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在历史深处的东北军政大学

来源:美篇@金星闪耀

湖北朋友刚刚寄来的一枚东北军政大学第九期毕业证章静静地摆在面前,红黄相间的珐琅章体格外醒目,上方镌刻着毛泽东主席为抗大题写的“团结、紧张、活泼、严肃”八字校训,昭示着这所军校的不凡,透过徽章中部的白山黑水图案,我仿佛听到了曾经响彻在嫩江两岸的历史回声。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一座英雄的城市,有着3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省会历史,因马占山将军江桥抗战打响中华民族武装抗日第一枪而闻名中外。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名号为改革开放中的齐齐哈尔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赢得了响亮的美誉。




然而,连本市居民都几乎没人知道,在建华区军校街(当时为东盛二道街)86号某部队院内曾坐落着一所英雄的学校——东北军政大学!

东北军政大学的历史起源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当时,日寇已经加紧全面侵华的准备。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必须大量地培养干部,党要有成千成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各方面的战线去”。

1936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以西北红军大学为基础,在陕北瓦窑堡扩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林彪任校长,毛泽东兼任教育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任副校长。同年7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央迁到保安(今志丹县)。1937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并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开学典礼讲话中指出:“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成功,但到现在它的革命任务还未完成。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黄埔军校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成为主导的力量,即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抗大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到教学保障的落实,都亲自过问,还为抗大制定并题写了“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活泼、严肃”的校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博古、张闻天、陈云、李富春等领导都到抗大讲过课。毛泽东主席负责讲授《战略学》课程,还为抗大学员作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讲演。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抗大办成了共产党的“黄埔军校”,在抗日救国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自1936年6月创办,至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大总校共招收8期学员,加上在敌后各根据地创办的12所抗大分校学员数量,累计培养学员超过12.7万名。

抗大是人民军队培养骨干的革命摇篮,可谓群星闪耀、将帅云集,林彪、罗瑞卿、张际春、刘亚楼、傅钟、许光达、滕代远、莫文骅、何长工先后担任过学校的领导工作。

据1955年授衔时统计,共有7名元帅、8名大将、26名上将、47名中将、129名少将,合计217名将帅曾在抗大学习工作过。很大程度上,正是抗大的培养才使他们成长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

早在1945年4月至6月举行的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就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决策。

抗战胜利后,抗大总校奉中央军委之命,由副校长何长工、政治部副主任徐文烈率领,代号为“青年纵队”的3000余名抗大师生划分为四个梯队,于1945年10月12日从陕西绥德出发向东北进军,跨越陕西、山西、绥远、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吉林八省,1945年12月抵达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吉林省梅河口县,进行一个多月的休整。

1946年2月间,抵达安东省通化市(今属吉林省),参与了通化平暴、保卫新政权斗争。

1946年2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抗大总校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简称东北军政大学),担负为人民解放战争培养干部的新使命。抗大第一分校于1945年10月奉命从山东费县出发,先期抵达通化市,待抗大总校到达通化后即归回总校建制,编入东北军政大学。

因国民党军队进攻,1946年4月接东北野战军命令,东北军政大学一路北撤,先后转移至长春、哈尔滨,在长春期间承担了长春卫戍、训练新兵、看押日伪俘虏和伪皇宫主要人员等任务。由于长春、哈尔滨不具备办学开课条件,东北军政大学于1946年5月末迁至黑龙江省北安市,参与了黑龙江省土地改革。

1946年9月,东北军政大学由北安迁至嫩江省会齐齐哈尔市——这座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驻扎在原东北军第三管区司令部所在地东大营,从此进入稳定办学时期。

1949年7月,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东北军政大学迁至湖北省汉口,改称华中军政大学,同年12月改称中南军政大学。

1946年6月15日至30日,《东北日报》连续半个月刊登林彪校长、彭真政治委员签发的《东北军政大学招生简章》,公布了东北军政大学的宗旨、科别、修业期限、报考资格、考试科目及学员待遇。

东北军政大学在齐齐哈尔办学历时近三年,依然延续着延安抗大的学期序号,办学期数依次为第九期至第十二期。

第九期于1946年7月1日开学,1947年3月毕业,招生于北安,毕业于齐齐哈尔,主要是来自东北解放区的爱国知识青年,何长工副校长、吴溉之副政委出席了开学典礼并致词,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李富春作了重要讲话,东北军政大学为此出版了《创校十周年·第九期开学纪念专刊》。

第十期于1947年4月开学,1947年12月毕业,培训对象为地方青年。

        第十一期于1948年1月开学,1948年8月毕业,培训对象主要是从野战部队选调的连排干部和部分老战士。

第十二期于1948年9月开学,1949年7月毕业,培训对象主要是从野战部队选调的连排干部以及国民党第60军曾泽生部在长春起义的军官。从东北军政大学毕业的这些起义军官,成建制地改编为解放军第50军,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汉江阻击战中威名远扬。

延安抗大总校的迁入和大批延安干部的到来,给齐齐哈尔输入了延安精神、延安作风和延安经验,齐齐哈尔与革命圣地延安血脉相连,成为令人神往的“塞北延安”,赢得了无尚荣光。

东北军政大学下设东满分校(校长周保中、政委陈正人)、南满分校(校长王哲、副校长张梓桢)、北满分校(校长钟赤兵、政委张闻天 )、西满分校(校长黄克诚、政委李富春)、冀察热辽分校(校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李孔亮)。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1947年12月1日训令,为了集中办学,东北军政大学将各分校和教导团全部收归齐齐哈尔总校。

自1946年2月迁至东北,至1949年7月迁往汉口,东北军政大学总校共招收四期学员,加上5个分校学员数量,累计培训学员2.1万多名,将革命的火种播撒遍白山黑水,为建立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黑龙江根据地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先后有117名军政大学的烈士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西满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铭刻着他们的不朽英名。







革命导师列宁指出: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总书记也強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仅仅过去半个世纪,为中国革命建立卓越功勋的东北军政大学,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理应浓彩重抹的这一重大历史,在志史典籍里也只能找到寥寥数语。

东北军政大学是延安抗大的延续,与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军政大学不可类比,占据着崇高的历史地位。令人遗憾的是,东北军政大学的影像资料却难寻踪迹,办学情况也难以考证,文物保护和历史挖掘工作近于真空。

东北军政大学在齐齐哈尔办学期间,正值城市刚刚解放,建立政权、清除匪患、土地改革、支援前线、拥军优属、恢复生产,解放区的生活波澜壮阔。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一万多名军校师生,东北军政大学该在这里演绎多少激动人心的故事,谱写多少可歌可泣的诗篇?我们记住了太多没有必要记住的浮光掠影,我们忘记了太多不该忘记的苦难辉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史诗般的红色历史竟显得那么苍白憔悴和微不足道。




英雄的城市托起英雄的军校,英雄的军校彰显英雄的城市。城市的文明与进步,不仅需要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需要红色文化的软实力。如果说延安精神是共产党的一笔宝贵财富,那么抗大精神则是这笔财富中的绚丽瑰宝。历史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抗大——东北军政大学赐予了我们,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传承红色基因、感恩回报历史?

东北军政大学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奋斗历史,也是齐齐哈尔市的光辉历史,与齐齐哈尔市不可分割、血脉相连。做为历史文化名城,东北军政大学这段办学历史,无疑是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较之流人文化更重要的历史文化,给古老苍桑的齐齐哈尔市深深地打下了红色烙印。

2016年8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共北安市委、北安市政府主办,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黑河市博物馆共同承办了《北国枪城·塞北延安》巡回展览,他们刻意回避东北军政大学在齐齐哈尔市的办学历程,令人深感遗憾和痛心。2018年,北安市与延安市宝塔区缔结为友好市区,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缔结为友好单位,北安市委宣传部与八路军研究会抗大分会合作成立东北军政大学研究会,共同挖掘东北军政大学历史及资料,并在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里建立东北军政大学纪念馆,增设《从延安到北安》专题陈展,将北安市东北军政大学历史研究与资源利用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在齐齐哈尔市委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进程中,我们绝不该集体失声,更不能集体失忆,眼睁睁地放任东北军政大学湮没在齐齐哈尔历史的深处,悄无声息,归于沉寂。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期待,伴随着激昂奋进的脚步,英雄的齐齐哈尔市人民,能将东北军政大学的英雄历史,书写在齐齐哈尔这座英雄城市的上空,使之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

2、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辞典

4、中国人民解放军60年大事记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

6、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7、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

8、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

9、军政大学简史

10、中共黑龙江历史

11、黑龙江省革命遗址通览

12、西满英烈纪念馆讲解词

13、中共齐齐哈尔党史大事记

14、齐齐哈尔大事编年

15、齐齐哈尔市志

16、齐齐哈尔简史

17、齐齐哈尔县区军事志

18、中国百年徽章图鉴

19、军事证章史话

20、军功章

21、抗大挺进东北挺进敌后相关资料

22、抗大后代重走抗大路东北段纪实

23、抗大军大后代重走抗大路东北行

        活动专题报道之四(北安)

24、抗大军大后代重走抗大路东北行

         活动专题报道之五(齐齐哈尔)

25、踏寻父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一一

        东北军政大学教官后代寻访齐齐哈尔

26、我的母亲与北安

27、回忆东北军政大学

28、东北军政大学简介

29、东北日报(1946年)

30、新嫩江报(1946年)



(浏览 3,47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