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的情人,德军的噩梦,战争之神喀秋莎为何令纳粹胆寒?

来源:微博

??喀秋莎,一个听起来柔美而温情的名字。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喀秋莎“却成为了德军的噩梦。幸存下来的德军,曾对其作出过这样的描述:

“让国人在前线使用了一种新式火炮!所到之处,大地在颤抖,钢铁在燃烧……我们的部队伤亡惨重!”

这种德军口中的“新式火炮”,就是被誉为苏联战争之神的火箭炮——“喀秋莎”。与传统火炮相比,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炸药倾泻在敌方阵地上,从而用猛烈的火力压制对方。

喀秋莎发射
喀秋莎发射

一、“战争之神”的孕育——喀秋莎火箭炮的研发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诸如坦克这样的重型武器已经开始投入战场,给传统步兵造成了很大伤亡。此后,欧洲各国竞相研制,从而掀起了一起武器的革命。与此同时,反坦克武器也日益受到重视。苏联的火箭炮,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研制的。

苏联火箭武器的研制,经历了较长的过程。早在沙俄时代,俄国人为了增加战机的攻击能力,曾尝试在飞机上安装威力更大的航空武器——火箭。这一设想和尝试,为火箭炮的发明和使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军事迷可能会清楚,后来苏联I-16战斗机所携带的RS-82火箭弹,与地面发射的BM-8火箭炮所使用弹药一致,口径相同。这实际上反映了苏军地面部队的火箭炮,在很大程度上与空军装备是相通的。

苏I-16系列战斗机
苏I-16系列战斗机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虽然退出了一战,却并未放弃在航天火箭领域的研究。尽管当时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可他们在新式武器的研发上,还是未敢懈怠。1921年,专门研制火箭的第2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程。

苏联成立初,已经研制出可以稳定飞行400米的固体火箭、射程1300米的火箭弹以及PC-82毫米和PC-132毫米航空火箭弹。到1938年10月,苏联又秘密进行了火箭炮车载实验的研究。这样一来,离着喀秋莎这位战争女神的诞生,仅一步之遥了。

喀秋莎
喀秋莎

经过近半年的反复尝试,BM-13-16终于在“共产国际”工厂试制成功。这是最早的“喀秋莎”火箭炮。试制成功后,苏军高层观看了火箭炮的发射表演。据说,在这次试射中,久经沙场的元帅和将军们,竟被火箭炮齐射展现出来的威力所惊愕。可惜的是,由于当时苏联高层对这种新型火箭炮的使用存在分歧,未能当即决定投入量产。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决定全力生产BM-13火箭炮及M-13火箭弹。要知道,此时这种武器尚未完成定型测试。不过,鉴于火箭炮巨大的威力,苏军还是迫不及待将其投入量产。1941年6月30日,共产国际工厂正式批量生产,喀秋莎迅速装备苏军。

二、苏德战场上的晴天霹雳——喀秋莎火箭炮的惊艳亮相

得到高层指示后,沃罗涅提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大批量地生产BM-13火箭炮。自此,火箭炮开始逐渐装备部队。由于这种新式武器属于高度机密,苏军甚至不想让德国人知道它的名字,所以仅在炮架上标注有“K”字母。

苏军步兵在实战中见识到了火箭炮的巨大威力,因而对其十分热衷。据说,苏联曾有一位名为喀秋莎的女子死在战场上,为了纪念这位英勇而美丽的姑娘,战士们便将火箭炮称为“喀秋莎”(Катюша)。但事实上,火箭炮炮架上的字母“K”,本为研制兵工厂俄语的首字母。

发射中的喀秋莎
发射中的喀秋莎

喀秋莎这个名字,听起来温柔婉转,可在战场上,这种火箭炮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以BM-13为例,其滑轨床共有8条发射滑轨,每条滑轨上各悬挂着一枚火箭弹,能够发射132毫米的火箭弹公16枚,最大射程8.5千米,既能够单射,也能够连射,甚至可以一次性齐射。用于实战的火箭弹弹头部分,装填TNT炸药,装填系数高,一枚132毫米火箭弹的爆炸威力,大体与一枚152毫米的榴弹相似。

深情凝视“喀秋莎”火箭弹的苏联战士
深情凝视“喀秋莎”火箭弹的苏联战士

实战中,喀秋莎火箭炮完成一次齐射仅需7至10秒时间。如此一来,约8000平方米大小的阵地,眨眼之间就会被炮火吞噬。由于火力凶猛残暴,喀秋莎成为苏军实施火力压制、摧毁敌人工事和大范围消灭敌人密集部队的重要武器。

在苏德战场上,苏军将喀秋莎视为亲密的伴侣,犹如恋人一般。可对德军而言,喀秋莎火箭炮却如同噩梦,一旦遭到火箭炮的打击,德军根本无处躲藏,只能伏在泥土里默默祈祷,而震耳欲聋的炮炸声,便如晴天霹雳般让他们不知所措。

三、卫国战争的神器——喀秋莎在屡次大显神威

从苏德双方的交战情况来看,喀秋莎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比如,在1941年7月的一天,苏军动用了一个火箭炮连,对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奥尔沙火车站进行了一轮齐射。

在这次炮火打击中,苏军共动用了7辆BM-13。可是,由于喀秋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齐射,一百多枚火箭弹顷刻间倾泻在德军第5步兵师的驻地上。这一轮打击,给该师造成了重大损失,而德军当时误以为苏军动用了一个炮兵师的火力。

另外,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苏军在战争初期,之所以能够抵挡住德国人的疯狂进攻,甚至给德军造成重大创伤,也主要得益于喀秋莎的威力。

密集的火箭炮弹令敌人闻风丧胆
密集的火箭炮弹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了守住斯大林格勒,赢得战争形势的好转,苏军调集了1531门喀秋莎,甚至将刚研制成功的M-31-4火箭炮投入战场,专门打击德军的火力点。这种火箭炮用于发射超口径火箭炮,火箭弹的战斗部为300毫米,装药达28.9千克,比203毫米榴弹的威力还大,足以摧毁德军构筑的坚固工事。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喀秋莎火箭炮成为苏联红军最为倚重的武器之一。当德军的坦克、大炮在外围肆虐时,苏联军民则用喀秋莎火箭炮予以还击。在战场上,苏联军民和德国士兵相持鏖战,据幸存下来的德军士兵描述:“这座城市,就是一只碾子,不断地把我们碾成粉末。”而苏军手中的这支“碾子”,便是战争女神——喀秋莎。

四、臻于完美的女神——在战争中不断改进的喀秋莎

一种武器只有经过实战的演练,才能获得改善和提升。虽然喀秋莎在德军入侵前,便已试制成功,却是在匆忙中投入量产的。这也决定了这种火箭炮仍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比如,在遇到阴雨天气时,湿滑的地面会使得卡车的机动性大大下降。于是,苏军尝试将发射架安在履带底盘上。这样一来,喀秋莎的机动性变得更强,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地面和天气。这种新式火箭炮的杰作,便是T-40水陆坦克底盘与BM-8-24火炮发射器相结合的“喀秋莎”。后来,BM-8-24又被安装在T-60轻型坦克履带底盘上。

装在轻型坦克上的“喀秋莎”
装在轻型坦克上的“喀秋莎”

不过,由于战时物资紧张,苏联不得不集中能力为坦克部队制造履带底盘,使得炮兵部队只能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来解决底盘不足的问题。在卫国战争中,有时不得不将喀秋莎装在拖拉机上。这虽然反映出当时苏联物资极度紧张,却也说明喀秋莎的适应性越来越强。

苏联进入战略反攻后,为了适应城市争夺战,又研制出了BM-30系列联装自行火箭炮,配备M-31-4发射架。这种火箭炮的威力更大,曾在攻占布达佩斯、布拉格和柏林等大型城市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争。二战后期,喀秋莎已经成为苏军炮兵部队中最具威力的武器,对纳粹开展了摧枯拉朽般的军事打击。

进攻柏林·苏军装填BM-13-16火箭炮
进攻柏林·苏军装填BM-13-16火箭炮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时,喀秋莎并不具备制导能力,而且攻击距离有限,更适合对敌方阵地进行密集打击,难以实现定点打击。也正因如此,这种火箭炮最大的优势,或者说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进行迅猛打击。而一旦齐射完成后,客秋莎又很容易成为敌方炮兵的报复对象。从这一点来讲,这一战争女神又同”她“的名字一样脆弱。????

(浏览 1,095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