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迹
邢窑遗址简 介
邢窑遗址位于河北省内邱、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及 107国道以西氐河、李阳河流域,集中在临城西双井以南,内邱冯唐以北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径114o26′一114o32′,北纬37o15′一37o30′,海拨高度为 82-140米,1996年11月 2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内邱东起白家庄,西到西邱,北到瓷窑沟,南到冯唐,约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窑址13处。采集、征集和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万余件,从瓷类上分为白瓷、青瓷、黑釉瓷、黄釉瓷,出土器物有碗、盘、杯、壶、钵、罐、盆、灯、盂、砚、佛龛、俑、炉、盏托等。
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陶瓷史的一页空白,其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绝无逊色,这种现象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
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到了唐代,形成规模,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唐时期,白瓷的生产量增大,但仍兼烧黄釉瓷、青瓷。白瓷的质量优于隋代,器形与隋代类似,中唐时期是邢窑的极盛时期,精细白瓷的出现,是邢窑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瓷器的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器物种类增多,制瓷工艺达到了纯熟的地步,产量大大超过隋代细白瓷,以至进贡皇室,远销海外,细白瓷为邢窑的精品,其胎质坚实细腻、釉色纯白光亮:”类银、类雪”,因而唐代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诗》赞邢窑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难得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在《新唐书》、《大典六典》、《茶经》、《乐府杂录》、《长庆集》等文献中均有邢窑的记载,尤其在内邱境内出土的”盈” 字款白瓷,为陕西大明宫出土的”盈” 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馆藏的”盈” 字款白瓷盒找到了窑口的出处。
邢窑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首创匣钵烧法,为精美瓷器的烧制成功起到关键作用。邢窑开创的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同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邢窑唐三彩的发现成为我国第三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址。用高岭土烧制的高硬度白陶俑等随葬专用品的大量生产是邢窑产品多样性的又一特色,它为研究我国古代丧葬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新内容。
邢窑的发现,解决了我国陶瓷研究界长期悬而未决的不解之谜,引起了有关专学和众多学者的关注,多次到窑址考察,鉴赏邢瓷,198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邢窑遗址进行专项考古研究发掘,1988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傅振伦到内邱考察邢窑。河北电视台国际部把邢窑摄录《中国陶瓷》系列片。国家文物局交流中心、山东文物局、广州文物商店、上海博物馆、陕西博物馆及外国陶瓷专家,也专程到窑址考察邢窑。
邢窑细白瓷的出现,是邢窑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是我们仍需辩行深入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直到今天,邢窑在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仍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
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揭晓
内丘邢窑遗址榜上有名
2012年4月份,内丘发现大规模邢窑遗址群落,将邢白瓷烧制历史上溯到北朝时期。完整的窑炉遗址以及随后在此出土的大量文物,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据内丘县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4月,内丘原县城服务楼及周边区域建筑被拆迁,计划要建设高层建筑。建筑垃圾被清理完后,内丘县文物保管所按照《文物法》有关规定在施工前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6座邢窑窑炉和丰富的瓷片堆积层,并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带“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标本。
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会民带队的考古发掘队随后正式入住内丘,对邢窑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据悉,截至目前,已完成10米×10米探方12个,发现炉11座、灰坑140座、灰沟6条、井34眼、墓葬22座,出土瓷器和窑具残片20万件(片)以上,完整和可复原器物约超过2千件,器物种类有砖、瓦、陶器、素烧器、三彩器、瓷器、铜器、铁器、骨器以及窑具等。
另外比较重要的发现还有隋代废弃灰坑中较多的铁渣堆积,证明内丘城隋代冶铁工业存在的史实;唐代一灰坑中堆积有较多的素烧残片,为寻找三彩窑炉等提供了区域和思路;唐代废弃水井中多层密檐纪年石塔明器的出土,对邢窑瓷器的时代判定也是很有帮助的资料。
据考古资料表明,邢窑创烧于南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时已达到鼎盛阶段,成为我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其精美的细白瓷作为贡品入主宫廷,还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因在古代通常以烧制陶瓷的窑场所在地的州命名,内丘在唐代隶属邢州,故得名“邢州瓷窑”,简称“邢窑”。其与当时的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并称“七大名窑”。因其与当时的南方越窑青瓷并驾齐驱、平分秋色,被后人誉为“南青北白”。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和历次评选一样,此次评选在坚持学术标准第一原则基础上,体现遗产保护原则,所有当选项目都得到地方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与保护。他介绍,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迄今共进行了23届评选,当选项目已有约100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些项目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或成为国家考古公园,在得到保护同时服务于社会大众。(来源牛城晚报)
内丘通过“中国邢窑文化之乡”专家组命名评审
(石晓鹏 王立峰)近日,由中国民协、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河北省文联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一行,到内丘县就“中国邢窑文化之乡”“中国邢窑文化研究中心”命名工作进行考察评审。在实地考察后,专家组一致同意将内丘县命名为“中国邢窑文化之乡”、“中国邢窑文化研究中心”。
专家组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内丘邢窑遗址、邢窑会馆、邢窑烧制作坊、邢窑个人藏品和邢白瓷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并听取了内丘县有关邢窑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开发等情况汇报,对该县在邢窑文化发掘利用和保护传承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专家们在实地考察和座谈时一致认为,“世界白瓷源中国,中国白瓷源内丘”。内丘的邢窑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国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内丘命名为“中国邢窑文化之乡”、“中国邢窑文化研究中心”当之无愧。专家还建议,内丘县今后在打造邢窑文化品牌的同时,要进一步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不断探索研究、深入挖掘,将邢窑文化当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邢窑文化真正成为内丘科学发展的平台和载体。(2013年5月23日邢台日报)
玉泉寺
玉泉寺,位于邢台市西北四十里皇寺村,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该寺有三绝著称。
一是皇寺。
相传,元顺帝被明将朱洪武追杀,曾避难于玉泉寺附近。而朱洪武却在该寺内歇兵喂马,所以后来将此寺改名皇寺。皇寺始建于唐,而重修于元,正殿、配殿宏伟壮观,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都具有元代风格,为近世所罕见。可惜,保护不善,又因年久失修,这一独具风格的古建筑已今非昔比。
二是鸟柏。
皇寺院内,有一棵一千二百五十年的古柏,高达二十多公尺,挺拔苍劲,枝桠繁壮,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古柏树冠十分繁茂,大致可分七层,其势如烟如云,翠浓异常。由于此古柏位居深山古刹和玉泉环绕之中,常栖息珍禽鸟。再加上树冠如此庞大,经常迎风自吟。两鸣交响,酷似百鸟鸣唱。据植物学家考证,该古柏树种优异,培土肥美,所以树纹结构异于寻常。结合民间美传:“每落一鸟,便增加一鸟形花纹,久而久之,柏纹如落鸟之众,落鸟似柏纹之美。可惜,在很早以前的一个深夜,从南方来了一个明眼窃宝人,利用秫秸掩盖,劈开树干,偷走了鸟纹。现在留下的一丈多长,三尺多宽的伤痕,就是当时盗宝的明证”。该传说虽然优美动听,但实际上是因雷击所致。鸟柏的美丽花纹依然存在。
三是玉泉池。
在鸟柏的南侧有一泉池,古称“玉泉池”。泉底石沙如玉,水清见底。水中游鱼翩翩。泉池系明朝县令陈大宾所建,已有五百年历史。池面五亩有余,池中碧波荡漾,凉亭耸立;池岸料石精砌,垂柳成行。池南岸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其石柱、石梁、石瓦楼等都是银灰色的石料雕刻而成,龙凤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中央牌坊中跨之上刻有”玉泉池”三个浑健有力的草书大字,是当时邢台县知县朱浩所写。池中心有一凉亭,建筑精美别致。掩映在红花、碧水和绿柳之中,十分幽雅,是鉴赏湖光山色和避暑的好地方。
值此连续数年偏枯年份,许多名泉都已干涸,但玉泉池,依然昼夜不停地翻华如玉,竞相涌出。泉水日涌出量约在七千至万吨以上,使这一极度缺水的石灰岩地区,“河渠纵横,绕村贯户,玉液流淌灌溉沃野”。皇寺村一带,家家户户泉水丁冬,山坡田野稻麦花香,虽非江南而实胜江南。说也奇怪,泉水在玉泉池涌流不干,但经皇寺下流不远便渗漏到石灰岩的列隙之中,河渠溪流化为乌有,这就是邢台的又一奇观–流不干与灌不满。
每当夕阳西坠,在古刹的屋脊飞檐上,在鸟柏的树冠桠杈上,在玉泉池的凉台牌碑上,以及在四周的山林石崖边,均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彩辉,景观十分幽静、壮丽。形成了游人神往的美景,这就是“玉泉夕照”名胜的由来 。
明代诗人,顺德府知府顾绶游览皇寺镇后曾作诗一首:
众峰环抱见山泉,碧玉凝池翠却圆;
一派真源停冽洁,分流远丽各潺潺。
天开图画晴光照,地接边关杀气连;
胜迹应知风土厚,桑麻随处编平田。
历代主持
为了研究玉泉寺的历史传承,净慧大师在元代《重修玉泉寺禅寺碑》的碑阴发现有玉泉寺开山祖所演的二十字宗派源流,即:“智信定德宝,志善了道行,妙净本明真,正法惟思敬(敬亦作谨)。
唯识智洪大和尚是万松门下第四世传人,
根据这个考证出金元时期十四代住持德号:“开山祖师第一代 唯识智洪大和尚(1161~1189年间开创并住持本寺);第二代住持延公讲主(信延);第三代住持药公山主(定药);第四代住持全公山主(德全,元中统初,公元1260年间住持本寺);第五代住持清公山主;第六代住持明公讲主(宝明和尚);第七代住持真公讲主;第八代住持端公讲主,第九代住持瑞公讲主;第十代住持颜公讲主,第十一代住持贵公讲主;第十二代住持擎公讲主;第十三代住持泽公长老(智泽,灵岩昭公之首嗣);第十四代住持无本禅师(传法嗣祖沙门,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至1368年间住持本寺)。
从智洪大和尚开始到擎公(妙擎)共传灯十二代。
明代洪武年,玉泉寺由妙信长老任主持,后面是行真禅师(1512年),后传妙进禅师(1584年)明正德年(1506年)玉泉寺主持为太虚满禅师,后为净显禅师(1516年),净臻禅师:(1531~1543年),净平禅师,具体年代不详,应为明中期任住持,据者师号大章,其徒本等禅师。后传本谅禅师任主持,时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3年)。
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智洪禅师所演源流偈已经传到“法”字,仅剩“惟、思、谨”三字。时玉泉寺住持本访(号大贤)法师“间关千里”,至河南少林寺乞无言正道禅师续演玉泉宗派偈。时无言正道禅师为“少林宗主”,“传曹洞正宗住持第二十六世”,“推其心诚,故演二十字,令传永久”。其偈曰:敬谨戒作师,因缘固殊胜,勤求祖知识,续尽传心印”(净慧大师《邢台玉泉禅寺近况及历史回顾》)。
无言正道为万历年间少林寺主持,河南少林寺与邢台的佛教有很深的渊源,早在元代时,万松行的传人雪庭福裕入主少林,实现了少林寺的中兴,后来邢台开元寺的损庵洪益担任了少林寺主持,明代从邢台开元寺走出的小山宗书也成为少林寺的主持,后传至无言正道时已为万松门下二十六世,由于无言正道原属临济宗,在少林寺南院,另立“圆通行超明”五字辈,自“玄”字辈起,才并入福裕七十字派。这也就是少林寺“明传曹洞,暗传临济”的来历,后来无言的徒孙顺德府内丘人海宽也成为少林的主持。
本访法师后为本分禅师(1606年)立《玉泉寺临济宗派碑记》。
到清代时见于记载的有师林禅师(1795年),后因燮、因成禅师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出任玉泉寺主持。
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殊钦.殊敾两位禅师出任玉泉寺主持时,发生了一件警示后人的事,两人“不遵佛法,不守清净,淫污佛地,秽渎空门,将香火地尽行当出,至寺内空乏,礼佛无人,禅林坍塌,院亭倾圮,观者莫不叹息。”(见咸丰九年立《鉴戒碑》)
1851年,这一年是清咸丰初年,殊敩禅师担任了玉泉寺住持,见寺院“禅林坍塌,院亭倾圮”,乃“起恢复之心,兴再造之意,募化当地、当房人等,发慈悲之心,将殊钦.殊敾两位禅师的当契抽回,改为租契,作十五年、十年为满,将地尽归寺内,当价全行施舍,使寺焕然一新,诚盛举也。”还《鉴戒》说:“自此以后,寺中地亩永不许僧人当卖,亦不许外人私当私买。如有偷当偷买者,人神共诛,永为鉴戒!”
1851年时,玉泉寺为了教育后人,殊敩禅师传人胜作。胜得禅师(1859年前后出任玉泉寺住持),将此事的前因后果详细的记录下来,并立《鉴戒铭碑》。
邢台玉泉禅寺自金代复兴以来到今天,已经有文字可考历史847年。如今寺院又焕发了新生,成为僧舍禅堂清净庄严的佛教圣地。
邢台火神庙
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位置就在邢台市桥东区府前南街南端路东96号。它的始建年代为明代天顺四年,即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火神庙不象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有主轴线的那一类。它的建筑布局具有结构紧凑,巧用地形的特点,这与它处于瓮城内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瓮城内狭小的面积不允许展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两侧布置多座建筑。
进入火神庙正门,北侧为二道门,里面坐北朝南就是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内塑火神真君像,开路神方弼及显路神方相分站左右。
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两侧有东西两座配殿:东配殿为药王殿,供奉药王孙思邈;西配殿为瘟神殿,供奉瘟神吕岳。在城墙北侧还建有财神殿,周武王灭商以后,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广为封神,财帛星君被封为北斗星君,后又被太上老君封为文财神,专门帮助勤劳善良的人发财致富,武财神又有赵公明,关羽等人的传说。
在火神庙东侧院落中,主殿为奶奶殿,供奉火神真君的后宫娘娘,也就是火神真君的夫人,她也是一位神医,擅长治疗外科,以治疗各种疙瘩为特长,所以民间又俗称疙瘩奶奶。在奶奶殿东侧,为坐东朝西的送子殿,供奉送子母。
邢台道德经幢
邢台道德经幢,位于邢台市旧城内东北部,现南长街办事处后院内。经幢高约七米,以亭覆庇,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八面棱形,分为三截。一至七面,阴刻楷书《道德经》原文及玄宗皇帝对《道德经》的逐句注释;经幢第八面上部,“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岁在单阏月中南吕五日乙丑,皇五从弟中散大夫使持节邢州诸军事守邢州刺史上柱国质建”字迹尚可辨识。经幢旁有弃置的断碑残石。三块六面体经幢,为《大佛顶尊胜陀罗尼咒》,有“至元二十六年二月……”款。立于其侧的也是一块元碑,至元十五年八月立。
据说,道德经幢在中国现仅存三座,邢台市此幢实弥珍贵。但在“十年动乱”中,这座千年古幢被用炸药摧毁。现尚存的两块幢体,字迹清晰可辨,已重新妥加保护。一九八二年,河北省文物局确定此幢为省重点保护文物。此文物见证过很多的历史文人,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上面有着不同的经文,以及各种文人的诗作。在参观的时候,能感受到很深刻的历史。
《道德经》为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世传其为道教始祖,唐玄宗甚尊崇之。开元二十一年(七三三年),玄宗皇帝(李隆基)亲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年),玄宗用道门威仪司马秀言,令天下诸州皆于一大观内立石刊刻。开元二十七年(七九三年)八月五日,邢州刺史李质遂于邢州龙兴观(现眼科医院附近)内,立此经幢。
第一面开头阳刻篆书“大唐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注道德经一部”十六个大字,每个字高十点三公分,宽十一点二公分。第八面上部,书写“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岁在单阏月中南吕五日乙丑,皇五从弟中散大夫使持节邢州诸军事守邢州刺史上柱国质建”句。第八面的中部,为大宋端拱元年(九八八年)邢州军事柱国何缵撰文、卢华书撰、李思顺镌刻的“重修邢州龙兴观道德经台记”。第八面的下部,为清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十月师段圻观所写之《记》并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邢台县县长苗作新为募资修台建亭事所写之《记》。
邢台的几座皇陵
邢台古来为帝王之国,根据史书记载和遗迹留存有皇陵几座:
1.启运陵(隆尧王尹村)–大唐光皇帝李天赐
2.建初陵(隆尧王尹村)–大唐宣皇帝李熙
唐陵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城正南6公里的魏家庄镇王尹村村北200米处。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祖陵”或“唐陵”。1982年7月23日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东500米的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已废,仅存立刻于唐开元十三年的《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简称光业寺碑),修复后置于隆尧碑刻馆内。
关于宣、光二帝生平,史载甚略,《旧唐书》卷一·高祖纪云:熙在北魏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仪凤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赐,仕魏为幢主,大统中赠司空,仪凤中追尊光皇帝”。《新唐书》卷七十“宗室世系表”云:“献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后魏金门镇将,生懿祖光皇帝讳天赐,字德真”。《光业寺碑》记载:“宣皇帝始以宣简公任瀛州刺史”。又载:“贞观二十年,累遣使臣左骁尉府长史长孙尊师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茔域,画图进上。麟德元年敕;宣简公、懿王陵墓,并在赵州,各宜配守卫户三十人,仍令所管县令专知检校刺史岁别一巡”,仪凤二年(公元677年)追尊李熙为宣皇帝,夫人张氏为宣庄皇后;李天赐为光皇帝,夫人贾氏为光懿皇后,定陵名为“建昌”、“延光”陵,开元二十八年诏改为“建初”、“启运”陵。《元和郡县志》载,当时二陵封土各高四丈,周回一百五十六步。终唐一代,陵区保护完好。
唐陵所处地势为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盛唐石雕均在中间洼地。墓葬于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墓前四翁仲两边分列。其南,两旁墩立欲吼石狮。再南,六匹石马两厢并列,每马左侧站有控马官一人。最南,二石望柱东西相对。
站在冬日空旷的田野上,遥望唐陵遗址,虽然陵前辉煌的建筑荡然无存,但昔日气势雄伟、巍巍壮观之气势犹存,让人感到来自大唐帝国的震撼。
李渊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尊父皇遗命,着手在原籍营造祖陵。隆尧“唐祖陵”由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历经18年修建而成。
光业寺碑
邢台的《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下简称《光业寺碑》)记载,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多次派遣使臣勘察茔城,规划着手建陵事宜并亲自过问。长孙无忌会同邢州赵州两地官员测量划定茔城的范围,按照帝陵建制绘成图纸呈给皇帝,请唐太宗李世民裁定。
《光业寺碑》记载,仪凤二年(676年),唐高宗李治追尊李熙为献祖宣皇帝,夫人张氏为宣庄皇后,陵名延昌,追尊李天赐为懿祖光皇帝,夫人贾氏为光懿宣皇后,陵名延光。唐高宗李治说,宣简公、懿王陵墓都在赵州,各处应该配备守陵的卫队各三十人,由陵墓所在地县令专项负责,定期检查工作。由于国都长安远在千里之外,皇帝不可能每年来这里祭祀祖先,因此指示当地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代表皇帝每年巡视祭祀一次。
唐玄宗李隆基对原籍祖陵非常重视,诏令改象城为昭庆县,诏令大规模整修光业寺,并诏改延昌陵为建初陵,延光陵为启运陵,感恩祖先给大唐李家带来了好运。《元和郡县图志》载:“皇十三代祖宣皇帝建初陵,高四丈,周回八十步;皇十二代祖光皇帝启运陵,高四丈,周回六十步。二陵共茔,周回一百五十六步,在县(旧城)西南二十里。”
《光业寺碑》记载了李唐祖先李熙父子的生平业绩和追封、建陵、建寺经过,现存于隆尧县碑刻馆,是唐祖陵光业寺留给后人的一份难得的实物佐证,对研究唐文化和唐皇室的历史有重大意义。
光业寺
光业寺,座落于唐陵东边500米处(现赵孟村西),与唐陵遥遥相对。其寺名为御赐,寺内曾建有宝塔、珠台、前湖、仙馆、佛星宫宇、灵帝观楼、银函藏经以及塑像和壁画等。《光业寺碑》记载,光业寺内供奉阿育王素像一尊,景皇帝玉石真容一铺,供养在大佛堂。景皇帝就是李渊的爷爷李虎。李虎死后葬在三原县的永康陵,既然不能回归故里,只好让他的雕像供养在佛堂,于冥冥之中陪伴李熙父子了。
光业寺,这所大唐皇陵的附属寺院,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衰败,在走过一千多年之后,终于支撑不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据王尹村上年纪的老人说,1945年之前,光业寺轮廓尚在,其山门在正南,门前有白塔一座,寺内原有三殿,前、中殿早废,后殿尚存,壁画精美,佛像众多。原有铜像一尊,被日本侵略者掠去。传说殿内座下原有地道,通向西北,正好与唐陵墓室成一直线。“文化大革命”中,造像全部被砸毁埋掉,现在寺院遗址已成耕地,无任何遗迹。皇陵的西侧,相传有姑子庵,负责招待唐皇室和地方官员的女眷,但姑子庵比光业寺消失的更早,在上岁数的老年人记忆里,那里早就是一片砖瓦废墟。
唐祖陵石刻是河北省惟一一套唐代皇家陵园雕刻。神道两侧的鞍马、翼马虽已残缺不全,却仍能从它们身上领略到唐代雄浑刚健的雕刻艺术风格。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现置于邢台市隆尧县文物保管所内的两尊石狮。
3.高平陵(邢台百泉村)—后赵皇帝石勒
石勒,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人。初归效刘渊,据有襄国(邢台),后杀前赵(公元304-329年)末主刘曜自称帝,拥有冀并幽司豫兖青徐雍秦十州之地。在当时的十六国中,后赵最为强盛,自然其葬事也颇为讲究。石勒当了15年皇帝,于咸和七年(公元333年)病死采取“虚葬”手段处理了自己的后事,是夜里偷下葬的。根据羯族习俗,石勒被偷偷葬在某个山谷中,莫知其所,然后按皇帝规格备文物珍宝虚葬在今邢台市百泉村,号高平陵。石勒真身秘葬何处,无从得知,而石勒按皇帝规格虚葬在邢台南郊百泉村的高平陵,至今仍有遗迹可寻。而在之前,石勒葬母时也采取了虚葬的方式,《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上》记载,“勒母王氏死,潜窆山谷,莫详其所。既而备九命之礼,虚葬于襄国城南(在今邢台百泉村)。”
4.显原陵(邢台百泉村)–后赵武帝石虎
石虎(295-349),字季龙,十六国时后赵皇帝。
咸康三年(337年),石虎改称大赵天王,永和五年(349年)改称赵皇帝,最终取代了石勒赵国。
经过南征北战,石虎的势力不断加强,后赵国的盈疆界也不断扩大,鼎盛时有“十州之地”。
石虎死后葬显原陵,在今邢台百泉村,据史料记载,此陵为虚陵,石虎并未葬在陵中。《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卷100)记载,东穆武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儁(古同“俊”)做一个梦,梦见石虎咬其膀子,一怒之下去邢台挖掘显原陵,欲鞭尸泄忿,但打开了陵穴后,并没有找到石虎的尸体。于是慕容儁以重金搜索消息,终于在邺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僵而不腐。”找到石虎的尸体后,“俊蹋而骂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数其残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桥柱不流。”后来前燕为前秦灭亡后,告密者李菟也因此被杀了,并重新把石虎的被桥柱子拦住留下的尸体收葬。
5.甘陵—-清河王、孝德皇后之墓
汉安帝的父亲–清河王刘庆的甘陵在邢台市清河县南部,冢子村西,葛仙庄南偏东10.8公里处,封土高达15米,直径60米,成土山状、周围有8座小墓,曾出土过玉币、金镂玉衣片、铜缕玉衣片等珍贵文物。清河县历来传说“九冢十二营七十二那”,九冢就是指此。
清河王刘庆的陵墓有其子汉安帝修建,称甘陵,又称英陵,孝德皇后也葬于此。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6.定陵—广宗王之墓
定陵位于威县西南部大高庙村,《畿辅通志》记载:汉广宗王陵在威县西八里定陵堡。有二陵相对,东陵周三百二十步,高二丈余,西陵周二百步,高四丈余,上有广宗王庙,俗称大高庙,小高庙。
汉元始二年,代孝王玄孙之子刘如意被封为广宗王,死后葬于大高庙村,其墓名定陵,后来广宗王刘胜葬于小高庙村,统称定陵,或广宗王墓,该两村刘姓居多,可能是汉代刘氏子孙。
7、邢国国君墓(邢侯墓)
邢国墓地,是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位于邢台市区西部,于1993年发现,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其重点保护区域北至中兴路,南至建设路南侧,东至太行路,西至滨江路西侧。在此范围内密集分布着先商、商代中晚期和西周时期的多个墓葬。截止1999年,已发掘大型墓葬六座和中小型墓葬500余座,新发现的春秋大墓比山西晋侯墓、北京燕侯墓还要大,其中包括邢侯墓、邢侯夫人墓和赵襄子墓,据有关专家推断,墓地内还应有近十位邢侯的墓葬。邢国墓地曾出土过大型青铜器、精美的金器、漆器、玉器、石器、陶器等。
除了以上几大皇陵外,在邢台还有一位比较有趣卫灵公墓,春秋后期,邢国被卫国所灭,邢属卫地.当时卫灵公死了,占卜问葬说是葬在原墓地不吉利,而葬在卫国北部的沙丘之地比较吉利。沙丘在今天邢台的广宗沙丘平台,于是卫灵公跨几百里葬到了已经属于卫国的沙丘地,挖掘沙丘数丈,发现有一石制外棺,洗去泥土一看,上面还刻有一段文字,说:‘不靠子孙,灵公将得此为冢。’这真是一段神奇的历史啊!
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又名万佛塔,坐落在临城县城关东北部。据重修普利寺碑文记载:“宋皇祐三年建(公元1051年),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四年重修。”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邢台市保存完整的第二古塔,省级文保单位。该塔座北向南,塔的基层砖墙上刻有974个小佛像,内壁四周砖刻佛像40个,故又名千佛塔,万佛塔。塔内有井,井内葬有志云异僧佛牙舍利,故又称舍利塔。塔居城北岗南,依坡就岗,塔基为高10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23米的石砌方台。塔身呈正方形,砖砌而成,高33米,九级八檐,大型飞檐斗拱,顶端有金属塔刹,每层四角原均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徐徐,叮当悠远,“普利晚钟”为临城八景之一。
普利塔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北角,塔南原有普利寺,故名普利塔。塔下砌石台,台高10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23米。塔身呈方形,底边长7.12米,通高33米。砖质结构,九级浮屠,飞檐斗拱,顶端有金属塔刹。每层四角旧有玲珑铁钟一挂,晚风袭来,叮当作响,“普利晚钟”乃临城古八景之一。塔的底级较高,外壁四周砖刻974尊佛像,内壁四周砖刻40尊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故又名“万佛塔”。塔身南面有石拱门可以入内,内有井。县志记载:“有志云异僧持佛骨佛牙舍利葬于内。”塔东旧有亭台,县志记云:“宋徽宗下晋阳于此驻跸,命审相蔡京书‘爽亭’二字于碣上”。今已废。
普利塔南侧有普利寺,它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境内的洞山(又名“新丰山”),属同安乡洞山村。此山岩壑清幽,景致宜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宗之一的曹洞宗创始的。普利寺宋朝时也负盛名,苏辙游油山时,曾写诗曰:“古寺依山占儿峰,精庐仿佛类天宫。三年钦到官为碍,百里相望意自通。出世佛僧何处著,人群鸟兽不妨同。眼前簿领何时觅,一笑相看丈室中。”
普利寺现任方丈妙忠法师,96岁,四川人,乃曹洞宗雪庭福裕禅师传法第四十八代。自1997年法师接任普利寺方丈后,对寺院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工作,预计要投入二千万元。现任监院纯非法师,34岁,江西人。
普利塔建于宋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和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相继重修。另据相关资料记载:唐代重修以后,宋代中期曾大修一次,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45年)进行修饰一次,在塔顶装置了“仰莲钻首”铁制塔刹,清光绪十一年又进行了大规模修葺。民国以后又重修几次。因年代荒远,风剥雨蚀,电轰雷击,又兼一九六六年三月七级地震之烈,塔顶塌裂,塔身向东北倾斜73厘米,震后又进行一次基部加固工程。九月破“四旧”之劫,塔已破损失容,但雄姿不减。1981年搞了两次维修,并修塔台,四周砖砌了花墙以作栏杆。使得塔貌一新,异常壮观。
东岳天齐庙
东岳天齐庙位于平乡县东南部的河古庙村。始建于战国时期,现占地28亩,其中:备用地14亩,庙观房屋93间,其他用房42间。有福禄寿宫、慈航殿、财神殿、文王殿、阎王殿、药王殿、龙母宫、三霄圣母殿、碧霞宫、斗母宫、仁圣大帝殿、睡母宫、天生母殿、逍遥宫、三清殿、玉皇阁、鬼王殿、火神庙、天师府、钟鼓楼,各神像115尊。本寺有口大钟,撞响后,其声响可听五州(庙周围有五个村)四县(平乡、广宗、邱县、曲周)两省头(邱县秦时归山东,平乡县属巨鹿郡,为河北省)。据传秦始皇东巡亲自到天齐庙降香。道内高道于老道把”太平清领书”传给张角,由此才有了后来的黄巾起义。该庙1997年群众筹资200多万元,进行重修,到2004年已基本恢复原貌。
天齐庙的由来
据传说,东周战国时期,泰山岱庙有一名道人西去华山布道,路经此地,目睹有九条大路汇入此地,外观像有九条龙口相汇,称谓”九龙口”;观其地貌确是一块建庙修身的风水宝地。老道经过深思熟虑,确定在此建一座规模宏伟的庙宇,弘扬道教。当时,因人稀少,靠四方善男信女舍施已无能为力,老道从其本观内调来资金,亲自设计,亲自督工建造而成,因建此庙与泰山有关,故命名为东岳天齐庙。
敬德重修天齐庙
唐朝初期,唐王李世民为了实现出身名祖的愿望,认老子李耳为先祖,在允许其他宗教活动的同时,对道教另有独观,敕令全国上下学习道德经,并于贞观15年(641年)派得力大将尉迟恭、敬德重建东岳天齐庙,此庙之规模是长安以东屈指可数的,唐高宗曾送其小女入坤道在此庙出家修炼,为此唐王敕令扩建了太平观、金仙观和玉贞观。并把东岳天齐庙更名为”太平观”。
宋、明、清重修天齐庙
宋朝时,各地客商集资重修了前大殿、东西厢房。经庙内主持与多方协商把”太平观”重新更改为原名”东岳天齐庙”。
明朝时,此地已经是商贾云集之地,每逢四、九集日都会来此做买卖,四面八方肩挑推背,车水马龙,近至庙的周围,远达百里之外。永乐年间,在经圣喻迁民的号召下,姚姓从山西洪洞迁至此地,因西临漳河,东临东岳天齐庙,故此起名河古庙。并对东岳天齐庙又进行了重修整理,庙内第十一代武当琅梅派道士段性礼在此发展道徒,其河古庙村的道徒最多,为当时闻名的道士村。
清朝时,随着东岳天齐庙的香火旺盛,集市贸易迅速扩大,经济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对东岳天齐庙又重修了二殿、戏楼等,庙内已有房间208间。
民国时期遭破坏
923年,匪首庞炳勋率匪驻扎在此庙,为了其军住宿方便,对此庙进行了大拆迁,除大殿外,所有庙内房屋都被拆毁。庞炳勋走后,日寇又在此建了岗楼,扑杀共产党员,摧残革命群众,劫掠财物,干尽坏事,东岳天齐庙也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破毁。
改革开放后重修
1995年东岳天齐庙被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后,在以姚宝亮为首的东岳天齐庙管理委员会热心倡导下,1997年5月份重修了前大殿五间并塑了神像一十三尊。98年又建起了三清殿、玉皇殿、关帝殿、药王殿、救苦殿、阎王殿、山门及慈航、王灵。塑神像五十一尊,建造大殿、东三清殿、玉皇殿四间关帝药王救苦、山门四间,阎王殿六间。1999年又修了大殿、西斗母殿一间、元君殿三间、东屋五间、最东北屋四间,西屋五间,三霄殿、龙母宫、慈航殿三间,塑神像一十八尊。2000年,绿化庙产,值树数百棵。2001年建起后殿,殿房五间,高大雄伟,阅台宽大,青石栏杆,双龙喷水,双狮抱栏,内塑神像二十二尊,山门东侧南屋三间,内塑三星神像五尊。2002年重修钟、鼓二楼,上下四间,钟声远振,鼓声震天,后右侧重建房四间,内塑无生母、九天玄女、和奶奶睡母宫各一间,塑神像四尊。2003年,建起八卦炉、火神殿、天师府各一间,塑神像两尊。到2004年,全庙基本恢复原貌,有神像115尊,建房135间,建筑占地面积10余亩。
古庙再显辉煌
东岳庙的道士姚孟文是武当琅梅满派第二十七代弟子,祖传三代道士,师傅姚宗立一生研究道教古老文化。姚孟文,一九九五年任河北省道协理事,一九九七年市道协成立任常务理事、音乐团副团长,平乡县道教协会会长,代理东八县教务至今。曾多次带队赴石家庄、北京、山西等十多个省市进行道乐义演。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赴新加坡进行了道教文化艺术交流,并参加中国道协组织的多次活动。国内外每次的义演文化交流,天齐庙的道士占百分之八十,东岳天齐庙的道士从一九九八年至今,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进行吉祥道场,祝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一九九七年以来,道教协会多次在天齐庙进行道教培训。邢台市2001年5月12日在此举行了第一届经韵培训班。几年当中多次接待了省、市、县有关党政府领导。2003年10月份,接待了台湾同胞来东岳天齐庙的观光访问。2005年10月,香港世界宗教大同协会总会会长陈宝民,率各届知名人士十余人对该庙进行考察、访问,对该庙的重建、历史、盛迹给予了高度评价。
清风楼
清风楼,位于邢台市旧城中心府前南街北端,楼分三层,下部一座方形敦厚的大台基,拱券洞门南北穿通,西侧有阶梯回绕,拾阶而上便是第一层,台柱环绕支其中,砖花栏杆围其外,四周围廊环绕。二、三层是歇山式重檐复屋四角攒尖顶的木质斗拱结构,飞檐外张,如鹰展栩,如羽似飞,前后有廊檐柱,外围有栏杆,造形古朴,气势宏伟,楼基座落在旧城至高点上,楼身又高达七丈余,登楼远眺,市内的亭台楼阁,市郊的河川田野尽收眼底,的确是“登临四望,市肆栉比,山水在目”,解放后曾经政府拨款多次修缮,现已基本完好,列人省级保护文物。
清风楼建成于明朝成化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当时邢州知府黎光亨不惜巨资修建此楼的目的,一为供封建士大夫阶级登临消遣,舞文弄墨,极尽欢娱,如当时文人陈晋所作《清风楼记》“政暇集客登其上,四脯洞开,徘徊远眺,以悦目称心,备享其乐。”另一目的为黎光亨自我标榜“皇风清穆,来自帝侧,我先宣之,播于八极,保我皇图,巩为盘石。”意思是说明他清廉一身的豪气,从皇帝身边而来,要忠君报国,巩固盘石般的江山。清风楼三字也由此而得。
赵孟頫碑
赵孟頫字子昂(1254-1322年)元代书画家。宋朝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颇受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后累官至翰林学士,乘旨封魏国公。赵孟頫工书法,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字体园转遒丽,自成一题,叫赵体宇。《元史》说:“孟頫于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今古,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国中宝之。”可见赵孟頫的书法造诣甚高,“文革”前在旧市委门前左侧——即今桥东区政府门刚,有一座赵孟頫亲手所书的碑文,碑身巨大,字迹清晰,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因碑中断,以铁块铆接,置于碑亭之中,文革中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将予砸毅,市委领导及干部们冒着生命危险拿将碑藏在地下,方躲避了这场浩劫,现碑已挖出,但尚缺一段,现放置在达活泉公园内。
邢台市人民政府
邢台塔林
邢台塔林位于邢台市旧城西南隅三里的申家庄村南,因塔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林又称塔坟,曾和清风楼、达活泉,被称为古邢台的三大代表标志。
塔,最初是为了供奉佛骨而修造的,后来也用来供奉佛像,收藏佛经或安放僧人遗骨。邢台塔坟是作为敛葬佛教僧侣火化后遗骨――舍利子而建立的,所以名曰塔坟。邢台塔坟,是邢台天宁寺和开元寺两所古刹僧人敛葬遗骨的墓地。所以,它开始形成的年代,当和该二寺始建年代一样,系为唐开元年间,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邢台塔坟分为南北两处,中间相隔300米之多。南塔坟为开元寺塔坟,俗称大塔坟。占地三十亩,四旁有耕地一百六十亩,土改前为开元寺庄田;北塔坟占地十亩,四旁有耕地三十亩,土改前为天宁寺庄田。据说,很早以前,两塔坟有大塔、小塔千余座。随着自然风化剥蚀和人为破坏,日渐减少,到五十年代初,南塔坟尚有墓塔九十多座,北塔坟尚有墓塔三十多座,共约有墓塔一百二十多座。直到一九六五年前,南塔坟仍有墓塔七十八座,北塔坟有墓塔十座。这些墓塔形式、风格各异,或高或矮,或砖砌,或石雕;或敦实古朴、华贵端庄,或典雅秀巧、挺拔俊美,或臃肥龙钟似踽踽老翁。更为绝妙的是,其中有“风动塔”,看似岌岌可危,被风一吹,随风倾斜,摇摇欲坠,然其历数百年风雨不坍。“响灵塔”,风一吹来,呜呜作响,其声呜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簧之动,如笙之鸣。“钟鼓塔”,以掌击之,洞然有声,嗡嗡作响。另外还有“诵经塔”,以耳贴塔细听,则嘤嘤嗡嗡,一片声响,据说有时还可以听到断断续续的木鱼声和唪经声……。至于塔坟的其他传说,则更是不一而足了。
塔坟诸塔根据高度和形态划分,基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型砖塔多为八角形七级,中型砖塔多为六角形五级,小型砖塔多为四角形,或三级或五级,皆为密檐式实心砖塔。在梯形的石头塔基上,为石雕束腰式须弥座,有三或四层的图案纹饰,呈龙、象、鹿等动物与卷草、莲瓣、云彩和如意水纹等图案,结构活泼、技法娴熟。在申家庄村中,今尚存一块石雕塔基,上刻有羊的图案,刀法洗练,充满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还有的墓塔在须弥座上刻有仰式莲花宝座,莲瓣层层重迭,错落有致,如同朵朵盛开的莲花。
据考证,这和邢台开元寺是佛教净土宗的一大道场有关,净土宗宣扬一心念佛,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身座九 品莲台(即莲花台座)。开元寺元代大禅师万安祖师曾著有佛教论著“白莲集”行于世。
在林立的塔群中,曾耸立有一座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高近20米,是为群塔之首,当地人们称之为大塔。此塔塔身的砖与砖之间衔接严密,异常坚固,虽经几百年风吹雨打,仍形体完整,巍然屹立。“十年浩劫”中被四次爆破,才被炸塌。
历史悠久的邢台塔坟,被毁于一九六七年,这片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的古塔群变成了一片碎石瓦砾。
邢台塔林是开元寺、天宁寺两寺僧人的墓地。原塔林分南北两处,南塔林为开元寺塔林,占地约三十亩,当地百姓称为大塔坟。北面有天宁寺塔林,占地约十多亩,天宁寺塔林又称为小塔坟。邢台塔林,从塔林遗留下来的唐代遗物分析,邢台塔林始建年代为唐代。是开元寺和天宁寺两所古刹僧人敛葬遗骨的墓地。是为有贡献的僧人的建造的墓塔群。按佛教仪轨制度,只有有名望、修行好的僧人、高僧圆寂后,才设建墓塔,刻石纪志,以昭功德,如万松行秀曹洞宗传人至元十六年百泉禹禅师墓塔,至元十八年圆融大师、通悟大师塔、至元二十五年通理大师都提点隐公塔、万寿天宁玉山长老塔、大德二年弘济大师之塔、安慧大师之塔、喜公庄王之塔等等。也有僧人圆寂后不入塔林的,这个例子仅有二人,一位是开元寺的万安禅师,一位是天宁寺的虚照禅师。两位大德圆寂后分别由元始祖忽必烈敕令在开元寺和天宁寺建造七级密檐塔和虚照禅师塔。
在这里特别要说的一位高僧就是百泉禹禅师,禹禅师(?-公元1279年),邢州开元寺僧人,未见传记。仅从吴立民主编的《禅宗宗派流源》一书所附的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上可以知道,禹禅师为万松行秀的传人,是与雪庭福裕、华严至温、乳峰德仁、李之能居士为同门,是曹洞宗正宗传人。
关于塔林的年代,目前可见的大多为元、明清时的墓塔,从一些较早的石塔分析,塔林应在唐代已经形成;在调查时,发现了唐代的塔幢盖,上有飞天人物,形象生动,动静结合,雕刻精细,线条流畅,体态丰满,为大唐中期风格,距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这证明了塔林的形成和开元寺、天宁寺两寺的建设年代基本相符。
据记载,邢台塔林原有塔近千座,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为的破坏,到五十年代时,南北塔林共有各种墓塔一百二十多座。有上年纪老人说,直到五六年时,邢台塔林的墓塔还保存着近九十多座。
邢台塔林的墓塔多种多样,1935年著名的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到邢台进行古建筑考察,拍摄了大量的写真照片,并写出《河北古建筑调查记》一文,这篇文章后来收入到《刘敦桢文集》第三集中,1978年由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邢台塔林的墓塔多种多样,从材质上分有石塔和砖塔两种;从形状上分,有单层单檐塔、多层密檐塔、及喇嘛塔等。造型有柱体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椎体圆形等,这些墓塔形式、式样繁多,风格各异,造型古朴,挺拔俊美。据回忆说:“更为绝妙的是,其中有“风动塔”,看似岌岌可危,被风一吹,随风倾斜,摇摇欲坠,然其历数百年风雨不坍。“响灵塔”,风一吹来,呜呜作响,其声呜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簧之动,如笙之鸣。“钟鼓塔”,以掌击之,洞然有声,嗡嗡作响。另外还有“诵经塔”,以耳贴塔细听,则嘤嘤嗡嗡,一片声响,据说有时还可以听到断断续续的木鱼声和唪经声……”。
由于文革时邢台塔林被破坏,无法进行实物分析研究,仅从遗留下的照片看,邢台塔林的大型墓塔以密檐式为主,塔的层次一般为一至七级,以三层、五层、七层为多,其次为石质的墓塔,石塔多为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石塔多以一仰式莲花宝座为基,上有石雕束腰式须弥座,塔身就置放在须弥座上,塔身为石柱体,正面有碑文,上刻有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刻出大师的姓名、籍贯、生前的主要业绩、立碑人以及建塔的时间等;塔身上置石质雕刻的塔檐,有塔檐雕刻有简单的砖斗,塔檐之上覆石做瓦檐顶,石塔塔檐有单层,三层、五层、七层之分,顶上为小型石宝珠,作为塔刹。 大型的砖彻墓塔,以仿木结构为主,下部有基座,上部基座有八角形束腰,有的束腰做双扇扇门,门的上部刻图案,周边安设门框。塔檐子做阑额、普柏枋,枋上施用斗,四转角各一朵斗,在建筑构造上多采取冀南地区民用建筑中的门窗、椽檐、斗拱、砖雕等,力图与周围的环境气氛协调一致。
开元寺
一、开元寺简介
邢台大开元寺位于邢台市光明街,邢州北路中段,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历届住持多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108米,为古代中国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大开元寺,列为皇家寺院,明代时期,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期,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据《唐会要》记载:唐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十月(敕)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一日改称“开元寺”,延续至今。开元寺是一座历史悠久古刹,有其极深的历史渊源,历史上高僧辈出,河北一行禅师、万安长老等都曾驻锡于此。五代后梁乾化年间(公元911——915)天竺高僧空本曾在此寺院翻译佛经,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开元寺占地45亩,坐北朝南,原寺门前有大型影壁一座,影壁上有滚龙团花、系彩色硫璃瓦拼砌而成,飞龙姿态雄健、造型优美,且暴出影壁数寸,活灵活现,颇有欲跃欲飞的神态。雕塑之细腻逼真,砌工之高超卓绝,均为北方所罕见。该寺历代屡有修葺,现存殿阁,主要为明代建筑风格。这些建筑虽历经千年沧桑,保存仍基本完好,不少遗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二、殿阁
开元寺现存主要殿阁四座,天王殿、毗卢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又称三世佛殿),气宇轩昂,巍峨壮观。其中一殿为弥勒佛殿,除了众所周知的佛像外,四壁皆为历代名人所题诗词。相传“八仙”之一的钟离权,当年拜访该寺住持、有道高僧万安长老时,就曾留下草书题壁诗。其诗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见得清平有几人。”“八仙过海”是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八仙”之一的钟离权是否到过邢台,已无从考证,但上述题壁诗确曾题在开元寺的墙壁上,宋朝时还有人将其刻在石碑上,使开元寺声名大噪。究其诗意,忧伤离乱,想必是后人托钟离权之名而作。
三殿释迦牟尼殿为整个开元寺建筑精华所在。此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巍峨壮观,结构精巧,风格独具。明朝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在殿前增加了四根雕花滚龙石柱,除山东曲阜孔庙中的雕龙石柱外,几乎无与匹敌。这四根石柱各高4.5米,柱围2.5米,雕艺精湛,线条流畅。柱上游龙或盘旋而上,或蜿蜒而下,或回首凝视,且龙首龙体皆突出柱外20—35厘米,力度感强烈,俨然真龙游跃腾舞,堪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龙柱两侧的石板雕花,工艺精巧,手法细腻,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布瓦顶。规模宏大,别具风格。现存殿宇多为明清时期建筑。
寺内西侧有经幢二座,一为唐代建造的“道德经幢”,石质,通高七米,呈六面形,分为三截,共十八面,上刻有老子《道德经》。据《邢台县志》载,经幢文字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为国内仅存的三座同类经幢之一,极具历史价值,另一座建于后梁乾化年间(911一915年)的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刻《陀罗尼经》一部,并题有“印度副使李逢书”等字样,雕刻精细。今为不多见的浮雕珍品。寺后原有宝塔一座,名曰“园照塔”,现已不存。
三、殿前铁钟
在三殿前遗留巨型铁钟一个。该钟高2.70米,下沿围长7.2米,钟厚半尺,重达3万多斤。该钟铸成于金“大定甲辰岁”即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钟壁有日、月、人、兽、牛、鱼等十二种图案,与黄道十二宫相对应。另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卦图像,含乾坤浑圆之说。钟壁还铸有文字数百,清晰可辨,多记载铸造、监制、资助人姓名或身份、籍贯等。该钟铸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风雨剥蚀,因铸造技术高超绝伦,铁质火候纯精,不但不显氧化痕迹,并且综红色的钟体四周仍然荧荧发亮,“十年动乱”中曾遭捣砸,但只闻嗡嗡声,不见钟破损,可见我国古代铸铁工艺的高超。当年该钟悬在开元寺三殿前东侧的钟楼内,用以作课报时,每当以巨木击撞时,钟声粗犷沉鸣,声闻数里。信徒僧众闻钟声,双手合十,异地同拜,成为邢台一大景观,俗称“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
四、传说
1、钟三里
金朝大定年间,东大寺(开元寺)来了个好住持,是位得道高僧。他见东大寺庙院宽广,殿堂雄伟,挺高兴。唯有一点不满意,那就是钟太小,于是决定化缘铸钟。经过三九二十七天,开模的时刻到了。住持神态庄严,微微含笑,双手合十,默诵经咒。
钟铸好了,住持决定试钟就在平明五更。第二天,四更,住持叫起僧人,嘱咐说:“我现在就出城,等我走出十里以后,你们再敲”。但是僧人们不懂住持用意,试钟心切,在住持刚刚走出三里便敲响了大钟。
原来,这住持有些法力,他对钟祷告时,曾暗运法力,许下心愿:试钟之初,我能走多远,钟声就能传多远。结果,他踏上先于桥时,才出城三里,僧人们就把钟撞了。所以,东大寺的钟声只能传三里远。留下了“东大寺,钟三里”的歌谣。
2、钟离权与开元寺
相传钟离权受仙人点化进山拜见张果老,到得山中,得知张果老与众道友已经下山去了开元寺。就此拜别道童下山往开元寺赶去。
一进寺院门见一老僧向他行礼,忙将他迎进禅房,“阿弥陀佛,来者可是钟施主”钟离权一惊连忙回礼说“老师傅如何知道我的”,老僧回答说,“张果老说有大将军钟离权来寺内,因我早有约定,不能久等,让贫僧接待将军,请将军到寺稍作休息,约你在近日上华山崆峒山去见老君”。
老和尚安顿下来钟离权,让徒弟带他在寺内各处转转,钟离权无心游玩,只想着赶紧去华山的约定,无奈天已经黑了下来,只能住下。用完斋饭后便倒床入睡。
第二天一早,寺内小僧奉师傅命前来招呼,只见屋内空空无人,在墙西壁上有墨迹未干的一首诗,只见书法刚劲有力,洒脱飞舞,上书“得道高人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见得清平有几人。”又看在桌上有一个书札,小和尚看后知道钟离权已经辞别上路了。
3、塔坟石龟
在塔坟南端有两座高大的龟驮石碑,两龟东西相对,一雌一雄。身长足有丈余,它们像两尊威严的武士,守卫着塔坟的大门。其中东面那座石龟的甲像是被碰掉一块,有一个碗大的豁口,龟背上的石碑也有点倾斜。
据说石龟本是天上把守南天门的龟蛇二将,因为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为佛门看守坟地,恐它不规矩,下界后祸害人间,又命李天王找来两块巨石压在身上,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后续修塔时,一个细心的石匠发现,早晨太阳没出来之前,石龟眼里常往外流水,像是伤心的眼泪。匠人疑疑惑惑,猜想可能是石龟忍受不住巨石碾压而在流泪,于是就把两块巨石凿成石碑,即节省了石料,又为石龟减轻了负重。说来奇怪,从此石龟眼里再不往外流水了。
再说两石龟想起天上的日月,后悔不已,只好求菩萨开恩,卸掉身上石碑,到七里河喝水。一天夜里,菩萨怀抱甘露瓶,手持杨柳枝飘然而至,用手轻轻一拂,石碑稳稳当当落在地上。菩萨对石龟说:“念你们是一对生灵,常年为佛门高僧看守墓地,终日饱受饥渴之苦,今夜把石碑卸下,到七里河喝水去吧;但天条也不能违反,务必在天亮之前回来把石碑安上,别叫玉皇大帝发现!”俩石龟也顾不上谢菩萨,急忙爬过七里河南岸的大土台(实是一座汉朝古墓),消失在夜幕之中。
这对龟先在河中喝足水,不觉鸡叫三遍,天要亮了。母龟胆小心细,早早爬回去复了位;公龟贪玩,当爬到大土台顶时眼看天就要亮了,慌乱之中就滚了下来,还没站稳,菩萨便把石碑重重压在乌龟背上,来不及放正,天就亮了。从那以后,石碑就永远是歪的了。至于龟甲那块豁口,传说是石龟从台顶往下滚时碰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