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1月29日 瞿秋白同志诞辰

125年前,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同志诞辰。

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一个身着囚服的中年人唱着《国际歌》《红军歌》,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坦然走向刑场。到达刑场后,他盘膝而坐,微笑着对刽子手点头说:“此地甚好。”随即饮弹洒血,开始了他自谑的人生“大休息”。这位英勇就义的中年人,就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

一个本可以成为文化巨匠的文弱书生,却能以如此坦然的姿态笑对死亡,这足以震撼所有人。无数像他这样的革命者,共同构建起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今天,瞿秋白同志诞辰125周年,缅怀!

瞿秋白烈士
瞿秋白烈士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青年时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他立志要“辟一条光明的路”,为救国救民奋斗献身。1920年,他以《晨报》特派记者身份赴苏俄。期间,他先后撰写多篇通讯,对苏俄的政治、经济、外交、工人组织、党的建设等做了系统阐述。他认真考察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亲见亲闻向中国人民系统地介绍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创时的蓬勃景象。1922年2月,瞿秋白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瞿秋白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同时在上海大学担任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等职。他注重结合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教学形式方法,使上海大学成为国共合作创办的新型学校。在他的影响下,上海大学培养的许多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

瞿秋白烈士
瞿秋白烈士

1923年底至1924年初,瞿秋白根据中央指示,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成为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国民党中央三方面之间的重要联络代表。1924年1月,瞿秋白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在汉口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选出以瞿秋白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年仅28岁的瞿秋白受命于危难之际,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极大的政治勇气毅然担负起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任,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

瞿秋白和家人
瞿秋白和家人

1931年1月,瞿秋白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他在上海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瞿秋白酷爱文学,他翻译并写下大量文艺理论作品和观点锋利的杂文,创作了新形式的诗歌和曲艺;他最早全文翻译《国际歌》,系统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俄作家的作品;他积极探寻中国革命文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并深入探讨了有关发展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在瞿秋白身上,充分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向往真理、追求真理、传播真理、捍卫真理和为发展真理而不懈奋斗探索的可贵品格。

1935年,在长汀中山公园的八角亭,瞿秋白留下就义前最后一张照片。
1935年,在长汀中山公园的八角亭,瞿秋白留下就义前最后一张照片。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军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词拒绝。面对处决书的瞿秋白面色不改,从容淡定。“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是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那一年,他36岁。

刑前,瞿秋白轻声哼唱着自己翻译过的《国际歌》,走上公园讲台,开始了最后的演说。他说,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是要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制度,使人人都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他坚信,这个理想迟早一定要实现,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

瞿秋白烈士之墓
瞿秋白烈士之墓

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走过了短暂却沉甸甸的一生。在短暂的36个春秋里,他以“犬耕”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的信仰与理想、责任与担当,留在历史的注脚里,闪烁光芒。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瞿秋白同志“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中国军网综合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社等)

(浏览 9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