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力如在榆林和平解放前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与革命圣地延安市接壤,享有“小北京”、“塞上明珠”的美誉。我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游览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榆溪河畔石窟石刻林立的瑰宝——红石峡,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之一——榆林古城,深感此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也的确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参观了榆林市的纪念展馆,浏览了好友曹东林大姐(曹力如长女)提供的史料,我了解到榆林和平解放的革命历史,特别是我军和平谈判全权代表曹力如的事迹。这些史料的作者是榆林和平解放的亲历者或曹力如的亲友,既有我党我军的前辈习仲勋(西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王震(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马文瑞(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部长)、吴岱峰(陕北军区司令员兼党委书记)、马锡五(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王子宜(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等,也有国军起义人员张之因(原22军参谋长)、胡景通(原22军副军长兼86师师长)、杨仲璜(原22军228师师长)、高凌云(原22军257团团长)等。

争取和平 不放弃战斗

榆林是国民党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所在地,其邓宝珊总司令和22军长官在抗战时期与共产党有过较好的合作。但在解放战争初期,22军违反协议,进攻我陕甘宁边区。因此我军发起了两次榆林战役,围点打援扭转了战局,从内线防御转为内线反攻。

1948年4月21日我军收复延安,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4月23日南京解放,4月24日太原解放,5月29日西安解放……龟缩在榆林城的国军22军军部和86师孤立无援,军心浮动。

中共中央西北局、西北军区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提出对22军“政治上争取,军事上围困,争取其起义”和“争取和平解放榆林,以影响西北其他城市”的方针。我军坚持争取和平解放,不放弃战斗解放的原则,一面在榆林外围歼灭国军力量,一面由习仲勋等同志给邓宝珊、左协中(22军军长)写信,劝其早日起义。
22军中的反动势力制造谣言、反对起义,主张向北逃窜。左协中左右摇摆不定,迫于压力派出参谋长张之因率领的代表团赴延安谈判。5月5日,习仲勋在延安接见了22军代表团。同日,由曹力如(时任陕北区行政公署主任兼陕北区行署党组书记)领导的我军代表团与22军代表团,围绕22军起义和榆林和平解放事宜开始谈判。

在一周的谈判中,双方在起义的大方向上达成一致,在人员安排等方面发生分歧。曹力如既坚持原则,又通情达理,起草了《榆林局部和谈协议草案》。其间左协中出尔反尔,来电要求终止谈判、北逃绥远(今呼和浩特)。由于进步团长高凌云、黄镇威等人的坚决反对,左协中表示放弃北逃,继续谈判。

和平解放岂容少数人破坏

为防止出现麻烦,张之因建议谈判移至榆林继续进行。5月20日,习仲勋派曹力如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全权代表兼中共榆林前线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率朱侠夫、罗明、张汉武、田子亨、石达康、董英与22军谈判代表团离开延安,北上榆林继续谈判。

22日,曹力如到达榆林城外我榆林军区司令部,吴岱峰司令员说:“城内混乱,曹力如同志不宜进城。”曹力如态度坚定地说:“若不进城,增加谈判难度,进城后我们可以更多地做分化瓦解工作。你们在外面围困,狠狠打击潜逃者,让他们插翅难飞,我们在里面就有力量了。我们争取和平解放,但不放弃战斗解放的准备。”
曹力如率团当晚毅然公开进城,在大街小巷广泛接触各界人士,促进谈判进程。在封建军阀和土豪劣绅长期统治下的榆林城敌特密布、恶霸横行,根深蒂固的反动势力打着民众的幌子登门抗议,散布“美国出兵”、“飞虎队”、“原子弹”的威胁谣言。一伙暴徒向曹力如一行扔石头,砸伤罗明同志……曹力如严正驳斥:“和平解放榆林是民心所向,不能由少数人的意志决定!”

27日,曹力如率团与左协中、张之因等在榆林城举行第二轮谈判,围绕部队起义改编、人员安排、城防移交、宣言措辞等展开会谈。由于曹力如等人的据理力争,左协中接受党中央、毛主席宣布的八项和平条件,谈判按照我方的原定意图取得协议。

29日,双方正式达成协议,曹力如代表我方,左协中代表国军22军在《榆林局部和谈协议》上签字。



6月1日是端午节,全副武装的人民解放军榆林前线步兵、骑兵、炮兵部队和榆林分区党政干部万余人,在曹力如、张达志(陕北军区司令员)、吴岱峰的带领下,高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在3万多市民的夹道热烈欢迎中进入榆林城。

建设和平安康新榆林

6月2日,我西北军区榆林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曹力如任主任,吴岱峰、朱侠夫、张博学任副主任。军管会在曹力如的领导下,随即颁布关于金融流通、治安管理、户籍登记等一系列命令。

国军起义部队(含地方武装)整编是艰巨、细致、原则性强的工作。4日成立整编委员会,5日开始造册并向西北军区汇报官兵情况,6日整编完毕。经中央军委批准:国军86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2师,高凌云任师长,黄罗斌任政委,原军事干部全部留任,政工干部由我西北军区派20多人担任。经过短期整训,独2师奉命出征,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贡献。

18日,2万余人在城北操场隆重召开“榆林各界庆祝榆林解放大会”。曹力如在讲话中号召:“努力吧!建设新榆林!”他主持军管会的工作,解决和平解放后的一个个问题:对于土匪猖獗、敌特破坏、盗窃多发,决定剿匪肃特、组建民兵、治理邪教。对于粮食紧张、物资短缺、金融缺口,决定调运粮食、开展贸易、广开财源。对于战争创伤、生产停滞、贸易断流,决定限时开业、减租减息、恢复贸易。对于遭遇水灾、冲垮堤坝、淹没农田,决定政府拨款、兴修水利、消除水患……


  1949年9月在榆林莲花池前排左起吴岱峰、朱侠夫、曹力如后排左起霍绍业、石达康、董英、李子川、高锦银

曹力如严格要求自己和工作人员,严守三大纪律和入城守则,绝不容许违反党的城市政策和工商业政策,严禁个人接受馈赠。他发现警卫员摘了池塘的一片莲叶,立即下令禁闭3天。他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受榆林百姓的赞誉。

《榆林报》6月5日创刊,曹力如亲自指导宣传工作,每一期都认真阅读、肯定成绩、纠正错误,使报社人员深受感动。

在党中央、西北局、西北军区的领导下,曹力如领导军管会圆满地完成了城市接管、起义军整编、恢复经济、整顿秩序的工作,使古老的榆林城焕发了欣欣向荣的青春。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接到左协中等致电后复电:“左协中将军及前国民党第二十二军全体官兵们:接读通电,贵将军等率部接受和平解决方案,使贵军及榆林一带人民咸庆解放,极为欣慰。尚望努力团结部队,加强整训,改善官兵、军民关系,为参加西北解放斗争的伟大任务而奋斗!毛泽东、朱德 1949年7月11日”

榆林的和平解放为毛主席决策“兼取政治方式解决西北问题”提供了依据和经验,是西北解放战场上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军的成功范例,对促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国军的和平起义产生了极大影响,加速了我国大西北的解放进程。


   1947年秋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前排左起林伯渠、贺龙、赵寿山、习仲勋、张邦英、曹力如

此文刊登在2019年9月《红色太行》报

(浏览 1,605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