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记八路军军工部十八英雄(下)

(作者:王志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军工部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其中有八路军军工部于1943年7月下旬,评选出的18名劳动英雄所作的贡献。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刊登于1944年《新华日报》的有关群英会报道

英雄群像(续)

郭栋才(四所二厂厂长)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军工英雄郭栋才主持研制并改进的50小炮和炮弹(1944)

出生于1909年,1925年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1927年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系读本科及研究生。1936年春回国,先后在在西安东北工学院和天津河北工学院任教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为了抗日救国,毅然放弃优越的教学工作。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郭栋才在日本留学时照片

1938年11月加入了八路军组织的豫北第二游击支队,同年12月又调到115师344旅688团,1939年7月调到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先在二所任技师,1940年2月随二所合并到三所,先后任工务科副科长、科长,主要负责技术开发、生产调度及劳动管理等,1942年6月到四所工作。

他虚心向老工人学习,共同研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 抗战初期,日寇凭借其武器装备优势常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他们在作战中经常使用一种叫掷弹筒的小型火炮,向我军阵地轰击。这种武器既便于携带,又有一定的爆炸威力很适合山地作战,给我军造成一定的压力。

当时,八路军作战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步枪、手榴弹,一旦距离稍远,就没有日军掷弹筒那种威力的武器了。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彭德怀副总司令对军工部的同志们说,日军的掷弹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射击准确,运转灵活,杀伤力大,很适应于山地作战,我们要赶紧研制。

1940年秋冬之际,军工部领导同志布置进行五○小炮(掷弹筒)的研制工作。郭栋才是五○小炮的设计者和生产组织者之一,并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和改进了不少机械设备,设计成功无烟火药切片机,使无烟火药得以大量生产,多次受到上级的奖励,被誉为“机械专家”。

??? 1943年春天,军工部决定小炮的生产由一所和三所集中到四所。郭栋才在生产过程中,又作了一些改进,使火炮的结构更趋向合理,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经过一系列改进后的小炮筒,靠炮弹尾管的装药量来确定射程,每增加一个药包射程提高150米至200米很适合一千米距离内作战的要求。经过这样的改进,更加适应了实战要求。

??? 1944年6月,前方部队根据实战需要,希望火炮的威力再大些,射程再远些。郭栋才和技术人员把小炮的口径从50毫米扩大到60毫米,把其他零部件的尺寸也相应加大,增加了强度。炮弹也改成流线型。

1945年春,绘制出定型的60毫米小炮图纸,从此就按这套图纸正式投入生产。

??? 当时,抗日战争已由相持阶段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敌人常常龟缩在碉堡内,使我们用轻武器奈何他不得。我军急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平射炮去摧毁敌人的据点和碉堡。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1946年郭栋才在军工部时的照片

郭栋才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共同设计,搞出一套内部结构类似掷弹筒的发火机构,而外部尺寸与迫击炮发火机构可以通用互换的发火机构,装在迫击炮上,变曲射为平射,迫击炮改为平射炮以后,摧毁敌人的碉堡就容易多了,投入前线后在战斗中大大地震撼了敌人。

??? 在五小炮的试制与改进过程中,郭栋才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过多次试验,很多同志为此负伤甚至牺牲了生命。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流血牺牲,火炮的试制才取得成功,并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改进、完善,成为我军抗日战争中的一种有力武器。战士们称它为“小臼炮”。

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到1945年8月,共生产了2500门,当时主力部队一个战斗班配备一门,共装备了近30个团,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立了战功。由此郭栋才被军工部评为军工部劳动英雄。

1947年4月至1950年1月,为迎接全国解放,郭栋才调任晋冀鲁豫工业机械研究所负责人,天津军官会工业接管处机械组军代表。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1960年郭栋才陪同周恩来总理参观农机展

解放后,郭栋才先后在重工业部机械工业局任副局长,一机部一局、六局任副局长,科技司司长,农业机械化研究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1980年至1990年担任国家学位委员会委员。1999年3月辞世。终年90岁。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军工英雄郭栋才的子女向父辈曾战斗过的老区山西平顺县西安村(原军工部兵工二所所在地)捐赠(2019)

张浩(源泉化学厂副厂长兼化工技师)

1910年出生于河北晋县。1935年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在天津河北工业学院化工系毕业,七七事变后即回到原籍并参加了革命,在冀南一军分区任宣教干事。

1940年8月在八路军总部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任化学技师,因成功试制玻璃等,受到卫生部钱信忠部长的奖励。

1941年调八路军军工部任化学技师,他运用所掌握的化学专业知识用土法成功试制出硫酸,对军工部火炸药的生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副总司令彭德怀、后勤部长杨立三的奖励。

制造火炸药离不开硫酸,而晋鲁豫根据地当时没有生产硫酸,由于敌伪勾结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封锁,这些制造火炸药的原材料买不到,运不进。

张浩和同志们一起,土法上马,终于在当年11月得到浓度为80%的硫酸40公斤,为在太行根据地建立化学厂进行硫酸工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1942年2月,张浩参与了在黎城县百宝峧云崖寺化学厂的筹建工作,并担任技师。当时制造酸的设备很简陋,用手摇风车鼓风,用耐火砖砌成燃烧室、除尘室并以耐酸材料匀缝密封,用铸铁制成硝石锅,用两缸或四缸对成一组制成塔,用石棉粉、石英粉,水玻璃等混合物粘结密封,同时用陶瓷管连通,组成生产线。

就这样日夜三班不停地制造硫酸,并由开始时日产浓硫酸45公斤逐渐提高到60公斤。有了浓硫酸以后,就有条件很快制成硝酸、酒精、乙醚、脱脂棉、硝化棉等产品。

此后又建成一套生产硫酸的流程裝置,投入生产。从此,以火炸药为主的化学工业,在晋冀鲁豫根据地逐步建立、发展起来。

1944年6月,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军工部在黎城县源泉村扩建化学厂,代号为“太行青年学校”,张浩被任命为副厂长兼化学技师。

他带领员工经过短期的突击,完成了两套生产硫酸的流程装置,四套生产硝酸的流程装置,一套生产硝化棉的流程装置,并创造性地设计制造出生产火药的胶化机、碾片机、切药机、光泽机等。

开始了从硫酸到火药的批量生产,初步解决了根据地兵工厂枪弹、炮弹发射药的自给问题。

硝化甘油是一种液态的烈性炸药,危险性很高,生产它要有严密的安全措施。张浩带领大家因陋就简,以不拍牺牲的精神克服了技术、设备不足的困难,保证了生产安全,成功地创造了制造硝化甘油的“盆式硝化法”工艺。

硝化甘油的问世,为根据地生产烈性炸药奠定了基础。张浩还带领大家将从敌占区大量购进日本倾销的肥田粉(硫酸铵),与火硝反应制成硝酸铵,再把硝酸铵、硝化甘油、谷糠粉按比例混合制成了硝铵炸药。

从此,在总部军事工业中结東了只能生产黑火药的历史。

张浩历任军工部化学厂技师兼副厂长、军工部工程技术研究室成员、军工部工程处化学工程师。他作为军工部选出的劳动英雄,出席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的劳模大会,还被聘为边区特邀参议员。

解放后,张浩先后在重工业部兵工办公室技术组任化学工程师,弹药研究所任筹备主任,二机部三局质量检查处副处长,475厂(火药厂)总工程师,五局化工技术处长,五机部火炸药局主任工程师,技安局主任工程师,中国兵工学会理事等职务。

1982年离休,1997年辞世。

王民钦(源泉化学厂硝化班班长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军工英雄王民钦

1924年出生于山西壶关县四家池村,6岁丧父,10岁丧母。一直跟随伯父(县高小校长)求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只有13岁的王民钦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牺盟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38年参加了少年先锋队,1939年在决死三纵队参加了民青组织,这期间跟随部队转移山区,整训、练兵、到敌占区打游击、袭击敌人……

1940年4月参加了共产党,在保安九团、决死三纵队七团担任连队文化教员。

??? 1941年4月底王民钦被调到后方军工部工业学校学习,从此与党的军工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学习的同时,还要背粮反扫荡,开荒种菜搞副业,虽然供应少,生活差,但他从不叫苦、更无怨言,因成绩和表现突出,被评为支部的模范党员。

1942年5月敌人大扫荡的前夕,工校举行了毕业典礼,王民钦和另一同志被分配到化学厂。

在到化学厂的路上,被敌人的扫荡冲散了,在山里转了半个多月才找到工厂的所在地——黎城百宝峧云崖寺(八路军军工部炸药之母硝酸、硫酸诞生地)。

王民钦在药工部担任领工,带领30个左右工人分作三个班,每天日夜不停连续工作,在工厂技师的指导下,生产出硫酸、脱脂棉、硝化棉、酒精等。

不久敌人占据了蟠龙镇,因工厂距该镇很近,生产受到威胁,因此抽调一部分同志到太南仙居建厂,王民钦跟随张浩技师一同前往。

为迅速完成建厂任务,他带着自卫的手榴弹奔跑在接敌区,选购材料……无论在严寒的冬季和暑热的夏天,也不分风霜、雨雪,渡河翻岭地紧张工作。

1942-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在艰苦的敌后进行化学性的军火生产。自然条件极差,设备简陋,所需的物资、材料需靠自己翻山越岭搬运,王民钦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精神。

1944年工厂迁移至源泉,他在最复杂、最困难、危险性最高的硝化班担任班长。他以身作则,哪里有困难有危险就冲向哪里。

每天在气温最低的拂晓时分,高高的卷起裤腿,站在从山底流出的冰冷彻骨的河水中端着盛有炸药的瓷盆借流水从盆底通过降温进行搅拌,如若操作不当引发爆炸那就是粉身碎骨。

由于长时间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炎和腰疼病,这些病痛伴随了他一生。

这一年,王民钦被选为军工部劳动英雄,出席了边区政府召开的群英会。

1945年,日寇投降了,由于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失败,局势骤然紧张,生产任务更加繁重。此时王民钦担任完成股副股长,每天组织生产无烟火药500-700斤。年终在军工部各厂开展的红旗运动中,被评为全厂劳模。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王民钦在1946年

1946-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将原厂分为七、八两个化学厂。王民钦在七厂一分厂担任生产股长负责完成、硝化、修理等生产作业,每月组织约近10000公斤左右的火药生产任务。

1947年工厂又从源泉搬迁至长治内王村,王民钦被派往做建厂前站,经过紧张的工作,顺利完成了建厂和搬迁工作。

1948-1949年,由于供应前方的需要,王民钦克服一切困难,日夜紧张工作,长达六、七十个小时不休息,当时他所负责的股有300多人,包括硝化、完成、动力、修理等作业环节,月完成炸药10-15万公斤,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战场的需要。

1949年初,王民钦参加了在阳泉召开的兵工代表大会,当选为执常委员。继而赴天津参加华北职工代表大会,又和代表们一同来到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接见。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王民钦(左三)和他的战友们

在1949年6月,王民钦调长治南天贡酒精厂任副厂长,主要负责党的工作和技术工作。除做酒精外,又做丙酮,供试制榴弹炮的发射药用。

1950年7月,他被调到太原华北兵工局任生产工资部副部长。1951年5月,由太原调北京兵工全国委员会工作,任生产部科长,后在劳保部任副部长、部长。

1957年至1963年长达6年的时间里,由组织选调,王民钦先后在石家庄干部特别班、北京机械学院干训部、北京工业学院进修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他以极大的热情克服困难投入到学习中,准备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新时期的军工事业大展身手,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63年4月毕业后,被任命为四机部机动技安司任技安处处长。1972年辞世。

安蓬莱(械弹所副厂长)

西沁县人,生于1917年9月,1937年10月参加决死一纵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在决死纵队三专署械弹所、太岳一分区、二分区械弹所任组长、工务检查员、副厂长。

在军工部开展的新劳动者竞赛中被八路军军工部评为劳动英雄。

1948年2月,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业厅炸弹总厂(兵工十一厂)晋城大阳炸弹三场副厂长。

1948年10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第六兵工厂三分厂副厂长兼工会主席。

邵希明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军工英雄邵希明和他的女儿

出生于1905年,在1937年10月带领河北峰峰煤矿的一批机修工人到太行山军工厂参加了革命,邵希明先后在杨家庄炸弹厂和梁沟兵工厂工作,在厂里担任工段长。

当时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条件十分艰苦,武器的加工制造几乎是靠手工完成。

在日本鬼子扫荡时,为了保护工厂,邵希明带领大家将设备掩埋于地下,带领工人及家属躲藏于山洞之中……

为了抗战的胜利,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付出全部力量。成为18英雄之一。

关丁旺(源泉化学厂工人)

在1946年1月源泉化学厂发生的爆炸事故中壮烈牺牲。

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作者感言
太行军工本应是在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但由于在历史上所扮演的幕后角色,以及这个领域高度保密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只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而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称得上是无名英雄。

?

文中所记述的王民钦是我的父亲。
?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在父亲离开我们30余年后,在与几个父辈战友后代聚会时的一个偶然机会,得到父亲曾是18英雄之一的信息,十分惊讶。也曾向健在的母亲求证此事。
?
母亲是与父亲1947年在太行兵工厂结的婚,作为与父亲相濡以沫的至亲,她竟然也不知自己的丈夫曾是18英雄之一。
?
仅仅是说那时条件非常艰苦,工作极端困难,他们淡泊名利,一心想的是为前线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军工物资,为革命事业的早日成功而超负荷地奉献和透支着生命。
长久以来,我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个少小离家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对父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却知之甚少,更不了解他们那一代人所做出的英雄业绩,由此激发了探寻父亲及他们那一代人历史的强烈愿望。
?
近几年也多次深入老区,追寻父辈的足迹,遍查相关历史文献,寻访后人、知情人,仅收集到了18英雄中部分先辈的事迹。
?
还有:柴栋良、陈兆祥、邵希明、李银成、王孝堂、尚文元、孙永福、高文喜(源泉化学厂工人)、关丁旺(源泉化学厂工人)等英雄的相关资料仍然缺失,是很大的遗憾。
?

当年的军工部18英雄以他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他们继续奋战在各自的军工生产一线。

?

解放后,他们响应党的召唤,奔赴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继续并终生奋斗在我国的军事工业战线。当年人民所给与的荣誉,早已化为激励他们的力量,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之中,践行着他们不变的初心。

?

在每一个军工战士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艰苦创业的故事,十八英雄也仅仅是那个时代军工战线千千万万英雄群体中的缩影和代表,今天他们虽已逝去,但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

?

以十八英雄为代表的老兵工战士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了人民兵工自主研发制造武器装备的先河。他们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创建了光辉的业绩,铸就了人民兵工不朽的精神丰碑。

?

在此特赋诗一首,以致对英雄的怀念和对他们不朽精神的追忆和传承:

?

《军工英雄颂》
烽火硝烟聚太行,
深山铸剑为国殇。
敌顽弃甲丢盔去,
先辈造枪创炜煌。
八十经年过往事,
十八英雄灿星光。
军工魂魄今尤在,
后者扬帆再起航。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本栏目发表介绍中共优秀党员真实事迹的文章。欢迎赐稿。邮箱LLH@lelaohui.com
——记八路军军工部十八英雄(上)
——记八路军军工部十八英雄(中)
——记八路军军工部十八英雄(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乐老汇):纪念册┃英雄太行 巍巍丰碑

(浏览 1,49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