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 别 策 划


1946年3月1日,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
在吉林通化正式成立,
开创了中国航空事业的新纪元。

▲筹建航校人员顶风冒雪向东北进发

▲参加航校成立大会人员合影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成立
由于经常遭到轰炸和扫射,
为了既坚持训练
又减少敌机空袭造成的损失,
老航校改为早晚班飞行,
上午10点到下午3点
把飞机推进掩体,
组织部队开荒种地,
和空袭的敌机“打游击”。

▲利用早晚时间飞行

▲与敌机“打游击”,乐在其中
建校三年多的时间,
东北老航校经历了四次大搬迁。
短途运输和千里大搬迁
都离不开马车,
创造了“马拉飞机”的奇迹。

▲马拉飞机古今罕见
向牡丹江搬迁时,火车马力不足,
前辈们呼号呐喊,
把火车推上了老爷岭。

▲人推火车(示意图)
当时航材奇缺,
飞机共用机轮、共用螺旋桨,
老航校前辈们
用气筒给飞机轮胎打气。

▲几架飞机共用一组机轮

▲利用气筒给飞机轮胎打气
老航校前辈以能者为师,
自编航空教材,组织文化补习,
冲破了重重难关。

▲在简陋的宿舍里学习航空理论
没有初级教练机,
也没有中级教练机,
只得直上“九九”高级教练机。

▲“九九”高级教练机准备起飞
训练中汽油严重短缺,
老航校前辈夜以继日反复试验,
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
用酒精代替汽油终于取得了成功。

▲为适应酒精代替汽油,改造汽化器喷嘴
1949年10月1日,
东北老航校组成飞行编队,
通过北京天安门上空
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飞机编队通过天安门上空
炮火硝烟中奋起腾飞的东北老航校
在新中国的晨光中
向世界宣布:
中国必将拥有强大的人民空军!

▲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空中机群
团结奋斗 艰苦创业
勇于献身 开拓新路
东北老航校精神
是我们航大人的“传家宝”。
在东北老航校成立79周年之际,
大学某学员队组织学员
重温老航校故事,
感悟老航校精神。




铿锵誓言,
展示着他们传承老航校精神,
争做老航校传人的坚定决心。




东北老航校精神
为当下的学员带来怎样深刻的启迪?
一位学员以笔为介,
将自己对这份精神的
深切感悟与深厚情感
娓娓道来 。
向上滑动阅览
初来航大,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队干部给我们组织第一次教育时提到的,在烽火中铸就的东北老航校校史。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的,在数十年洪流中深潜着的最隽永的,莫过于代代相承的老航校精神。它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春风化雨般浸染着我们,在每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激励着我们,渐渐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记。 还记得兵之初,困难接踵而至。严格的日常管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在重塑我的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仿佛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路。次次尝试改变却碰壁,消磨着我的锐气,次次失败让我产生了恐惧。那时的我站在原地踌躇,望着前路,不敢再进寸步,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记得那是大一时的“双野综合训练”,我在长行军中脚后跟磨掉了皮而感染发炎,尽管吃了药仍然疼痛难忍,便有了坐车回营地逃避的懈怠想法。可是,当队干部指挥我们唱起战歌的时候,我和战友们尽管身心俱疲,但仍然用着全胸腔的力气呐喊着。那真是啸如龙虎、气吞山河!我的懦弱一扫而空,重新找回了力量和勇气。 不一会,天云难测。大雨倾泻而下,好像是要和我们比试比试似的!虽然雨很急,密密的雨声如震雷,可仍然难以掩盖我们嘹亮的军歌。路边在帐篷里的地方群众也遮着雨探出头来,注视着我们,向我们伸出了大拇指。那一刻,我们的声音更有底气了。 那天,我看到了一条迷彩的长龙,蜿蜒在群山之上。歌声与惊雨也掩盖不住的,是我们年轻心脏的跃动。看着被高高举起的红旗,我把手中的钢枪端着紧了又紧。把因为雨水冲洗显得冰凉的它贴到了我逐渐火热的胸膛上。抬着灌满水的作战靴,我的脑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永不放弃!前进!前进! 后来我才知道,让我骨髓中涌出精神气,并激活了我的血液,让它沸腾不止的,是东北老航校精神早在我血脉中开辟的源泉。我才知道,它是航大这座高炉中的催化剂,是让我们成长成才的关键。代代航大人手持着它的火把,满怀着赤子之心,如同一朵朵金色的浪花,汇聚成河,奔流不息!让蓝色的雄鹰永远前进!而我们也将传承老航校血脉,砥砺奋进,淬火成钢!
回顾往昔峥嵘岁月, 厚重历史让我们深受触动; 展望未来漫漫征途, 蓬勃希望让我们步履坚定。 我们定将 传承东北老航校精神, 书写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启航工作室 来源| 蓝天召唤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空军航空大学):特别策划丨79年前的今天,东北老航校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