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走进邓家小院

   文 魏永林

  本文作者魏永林是凤凰卫视资深摄影师,作为纪录片《永远的小平》摄影师,除了用镜头和画面,他也用文字还原了当年的采访。
那一年,我走进邓家小院
在邓小平去世5周年之前,2001年深秋的某一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带领我和其他凤凰卫视同人,有幸走进了邓小平生前居住的院落,我们在这处院子里进行了三天的拍摄采访,希望向世人讲述一个真实的伟人。这也是境外媒体第一次走进伟人居住的地方,我们也有幸借此走进了一个伟人的世界。
境外媒体第一次走进邓小平的家
在景山后街,深秋的暖阳透过胡同尽头的那些老榆树把一缕缕光芒洒在宁静的地面上。我眼前这条胡同和北京其他地方的胡同没有太大区别。沿着这一条普通胡同,继续前行走到头右拐,透过两扇铁门看到了一处温馨家园,这就是邓小平的家。他生前在这条胡同里进进出出,胡同是他回家的必经之路,如今看起来依然如故,没有什么变化。
景山后街的这个院子是邓小平1977年搬进来的,他在这里生活了20年,这20年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中国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摄制组连续三天对这个小院进行拍摄,还有着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有摄制组带着重型摄影设备进入邓家;第一次用升降机从高视角拍摄邓宅;第一次用移动摄影机带着观众走进邓小平家中。
我们通过采访生活在这里的邓小平家人及身边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是第一次面对镜头讲述与邓小平相处的日子,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伟人的平凡、情趣、境界和情怀,镜头下他们的讲述,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邓小平16岁出来以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我想这并不代表他不思念家乡,采访中工作人员说他川音不改,川菜照吃,川戏照听,一生被浓浓的乡情萦绕。他不仅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者,用二十年实现沧桑巨变的伟人,也是一位充满爱心、和你我他一样的平凡人。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对每一个镜头的选择,每一份素材的使用,都诠释着对小平同志的认识和理解。我的镜头沿着他当年散步中思考国家大事、世界风云的路径,去追溯他的足迹。
夫人卓琳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邓小平逝世后,夫人卓琳除了去香港、澳门参加回归庆典活动,就没有离开过这个院落。她与小平相识在延安,患难与共走过58个风云多变的春夏秋冬。此次,老人家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访问,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面对镜头讲述她自己、讲述她与邓小平,和全家人生活的快乐时光。这一年老人家86岁。
那一年,我走进邓家小院作者(右)拍摄的邓小平夫人卓琳
“妈,这是刘长乐——凤凰卫视的总裁。”在我的摄影机镜头里说话的是邓小平夫妇的小女儿邓榕,一位干净利落的中年女性,戴着一副眼镜,乐呵呵地在介绍着老板和凤凰同人。卓琳老人在护士搀扶下紧接着进入镜头,她的穿着朴素,面容十分慈祥。
卓琳说:“见过一次,辛苦你们了。
刘长乐老板来到她跟前说:“你身体还很好吧?”
老人淡淡地笑着说:“我身体还好,没有毛病。现在每天还在听评书,有时候看书,看书就累,我眼睛受过伤,所以我一天消闲时就是听评书,听各种评书。我算是一个京剧爱好者,现在老了、不去了。我自己有很多录音带,我就听。”
邓榕接着说:“每天早饭后,我妈妈她都要听上一会儿京戏,这也是她一生的爱好了。老爷子在的时候还鼓励妈妈去看戏呢。”
“是我请假去的啊。哈哈。”老人家一句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是,是请假去的。”邓榕接着说她每每看戏回来,只要老爷子没睡着,她就“汇报”李少春和杜近芳等人的表演如何精彩、如何获得全场喝彩……
与其说这是一席拉家常的简短对话,不如说刘长乐老板在采访,一问一答都传递着丰富信息,为即将在邓家小院的拍摄采访起到了抛砖引玉之用。
为了画面生动,采访拍摄卓琳时,我们是用斯坦尼康稳定器跟拍,老人家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在自家院子里散步。她说:“过去小平在的时候6点半起床,然后就在院子里散步,每次都要走上18圈,从不取巧也不抄近道。”她对着我说:“我们今天不要走18圈了,你看摄影师都大汗淋漓了。”老人家话音一落,在场的人都乐啦。我赶紧回复说:“没事,我们就是干这个的,也是我们的职业,其实我跟拍才走了5圈。”
在众人要求下,老人家又走了几圈,最终还是坚持坐下来为我们讲她和小平的故事。歇息的时候我问工作人员这个院子一圈有多少米?他们说是188米。我倒吸一口凉气,斯坦尼康捆绑在身上10分钟不动都会大汗淋漓,更不要说用斯泰尼康稳定器跟拍一位老人,18圈,相当于3公里之多啊!若不是老人家坚持坐下来接受采访,我还真坚持不住。她对下属、晚辈的体贴、关心,这样的小事即可看出。
我的坚持和我的遗憾
“这是个灰砖灰瓦的两进院子,前院是司机、警卫、秘书住的地方,走过这个门槛里面是方方正正的院子,大约有50米宽40米长的样子,院子里种满了树、种满了草,再往前走便是他老人家办公和休息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拍摄的电视纪录片《永远的小平》里的一段解说词,配上我当时用斯泰尼康稳定器拍摄的画面,我们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和画面对这个院落和院落里的老人做了真实记录。  
我还清楚记得:当时为了拍摄这个长镜头,连续拍摄三遍之多,汗水早已湿透衣背。当时拍摄现场有人曾提议要从门口起拍,一直到邓小平晚年办公、生活的地方,素材就够用了,但我我坚持从胡同口拍起,如今回头看看这组长镜头,我的坚持是对的,从米粮库胡同口拍起的画面里有街道宣传栏、普通市民的出入、老人下棋时的谈笑风生……这些都传递出丰富的人文信息与老北京市井文化。我的镜头进门向左拐,沿着宽宽的甬道再往前,第二间是邓小平的办公室。房间很高,约30平方米,靠门的地方放着一张老式写字台,靠墙的地方放着一排老式书架,沙发也是老式的。最西边的沙发是邓小平常坐的。写字台上还摆着孙子们送他的礼物。书柜里有他生前喜爱看的书籍。墙上挂着条幅“寿比南山”——邓小平86岁生日时,画家吴作人书赠他的。这里的一切,都定格在1997219日。
回头再看纪录片,还是有些遗憾,比如:我们没有让老人家清唱一段京剧,如果记录下来放在了片子里,该是多么生动啊!画面里没有主持人或记者,如果有他们的引导,节目内容会更加真实与丰富……我最大的遗憾是当时使用了广角镜头,把原本非常真实的场景放大化了。在拍摄时太注重画面效果和画面的张力,却忽视了原本的真实。
邓家所住院落并不大,你或许不信,一墙之隔便是普通市民的家。拍摄期间,市井生活的嘈杂声不时传进来,这让我也看到了他生前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
在这个不大院子里还有两棵靠得很近的油松,好像两个人相依相伴,一棵高大挺拔,一棵婀娜多姿,枝条互相拥抱,并肩矗立。孩子们称这两棵树为“双龙树”——邓小平夫妇都属龙。
二女儿邓楠一往情深地怀念着父亲:“我爸爸喜爱大家庭中暖融融的气氛,喜欢一家人住在一起,和孩子们在一起,他总是无比开心。退休在家时上午散步,下午看看报纸。妈妈还“规定”孙辈每天定时要看爷爷,要来亲爷爷,要来在爷爷面前坐一坐,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露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其乐融融。”采访时,她一直沉浸于过去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她说老爷子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衣服只有两种款式——军装、中山装。退休后他穿上了夹克衫,他觉得这样才像老百姓,像老百姓一样生活。
那一年,我走进邓家小院
那一年,我走进邓家小院
长女邓林说:“我爸爸这个人喜欢很完美的东西,我认为他比较喜欢干净,不喜欢脏兮兮的。喜欢整洁,不(喜欢)乱哄哄的。所以一看到谁乱哄哄的,不够干净,他就不大喜欢。他喜欢花,喜欢香味。我们每年要弄点桂花,这时候应该弄桂花了,院子里就特别香,每年会有桂花,(还)喜欢白兰花……”
三天的采访和拍摄,他的家人和工作人员,回顾了邓小平的一生。他在妻子眼中不是一个浪漫的丈夫,却是真情实在的人;他在工作人员眼中,是一个务实、严谨、和蔼的领导;在子女眼中,他们几十年没见过父母红过脸,或者争论什么问题;一点一滴折射出他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的朴实,他是一位伟人,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后人难以企及……对于过去只能从荧屏和书籍才能看到、了解到的伟人,我却有缘走进他过去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做进一步了解和探究,作为媒体人是何等的幸运。
第二次进邓家小院采访拍摄时,我看到院子里撒满了花瓣,这一天是2002219日,花雨洒落,情思绵长。凤凰卫视耗时八个月拍摄与制作的纪录片《永远的小平》亦在这一天播出,在社会各界引起共鸣。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红头绳儿):那一年,我走进邓家小院

(浏览 3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