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3日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束,做出”结论”。

82年前,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束,做出”结论”。

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者毛泽东。内容包括5月2日所作引言和5月23日所作结论两部分,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1953年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举行时间 1942年5月

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诸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讲话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剖析,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讲话》的现实意义

一、“一切人”与“一切材料”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观。

《讲话》的最大意义是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观,这个以人民为根本的文艺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方向。这一点是我们今天的文艺事业仍然必须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这既是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二、认清发展阶段,求真务实的精神

《讲话》突出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态度。文艺面向人民群众,不仅使人民受惠,也使文艺受益。优秀作品和艺术成就,只有在与人民的密切关系中才能产生。文艺家不仅应该在艺术上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而且应该在社会生活、在精神上代言人民。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

《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应该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最重要的是文藝家要掌握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既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上坚定不移,又在坚持文艺自身规律上保持清醒头脑。文艺坚持实事求是、写真实,不仅是勇气的问题,也是艺术良知的问题;不仅是能否正确对待金钱、名利、荣辱进退的问题,也是科学的艺术观念问题

(浏览 3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