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达兵工厂旧址

旧址简介

西达兵工厂旧址位于涉县西达镇西达村。西达兵工厂旧址地面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或改建,其余部分仍保留原有风貌,尤其是窑洞内工厂遗址,至今保护完好,1982年7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事件

西达兵工厂全称为“晋冀鲁豫边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军工第三工厂”,别名 “晋冀鲁豫边区联合办事处铁工厂”,为保密对外称“福利工厂”,当地人叫“刘伯承工厂”,因建在西达村,人们习惯上又称“西达兵工厂”。解放战争时期,西达兵工厂生产出大批“75”山炮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就作出“在太行山区建立重要军事工业基地”的远大战略决定,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各部队对弹药供应的需求量日益增大,1945年,朱德向中央建议:“目前兵工厂应以多造炮弹为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以其军事力量的暂时优势,准备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贯彻党中央“加强太行山军工建设”的指示,晋冀鲁豫军区要求军事工业从过去修枪、造手榴弹,转向生产较远程的炮弹,军事工厂从分散走向集中。当时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极为重视,邓小平指出:“武器可以从敌人那里取,弹药必须自己造”。晋冀鲁豫军区遂决定在太行山区选建一个炮弹厂。

由于西达镇当时是太行五地委、五专署、五军分区所在地,政治条件好,且又靠山近水,可利用水力发电等地理优势,就将炮弹厂址选在西达。为尽快完成这一军工生产任务,大军区后勤部决定由工程师曼丘主要负责炮弹厂的建设工作。

厂址选定后,首先成立了建厂筹备小组,领导人是曼丘、刘先惠、李薪和涉县的一位副县长,大军区军工部派来的李世昌,郭栋才,郑汉涛,教蓬春等人也一同参加建厂。该厂直属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领导。

1945年5月,该厂开始动工。施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各项工程全部包给涉县和林县民工,工资以小米支付。5公里多长的水渠、水坝和数十座桥梁、涵洞的修建,水轮机、发电机及传动装置等动力设施的安装,两座机工房和办公室、宿舍、食堂、商店、俱乐部等厂房的修建,仅用半年时间全部完成。共建工房和生活用房380余间,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00万市斤小米。

1945年9月,原太行区军工试验所奉命由山西省辽县(今左权)下口村迁移至西达,因厂房未建起,先在西达村边一座大庙里进行研究试验。

1946年春,根据前方各个战场急需炮弹的形势,邓小平指示:“军工要抓紧建设,不管怎么困难也得把工厂建设起来,一切保证军工。”因此,西达兵工厂在抓紧建设厂房的同时,积极配置设备,迅速调拨人员,原冀鲁豫兵工厂500余人,奉命携设备由山东范县高菜园迁至西达。这批人员与设备成为西达兵工厂的主力军和主要家当。加上从其它地方的调入,全厂人数达到1075人,各种机床设备60余台,发电机1组,锅炉1座。1946年第三季度,该厂全部投产,到年底生产出“75”山炮弹300多发。

1947年7月,国民党飞机连续3次轰炸该厂,引水渠被炸毁一段,部分房子被炸。敌机的轰炸虽未造成严重损失,但精神压力很大,军工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为了安全、正常的生产,经军工部批准,决定由工程师曼丘负责勘测设计,在该厂附近的北崖跟挖掘窑洞,由地面生产转入地下生产。从1947年10月开始,仅半年时间,即完成了总面积为528.5平方米的石砌券式洞内工厂的建设。洞内又分4个支洞(4个车间),面积为160平方米,还有一处俱乐部,面积为104平方米。窑洞建成后,立即将全部机器转移洞内,开始了安全而正常的军工生产。

1948年下半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军工部决定西达兵工厂与武安和村五厂,峰峰西佐十三厂合并为“华北兵工局第三兵工厂,总厂址仍在涉县西达镇。1949年春,为迎接全国胜利,该厂组织干部到天津、太原等大城市接受新的使命,同时输送了一大批青年干部学习深造,为新中国军工生产培养了大批人才。1949年下半年,奉军工部命令,西达兵工厂迁往山西长治与一大厂(三四二厂前身)合并。

重要贡献

西达兵工厂,是晋冀鲁豫边区唯一生产“75”山炮弹的大工厂,自1946年第三季度投产以来,平均每月生产“75”山炮弹5000多发,到1949年下半年迁厂止,3年共生产“75”山炮弹102524发。这种山炮弹是“后膛弹”,当时在全国19个解放区中共有15个兵工厂,而能生产后膛弹的只此一家。“75”山炮弹性能良好,可摧毁坦克、碉堡、装甲车等。主要供给二野,支援刘邓大军南下,后接总部命令,同时供给晋察冀部队和一野、三野使用。在平汉、大别山、淮海、太原等战役中,“75”山炮弹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和重大作用,因此,西达兵工厂在解放战争中作出的贡献是值得铭记的。

(浏览 1,492 次, 今日访问 2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