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顺文艺·第1018期
【民间谱牒】
冶琢村的古风韵味
文|魏存生
初春三月,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在杏花的带领下,次第绽蕾,春意盎然。20度左右的气温,踏春的人早已脱去厚重的冬装,薄衣单衫,轻盈若羽,穿梭在百花丛中。肆意怒放的杏花,黄遍山崖的连翘花,含苞待放的桃花,遍布田野的油菜花,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锦。太行山余脉下的魏庄,绿树红瓦,依偎在山脚下的农舍错落有致,小路曲径通幽。走进村里,犹如到了桃花源中。于是我想起了古老村庄的历史传说。
01
村 名 的 由 来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最主要发生在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间,大约四十多年中,共进行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成为了明初大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氏祖先最早移民到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合漳乡台庄村。大约在五世时(具体年代不详),魏斌、魏林兄弟迁入河南省彰德府林虑县冶琢村,魏斌在林虑县冶琢村立祖,魏林后迁移到林县姚村镇东张村立祖。
冶琢村最早的居民是张氏、宋氏。黄家沟(村西)有张家老坟,东沟(村东)有地叫宋家地。这是张、宋两姓生活过的证明。两姓后在元末战乱中消亡。
魏氏家族不断繁衍壮大,后成为冶琢村第一大姓,随着刘姓、冯姓、路姓、牛姓、姚姓、夏姓的相继迁入,和睦相处,同甘共苦,不断繁衍,生活富庶。
武平寺正德(1519年)年间石碑记载的施舍名单中有魏氏诸人,魏庄当时叫冶琢村。
武平寺明万历(1594年)年间石碑记载的施舍名单中有魏氏诸人,魏庄当时叫楪卓村。
武平寺永昌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石碑记载的施舍名单中,有未(魏)氏诸人;魏庄当时叫冶琢村。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修建官房的石碑记载,魏庄当时叫葉卓村。
武平寺清光绪(1876年)年石碑,记载村人施舍情况,魏庄当时叫未家庄(碑上将“魏”简化写成为“未”,就是“未”姓写错的开端)。
02
“九龙口”之传说
03
“官 房” 的 历史
04
古井幽幽 荫泽后代
会 首
魏永俊 魏守山 魏全温
管事
刘振方 魏金花 魏全恭 魏永荣 魏九州 魏全江 魏三德 魏守方 魏全敬 魏守泉 魏守贵 魏之贤
石工
魏全良 魏士金
刻石
魏之文
中华民国拾叁年巧月下旬榖旦
修井时间是1924年7月,是在会首魏永俊、魏守山、魏全温领导下,在原有井泉瘫坏的情况下,捐钱捐物,出工出力,用石头砌井壁,复旧如新,水之洋洋。
我始终对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先人们充满敬意。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村里的各项事业才得以开展。冶琢村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水直接关系着生活和生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辘轳井养活了冶琢村百姓,碑上的善人功不可没,永垂千秋。
管事人中,有三个人是特殊关系。魏全恭和魏全敬是亲弟兄,魏全敬和魏守泉是父子。一家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在当时美名传颂。
碑文记载,魏全敬弟兄七个,居次,自幼家寒,赤手生计,以勤俭为根本,公艺为营业,自置田产数十余亩,家境殷实。其子守泉(生于1890年,卒于1941年,享年51岁),勤俭持家,兢兢业业,治家有方,堪称小富。乐于助人,勤于奉献。家中农具犁耙耧撅镰斧以及牲口一应俱全。农忙时节,常常把农具借与邻居,尤其是困苦之家,经常帮助他们,解除困扰。特别是牲口,主动让无力之家使用,还提供草料。灾荒年,无私施舍邻里米面豆,救他们以危难,从不用还。大家称他是大善人,活菩萨。
修辘轳井时,家里是出钱出粮出工出力。由于乐善好施,扶危济困,魏守泉后被推为会首,为冶琢村做了不少好事善事。井沟有一块儿地是魏守泉自家地,他在地里打了一口井,方便百姓吃水。还专门在井边地里种上莙荙菜,谁来挑水与谁一把,不分远近亲疏,一视同仁。
慈是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魏守泉对穷人的帮助,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一种博大胸怀,这是一种正能量,一种爱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社会的良知体系。
那口井,后被称为“守泉井”、“文贵井”(守泉之子)。
后来,在辘轳老井上面五百米处,又修建了两口井,得以缓解辘轳老井吃水的紧张,命名“上井”。从此,两处的井水幽幽,八十年代前,早晨五六点前挑水的人络绎不绝,打着招呼,说着笑话,欢快无比,从而不耽误干队里的农话。
上 井
此后在村里又建了六口小井,从最高处的上井里,修了两条小“水渠”:一条流经前街、窑沟到村最下面学校处,流满四个小井,这是南面一趟水流;一条从上井流到后街,灌满二个小井,这是北面一趟水流。小水渠都是用青石锻成,青石中间开成宽和深均是十公分左右的“小沟”,用白灰做浆,把一块又一块的锻好的青石砌在路下面的二三十公分处,每块青石上的“小沟”都砌得通顺,水流从“上井”的底部流出,一路欢歌,分别流满六个小井,基本上满足了村里吃水的需要,关键是住在下面的众人不用来村里最高处的“上井”挑水,都是到离家最近的水井挑水。不同的是,夏季水流大,冬春季水流小,受季节影响较大。当然如果遇到大旱,水流也会干涸。“上井”处在西坡村子最上面,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为大家节省了多少体力,省却了许多繁忙。
不知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是谁,我想他一定是个建筑家、艺术家。
八十年代,由于干旱,水流不断干涸,加上修房盖屋,水道终被毁坏。
后来,家家都在家中院内建水池,同时几家又相约买了水管,直接从上井或辘轳井处往下面的家抽水。水池有20–30方左右,够几年用的。
两千年后,国家又在村南打了机井,在村里建了压力池,让百姓吃上了自来水,生活方便多了。
但是,我每每想起辘轳老井和上井,想起两口老井对村里的福荫,想起南北两趟水道给大家带来的方便,想起建设老井的人和多次修井的人,想起过去那些善人、施舍之人的美德。
徜徉在村中,榆树、槐树、桃树、桐树散发的清香,弥漫在满眼绿色的空气中,曲径通幽的小路,带给人无尽的凉爽。静谧的环境,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
我被生动故事感动着,我被慈善的魅力激励着,我被冶琢村历史吸引着,我被魏氏的传统文化熏染着,我被美丽的传说自豪着!
– 作 者 简 介–
魏存生 河南省林州市魏庄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41年,曾任河顺镇中心学校校长。喜欢文学,爱好读书。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民间谱牒】冶琢村的古风韵味| 魏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