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总部的六处驻地

江和平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同志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9日,彭总在沈阳主持召开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


彭德怀要求指挥部离前线要近
彭德怀要求指挥部离前线要近

毛主席主张志愿军总部机关设在中国边境一边,但彭总坚持设在朝鲜战场。彭总的一贯思想是指挥部离前线要近,这样既利于了解战场情况、联络部队,更是对志愿军将士的无言激励。他要求志愿军总部随着战线不断向前推进:一是“移到前线的军长能在一个夜间来向我汇报情况后,还能返回到前线的位置上。”二是能够用有线电话“亲自同前线指挥员通话,直接了解情况和下达命令,如果不能通话就要到前线指挥所去。”

志愿军入朝时,朝鲜的大小城镇几乎被美军飞机夷为平地。为志愿军总部选址实属不易,这个任务通常由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完成。作战处长丁甘如根据彭总指定的方向,在地图上预定几个地点,带领参谋和电台组成先遣组沿途勘察,然后通过电台向彭总汇报并确定位置。志愿军总部在朝鲜的8年期间,一共转移过五次,驻扎过六个营地:大榆洞、玉泉站、君子里、上甘岭、空寺洞和桧仓郡。

抗美援朝时期,我的父亲江涛先后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队侦察处副处长、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和情报处处长,跟随志愿军总部在朝鲜的五处驻地工作过。1950年12月至1951年3月,即第二、三、四次战役期间,父亲在大榆洞、玉泉站、君子里和上甘岭。1953年1月至1957年底,即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以及志愿军回国之前,父亲在桧仓郡。

1957年夏我5岁,来到志愿军总部最后的驻地桧仓郡看望久别的父亲,那里的情景给我幼年的心灵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近年来,我反复查阅了父亲的日记和前辈们的资料,对照朝鲜地图寻找志愿军总部驻地的大致位置,并按顺序把它们用红色数字标在了地图上——这里是父亲和志愿军总部的前辈们辗转跋涉、英勇战斗过的地方。

一、大榆洞

1950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朝鲜平安北道的大榆洞是志愿军总部的第一处驻地。这个小镇旁一公里的半山腰有一座金矿,矿洞外的台地有几处独立的房屋和工具棚。由于矿洞内积水不能利用,志愿军总部安置在洞外的板房里。其中一座20平米的长方形木板房原为矿山的木工房,被作为彭总的办公室。

10月19日晚,彭总率部从我国安东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21日到达大榆洞。彭总在这里完成了志愿军总部的组建,召开了第一届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指挥了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的初期。

10月24日,邓华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等一行到大榆洞与彭德怀汇合。25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志愿军党委成立,彭德怀任书记,邓华任副书记。彭总带去的班子和东北边防军第13兵团的司令部、政治部改组为志愿军总部的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工作由东北军区后勤部保障。同时任命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志愿军司令部下设作战处、侦察处、通信处、机要处、军务处及机关直属队,有100多名干部。

同日,志愿军40军118师首战告捷,揭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11月13日,志愿军第一次党委扩大会在彭总办公室召开,会议总结了第一次战役,讨论了第二次战役的作战方针:第一次战役歼敌1.58万人,将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以南,粉碎了“联合国军”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取得了初战的胜利。会议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彭总在会上严厉批评了第38军,震动和激励了全军。在第二次战役中,38军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被彭总称为“万岁军”。

大榆洞距离最近的前线仅20里,遭受过敌机多次空袭。在敌机临空时,彭总历来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仍然从容不迫、镇静自若地指挥作战。洪学智安排在彭总办公室旁约50米处修建了防空洞,但彭总不肯搬到防空洞去。洪学智和作战处想了一个办法:把彭总一刻也离不开的作战地图挂进防空洞里。

11月25日一早,彭总虽不满意,只能被洪学智强拉硬拽进了防空洞,这一天第二次战役打响。上午11时左右,四架美军F—80喷气式战斗机飞至大榆洞,向志愿军总部投下大量凝固汽油弹。此刻在彭总办公室的坚守有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作战处副处长成普和机要参谋高瑞欣。成普正位于房门旁,转身就从门口冲了出去。而毛、高二人离房门较远未能脱险,年纪轻轻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情此景印证了邓华司令出征时的临别誓言:“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难免阵上亡!”

二、玉泉站

1950年12月上中旬的十天内,朝鲜从平壤通往德川铁路线上的玉泉站是志愿军总部的第二处驻地。这是一条长约200米的旧火车隧道,内部残存着铁轨和破损火车车厢,隧道口用填满沙石的草袋子加以掩蔽。冰冷、黑暗、嘈杂的隧道里,穿堂风吹得人全身僵硬、手脚麻木。隧道旁一条60多米宽的小河,河面结着冰。

第二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很快转入了对“联合国军”的进攻和追击,彭总决定志愿军总部立即随部队前移。由于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又需携带大量的通讯装备和重要的文件,转移只能在夜间进行。总部官兵翻越海拔1909米的妙香山,积雪厚达一尺,道路泥泞湿滑,车辆不能开灯,困难可想而知。

玉泉站群众反映:附近常有匪特出没。丁甘如把担忧向彭总汇报时,彭总劈头就说:“我彭德怀死了,不要你负责!”丁甘如毫不示弱地回答:“彭总,你的安全不是你个人的问题!”洪学智忙向丁甘如示意别说了。彭总并无不高兴,关切地问:“好吧,机关和电台都安置好了吗?”听到“都安排好了!”后,彭总跟随丁甘如走进隧道中部的办公处,戴上老花镜看起作战地图来。志愿军总部在玉泉站也遭到敌机严重轰炸,火箭弹打到了隧道洞口,幸亏彭总的办公地点位于隧道中部。

在玉泉站还有一次险情:一天彭总和解方参谋长正在指挥作战,破损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突然脱钩,顺着铁轨滑进隧道中部。洞口的卫兵不知所措地大叫:“不好!”车厢已到彭总跟前了,解方奋不顾身地把彭总推到铁轨旁边,用身体保护着彭总。车厢紧贴着解方的衣服划过去,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1950年12月彭德怀、金日成等在朝鲜玉泉站志愿军总部
1950年彭德怀、金日成

1950年12月彭德怀、金日成在朝鲜玉泉站志愿军总部
1950年彭德怀、金日成

1950年12月彭德怀在朝鲜玉泉站志愿军总部
1950年彭德怀

彭总在玉泉站完成了第二次战役的大部分指挥,这次战役志愿军歼敌3.6万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全部领土及“三八线”以南的部分地区,迫使“联合国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彻底摧毁了其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最后攻势”,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局。

三、君子里

1950年12月下旬至1951年1月,朝鲜成川郡的君子里是志愿军总部的第三处驻地。这里是一处大型的多层金矿洞,洞内架有电梯,周围分散一些村落。第二次战役后期,志愿军部队大踏步向南追击,志愿军总部随部队第二次前移至这里,指挥了第三次战役,召开了中朝高级干部会议。

七昼夜的第三次战役,中朝军队不给予敌人喘息时间,歼敌1.98万人,前进至三七线,占领了汉城,粉碎了敌人玩弄的“停战” 阴谋。

为了协调、统一指挥中朝军队共同打击敌人,中朝两党商定成立“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简称联司)。中方彭德怀任联司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朝方金雄和朴一禹分别任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联司下设两个机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朝鲜人民军参谋部。1月25日至29日,彭德怀、金日成、高岗、陈赓等中朝双方高级干部在君子里召开了联司会议。彭总对第三次战役作了全面总结,杜平总结了三个月来的政治工作,集体研究了第四次战役的联合作战。会议强调:中国同志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

1951年元旦,祖国人民欢度佳节,朝鲜战场漫天大雪。这年朝鲜的严冬格外寒冷,雪花飞舞,狂风凛冽,气温降至摄氏零下20至40度。总部首长与各处干部各司其职,伏在文件箱或者背包上办公,靠着微弱的烛光照明,吃的是压缩饼干、炒面和土豆干,工作间隙只能挤在铺了稻草或玉米秸的地面上和衣而眠。

志愿军总部的条件艰苦,前线的艰难困苦更是难以想象,因冻、饿导致非战斗减员的志愿军指战员数量高达上万人。在长津湖战斗中冻死的20军59师177团6连战士宋阿毛临终前在小纸条上留下绝笔:“我爱我的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当这个纸条被送到志愿军总部时,久经战场的彭总顿时老泪纵横,喃喃地说:“这些还都是可爱的娃娃呀!”

四、上甘岭

1951年2月至4月,朝鲜金化郡的上甘岭是志愿军总部的第四处驻地。这是地处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小山村,是志愿军总部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最靠三八线的位置。这里的房屋多已被毁,居民也已离开,志愿军总部在此构筑了若干作为防空用的掩蔽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中著名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就位于此村附近,战役便以此村来命名。

彭总在这个小山村里指挥了长达87天的第四次战役:由于连续作战伤亡较大、部队疲劳、补给线延长等原因,志愿军转入休整。“联合国军”乘机大肆反攻,我军为保全实力撤至三八线以北进行机动防御,以空间换取了时间,为下一次反击创造条件。第四次战役歼敌7.8万人,敌军虽向北发起猛烈进攻,却只前进了100余公里。

1951年4月6日,彭总在此主持召开了志愿军第五次党委扩大会,总结了第四次战役和当前形势,部署了第五次战役。他强调后勤工作的重要:“如果打胜了,全体指战员的功劳算一半,后勤工作算一半。”会后,志愿军组建了后勤司令部,洪学智兼任该部司令员,周纯全任政治委员,负责志愿军在朝鲜境内的后勤保障和军事运输。

五、空寺洞

1951年4月9日至9月上旬,朝鲜伊川郡的空寺洞是志愿军总部的第五处驻地。彭总到达空寺洞的第二天拂晓,大批敌机空袭,参谋刚催促彭总防空离开住处不远,敌机俯冲扫射,将彭总的行军床打了好几个窟窿。

空寺洞也是一处金矿,矿洞深数里,住进去很安全,但甚为潮湿。即便是夏天,洞内的温度仍很低,不少人因此患上了关节炎。这年的7月,朝鲜连降大雨,山洪暴发,河水上涨,道路桥梁被冲垮,空寺洞内到处流水。为了防止洞顶漏水,在洞里用树枝、木板、茅草搭了一些草棚居住。首长们的草棚里除挂了军用地图,仅有一张行军床。

彭总在空寺洞指挥了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季防御战役。在第五次战役的50天奋战中,志愿军摆脱了第四次战役时的被动局面,锻炼了新入朝的部队,歼敌6.7万人,挫败了敌人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迫使其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在夏秋季防御战役中,志愿军发起了“反绞杀”斗争,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大规模攻势,歼敌16.8万余人。

6月25日,志愿军高级干部会议在空寺洞召开。会议对第五次战役做了总结,传达了中共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总方针是“充分准备持久战和争取和谈结束战争”,战略方针是“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会议讨论了三个议题:1、树立长期作战思想,2、确定军事指导方针,3、解决供应问题。

9月3日和10日,志愿军党委在空寺洞召开了常委会和党委扩大会。到会的各兵团、各军做了汇报,交流了打小歼灭战的方针和“零敲牛皮糖”的作战经验。会后与朝鲜人民军总部协商,成立了东、西海岸联合指挥部,分别由宋时轮、韩先楚兼任司令员,统一指挥东、西海岸的防御作战。

六、桧仓郡

1951年9月中旬至1958年10月,朝鲜平安南道的桧仓郡是志愿军总部的最后一处驻地,住了长达七年之久。这里原来也是一处金矿,巨型矿洞有好几个洞口,洞长百米,宽5米。洞内黑暗,分不清白天黑夜;非常潮湿,枪支两天不擦就生锈;空气缺氧,飘散着烂木头的怪味。

总部机关设在矿洞里,用薄木板隔成一些7-8平方米的小间,不论是首长还是普通干部一律平等住在里面。最初没有电灯,靠蜡烛照明。洞口低矮,进出要弓着腰、打手电筒照路。洞内一处宽大的地方被加固成容上百人开会的大厅,因常年积水铺了一层木板,踩下去还是一脚泥水。


1953年11月江涛(后左7)与前左:刘何、张水发、张震、张南生、杨得志、邓华、李达、王蕴瑞、吴先恩、罗文在志司
1953年11月江涛(后左7)与前左:刘何、张水发、张震、张南生、杨得志、邓华、李达、王蕴瑞、吴先恩、罗文在志司

后来运来了发电机,有了灯光照明。依靠矿洞修建了钢筋水泥的作战室,该室的两个门口,一个通室外便于出入,一个通矿洞便于防空。作战室中间摆着一个长方形的案子,四周有机要、通信人员的工作台。司令员、参谋长、作战处长围案而坐,一起看电报和通报,共同研究,当即解决。


左4起谭善和、高存信、李志民、江涛、丁甘如、肖建飞在朝鲜桧仓郡志愿军总部
左4起谭善和、高存信、李志民、江涛、丁甘如、肖建飞在朝鲜桧仓郡志愿军总部

在桧仓郡最初的两年,朝鲜战场敌我双方长期对峙、打打谈谈,志愿军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志愿军首长在此指挥了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在谈判桌上与“联合国军”斗智斗勇,直到1953年7月27日终于签署了停战协定。

1952年12月18日和1953年2月,邓华在桧仓郡主持召开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了反登陆作战。由于志愿军胜利地完成了反登陆作战准备的各项工作,迫使敌人未敢冒险,放弃了从东西海岸登陆的企图。

1953年4月,邓华在桧仓郡主持召开了志愿军党委全体会议,布置了夏季反击战役。从5月13日至7月26日的两个半月中,志愿军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发起了三次夏季反击进攻,歼敌12.3万余人,收复阵地240平方公里,最终促成了朝鲜停战。

志愿军总部在朝鲜的八年间,多次迎来国内外的社会团体与知名人士:有祖国人民派出的赴朝鲜慰问团,有来自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代表团,还有实地调查美军细菌战的国际法律与科学调查团。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等领导人都来到桧仓郡志愿军总部看望志愿军官兵,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也亲临桧仓郡视察访问。志愿军首长曾赴平壤市大同江畔的牡丹峰拜会金日成,他的住地位于牡丹峰下隐藏的庞大地下城,战时的朝鲜政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等首脑机关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医院、学校、一些居民都住在这个地下城。

从朝鲜停战至1958年全部回国,志愿军一方面维护朝鲜停战协议,随时应对敌军的军事挑衅,一边协助朝鲜人民恢复经济、重建家园:治疗伤病188万人次,赠送物资6.3万吨,种树3608万棵,修建公共场所881座、民房4.5万间、桥梁4263座、堤坝42.9万米、水渠121.8万米。志愿军全部撤离时,各部队和桧仓郡总部驻地的营房营具、物资器材,以及炊事员饲养的家畜、医疗系统的设备等,全部整理一新交给了朝鲜人民军。


1957年7月29日本文作者江和平在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毛岸英烈士墓
1957年7月29日本文作者江和平在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毛岸英烈士墓

志愿军在朝鲜修建了多处烈士陵园,毛岸英等134名烈士安葬在桧仓郡的志愿军烈士陵园。我1957年去桧仓郡看望父亲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瞻仰志愿军烈士陵园。每当我看到为世界和平献身的年轻指战员们,看到志愿军的艰难不亚于红军的长征时期,总忍不住热泪盈眶。敬爱的彭总的一席话时时回荡在我的耳旁:“在经过三年的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浏览 5,331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