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129
2020年10月7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刘伯承元帅逝世34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刘伯承元帅的丰功伟绩,追思和学习他的坚定信念和崇高风范,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馆长李海军带领副馆长申利芳、王翔翥以及中层以上人员,代表纪念馆全体干部职工,向刘伯承元帅表达最深切的敬意与怀念。
人物生平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字伯承。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饱尝生活艰辛,立志”拯民于水火”。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参与发动和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赴苏联留学,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夏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932年10月,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参与指挥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长征中,率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在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诸役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奇才,建立了历史功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他的领导下,英雄的一二九师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广阳、户封、黄崖底“重叠的待伏”,痛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38年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领导指挥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战三捷”,以及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役战斗,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指挥部队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实施正太、榆(社)辽(县)等战役,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日伪军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分割和封锁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形势下,他坚决执行主力地方化的方针,积极组织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游击集团,并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频繁的“蚕食”和残酷的“扫荡”。同时,多次反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他与邓小平等领导根据地军民施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减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43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返回晋冀鲁豫根据地,领导全区军民开展自卫作战,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与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1947年7月,率领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刘邓大军威震敌胆,所向披靡,谱写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光辉篇章。在一系列重要战役中,特别是在上党、平汉、淮海、渡江战役中,在进军解放西南战役中,表现出了他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刘伯承同志对推翻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刘伯承同志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振兴奋斗了一生。在数十年戎马生涯中他统率大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中外驰名,却始终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具有坚强的党性,他严格地执行党的政策,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他身体力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不居功、不自誉、自奉微薄俭朴为荣。他用实实在在的言行实践了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的自勉,他功高德重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楷模。
骨灰安放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与世长辞,享年94岁。他生前说过:“四川开县是我的第一故乡,河北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遵照刘帅遗愿,10月27日,刘帅子女刘太行、刘太迟、刘雁翎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总参管理局负责同志护送刘伯承元帅部分骨灰到涉县,次日举行悼念大会,之后将骨灰安放在赤岸村庙坡山(现“将军岭”)上。
2008年5月27日刘伯承元帅夫人汪荣华在北京逝世。2011年10月28日,刘伯承及其夫人汪荣华骨灰合葬于将军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