只有刘伯承。

论军事指挥才能,刘伯承跟彭德怀、林彪、粟裕不相上下。

1962年,刘伯承70岁,已是古稀之年,但老帅身体康健,头脑清晰,指挥大型战役一点问题都没有,何况这场战役目标定位是“自卫反击”,不会发展为局部战争,不需要统帅亲自出征,以刘伯承的能力,只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即可。

不过,当时的问题是让刘伯承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刘伯承为人低调,早早退出军事指挥一线,建国之后他主动辞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要去当个“教书先生”,所以才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并担任院长兼政治委员,主要精力放在军事理论研究,为我军培养高级军事人才上。

1962年时,刘伯承既不在中央军委任职,也不在国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相当于赋闲,显然无法直接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又不能像志愿军司令那样临时任命。


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元帅

这个问题难不倒毛主席。

毛主席深知刘伯承的军事指挥才能,老帅虽然不在军事一线了,但不能浪费了才华,于是在1959年,刘伯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时任副组长徐向前、粟裕,这个战略小组可谓卧虎藏龙,云集了我军最能打仗、最懂战略的三大军事家。

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相当于中央军委的高级智囊团,成员相当于高级军事顾问,负责协助制定重大战略体系,参与重大战略决策,一般由年龄较长或赋闲的将帅担任,并不参与具体军事指挥,一向低调的刘伯承多次说自己是“残废军人”,是“编外参谋”。

解放军猛将如云,毛主席为什么选择老帅刘伯承?作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刘伯承具有超强的军事指挥才能,此乃军内公认。

刘伯承熟读兵书,富有韬略,善于判断敌情,擅长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又在苏联伏龙芝高级军事学院进修,朱德评价他有“古代名将之风”,陈毅更是称赞他”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与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吴起相比。

2、刘伯承熟悉大西南和西藏的情况。

建国之初,我军进军大西南,横扫国民党反动派,和平解放西藏,就是刘伯承总体指挥的,后来还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因此刘帅熟悉大西南的地理人文环境。


1959年1月,刘伯承与贺龙、聂荣臻在某部视察
1959年1月,刘伯承与贺龙、聂荣臻在某部视察

3、对印自卫反击战主力和前线指挥都是刘伯承的老部下。

和平解放西藏的主力是解放军第18军,时任军长张国华,就是刘伯承亲自点的将。西藏和平解放后,18军就地撤销番号,改为西藏军区,张国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而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主力“藏字419部队”,就是原18军下辖第52师的几个团,张国华任前线总指挥。

无论是作战主力,还是前线总指挥,都是刘伯承的老部下,由刘伯承指挥,自然更加顺畅。

综合上述几个因素,刘伯承确实是对印自卫反击战总指挥的不二人选,而刘伯承元帅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厚望,他虽远在北京,却对战争前线了如指掌,每每做出争取的指挥,果真如古代名帅一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刘伯承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指挥,既有战略的指挥,也有战术的指挥。


1962年,我军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行军

10月20日始至28日止,是反击战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我军主要任务以防御为主,迅速瓦解印度军队的进攻,清除了印度在我国境内大多数据点。这一阶段,刘伯承已经着手部署反击,对前线部队提出:

“如何才能达到彻底、干净、全部歼灭敌人,要想办法把敌人分散开打。我最担心的是啃骨头。战术不是死的东西,土办法能打胜仗,就是有好战术。”

第一阶段进展很顺利,我军挫败印军后,并未乘胜追击,而是主动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

但刘伯承断定印军不会甘心,还会继续进攻,他总结了第一阶段作战经验,指出此次战役中山地作战的重要性,而我军一向缺乏山地作战经验,下一步要注意山地作战的三条要领:

“山地战要避免正面硬顶。有三条经验值得注意:一是只要有道路迂回,即使多走一些路,也在所不惜。二是无路可行,也可以利用山沟插进去,一般山地沿山沟运动最终是能够翻过山梁的。三是顺山背夹背而进,相互策应。沿河流攻击应由两岸并进,不要只顾一面而遇到敌人的侧击。如迫不得已必须正面攻击时,就要坚持勇猛地打出去。”


1962年,对印边境自卫防御作战中,我军机枪对敌进行火力压制。
1962年,对印边境自卫防御作战中,我军机枪对敌进行火力压制。

刘伯承之所以熟悉山地作战,一方面归功于他熟读古今中外兵书,深入研究兵书中关于山地战的作战要领,军事理论素养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抗战时,长期活跃在太行山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果然不出刘伯承意料之外,印度“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非但不接受谈判,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宣布全国紧急,继续增兵,于11月13日再度向我军大举进攻。

这次战役前,刘伯承根据前线上报的印军兵力部署,指出此次反击作战的重点方向是西山口至邦迪拉一线,并提出了反击的战术方针:

“目前敌人的配置是铜头锡尾,背紧肚松……从西北向东南摆成一字长蛇阵对我组织防御。从西山口、申隔宗地区敌人的防御态势来看,其右翼是敌人的脊背,左翼是敌人的肚子。我攻击部队以主力向西山口、申隔宗插下去,从敌人的肚子上开刀,要比砍脊背容易些。”

刘伯承的战术总结成八个字,就是“打头、切尾、击背、剖腹”。

别看刘帅以儒雅著称,对待敌人可丝毫也不客气,他特别强调:“要准备实施强攻,准备打硬仗、啃骨头。插入、迂回、分割、包围,把敌人打死、打伤,或俘虏,这才是战争的胜利。”


刘伯承元帅关于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军事方针部署
刘伯承元帅关于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军事方针部署

中央军委将刘伯承的指示原文转给前线,要求前线遵照执行。

前线总指挥张国华看了之后,对老领导的神机妙算佩服地五体投地,接下来完全按照刘伯承提出的战术部署开展战役:

首先是55师,作为主力,进攻西山口、申隔宗地区之敌,谓之“打头”;

其次是11师,绕过印军西山口之敌,沿着达旺河北岸的羊肠小道,在高山密林中秘密前进,迂回到邦迪拉地区,承担“切尾”任务;

最后是419部队、山南军分区,分别从略马东、申格宗向敌后迂回,419部队负责“剖腹”,山南军分区负责“击背”。

“正面牵制,两翼夹击,侧后迂回”,如此严密完美的战术方针,使得印军四面受敌,陷入死地,完全在我军掌控之中。仗还没打,胜负已分。

11月21日,对印自卫反击战第二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自卫反击战取得完满胜利。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在追击溃逃印军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在追击溃逃印军

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很高兴,点评说:“这次仗打得很好。前面防守,后面不防,绕到屁股后面它就完了。古今中外谁都怕抄后路,这次还击战,主要是十一师跑到它后面去了。”而指导做出三面包抄后路决策的,就是刘伯承元帅。

对印自卫反击战时间不长,前后只有1个月时间,如果刨去中间休整的18天,交战时间还不到半个月。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人民解放军充分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以4万之师击溃印度30万之众,歼灭、俘虏敌军近1万人,自身伤亡不到印军三分之一。

这一战给了狂妄的印度一记当头棒喝,此后再不敢轻启挑衅,打出了中印边境数十年和平,就连西方媒体也禁不住高度评价,将其形容为“小刀切黄油一般干脆利索的战争”。

此战所以打的如此漂亮,有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有各级指战员的英勇奋战,更少不了刘伯承的运筹帷幄,他从战略、战术、进攻、防御、后勤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既宏观又微观的指导。

不夸张地说,这场反击战几乎完全是按照刘伯承的军事方针打下来的。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被俘的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被俘的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

整个自卫反击战期间,刘伯承身在北京,心在前线,就像在前线长了一双眼睛,把前线部队可能遇到的问题全都提前想到了,没有想到的问题也提前考虑了,并且提出了具体方针,直接指导自卫反击战取得完美胜利。

刘邦赞誉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莫过于此。这一年,刘伯承已是70岁高龄,“军神”的最后一仗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需要指出的是,网上很多文章称林彪指挥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叙述地绘声绘色,如同真实一般。虽然作者很尊重林彪的才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说法纯属虚构,没有史料依据。

无论是做出决策的毛泽东、周恩来、陈毅,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贺龙、聂荣臻,战略小组组长刘伯承,还是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都有参与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记载,唯独林彪找不到任何参与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资料,这是必须要澄清的。

(浏览 1,51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