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的西藏岁月

来源:《党史文苑》2020年05期,有删节。

张国华的西藏岁月张国华和夫人樊近真

进军西藏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1月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指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影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他还要求,进军西藏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1月8日,刘伯承、邓小平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表示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

当时,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驻扎在西康,距离西藏最近,理当成为进藏部队的首选。但考虑到第六十二军来自第一野战军(简称“一野”),让他们进藏不妥,一野方面可能会说“让我们的部队啃骨头,你们让自己的部队去吃肉”。刘伯承、邓小平为此决定第六十二军不进驻西藏,调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第十军承担进藏任务。但是,由于第十军军长身体不大好,不能适应西藏的恶劣气候,只得另觅他人。

刘伯承、邓小平把二野3个兵团9个军的军政干部全面掂量了一遍,最后选中了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和政治委员谭冠三。第十八军原定的任务是接管富庶的川南,军长张国华已经被任命为川南行署主任。1月7日,张国华赴川南行署上任途中收到刘、邓急电:就地待命,军领导及各师一名负责人速赴重庆领受最新任务。1月10日,刘伯承、邓小平接见张国华等第十八军的领导。邓小平第一句话便开门见山:“今天谈话凭党性。”张国华张口就答:“一切听从党安排。”最后,张国华和谭冠三谢绝了二野首长提出的从二野各军抽出三个主力师入藏的建议,表态要率第十八军3个师进藏。

然而,军长、军领导班子同意接受进藏任务,不等于全军都同意。第十八军由去“天府之国”的川南,突然改去高原严寒的西藏,有些指战员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于是,张国华主持军党委会议,号召全军指战员为解放西藏人民、为保卫祖国边疆立大功,要求部队深入思想动员,开展立功运动。张国华说:“解放西藏,去西藏建立党组织,完成祖国大陆统一大业,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如果西藏被帝国主义分割出去,我们的西南边界后退到金沙江,恐怕我们在四川也坐不稳了!进军西藏确实很苦,以解除人民痛苦为己任的解放军能眼看人民苦难而不管吗?”张国华的讲话,消除了部分官兵的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使他们放弃了在川南安家的打算。同时,第十八军组建了政策研究室以便调查西藏情况,后来向中央提供了大量决策参考资料以及若干政策建议。

张国华的西藏岁月

3月25日,第十八军全体指战员在四川乐山召开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张国华在大会上发出誓言:“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让幸福之花开遍西藏!”随后,张国华和第五十二师师长吴忠率先遣队离开乐山,踏上了向西藏进军的征程。张国华遵照西南局、邓小平指示的“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原则,强调先遣部队在康区首先做好团结藏族上层人士,同时做影响群众的工作,消除历史遗留的藏汉民族隔阂,加强民族团结。

10月6日至24日,为了打通和平解放西藏的道路,进藏部队发起了昌都战役。昌都战役历经19天,共歼灭藏军5700余人,共俘代本以上高级官员20余名。在昌都战役中,藏军主力被消灭,粉碎了帝国主义和西藏上层反动分子企图以军事力量阻止我军解放西藏的迷梦,促使西藏当局内部分化。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开始谈判。5月15日,张国华作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赴京参加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和平谈判。5月23日,双方正式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张国华于7月回到昌都。8月28日,张国华、谭冠三率部离开昌都,向拉萨挺进。所属部队经过56天的艰难跋涉,翻越19座终年积雪的大雪山,涉过数千条冰川急流和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克服了高原缺氧、饥饿寒冷等各种困难,于10月26日到达拉萨,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

“佛光将军”

入藏后,张国华先后担任了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西藏军区司令员、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张国华等西藏工委一班人坚决执行毛泽东“慎重稳进”“经营西藏”的方针,执行维护《十七条协议》,模范地遵守和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肩负起建设新西藏的重任。张国华也因此被人们誉为“佛光将军”。

西藏和平解放时,全区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不仅严重影响着西藏的发展,也给西藏军民建设新西藏造成巨大困难。1951年9月,毛泽东给入藏部队下达了“生产与筑路并重”的方针。经过10余万军民极其艰苦的奋战,1954年12月25日,康藏、青藏公路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汽车的历史。在修路过程中,牺牲了3000多名同志,平均每修建1.45公里就牺牲一名同志。张国华赞扬这两条公路是“走向繁荣幸福的路”。

张国华的西藏岁月

1 9 5 0 年3月,张国华在进军西藏的誓师大会上发言?

随着党和人民军队在西藏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加深,西藏上层反动分子惶恐不安,不断策动局部叛乱。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了旨在谋求西藏独立、分裂祖国和维护西藏旧制度的武装叛乱。3月17日,达赖逃往国外。3月22日,张国华回到拉萨,召开一系列军区会议,贯彻中央“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将军事打击、政治争取和发动群众结合起来,取得了“关门平叛”的胜利。

打赢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正当西藏反动分子发动叛乱之机,印度政府也不断在中印边界增设据点,蚕食中国领土,挑起事端。中国政府一再克制忍让,向印度政府提出交涉,力争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国间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张国华坚决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睦邻友好的方针,命令边境部队力避武装冲突。

1962年9月20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对中方哨所突然发动围攻,至10月中旬,打死打伤我边防官兵47人。党中央决定开展自卫反击战,痛击入侵者。随即,中央军委召见了在京治病的张国华,并让他参加了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央军委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说:“我们先礼后兵,礼,行不通,扫了它!”周恩来说:“这次斗争,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不打则已,一打就要胜利!”最后,总参谋长罗瑞卿问张国华:“你有没有把握?”张国华坚定地回答:“有!”

10月13日,张国华抱病飞返西藏,当天就在拉萨召开了军区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军委紧急会议精神,对自卫反击战作出果断部署。10月15日,张国华来到前线指挥部,勘察地形。10月20日,张国华正式下达命令,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开始。

张国华的西藏岁月

1 9 5 4 年12月25日,在拉萨举行的庆祝康藏公路、青藏公路通车典礼大会?

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向中印边境的印军发起了总攻,分多路向纵深快速挺进。在高原连日操劳奔波指挥的张国华发着高烧,头痛得要炸裂似的,在战斗激烈进行、指挥部向前推进时,因山高路险,警卫战士提出要用担架将张国华抬过冰峰山口,被张国华拒绝了。他说:“这是在打仗,让战士看到了会有什么影响!”警卫战士不得不搀扶着他边走边指挥,部队闻讯,顿时士气大振。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张国华连续指挥了多次战斗,歼敌3个旅,毙俘敌军7000余人。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取得重大胜利、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张国华等坚决执行中国政府在中印边界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的声明,从12月1日组织部队分批、分阶段后撤。中国边防部队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中印边境的长期稳定,在新中国对外作战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的重大胜利。1963年2月19日,张国华奉命向中央工作会议汇报作战情况。听取汇报的除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还有各大军区、各军兵种领导,各省委书记及中央各部门的负责人。在这次汇报会上,毛泽东充分肯定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伟大胜利,对西藏各界群众,对西藏边防部队,对张国华都是莫大的鼓舞。

女儿病逝于进藏途中

1950年年初,在第十八军接受进藏任务时,毛泽东曾考虑:“入藏部队可定为三年一换,以励士气。”后来,张国华认识到进军西藏、经营西藏任务的艰巨复杂,在进藏途中的甘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长期建设西藏要作为党的基本方针和长期任务”的建议。党中央也发现“三年一换”的设想很难实现,而且对开展工作极为不利,所以决定提出“长期建设西藏“的口号。

张国华扎根西藏17年,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张国华的一个女儿因感冒发烧(实际是高原病),病逝于进藏途中。在第十八军进藏动员大会上,当时有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跳过来又跳过去,满场又敬礼又唱歌,大家不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后来才知道别人进藏是一个人进藏,而张国华是一家子进藏,这个小女孩就是张国华的大女儿,名叫张小难,她也是第十八军进藏牺牲的第一人。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条件艰苦、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张国华长期在高原工作生活,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的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病症反复发作。但他始终不改初衷,在西藏坚守工作岗位,决不负中央的重托。他只把握一条,即“毛主席让我们守西藏,要走你们走,我死也死在这里!即使是犯错,也让人看见我坚如磐石的党性”。

在张国华等军领导的感召下,第十八军的将士们用如磐初心砥砺在肩使命,在长期的扎根雪域高原的奋斗中凝结而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老西藏精神”,,成为后来西藏发展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周恩来亲往机场迎接他的骨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尽管张国华被污蔑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受到冲击,但他仍不忘采取措施,保护爱国上层人士,稳定西藏社会秩序。1966年10月,周恩来在接见少数民族学员时明确表示:“张国华是个好同志!张国华在西藏工作了17年,,对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同西藏人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此后,他的处境才有所好转。不久,张国华在周恩来的敦促下到北京治病。

1967年5月,四川省党政军领导机关陷于瘫痪,社会上派性斗争日益升级,出现大规模武斗。为此,张国华被调到四川,先后任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四川省革委会主任和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等职,一度还兼任西藏军区司令员。

到任后,张国华一直为稳定四川局面而忘我工作着。由于长期在高原环境和高强度压力下工作,1972年2月21日,张国华猝然病发,倒在了会场,终年58岁。3月11日,张国华的骨灰被运到北京西郊机场,周恩来亲往机场迎接。寒风中的周恩来接过骨灰盒,潸然泪下:“中央正要重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地走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天涯御史):张国华的西藏岁月

(浏览 2,843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